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发生研究
出版时间:
2018-02
版次:
1
ISBN:
9787010181028
定价:
5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9页
字数:
400千字
16人买过
-
中国文学是怎样产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本书从古代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剖析出中国文学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变化的过程。中国文学有其内在的形成机制,中国社会的主体及其行为过程,包括其思想理念,导致了文学本身的千变万化。在形成自身哲学体系的同时,文学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文学*初是以流言的方式存在的,类似于口头文学,然后变成歌变成诗,随着文字的产生发展,随着人们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终形成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代文学及现代文学。本书不仅从文学方面谈文学,而且论及其起源及功能,是一部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作品。
赵辉,生于1954年,湖北崇阳县人,现为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发生和中国文学发生学,代表作品有先秦文学发生研究楚辞背景研究等。在文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6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会科学文摘高校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摘要。现研究课题有“中国文学谱系学”和“中国文学谱系研究”。
天道哲学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及规定
一、天道哲学的本体与道“文”一体
二、天道之“文”的礼乐道德属
三、文字作品“文”意义的获得
四、天道哲学对“文”学的规定
五、余论
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
一、中国文学的行为过程中的“文字单元”质
二、行为质、过程与文体文本生成元素及演变形式
三、行为质、主体身份的转换与文体文本的演变
四、结语
《易》象思维的特征及表达
一、原始思维
二、《易》象思维的形成与“天人合一”的观念
三、《易》象思维与礼乐的象建构
四、《易》象思维与文学言说方式
行为质与中国古代文体的确立
一、行为质与文体的发生
二、从一级文体到二、三级文体
三、行为质与中国文体体素
四、余论
主体身份与文学外在向内在的转换
一、文本是主体身份的产物
二、主体身份内涵与相应的话语体系
三、主体以身份的经验获得相应的内涵
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
一、先秦文学的主流言说方式
二、先秦文学的言说方式与礼乐政治言说
三、先秦文学言说方式与政坛限定时空言说
唯有“文采”不成“文”
一、经天纬地曰“文”
二、君子之“文”
三、“文章”本义
四、礼赋文采
五、余论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辨
礼与酬答诗的形成与本质
一、礼的赠答酬送及其本质
二、礼的物质之赠向“言”的转换
三、赠答酬送诗的伦理属
从汉代“传书”看正史向历史演义的衍化
一、何谓“传书”
二、汉代“传书”与正史差异的产生要素
三、汉代“传书”融合正史、小说、传说的体
四、汉代“传书”由正史向历史演义的演化
五、结语
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
一、歌的本质与特征
二、诗与寺
三、“诗”与“歌”
四、余论
《左传》的叙事体式与礼之关系
一、《左传》的礼学历史观
二、礼与《左传》叙事的细化
三、礼与《左传》的“言事相兼”
四、余论
百国“春秋”对西周叙事散文叙事功能、体式的拓展
一、西周叙事散文的文书质
二、春秋史记记事功能的转换及其意义
三、百国“春秋”叙事论
四、结语
百国《春秋》佚文
一、周春秋
二、燕春秋
三、宋春秋
四、齐春秋
五、不修春秋(鲁春秋)
六、春秋
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质及渊源
一、《尚书》的“史”中之“论”
二、《国语》之“论”
三、战国诸子之“论”的叙事质
四、余论”
“诗言志”与“功成作乐”
一、“诗言志”产生的时代
二、从乐论到诗论
三、“功成作乐”与“诗言志”
四、结语
战国新乐与楚辞的新变
一、战国新乐的兴盛
二、新乐、楚乐对雅乐价值取向的改变
三、乐对诗的规定
四、楚辞的新变
五、结语
屈、宋创作身份结构的差异与创作的异同
一、屈、宋主要身份结构的异同
二、屈、宋的身份异同与知识构成及身份体验的异同
三、屈、宋的身份体验、知识构成的异同与精神、人格的差异
四、屈、宋身份的差异及其创作的差异
五、结语
宋玉赋与倡优话语体系及赋的创始
一、先秦倡优话语的质与功能
二、宋玉赋与倡优话语
三、倡优话语与赋体的创始
论交际诗行为过程“文字单元”的质及其意义
一、交际诗行为过程的“文字单元”质
二、“文字单元”形成的“特定场合”及构成要素
三、交际行为过程要素对“文字单元”的限定
四、余论
古神话衰亡之谜
一、与伦理道德的融合
二、道德阐释与神话故事、情节的丧失
三、道德阐释对神话历史化的作用
简论楚辞特质形成的原因
一、巨大的历史断层
二、虚幻的映象
三、楚的精神氛围
四、外来对《楚辞》的影响
五、融合与精神
六、楚辞符号的意味
“登高而赋”三形态
一、登高而赋的言说形态
二、登高而赋的政治言说形态
三、登高而赋的审美言说形态
四、结语
汉代经学对汉赋繁荣的影响
一、汉赋创作的经学氛围
二、经学对汉赋内容的作用
三、经学与汉赋的“以美为刺”
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地域特征及成因
一、神怪小说作者的里籍及南方生活经历
二、神怪小说产生的地域分析
