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吟诵导论(附吟诵光盘)

古诗词文吟诵导论(附吟诵光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101122770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14页
字数: 350千字
135人买过
  •   吟诵是古典诗文语音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传统的美读汉诗文的方法。本书在考察中华吟诵悠久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今天复兴吟诵绝学对国人赏读古典美文、写作旧体诗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探讨了古典诗词文吟诵的原理、方法、语言、要求、技巧、腔调和教学。所附配套的本书作者吟诵85首各体古典名作的音频,可帮助读者感知传统吟诵的魅力,提高学习这门中华绝学的效果。   陈少松,1941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1982年苏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吟诵学的教学与研究,多次参加中外吟诗交流,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等展示吟诵。著有《古诗词文吟诵研究》、《锺惺散文选集》(选注)等,参编《清诗纪事》等多部著作,出版专辑《古诗词文吟诵》CD和《论语选吟》(180章)CD各一套,为江苏教育电视台主讲过十集系列片《古诗词文吟诵》,此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 新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序·····吴调公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吟诵概念界说

      第二节  吟诵简史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吟诵的意义

    第二章   诗的吟诵   

       

    第一节  近体诗的吟诵

         

    一、近体诗的音乐美 

         

    二、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三、近体诗的节奏单位和节奏点 

         

    四、近体诗行腔使调的一般规则 

       

    第二节

    古体诗的吟诵

         

    一、《诗经》的吟诵  

         

    二、楚辞的吟诵 

         

    三、五七言古诗的吟诵  

    第三章   词的吟诵   

       

    第一节  词的歌唱和吟诵  

       

    第二节  词的音乐美   

       

    第三节

    词的吟诵方法  

    第四章   文的吟诵   

       

    第一节  古文的音乐美 

       

    第二节  古文的吟诵方法  

    第五章   吟诵语言

       

    第一节

    方言吟诵与普通话吟诵

       

    第二节

    今音读与古音读

    第六章   吟诵要求   

       

    第一节  字正腔圆 

       

    第二节  因声入境 

       

    第三节  显示个性 

    第七章   吟诵技巧   

       

    第一节   有声语言技巧   

         

    一、抑扬    

         

    二、顿挫    

         

    三、断续    

         

    四、轻重    

         

    五、顿挫    

         

    六、反复    

       

    第二节    肢体语言技巧  

         

    一、脸色与眼神 

         

    二、手势与体态律动 

    第八章   吟诵腔调   

       

    第一节  吟诵腔调的产生与流传   

       

    第二节  吟诵腔调比较 

       

    第三节  吟诵腔调的继承与革新   

    第九章   吟诵教学

       

    第一节  让学生爱上吟诵

       

    第二节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教学

       

    第三节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四节  教吟者的必要修养

    第十章   吟诵举隅   

         

    甲  近体诗  

         

    乙  古体诗  

         

    丙  词  

         

    丁  古文    

    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吟诵光盘目录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 内容简介:
      吟诵是古典诗文语音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传统的美读汉诗文的方法。本书在考察中华吟诵悠久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今天复兴吟诵绝学对国人赏读古典美文、写作旧体诗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探讨了古典诗词文吟诵的原理、方法、语言、要求、技巧、腔调和教学。所附配套的本书作者吟诵85首各体古典名作的音频,可帮助读者感知传统吟诵的魅力,提高学习这门中华绝学的效果。
  • 作者简介:
      陈少松,1941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1982年苏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吟诵学的教学与研究,多次参加中外吟诗交流,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等展示吟诵。著有《古诗词文吟诵研究》、《锺惺散文选集》(选注)等,参编《清诗纪事》等多部著作,出版专辑《古诗词文吟诵》CD和《论语选吟》(180章)CD各一套,为江苏教育电视台主讲过十集系列片《古诗词文吟诵》,此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
  • 目录:
    新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序·····吴调公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吟诵概念界说

      第二节  吟诵简史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吟诵的意义

    第二章   诗的吟诵   

       

    第一节  近体诗的吟诵

         

    一、近体诗的音乐美 

         

    二、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三、近体诗的节奏单位和节奏点 

         

    四、近体诗行腔使调的一般规则 

       

    第二节

    古体诗的吟诵

         

    一、《诗经》的吟诵  

         

    二、楚辞的吟诵 

         

    三、五七言古诗的吟诵  

    第三章   词的吟诵   

       

    第一节  词的歌唱和吟诵  

       

    第二节  词的音乐美   

       

    第三节

    词的吟诵方法  

    第四章   文的吟诵   

       

    第一节  古文的音乐美 

       

    第二节  古文的吟诵方法  

    第五章   吟诵语言

       

    第一节

    方言吟诵与普通话吟诵

       

    第二节

    今音读与古音读

    第六章   吟诵要求   

       

    第一节  字正腔圆 

       

    第二节  因声入境 

       

    第三节  显示个性 

    第七章   吟诵技巧   

       

    第一节   有声语言技巧   

         

    一、抑扬    

         

    二、顿挫    

         

    三、断续    

         

    四、轻重    

         

    五、顿挫    

         

    六、反复    

       

    第二节    肢体语言技巧  

         

    一、脸色与眼神 

         

    二、手势与体态律动 

    第八章   吟诵腔调   

       

    第一节  吟诵腔调的产生与流传   

       

    第二节  吟诵腔调比较 

       

    第三节  吟诵腔调的继承与革新   

    第九章   吟诵教学

       

    第一节  让学生爱上吟诵

       

    第二节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教学

       

    第三节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四节  教吟者的必要修养

    第十章   吟诵举隅   

         

    甲  近体诗  

         

    乙  古体诗  

         

    丙  词  

         

    丁  古文    

    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吟诵光盘目录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古诗词文吟诵导论(附吟诵光盘)
古诗词文吟诵(第三版)
陈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