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7-04
版次: 1
ISBN: 9787511127952
定价: 8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工程技术
  •   目前,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全国频现持续多日的大范围灰霾天气,大气氧化能力不断增强,大气细粒子浓度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值。区域性高浓度复合污染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终需落实在污染源减排上。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调控手段,在我国大气污染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但传统的污染源减排过程中,总量减排目标与环境质量改善关系不对应,各地区减排指标往往“自上而下”逐级“分解落实”,未考虑不同地区污染源排放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差异性。而由于气象、地形、扩散能力不同,相同排放量的排放源会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水平差异较大。为此,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战略亟须改进思路,综合考虑区域大气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问题,建立污染源分级技术体系,甄别需优先控制的污染源,量化污染源优先控制级别及优化减排量,将我国当前以结构减排、技术减排、管理减排为主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向科学减排、效果减排推进,在保证减排任务有效完成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部2012年度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针对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方法设立了“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优化减排的污染源分级技术研究”项目,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即是项目组成员历时多年的研究成果,针对污染源分级技术基础数据获取、区域敏感源筛选技术、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了《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已于2014年8月20日正式发布该指南,用于指导城市或区域环境保护部门开展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工作,旨在进一步挖掘污染减排潜力,加强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直接关联,为编制城市或区域大气污染源优化减排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也是针对该指南的全面、深入解读。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

    3.1 大气污染源分类体系构建

    3.2 各类污染源排放估算方法

    3.3 区县分辨率大气污染源建立新技术方法

    3.4 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3.5 排放清单校验与不确定性分析

    第4章 大气污染源VOCs成分谱与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4.1 大气污染源成分谱监测设备研发

    4.2 大气污染源VOCs采样分析方法

    4.3 典型VOCs排放源成分谱

    4.4 各典型VOCs排放源单位排放的臭氧生成潜势

    第5章 区域敏感源筛选技术

    5.1 研究思路

    5.2 敏感源筛选技术

    5.3 典型地区敏感源筛选

    第6章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

    6.1 基于常规污染物环境影响的污染源分级技术

    6.2 基于臭氧生成潜势的VOCs污染源分级技术

    6.3 基于常规污染物环境影响的污染源分级技术在北京地区的示范应用

    6.4 基于常规污染物环境影响的污染源分级技术在唐山地区的示范应用

    6.5 基于臭氧生成潜势的VOCs污染源分级技术在唐山地区的示范应用

    第7章 结论与环境管理建议

    7.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7.2 典型源VOCs成分谱特征

    7.3 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敏感区域

    7.4 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结果与控制建议

    第8章 展望

    8.1 污染源分级依据进一步完善

    8.2 污染源分级依据侧重进一步研究与调整

    8.3 污染源分级技术综合考虑

    8.4 污染源分级结果与PM2.5 来源解析结果综合考虑

    附录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
  •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全国频现持续多日的大范围灰霾天气,大气氧化能力不断增强,大气细粒子浓度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值。区域性高浓度复合污染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终需落实在污染源减排上。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调控手段,在我国大气污染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但传统的污染源减排过程中,总量减排目标与环境质量改善关系不对应,各地区减排指标往往“自上而下”逐级“分解落实”,未考虑不同地区污染源排放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差异性。而由于气象、地形、扩散能力不同,相同排放量的排放源会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水平差异较大。为此,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战略亟须改进思路,综合考虑区域大气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问题,建立污染源分级技术体系,甄别需优先控制的污染源,量化污染源优先控制级别及优化减排量,将我国当前以结构减排、技术减排、管理减排为主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向科学减排、效果减排推进,在保证减排任务有效完成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部2012年度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针对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方法设立了“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优化减排的污染源分级技术研究”项目,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即是项目组成员历时多年的研究成果,针对污染源分级技术基础数据获取、区域敏感源筛选技术、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了《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已于2014年8月20日正式发布该指南,用于指导城市或区域环境保护部门开展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工作,旨在进一步挖掘污染减排潜力,加强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直接关联,为编制城市或区域大气污染源优化减排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也是针对该指南的全面、深入解读。
  • 目录: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

    3.1 大气污染源分类体系构建

    3.2 各类污染源排放估算方法

    3.3 区县分辨率大气污染源建立新技术方法

    3.4 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3.5 排放清单校验与不确定性分析

    第4章 大气污染源VOCs成分谱与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4.1 大气污染源成分谱监测设备研发

    4.2 大气污染源VOCs采样分析方法

    4.3 典型VOCs排放源成分谱

    4.4 各典型VOCs排放源单位排放的臭氧生成潜势

    第5章 区域敏感源筛选技术

    5.1 研究思路

    5.2 敏感源筛选技术

    5.3 典型地区敏感源筛选

    第6章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

    6.1 基于常规污染物环境影响的污染源分级技术

    6.2 基于臭氧生成潜势的VOCs污染源分级技术

    6.3 基于常规污染物环境影响的污染源分级技术在北京地区的示范应用

    6.4 基于常规污染物环境影响的污染源分级技术在唐山地区的示范应用

    6.5 基于臭氧生成潜势的VOCs污染源分级技术在唐山地区的示范应用

    第7章 结论与环境管理建议

    7.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7.2 典型源VOCs成分谱特征

    7.3 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敏感区域

    7.4 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结果与控制建议

    第8章 展望

    8.1 污染源分级依据进一步完善

    8.2 污染源分级依据侧重进一步研究与调整

    8.3 污染源分级技术综合考虑

    8.4 污染源分级结果与PM2.5 来源解析结果综合考虑

    附录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董文龙 陈义群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细颗粒与人体健康
陆达伟等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颗粒物遥感技术与方法
李正强;张莹;谢一凇;魏瑗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张玲)
张庆竹 主编;张玲;刘子祯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环保产业技术创新链理论与实践
卢静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环保技术商业化模式探索与实践
徐志杰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吴志军等
吴志军;裘彦挺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及空气质量补偿
张增凯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生物效应
丁昌江 著;宋智青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特征和成因研究——以四川盆地为例
罗彬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下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
付强;段锦;李英超;张肃;战俊彤;姜会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与健康效应
陆克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硒化学
程水源 编著;石尧成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硒之科普:标准用语与权威发布
程水源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硒学导论
程水源 编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大气重污染过程预测技术研究
程水源、陈东升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大别山试验区国家战略实现路径研究
程水源、王庆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程水源、刘汉成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1世纪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程水源、刘汉成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程水源、刘汉成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鄂东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研究
程水源、鲍宏礼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建设项目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程水源、崔建升、刘建秋、郝瑞霞 著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创业理论与实践
程水源 主编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研究
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程水源、崔建升、刘建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