-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是怎样产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本书从古代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剖析出中国文学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变化的过程。中国文学有其内在的形成机制,中国社会的主体及其行为过程,包括其思想理念,导致了文学本身的千变万化。在形成自身哲学体系的同时,文学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文学*初是以流言的方式存在的,类似于口头文学,然后变成歌变成诗,随着文字的产生发展,随着人们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终形成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代文学及现代文学。本书不仅从文学方面谈文学,而且论及其起源及功能,是一部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作品。
-
作者简介:
赵辉,生于1954年,湖北崇阳县人,现为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发生和中国文学发生学,代表作品有先秦文学发生研究楚辞背景研究等。在文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6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会科学文摘高校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摘要。现研究课题有“中国文学谱系学”和“中国文学谱系研究”。
-
目录:
天道哲学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及规定
一、天道哲学的本体与道“文”一体
二、天道之“文”的礼乐道德属
三、文字作品“文”意义的获得
四、天道哲学对“文”学的规定
五、余论
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
一、中国文学的行为过程中的“文字单元”质
二、行为质、过程与文体文本生成元素及演变形式
三、行为质、主体身份的转换与文体文本的演变
四、结语
《易》象思维的特征及表达
一、原始思维
二、《易》象思维的形成与“天人合一”的观念
三、《易》象思维与礼乐的象建构
四、《易》象思维与文学言说方式
行为质与中国古代文体的确立
一、行为质与文体的发生
二、从一级文体到二、三级文体
三、行为质与中国文体体素
四、余论
主体身份与文学外在向内在的转换
一、文本是主体身份的产物
二、主体身份内涵与相应的话语体系
三、主体以身份的经验获得相应的内涵
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
一、先秦文学的主流言说方式
二、先秦文学的言说方式与礼乐政治言说
三、先秦文学言说方式与政坛限定时空言说
唯有“文采”不成“文”
一、经天纬地曰“文”
二、君子之“文”
三、“文章”本义
四、礼赋文采
五、余论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辨
礼与酬答诗的形成与本质
一、礼的赠答酬送及其本质
二、礼的物质之赠向“言”的转换
三、赠答酬送诗的伦理属
从汉代“传书”看正史向历史演义的衍化
一、何谓“传书”
二、汉代“传书”与正史差异的产生要素
三、汉代“传书”融合正史、小说、传说的体
四、汉代“传书”由正史向历史演义的演化
五、结语
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
一、歌的本质与特征
二、诗与寺
三、“诗”与“歌”
四、余论
《左传》的叙事体式与礼之关系
一、《左传》的礼学历史观
二、礼与《左传》叙事的细化
三、礼与《左传》的“言事相兼”
四、余论
百国“春秋”对西周叙事散文叙事功能、体式的拓展
一、西周叙事散文的文书质
二、春秋史记记事功能的转换及其意义
三、百国“春秋”叙事论
四、结语
百国《春秋》佚文
一、周春秋
二、燕春秋
三、宋春秋
四、齐春秋
五、不修春秋(鲁春秋)
六、春秋
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质及渊源
一、《尚书》的“史”中之“论”
二、《国语》之“论”
三、战国诸子之“论”的叙事质
四、余论”
“诗言志”与“功成作乐”
一、“诗言志”产生的时代
二、从乐论到诗论
三、“功成作乐”与“诗言志”
四、结语
战国新乐与楚辞的新变
一、战国新乐的兴盛
二、新乐、楚乐对雅乐价值取向的改变
三、乐对诗的规定
四、楚辞的新变
五、结语
屈、宋创作身份结构的差异与创作的异同
一、屈、宋主要身份结构的异同
二、屈、宋的身份异同与知识构成及身份体验的异同
三、屈、宋的身份体验、知识构成的异同与精神、人格的差异
四、屈、宋身份的差异及其创作的差异
五、结语
宋玉赋与倡优话语体系及赋的创始
一、先秦倡优话语的质与功能
二、宋玉赋与倡优话语
三、倡优话语与赋体的创始
论交际诗行为过程“文字单元”的质及其意义
一、交际诗行为过程的“文字单元”质
二、“文字单元”形成的“特定场合”及构成要素
三、交际行为过程要素对“文字单元”的限定
四、余论
古神话衰亡之谜
一、与伦理道德的融合
二、道德阐释与神话故事、情节的丧失
三、道德阐释对神话历史化的作用
简论楚辞特质形成的原因
一、巨大的历史断层
二、虚幻的映象
三、楚的精神氛围
四、外来对《楚辞》的影响
五、融合与精神
六、楚辞符号的意味
“登高而赋”三形态
一、登高而赋的言说形态
二、登高而赋的政治言说形态
三、登高而赋的审美言说形态
四、结语
汉代经学对汉赋繁荣的影响
一、汉赋创作的经学氛围
二、经学对汉赋内容的作用
三、经学与汉赋的“以美为刺”
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地域特征及成因
一、神怪小说作者的里籍及南方生活经历
二、神怪小说产生的地域分析
查看详情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31%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57%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78.57%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08%
-
