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哲学象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1-06
版次: 1
ISBN: 9787101029505
定价: 2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1页
字数: 275千字
分类: 宗教
190人买过
  • 本书从公案与颂古探讨了禅宗的哲学象征内涵。本书探讨了公案与颂古的合壁《碧岩录》,并分析了大量的诗意化的禅宗语言,阐释公案、颂古、禅语对禅宗哲学的象征,探究公案的意旨,分析颂古的禅悟内涵、运思特点、取象方式、美感质性,阐释了禅宗诗学喻象的独特意义。 吴言生,1964年生于安徽庐江,199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河北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禅学》主编。    1999年以来,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 序言

    导言

    上编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一、本心的超越

        二、本心的迷失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一、泯除拣择

        二、截断意路

        三、悬搁语言

        四、消解自他

        五、融汇生死

        六、打通圣凡

        七、圆融空有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一、击节机锋迅疾

        二、赞叹机锋相酬

        三、激赏大机大用

        四、批评机锋迟钝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一、一切现成

        二、能所俱泯

        三、圆融互摄

    下编 

      第五章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一、“本来面目”

        二、“无位真人”

        三、“这个”“那个”

        四、“父母未生时”

        五、“心月”“心珠”

        六、“寸丝不挂”

      第六章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一、“迷头认影

        二、”舍父逃走

        三、“抛却家宝”

      第七章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

        一、“磨镜渐修”

        二、“十牛图颂

        三、“我法二空”

        四、“截断两头”

    ……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结语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案与颂古探讨了禅宗的哲学象征内涵。本书探讨了公案与颂古的合壁《碧岩录》,并分析了大量的诗意化的禅宗语言,阐释公案、颂古、禅语对禅宗哲学的象征,探究公案的意旨,分析颂古的禅悟内涵、运思特点、取象方式、美感质性,阐释了禅宗诗学喻象的独特意义。
  • 作者简介:
    吴言生,1964年生于安徽庐江,199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河北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禅学》主编。    1999年以来,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
  • 目录:
    序言

    导言

    上编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一、本心的超越

        二、本心的迷失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一、泯除拣择

        二、截断意路

        三、悬搁语言

        四、消解自他

        五、融汇生死

        六、打通圣凡

        七、圆融空有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一、击节机锋迅疾

        二、赞叹机锋相酬

        三、激赏大机大用

        四、批评机锋迟钝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一、一切现成

        二、能所俱泯

        三、圆融互摄

    下编 

      第五章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一、“本来面目”

        二、“无位真人”

        三、“这个”“那个”

        四、“父母未生时”

        五、“心月”“心珠”

        六、“寸丝不挂”

      第六章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一、“迷头认影

        二、”舍父逃走

        三、“抛却家宝”

      第七章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

        一、“磨镜渐修”

        二、“十牛图颂

        三、“我法二空”

        四、“截断两头”

    ……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结语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东渐与中世日本的社会转型
郝祥满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心法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许秀娜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心性论与陆王心学的平行研究 贾仕厚著 团结出版社
贾仕厚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语录鉴赏辞典
麻天祥 主编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墨迹(修订本)/日本书法经典名帖
韩天雍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哲学
[德]韩炳哲 著;陈曦 译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诗学著述研究(上下)
何清 皮朝纲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写作传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精装)
祁伟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北宗敦煌文献录校与研究
韩传强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思想现代转型研究
吴言生、刘峰、段新龙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与道家
南怀瑾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语言话语体系研究/俗语言研究丛书
李艳琴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思想现代转型研究
吴言生、刘峰、段新龙 著
禅宗哲学象征
通识中国佛教
吴言生、辛鹏宇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境丛书(套装全六册)
吴言生 译
禅宗哲学象征
趙州録校註集評(上下卷)
吴言生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思想渊源
吴言生 著
禅宗哲学象征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中国禅学(第3卷)
吴言生 著
禅宗哲学象征
中国禅学(第2卷)
吴言生 著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诗歌境界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中国禅学.第一卷
吴言生 主编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思想渊源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佛教故事--插图珍藏本
吴言生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