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与社会探论

中国佛教与社会探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6
版次: 1
ISBN: 9787801238702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79页
字数: 330千字
分类: 宗教
24人买过
  • 几千年的佛教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并且在社会上一直有不断的影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奉,除了它的契理契机的世间的品格外,我认为与它的文化性和文化功能是分不开的。翻开佛教史书,我们看到的都是通过文字记载的佛祖说法,高僧大德的语录,正是他们的示范作用,才使我们有了学习和皈依的榜样。如果没有大藏经,如果没有佛教文化典籍,我们就很难了解过去的佛教,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佛教作出一个合乎历史的预测,所以佛教文化是佛教弘法利生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后我们不仅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让有缘人都能薰习佛法,生起正信。此外,我认为重视佛教教育也是当代弘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佛教教育,就没有佛教人才,佛教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办教育也是佛教文化事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佛教的社会教育,就是要依靠文化的形式才能走出寺院,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本书所收集的一些文章,内容很广泛,这与我经历有关,先是在佛学院受教育,后来又回到寺庙做弘法的工作,因之产生了各种想法,有的是纯学术的探讨,有的是有针对性的对目前佛教情况做的浅议,长短不一,深浅不同,目的就是一个,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和学者专家、佛门大德提供一些素材与启发,如是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序

    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代序)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佛教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

    佛教的社会价值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

    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禅学思想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论

    虚云大师与重庆佛教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

    深化佛教教育  让和谐社会早日到来

    中国佛教的居士管理导言

    达摩祖师《二人四行论》浅议

      附:《二人四行沦》译文

    关于生命现象的探讨——解读《大因经》

    云南鸡足山古代佛寺藏书考略

    中国禅宗史籍概略

    以智慧到达彼岸  以智慧管理人生——评惟贤法师《般若与人生》

    《华岩文丛》缘起

    后记
  • 内容简介:
    几千年的佛教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并且在社会上一直有不断的影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奉,除了它的契理契机的世间的品格外,我认为与它的文化性和文化功能是分不开的。翻开佛教史书,我们看到的都是通过文字记载的佛祖说法,高僧大德的语录,正是他们的示范作用,才使我们有了学习和皈依的榜样。如果没有大藏经,如果没有佛教文化典籍,我们就很难了解过去的佛教,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佛教作出一个合乎历史的预测,所以佛教文化是佛教弘法利生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后我们不仅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让有缘人都能薰习佛法,生起正信。此外,我认为重视佛教教育也是当代弘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佛教教育,就没有佛教人才,佛教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办教育也是佛教文化事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佛教的社会教育,就是要依靠文化的形式才能走出寺院,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本书所收集的一些文章,内容很广泛,这与我经历有关,先是在佛学院受教育,后来又回到寺庙做弘法的工作,因之产生了各种想法,有的是纯学术的探讨,有的是有针对性的对目前佛教情况做的浅议,长短不一,深浅不同,目的就是一个,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和学者专家、佛门大德提供一些素材与启发,如是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 目录:
    总序

    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代序)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佛教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

    佛教的社会价值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

    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禅学思想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论

    虚云大师与重庆佛教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

    深化佛教教育  让和谐社会早日到来

    中国佛教的居士管理导言

    达摩祖师《二人四行论》浅议

      附:《二人四行沦》译文

    关于生命现象的探讨——解读《大因经》

    云南鸡足山古代佛寺藏书考略

    中国禅宗史籍概略

    以智慧到达彼岸  以智慧管理人生——评惟贤法师《般若与人生》

    《华岩文丛》缘起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