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4-07
版次: 1
ISBN: 9787511866110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43页
字数: 248千字
分类: 法律
5人买过
  •   该书集中关注国内外对歧视问题的法律和制度实践,注重规范研究和社会调研相结合,力促实现更加平等的就业环境。不仅关注和参与反歧视的立法进程,也重视反歧视的司法和行政,利用多元化的制度平台促进公平就业。与此同时,本书注重介绍国外关于反歧视的最新制度和理论,并促进国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为中国反歧视提供切实的对策建议。   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政研究所负责人,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访问学习,并获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挪威、芬兰、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考察性别平等及反歧视问题。主要从事理论法学、反歧视及性别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国际研究项目,并撰写或主编了《港台地区性别平等立法及案例研究》《反就业歧视的案例与评析》《反就业歧视的策略与方法》《反就业歧视的理论与实践》《反就业歧视的机制与原理》《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及海外经验》《追问政府的钱袋子——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每个人都是改革的缔造者》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主题研讨:残障歧视  透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不歧视原则  李敬  合理便利概念的浅析  黄裔  “福利的客体”还是“权利的主体”?——“国际残疾人日”与“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折射出的  社会残障意识  梁土坤  傅高山  实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12条中的“法律能力”——从监护制度到协助决策制度的艰难转型  Robert D.Dinerstein  陈博译  反就业残障歧视应从消除其制度本源入手  杨世建学术专论  德国法中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反歧视禁令  Astrid Lipinsky  平等视域下的“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研究  杨芳评论  不受歧视权及其法院的实践  周伟  国际人权公约中平等受教育权在我国的实施——以农村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为切入点  王慧贾密  反性别歧视的价值观评议  李思案例研读  存在与尊严——从薛某案看当代中国同性恋相关法律的变迁  贾平  霍默诉西约克郡警察局局长高龄劳动者间接年龄歧视案  张韵译  李海明校调研报告  分离但平等?一项关于残障人高等教育和残障人教育体系的研究  倪震《反歧视评论》征稿启事
  • 内容简介:
      该书集中关注国内外对歧视问题的法律和制度实践,注重规范研究和社会调研相结合,力促实现更加平等的就业环境。不仅关注和参与反歧视的立法进程,也重视反歧视的司法和行政,利用多元化的制度平台促进公平就业。与此同时,本书注重介绍国外关于反歧视的最新制度和理论,并促进国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为中国反歧视提供切实的对策建议。
  • 作者简介:
      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政研究所负责人,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访问学习,并获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挪威、芬兰、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考察性别平等及反歧视问题。主要从事理论法学、反歧视及性别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国际研究项目,并撰写或主编了《港台地区性别平等立法及案例研究》《反就业歧视的案例与评析》《反就业歧视的策略与方法》《反就业歧视的理论与实践》《反就业歧视的机制与原理》《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及海外经验》《追问政府的钱袋子——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每个人都是改革的缔造者》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 目录:
    主题研讨:残障歧视  透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不歧视原则  李敬  合理便利概念的浅析  黄裔  “福利的客体”还是“权利的主体”?——“国际残疾人日”与“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折射出的  社会残障意识  梁土坤  傅高山  实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12条中的“法律能力”——从监护制度到协助决策制度的艰难转型  Robert D.Dinerstein  陈博译  反就业残障歧视应从消除其制度本源入手  杨世建学术专论  德国法中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反歧视禁令  Astrid Lipinsky  平等视域下的“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研究  杨芳评论  不受歧视权及其法院的实践  周伟  国际人权公约中平等受教育权在我国的实施——以农村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为切入点  王慧贾密  反性别歧视的价值观评议  李思案例研读  存在与尊严——从薛某案看当代中国同性恋相关法律的变迁  贾平  霍默诉西约克郡警察局局长高龄劳动者间接年龄歧视案  张韵译  李海明校调研报告  分离但平等?一项关于残障人高等教育和残障人教育体系的研究  倪震《反歧视评论》征稿启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 第9辑
刘小楠;王理万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4辑)
刘小楠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法原理
李薇薇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
周伟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残疾人立法--理论与实践
反歧视残疾人立法理论与实践编写组 编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法讲义:文本与案例
刘小楠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8辑)
刘小楠、王理万 编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 第10辑
刘小楠;王理万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5辑)
刘小楠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3辑)
刘小楠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7辑
刘小楠、王理万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6辑
刘小楠 王理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 第10辑
刘小楠;王理万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导读
刘小楠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 第9辑
刘小楠;王理万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法讲义:文本与案例
刘小楠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8辑)
刘小楠、王理万 编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7辑
刘小楠、王理万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社会性别与人权教程
刘小楠 编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6辑
刘小楠 王理万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5辑)
刘小楠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4辑)
刘小楠 著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反歧视评论(第3辑)
刘小楠
反歧视评论(第一辑)
20年,我们走了多远?——95世妇会后中国妇女权利发展状况研究
刘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