全新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3.44%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79%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0.45%
-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全新
天津市西青区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3.36%
-
全新
广东省东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2.6%
-
全新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83.12%
-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 /赵辉
所有图书均为正版新书、库存书,书籍由ISBN匹配上传,系统匹配的书籍信息,部分有信息误差,此类有疑问书籍未经客服确认好下单的,订单以ISBN码发货为准,此类发出不支持售后,请有疑问时先咨询再下单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78.02%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5.47%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30小时
成功完成率81.88%
-
5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1%
-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2.31%
-
九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3.26%
-
九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0.4%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9.3%
-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2.95%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1.19%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9.35%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79.94%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6.02%
-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87.85%
-
九品
天津市宝坻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1.82%
-
九五品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31小时
成功完成率83.75%
-
九五品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4.28%
-
3
九品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96.09%
-
九五品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1.16%
-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0.34%
-
2
全新
山东省济南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88.94%
-
全新
天津市河北区
03月02日前发货
成功完成率78.31%
-
2
全新
-
2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6.27%
-
3
九品
安徽省阜阳市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
-
2
九五品
安徽省阜阳市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
-
2
全新
安徽省阜阳市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
-
九品
天津市宝坻区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9.06%
-
九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3.25%
-
九五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3.24%
-
全新
天津市西青区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6.41%
-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
全新正版,新华官方库房直发,可开发票,以书名及ISBN为准发货,图片为标准图仅供参考。
全新
吉林省松原市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79.39%
-
全新
天津市津南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84.38%
-
九五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84.69%
-
全新
山西省阳泉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83.93%
-
全新
安徽省合肥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82.61%
-
全新
河南省平顶山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0.14%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