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跨文化交流与社会文化重构:丽江旅游的人类学阐释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跨文化交流与社会文化重构:丽江旅游的人类学阐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3
版次: 1
ISBN: 9787520300698
定价: 8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5页
字数: 28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跨文化交流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旅游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持续地进行着文化的涵化与整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跨文化交流与社会文化重构:丽江旅游的人类学阐释》对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跨文化交流与社会文化重构:丽江旅游的人类学阐释》以开展民族旅游和涉外旅游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云南丽江为个案,以旅游人类学独到的视角,对民族旅游场域中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内涵及其影响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并藉此探讨中外跨文化交流影响下东道主的社会文化重构问题,包括该影响下东道主的族群关系、社会结构、民族文化变迁等问题。   撒露莎,女,1985年2月生,安徽巢湖市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民族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讲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在《思想战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翻译发表西方旅游人类学论文多篇。主要学术代表作有《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真实性》、《旅游场域下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等。 导论

    第一章 原乡丽江:丽江历史文化资源及旅游概况
    第一节 环境、民族与历史
    一 环境
    二 民族
    三 历史
    第二节 丽江旅游文化资源
    一 生活文化
    二 大研古城
    三 东巴文化
    四 纳西古乐
    五 民间歌舞
    六 传统工艺
    第三节 丽江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丽江旅游中的外国游客

    第二章 好客的东道主:丽江的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
    第一节 东道主的旅游规划
    一 探索阶段(1981-1990年)
    二 参与阶段(1990-1994年)
    三 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
    四 丽江古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第二节 东道主的旅游开发
    一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二 东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三 纳西古乐的保护与开发
    第三节 东道主的旅游宣传
    第四节 东道主旅游开发的效果

    第三章 寻梦的海外游客:旅游动机及游客类型
    第一节 后现代、怀旧、神话——海外游客的旅游动机
    第二节 旅游仪式与通过礼仪:旅游仪式论质疑
    第三节 海外游客的类型
    第四节 何以选择丽江?

    第四章 游客印象:从神话到现实
    第一节 “第四世界”的文化
    第二节 想象的异邦:香格里拉
    第三节 丽江的“消失”与“重生”
    一 “井喷”式旅游开发之后——丽江的消失
    二 老外的无奈
    三 丽江的“重生”

    第五章 主客互动:旅游场域中的东道主与游客
    第一节 交往与互动
    一 旅游
    二 投资
    三 婚恋
    四 工作
    五 文化与学术交流
    第二节 体验与欣赏
    一 外国人眼中的古城丽江
    二 丽江——外国人钟爱的城市
    三 寻梦香格里拉
    四 东道主的互动
    第三节 偏见与冲突
    第四节 合作与共融
    一 架起中加友谊桥梁的丽江“小丫”
    二 马来西亚古晋南市代表团的合作意向
    三 泰王国公主诗琳通的访问
    四 民间交流与合作

    第六章 族群关系:跨文化交流中的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观察与被观察——旅游中的族群互动
    第二节 强势与弱势——不对等的族群地位
    第三节 跨文化交流下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的强化

    第七章 从建构到涵化:跨文化交流下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
    第一节 旅游与目的地社会结构的重构
    第二节 文化再生产理论与丽江的文化再生产
    第三节 旅游真实性与外国游客对丽江真实性的认知
    第四节 文化展演的前台与后台——文化真实与真实文化
    第五节 文化涵化与传统的再造

    结语 从跨文化旅游到全球化发展:丽江旅游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流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旅游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持续地进行着文化的涵化与整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跨文化交流与社会文化重构:丽江旅游的人类学阐释》对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跨文化交流与社会文化重构:丽江旅游的人类学阐释》以开展民族旅游和涉外旅游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云南丽江为个案,以旅游人类学独到的视角,对民族旅游场域中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内涵及其影响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并藉此探讨中外跨文化交流影响下东道主的社会文化重构问题,包括该影响下东道主的族群关系、社会结构、民族文化变迁等问题。
  • 作者简介:
      撒露莎,女,1985年2月生,安徽巢湖市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民族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讲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在《思想战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翻译发表西方旅游人类学论文多篇。主要学术代表作有《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真实性》、《旅游场域下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等。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原乡丽江:丽江历史文化资源及旅游概况
    第一节 环境、民族与历史
    一 环境
    二 民族
    三 历史
    第二节 丽江旅游文化资源
    一 生活文化
    二 大研古城
    三 东巴文化
    四 纳西古乐
    五 民间歌舞
    六 传统工艺
    第三节 丽江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丽江旅游中的外国游客

    第二章 好客的东道主:丽江的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
    第一节 东道主的旅游规划
    一 探索阶段(1981-1990年)
    二 参与阶段(1990-1994年)
    三 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
    四 丽江古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第二节 东道主的旅游开发
    一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二 东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三 纳西古乐的保护与开发
    第三节 东道主的旅游宣传
    第四节 东道主旅游开发的效果

    第三章 寻梦的海外游客:旅游动机及游客类型
    第一节 后现代、怀旧、神话——海外游客的旅游动机
    第二节 旅游仪式与通过礼仪:旅游仪式论质疑
    第三节 海外游客的类型
    第四节 何以选择丽江?

    第四章 游客印象:从神话到现实
    第一节 “第四世界”的文化
    第二节 想象的异邦:香格里拉
    第三节 丽江的“消失”与“重生”
    一 “井喷”式旅游开发之后——丽江的消失
    二 老外的无奈
    三 丽江的“重生”

    第五章 主客互动:旅游场域中的东道主与游客
    第一节 交往与互动
    一 旅游
    二 投资
    三 婚恋
    四 工作
    五 文化与学术交流
    第二节 体验与欣赏
    一 外国人眼中的古城丽江
    二 丽江——外国人钟爱的城市
    三 寻梦香格里拉
    四 东道主的互动
    第三节 偏见与冲突
    第四节 合作与共融
    一 架起中加友谊桥梁的丽江“小丫”
    二 马来西亚古晋南市代表团的合作意向
    三 泰王国公主诗琳通的访问
    四 民间交流与合作

    第六章 族群关系:跨文化交流中的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观察与被观察——旅游中的族群互动
    第二节 强势与弱势——不对等的族群地位
    第三节 跨文化交流下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的强化

    第七章 从建构到涵化:跨文化交流下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
    第一节 旅游与目的地社会结构的重构
    第二节 文化再生产理论与丽江的文化再生产
    第三节 旅游真实性与外国游客对丽江真实性的认知
    第四节 文化展演的前台与后台——文化真实与真实文化
    第五节 文化涵化与传统的再造

    结语 从跨文化旅游到全球化发展:丽江旅游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