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17-04
版次: 1
ISBN: 9787510848865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9页
字数: 24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0人买过
  •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以清末民初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影响下的侠义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作为其思想文化背景的侠义精神与尚武思潮,以及清代笔记小说和翻译小说为其提供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梳理了义侠小说、侠情小说、技击小说等三种小说类型及其表现;以《新新小说》、《小说月报》、《侦探世界》三种期刊为中心,讨论了文学期刊与侠义小说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少年英雄、时代女侠、江湖异人、僧道奇侠等四种人物类型。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挖掘整理了不少新资料,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酝酿期的研究。 绪论
    一、清末侠义小说的旧中有新
    二、民初侠义小说的伦理建构
    三、由技击小说到武侠小说

    第一章 侠义精神与尚武思潮
    第一节 侠义精神的重塑
    一、新民说与“中国之武士道”
    二、强劲的时代和弦
    三、民初的延续讨论
    第二节 尚武思潮的兴起
    一、“军国民”思想的提出
    二、精武体育会的探索
    三、革命党人对尚武思想的阐释
    四、民初武术书籍的宣传普及

    第二章 历史积淀与域外启迪
    第一节 蔚为大观的清代笔记小说
    一、侠义精神的多面呈现
    二、精彩纷呈的凡人功夫
    三、天外有天与迷途知返
    四、似真感与文学性
    第二节 翻译小说的现代风情
    一、清末翻译小说的激进与保守
    二、民初翻译小说的高蹈姿态

    第三章 小说类型的细分与并进
    第一节 着重呈现侠义精神的义侠小说
    一、因糜烂与侵害而起
    二、强权与公理的冲突
    三、利于读者参与的小说形式
    第二节 英雄与男女并重的侠情小说
    一、情因才色而生
    二、情深爱重天也妒
    三、亦勇亦侠亦多情
    第三节 彰显功夫之美的“技击余闻”系列小说
    一、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回应
    二、技击功夫的全面呈现
    三、武术道德的现代设定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小说生产
    第一节 “侠客谈”与《新新小说》的侠客主义
    一、《新新小说》的主打栏目“侠客谈”
    二、“侠客谈”的文化内涵
    三、陈景韩的“侠客主义”思想
    第二节 《武侠丛谈》与《小说月报》的写实主义
    一、小说可信度的两种表现
    二、作为训谕的侠义精神
    三、写实主义与恽铁樵的小说观
    第三节 武侠小说与《侦探世界》的科学主义
    一、科学主义背景下的侦探小说
    二、与侦探为邻的武侠小说
    三、对威权的批判与反思
    四、对侠客称雄世界的想象

    第五章 渐成系列的侠客形象
    第一节 应时而生的少年英雄
    一、对“少年中国之少年”的吁求
    二、英勇多情的少年英雄
    三、与人物塑造相匹配的叙事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代女侠
    一、革命潮起与欧风东渐
    二、政治女杰与理想青年
    三、直面传统与写作困境
    第三节 行迹离奇的江湖异人
    一、从现实认知到小说书写
    二、作为功夫代言者的异人
    三、与俗世常态的区隔
    第四节 世俗化的僧道奇侠
    一、致力于重新审视的宗教论争
    二、编创者的入世情怀
    三、方外之人的行侠仗义
    四、小说趣味性的增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以清末民初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影响下的侠义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作为其思想文化背景的侠义精神与尚武思潮,以及清代笔记小说和翻译小说为其提供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梳理了义侠小说、侠情小说、技击小说等三种小说类型及其表现;以《新新小说》、《小说月报》、《侦探世界》三种期刊为中心,讨论了文学期刊与侠义小说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少年英雄、时代女侠、江湖异人、僧道奇侠等四种人物类型。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挖掘整理了不少新资料,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酝酿期的研究。
  • 目录:
    绪论
    一、清末侠义小说的旧中有新
    二、民初侠义小说的伦理建构
    三、由技击小说到武侠小说

    第一章 侠义精神与尚武思潮
    第一节 侠义精神的重塑
    一、新民说与“中国之武士道”
    二、强劲的时代和弦
    三、民初的延续讨论
    第二节 尚武思潮的兴起
    一、“军国民”思想的提出
    二、精武体育会的探索
    三、革命党人对尚武思想的阐释
    四、民初武术书籍的宣传普及

    第二章 历史积淀与域外启迪
    第一节 蔚为大观的清代笔记小说
    一、侠义精神的多面呈现
    二、精彩纷呈的凡人功夫
    三、天外有天与迷途知返
    四、似真感与文学性
    第二节 翻译小说的现代风情
    一、清末翻译小说的激进与保守
    二、民初翻译小说的高蹈姿态

    第三章 小说类型的细分与并进
    第一节 着重呈现侠义精神的义侠小说
    一、因糜烂与侵害而起
    二、强权与公理的冲突
    三、利于读者参与的小说形式
    第二节 英雄与男女并重的侠情小说
    一、情因才色而生
    二、情深爱重天也妒
    三、亦勇亦侠亦多情
    第三节 彰显功夫之美的“技击余闻”系列小说
    一、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回应
    二、技击功夫的全面呈现
    三、武术道德的现代设定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小说生产
    第一节 “侠客谈”与《新新小说》的侠客主义
    一、《新新小说》的主打栏目“侠客谈”
    二、“侠客谈”的文化内涵
    三、陈景韩的“侠客主义”思想
    第二节 《武侠丛谈》与《小说月报》的写实主义
    一、小说可信度的两种表现
    二、作为训谕的侠义精神
    三、写实主义与恽铁樵的小说观
    第三节 武侠小说与《侦探世界》的科学主义
    一、科学主义背景下的侦探小说
    二、与侦探为邻的武侠小说
    三、对威权的批判与反思
    四、对侠客称雄世界的想象

    第五章 渐成系列的侠客形象
    第一节 应时而生的少年英雄
    一、对“少年中国之少年”的吁求
    二、英勇多情的少年英雄
    三、与人物塑造相匹配的叙事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代女侠
    一、革命潮起与欧风东渐
    二、政治女杰与理想青年
    三、直面传统与写作困境
    第三节 行迹离奇的江湖异人
    一、从现实认知到小说书写
    二、作为功夫代言者的异人
    三、与俗世常态的区隔
    第四节 世俗化的僧道奇侠
    一、致力于重新审视的宗教论争
    二、编创者的入世情怀
    三、方外之人的行侠仗义
    四、小说趣味性的增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中日文人交游录(精)/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张伟雄 著;佟若瑶、李桂华、高照慧 译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民初《说部丛书》叙录
付建舟 编著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社会调查资料丛编·初编·习惯卷(全4册)
邱志红 点校;黄兴涛 夏明方 总主编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平装单册)
胡彩云 著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民初女作家社会文化身份构建研究
杜若松 著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民国时期教育思想中的人文向度——自由教育思想旨趣及其演化
程从柱 著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教科书与近代术语厘定研究
彭雷霆著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法国汉学家沃德斯卡尔《汉语基础学习》整理与研究
《汉语基础学习》整理与研究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
张向东 著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社会调查资料丛编·初编·文教卷
李章鹏 点校;黄兴涛 夏明方 总主编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民国京剧批评的观念与形态研究
简贵灯
清末民初侠义小说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清末民初的国葬报道与民族国家建构
董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