中国国情调研丛书·乡镇卷·浙西中心镇扩权与绿色增长:华埠镇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调研

中国国情调研丛书·乡镇卷·浙西中心镇扩权与绿色增长:华埠镇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调研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13-04
版次: 1
ISBN: 9787516122709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7页
字数: 31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5人买过
  •   中国的城市化正如火如荼,其重心不断向乡镇下移和扩展。这是全球瞩目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新世纪以来,在浙江省率先实行的“中心镇”战略和衢州市的“强镇扩权”政策背景下,位于浙江西部枢纽的华埠镇紧紧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重引擎,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的发展,实现了绿色经济增长。虽然其发展起步稍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比浙江东部沿海,发展速度也远不如某些全国经济强镇,但因其注重科学发展、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因此使得“华埠模式”有着鲜明的浙西特色和借鉴意义。同时,华埠镇实践中遇到的中心镇发展约束与体制性困惑,对于中国的下一步改革,也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和政策启示。 背景与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禀赋、制度及总体增长
    第一章区位与历史变迁
    一地理区位
    二历史沿革
    三镇制变迁
    第二章气候与形胜
    一气候
    二地质与地貌
    三山脉
    四河流
    第三章农地禀赋稀缺性
    一70年来的耕地变迁
    二人均耕地的结构变动
    三耕地的位置和条件
    第四章人口与就业
    一60年来的人口变迁
    二年龄结构与抚养比
    三就业与人口流动
    第五章制度与增长表现
    一浙江中心镇战略与衢州强镇扩权政策
    二强镇扩权以来的华埠经济增长
    三华埠产业结构的演进:四个视角
    四与经济强镇的横向比较
    五城华对接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生产与交换:工业化进程
    第六章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农业
    一农地制度变迁
    二第一产业的结构趋势
    三传统农业的生产格局与效率
    第七章林业与畜牧业发展
    一丰裕的林地禀赋
    二造林、育林和护林
    三木材开发与经营
    四林权制度改革与交易
    五畜牧业发展
    第八章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一食用菌产业
    二名茶
    三水果
    四栽桑养蚕
    第九章华埠早期工业发展史
    一历史回顾
    二经营体制
    三重工业
    四轻工业
    第十章当代工业化进程及“强镇”政策支持
    一1990年以来若干年份的华埠工业发展
    二2003年以来的“强镇建设”:加速工业化及政府行为
    三实施“强镇计划”以来的微观企业发展(问卷调查)

    第三部分社区与生活:乡镇都市化进程
    第十一章华埠的城市化图景
    一全国及浙江的城市化大背景
    二华埠镇区规划和建设
    三华埠近年的城市化进展
    第十二章基础设施建设
    一老街、古弄和河埠
    二路、水、邮、电等主要市政设施
    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
    四水患与水利设施
    第十三章商贸、旅游等服务业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二房地产业
    三旅游业发展
    第十四章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状况
    二卫生事业
    三文化发展
    四生态环境
    第十五章城乡生活变迁
    一城镇物质生活的巨大转变
    二近60年乡村物质生活
    三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创业
    四华埠镇新农村建设
    五生态示范村——金星村案例

    结束语:问题与前景
    一中心镇发展中的体制问题
    二强镇扩权的进一步思考
    三华埠经济的发展前景

    附录
    附录一:浙江省级中心镇名单
    附录二: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
    附录三: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附录四:衢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强镇发展的意见》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的城市化正如火如荼,其重心不断向乡镇下移和扩展。这是全球瞩目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新世纪以来,在浙江省率先实行的“中心镇”战略和衢州市的“强镇扩权”政策背景下,位于浙江西部枢纽的华埠镇紧紧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重引擎,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的发展,实现了绿色经济增长。虽然其发展起步稍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比浙江东部沿海,发展速度也远不如某些全国经济强镇,但因其注重科学发展、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因此使得“华埠模式”有着鲜明的浙西特色和借鉴意义。同时,华埠镇实践中遇到的中心镇发展约束与体制性困惑,对于中国的下一步改革,也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和政策启示。
  • 目录:
    背景与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禀赋、制度及总体增长
    第一章区位与历史变迁
    一地理区位
    二历史沿革
    三镇制变迁
    第二章气候与形胜
    一气候
    二地质与地貌
    三山脉
    四河流
    第三章农地禀赋稀缺性
    一70年来的耕地变迁
    二人均耕地的结构变动
    三耕地的位置和条件
    第四章人口与就业
    一60年来的人口变迁
    二年龄结构与抚养比
    三就业与人口流动
    第五章制度与增长表现
    一浙江中心镇战略与衢州强镇扩权政策
    二强镇扩权以来的华埠经济增长
    三华埠产业结构的演进:四个视角
    四与经济强镇的横向比较
    五城华对接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生产与交换:工业化进程
    第六章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农业
    一农地制度变迁
    二第一产业的结构趋势
    三传统农业的生产格局与效率
    第七章林业与畜牧业发展
    一丰裕的林地禀赋
    二造林、育林和护林
    三木材开发与经营
    四林权制度改革与交易
    五畜牧业发展
    第八章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一食用菌产业
    二名茶
    三水果
    四栽桑养蚕
    第九章华埠早期工业发展史
    一历史回顾
    二经营体制
    三重工业
    四轻工业
    第十章当代工业化进程及“强镇”政策支持
    一1990年以来若干年份的华埠工业发展
    二2003年以来的“强镇建设”:加速工业化及政府行为
    三实施“强镇计划”以来的微观企业发展(问卷调查)

    第三部分社区与生活:乡镇都市化进程
    第十一章华埠的城市化图景
    一全国及浙江的城市化大背景
    二华埠镇区规划和建设
    三华埠近年的城市化进展
    第十二章基础设施建设
    一老街、古弄和河埠
    二路、水、邮、电等主要市政设施
    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
    四水患与水利设施
    第十三章商贸、旅游等服务业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二房地产业
    三旅游业发展
    第十四章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状况
    二卫生事业
    三文化发展
    四生态环境
    第十五章城乡生活变迁
    一城镇物质生活的巨大转变
    二近60年乡村物质生活
    三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创业
    四华埠镇新农村建设
    五生态示范村——金星村案例

    结束语:问题与前景
    一中心镇发展中的体制问题
    二强镇扩权的进一步思考
    三华埠经济的发展前景

    附录
    附录一:浙江省级中心镇名单
    附录二: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
    附录三: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附录四:衢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强镇发展的意见》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国情调研丛书·乡镇卷·浙西中心镇扩权与绿色增长:华埠镇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调研
厦门降成本评估与政策研究
王宏淼 张平 张小溪 张鹏 程锦锥 谢谦 著
中国国情调研丛书·乡镇卷·浙西中心镇扩权与绿色增长:华埠镇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调研
全球失衡下的中国双顺差之谜:基于FDI-贸易-金融关联的一种经济学描述
王宏淼 著
中国国情调研丛书·乡镇卷·浙西中心镇扩权与绿色增长:华埠镇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调研
闽南沿海乡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王宏淼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