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30121358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6页
字数: 211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3人买过
  •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对经典解释的解释,第二组是对经典的解释,附录《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一文则试图对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的关系给出一个说明。作者怀着鲜明的哲学问题意识,充分吸取历代诠释成果,对《论语》、《孟子》、《中庸》、《荀子》等哲学文献的关键章节做了深入而周详的文本细读,在力求揭示经典内在理路的同时,也自觉展开对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总结与反思。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作者敏锐地回应了后现代对儒家传统的挑战。全书以古典为论述对象,却非一味钻进故纸、就史论史,而是跨越东西、激活传统,探索儒家之道对未来世界的引领价值。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怀宁人。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哲学研究,著有《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译有《维特根斯坦》(中华书局,2002),《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长春出版社,2003),主编《海外中国哲学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多篇。2003-2004年在日本研修,2006-2007年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访问,2009-2010年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 Ⅰ经典解释

    1.诠释过度与诠释不足:重估中国经典解释学中的汉宋之争

    ——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例

    2.常识、理性、神秘体验

    ——从《孟子》诠释史看中国经典解释的三种不同进路

    3.为何《中庸》说“忠恕”与《论语》不同?

    ——道学解释及其得失

    4.尽心与知性

    ——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问题

    5.《易》在《四书》诠释中的运用

    ——以《孟子》“尽心知性”说的相关诠释为例

    6.《论语》中的“仁”:有关英译的讨论

    Ⅱ哲学研究

    7.孔子政治哲学的道德论底色

    ——上博简《民之父母》篇论析

    8.超越“忠恕”之道

    ——《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9.为善何以可而不能

    ——荀子论说中的意志自由问题

    10.服从还是不服从?

    ——孟子论人臣的政治义务

    11.好恶是有对错的吗?

    ——《论语》蕴涵的一个哲学问题

    12.为何儒家不禁止杀生?

    ——从孟子的辩护谈起

    附录 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内在机制与困难

    索引
  • 内容简介: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对经典解释的解释,第二组是对经典的解释,附录《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一文则试图对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的关系给出一个说明。作者怀着鲜明的哲学问题意识,充分吸取历代诠释成果,对《论语》、《孟子》、《中庸》、《荀子》等哲学文献的关键章节做了深入而周详的文本细读,在力求揭示经典内在理路的同时,也自觉展开对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总结与反思。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作者敏锐地回应了后现代对儒家传统的挑战。全书以古典为论述对象,却非一味钻进故纸、就史论史,而是跨越东西、激活传统,探索儒家之道对未来世界的引领价值。
  • 作者简介: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怀宁人。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哲学研究,著有《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译有《维特根斯坦》(中华书局,2002),《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长春出版社,2003),主编《海外中国哲学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多篇。2003-2004年在日本研修,2006-2007年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访问,2009-2010年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
  • 目录:
    Ⅰ经典解释

    1.诠释过度与诠释不足:重估中国经典解释学中的汉宋之争

    ——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例

    2.常识、理性、神秘体验

    ——从《孟子》诠释史看中国经典解释的三种不同进路

    3.为何《中庸》说“忠恕”与《论语》不同?

    ——道学解释及其得失

    4.尽心与知性

    ——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问题

    5.《易》在《四书》诠释中的运用

    ——以《孟子》“尽心知性”说的相关诠释为例

    6.《论语》中的“仁”:有关英译的讨论

    Ⅱ哲学研究

    7.孔子政治哲学的道德论底色

    ——上博简《民之父母》篇论析

    8.超越“忠恕”之道

    ——《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9.为善何以可而不能

    ——荀子论说中的意志自由问题

    10.服从还是不服从?

    ——孟子论人臣的政治义务

    11.好恶是有对错的吗?

    ——《论语》蕴涵的一个哲学问题

    12.为何儒家不禁止杀生?

    ——从孟子的辩护谈起

    附录 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内在机制与困难

    索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
欧阳哲生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东亚历史比较研究
王晓秋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未名·观点丛书: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胡军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微言(张铨之春诵夏弦)/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教研系列丛书
张铨 著;曹晓阳、郑端祥 编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琐言绘事雕虫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
[清]迮朗 著;贾素慧 校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微言(王超之今昔同案)/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教研系列丛书
曹晓阳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微言:陈海燕之意觉蹈刃/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教研系列丛书
陈海燕 著;曹晓阳、郑端祥 编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微言·焦小健之天堂传说/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教研系列丛书
焦小健 著;曹晓阳、郑端祥 编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九章
张秋波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卮言
曾希圣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心语
贺荣敏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物语-刘传铭美术文集
姚际恒 著;顾颉刚 标点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感言
累计评价0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微言
[明]唐志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事发微
[清]唐岱 著;周远斌 注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延平答问注
方旭东;卢一;王海岩;胡泉雨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引体向上训练手册
方旭东 刘佳 高延松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理学在东亚·国学新知丛书
方旭东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
方旭东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新儒学义理要诠
方旭东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跑步笔记
方旭东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香港新儒家
方旭东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理学九帖——以朱子学为圆心的研究(朱子学文库)
方旭东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原性命之理
方旭东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方旭东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吴澄评传(上下册)
方旭东 著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方旭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