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4-03
版次: 1
ISBN: 9787308036184
定价: 1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2人买过
  •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然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更是关键。通识培训的效果不仅来自于培训内容,也体现在培训方式上。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的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主要采用了平等参与、多向交互的方式。让参与者与培训教师一起共同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做法进行探究。通过问题或情境,在讨论、对话过程中学习,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
      
      
      本书是杭州市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研究课题成果之一,全书共六个专题。各专题分工如下:专题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江平、徐丽华);专题二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周志毅);专题三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仲玉英、周俊);专题四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王秀玲、黄燕):专题五新课程与评价改革(贾群生、蔡亚萍):专题六新课程与学校发展(谢广田)。本书由王秀玲拟定大纲并完成统稿和校稿工作。 专题一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一、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

     二、“全人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如何?

     三、如何理解多元指标评价观?

     四、为什么要提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结构观?

     五、新课程为何回归生活,怎样回归生活?

     六、为何强调创造取向,实施时应注意什么?

     七、课程的三级管理如何实施?

    专题二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一、什么是发展与人的发展?

     二、当前教育在关照人的发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三、如何衡量和评判人的全面发展?

     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间有何关系?

     五、我们应摒弃或建立什么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

     六、为什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七、如何认识和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专题三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三、新课程为什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怎样的学习属于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五、如何开展探究学习?…

     六、怎样才算是真正落实了新的学习方式?

     七、新的学习方式会激化学生的两极分化吗?

    专题四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一、现实中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为什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

     三、教师角色转变是否会给教师增加压力?教师们的反应如何?

     四、干扰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成怎样的角色?

     六、怎样才能转变成为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

    专题五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一、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评价?

     二、应试主义教育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影响?

     三、非规范性评价是否把评价日常化了?

     四、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五、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表现性评价?

    专题六 新课程与学校发展

     一、新课程条件下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什么叫学校文化,如何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新课程背景下校长角色如何转换?

     四、如何制定有特色的学校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 内容简介: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然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更是关键。通识培训的效果不仅来自于培训内容,也体现在培训方式上。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的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主要采用了平等参与、多向交互的方式。让参与者与培训教师一起共同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做法进行探究。通过问题或情境,在讨论、对话过程中学习,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
      
      
      本书是杭州市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研究课题成果之一,全书共六个专题。各专题分工如下:专题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江平、徐丽华);专题二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周志毅);专题三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仲玉英、周俊);专题四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王秀玲、黄燕):专题五新课程与评价改革(贾群生、蔡亚萍):专题六新课程与学校发展(谢广田)。本书由王秀玲拟定大纲并完成统稿和校稿工作。
  • 目录:
    专题一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一、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

     二、“全人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如何?

     三、如何理解多元指标评价观?

     四、为什么要提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结构观?

     五、新课程为何回归生活,怎样回归生活?

     六、为何强调创造取向,实施时应注意什么?

     七、课程的三级管理如何实施?

    专题二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一、什么是发展与人的发展?

     二、当前教育在关照人的发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三、如何衡量和评判人的全面发展?

     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间有何关系?

     五、我们应摒弃或建立什么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

     六、为什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七、如何认识和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专题三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三、新课程为什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怎样的学习属于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五、如何开展探究学习?…

     六、怎样才算是真正落实了新的学习方式?

     七、新的学习方式会激化学生的两极分化吗?

    专题四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一、现实中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为什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

     三、教师角色转变是否会给教师增加压力?教师们的反应如何?

     四、干扰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成怎样的角色?

     六、怎样才能转变成为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

    专题五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一、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评价?

     二、应试主义教育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影响?

     三、非规范性评价是否把评价日常化了?

     四、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五、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表现性评价?

    专题六 新课程与学校发展

     一、新课程条件下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什么叫学校文化,如何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新课程背景下校长角色如何转换?

     四、如何制定有特色的学校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沐廉洁风尚 品古典诗文
杭州师范大学纪委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智慧如海: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论文集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编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20世纪中国钢琴组曲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 著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刍议
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编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西湖石窟艺术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著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光风霁月:第六届弘一大师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编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9)
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 著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第三届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著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教学新探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编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徽音永著:徐規教授紀念文集
杭州師範大學國學院;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學歷史學系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民国史论丛(第四辑)
杭州师范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
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
中国文学再认识
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