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2
版次: 1
ISBN: 9787509744994
定价: 7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2页
字数: 432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3人买过
  •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由邹艳芬所著,本书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将能源消费者划分为企业、政府和居民三大类,利用多样化指数和结构变换系数等,揭示了中国企业和居民能源消费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层次分析理论,界定了中国能源利用目前基本处于供应安全、成本效益和资源效率三个层次之间;借助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建议国家通过预期报酬率调节投资于高能效项目;构建了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测度了32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确定了中国的排名分别为第26位、第28位、第8位和第11位;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拟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未来发展路径,并定量化最优发展模式;在深度访谈、实地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对意愿的具体作用途径;利用生态足迹、CGE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能源消费的环境影响;最后,设计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总体策略及其实蒯顺序等。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对深入研究能源利用效率测度问题和指导能源利用效率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邹艳芬女,吉林省长春人,管理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和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数理统计与管理》、《资源科学》等杂志公开发表CSSCI及权威科研论文26篇。论著共5部,其中独著1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文库全额资助。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以上学术类课题7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以上学术类课题3项。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研究
    2.1 绝对的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
    2.2 相对最优的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
    2.3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2.4 能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
    2.5 研究局限
    2.6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的关键因素界定
    3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研究的理论体系
    3.1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的相关理论
    3.2 国家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3.3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4 能源利用效率作用机理研究
    4.1 能源投入分类
    4.2 能源消费行为分析
    4.3 能源利用层次分析模型
    5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构建
    5.1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5.2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说明
    5.4 中外能源利用效率测度
    5.5 基于汇率法折算下的测度结果分析
    5.6 基于购买力平价法折算下的测度结果分析
    6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分项测度与评估
    6.1 监控类指标测度与评估
    6.2 解释类指标测度与评估
    6.3 辅助说明类指标测度与评估
    6.4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预期
    7 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战略选择
    7.1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7.2 能效先进国家的相关政策
    7.3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策略
    7.4 能源利用效率战略实施顺序
    7.5 基于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建议
    7.6 基于技术进步的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索 引
  • 内容简介: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由邹艳芬所著,本书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将能源消费者划分为企业、政府和居民三大类,利用多样化指数和结构变换系数等,揭示了中国企业和居民能源消费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层次分析理论,界定了中国能源利用目前基本处于供应安全、成本效益和资源效率三个层次之间;借助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建议国家通过预期报酬率调节投资于高能效项目;构建了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测度了32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确定了中国的排名分别为第26位、第28位、第8位和第11位;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拟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未来发展路径,并定量化最优发展模式;在深度访谈、实地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对意愿的具体作用途径;利用生态足迹、CGE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能源消费的环境影响;最后,设计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总体策略及其实蒯顺序等。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对深入研究能源利用效率测度问题和指导能源利用效率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作者简介:
      邹艳芬女,吉林省长春人,管理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和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数理统计与管理》、《资源科学》等杂志公开发表CSSCI及权威科研论文26篇。论著共5部,其中独著1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文库全额资助。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以上学术类课题7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以上学术类课题3项。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研究
    2.1 绝对的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
    2.2 相对最优的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
    2.3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2.4 能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
    2.5 研究局限
    2.6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的关键因素界定
    3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研究的理论体系
    3.1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的相关理论
    3.2 国家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3.3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4 能源利用效率作用机理研究
    4.1 能源投入分类
    4.2 能源消费行为分析
    4.3 能源利用层次分析模型
    5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构建
    5.1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5.2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说明
    5.4 中外能源利用效率测度
    5.5 基于汇率法折算下的测度结果分析
    5.6 基于购买力平价法折算下的测度结果分析
    6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分项测度与评估
    6.1 监控类指标测度与评估
    6.2 解释类指标测度与评估
    6.3 辅助说明类指标测度与评估
    6.4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预期
    7 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战略选择
    7.1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7.2 能效先进国家的相关政策
    7.3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策略
    7.4 能源利用效率战略实施顺序
    7.5 基于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建议
    7.6 基于技术进步的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索 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运营管理(第二版)(信毅教材大系·管理学系列)
邹艳芬;陆宇海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江西省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邹艳芬、陆宇海、方瑄 著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运营管理/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邹艳芬、胡宇辰 编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能源矿产优化配置机制研究
邹艳芬、魏晓平 著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经济类: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邹艳芬 著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信毅教材大系:运营管理
邹艳芬、胡宇辰、陶永进 编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中国能源安全测度
邹艳芬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