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3
版次: 1
ISBN: 9787521307689
定价: 37.9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4页
分类: 文学
  •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西方由来已久,但时下遭遇逆风,前者被部分国外学者渲染成“死亡”学科,后者陷入“文化泛论”的困境。比较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危机四伏”,从法国中心主义的比较文学论调,到美国的“文学性”美学观点,再到“文化转向”和“学科之死”的纷争,其学科史无不呈现在争议中前行的特点。表面上是学术观点相左,实质上是权力话语之争,不乏政治隐喻。跨文化研究亦称“比较文化研究”,早期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经历了文化类同性和差异性研究的不同阶段。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属性日趋明显,涉及传播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甚至在技术的推动下进入自然科学领域。也正由于此,其边界模糊不清的泛文化性备受诟病。
      任何危机都蕴含着机遇。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国外的“危机”恰恰是展现中国学者智慧的难得机遇。“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狄更斯一百多年前的话,依然构成对当下时代的隐喻。眼下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思潮似有蔓延之势,单边主义甚至新民族主义有将世界拖入更大动荡甚至冲突的危险。但我们更希望通过中国学界,乃至国际学界的共同努力,把“坏的时代和愚蠢的时代”变成“好的时代和智慧的时代”,并贡献自己的才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之一,在现代转型中正呈现勃勃生机。在西方社会陷入种种危机之时,世界正把眼光投向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国际上有识之士也希望中国有历史担当和世界情怀,一起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在充分吸收中华文明优秀遗产精髓的基础上,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为根本、基准,而不是西方文化理论观点为参照,来研究世界性学术问题。
      文学是思想、情感存在的家,文化是价值、精神存在的家。尽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属于基础性的人文研究,经济价值有限,但在各种思想激荡、矛盾交织的“坏的时代和愚蠢的时代”,其沟通心灵、促进交流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国界的文学间性研究,越来越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性质,展现了不同文学、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甚至相互融合的关系。比较文学既是文学的本体论研究、认识论研究,也可以是方法论研究和辩证论研究。文学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学作为文化生动而形象的载体和有力的传播者,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通过文字和文本,既创造性地发挥其承载功能,表征文化,又通过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学表达,感受文明的进程和发达程度,使之成为文明的感受器和活化石。与此同时,文化和文明又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为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化既是多彩的和多元的,也是平等的和包容的。跨文化研究并非泛文化研究,不仅在宏观上与文学、哲学、历史、传播等密切关联,而且在微观上与文化记忆、民族身份和国家认同等不无关系。跨文化研究无法绕开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跨文化研究的起点,即使将多元文化视为一种视角或者方法来研究文学,也可以考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复杂关系及其蕴藏的价值观和话语权力机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但它们共同揭示的是文明互学互鉴、文化交流共生的人类精神。 名家思想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
    文学理论他国化研究
    变异学的中国文化语境与世界差异诗学图景:曹顺庆教授访谈录

    中外学术前沿
    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时代话语、异质同构与互文关系
    论《三个旧金币》中的世界女性主义
    自然天性和社会文化的进化论:科学生态批评视角下《耻》所呈现的社会生态
    “驯化激情,感化理性”:阿兰·布鲁姆论“诗教”艺术
    压抑、挑战与再认知:论艾莉森·贝奇黛尔《欢乐之家》中的酷儿认同
    基于语料库分析《别让我走》中克隆人的情感

    中外比较文学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红字》?
    翻译理论中“意境”话语的跨文化反思
    鲁迅在美国文学场域的译介与研究
    治疗与自我世界的剖变——黑塞文学中的心理学实践
    中日比较视野下的物语文学“物怪”叙事研究
    “中国话语”及其世界影响——评中国学者英文版
  •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西方由来已久,但时下遭遇逆风,前者被部分国外学者渲染成“死亡”学科,后者陷入“文化泛论”的困境。比较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危机四伏”,从法国中心主义的比较文学论调,到美国的“文学性”美学观点,再到“文化转向”和“学科之死”的纷争,其学科史无不呈现在争议中前行的特点。表面上是学术观点相左,实质上是权力话语之争,不乏政治隐喻。跨文化研究亦称“比较文化研究”,早期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经历了文化类同性和差异性研究的不同阶段。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属性日趋明显,涉及传播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甚至在技术的推动下进入自然科学领域。也正由于此,其边界模糊不清的泛文化性备受诟病。
      任何危机都蕴含着机遇。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国外的“危机”恰恰是展现中国学者智慧的难得机遇。“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狄更斯一百多年前的话,依然构成对当下时代的隐喻。眼下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思潮似有蔓延之势,单边主义甚至新民族主义有将世界拖入更大动荡甚至冲突的危险。但我们更希望通过中国学界,乃至国际学界的共同努力,把“坏的时代和愚蠢的时代”变成“好的时代和智慧的时代”,并贡献自己的才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之一,在现代转型中正呈现勃勃生机。在西方社会陷入种种危机之时,世界正把眼光投向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国际上有识之士也希望中国有历史担当和世界情怀,一起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在充分吸收中华文明优秀遗产精髓的基础上,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为根本、基准,而不是西方文化理论观点为参照,来研究世界性学术问题。
      文学是思想、情感存在的家,文化是价值、精神存在的家。尽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属于基础性的人文研究,经济价值有限,但在各种思想激荡、矛盾交织的“坏的时代和愚蠢的时代”,其沟通心灵、促进交流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国界的文学间性研究,越来越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性质,展现了不同文学、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甚至相互融合的关系。比较文学既是文学的本体论研究、认识论研究,也可以是方法论研究和辩证论研究。文学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学作为文化生动而形象的载体和有力的传播者,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通过文字和文本,既创造性地发挥其承载功能,表征文化,又通过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学表达,感受文明的进程和发达程度,使之成为文明的感受器和活化石。与此同时,文化和文明又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为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化既是多彩的和多元的,也是平等的和包容的。跨文化研究并非泛文化研究,不仅在宏观上与文学、哲学、历史、传播等密切关联,而且在微观上与文化记忆、民族身份和国家认同等不无关系。跨文化研究无法绕开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跨文化研究的起点,即使将多元文化视为一种视角或者方法来研究文学,也可以考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复杂关系及其蕴藏的价值观和话语权力机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但它们共同揭示的是文明互学互鉴、文化交流共生的人类精神。
  • 目录:
    名家思想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
    文学理论他国化研究
    变异学的中国文化语境与世界差异诗学图景:曹顺庆教授访谈录

    中外学术前沿
    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时代话语、异质同构与互文关系
    论《三个旧金币》中的世界女性主义
    自然天性和社会文化的进化论:科学生态批评视角下《耻》所呈现的社会生态
    “驯化激情,感化理性”:阿兰·布鲁姆论“诗教”艺术
    压抑、挑战与再认知:论艾莉森·贝奇黛尔《欢乐之家》中的酷儿认同
    基于语料库分析《别让我走》中克隆人的情感

    中外比较文学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红字》?
    翻译理论中“意境”话语的跨文化反思
    鲁迅在美国文学场域的译介与研究
    治疗与自我世界的剖变——黑塞文学中的心理学实践
    中日比较视野下的物语文学“物怪”叙事研究
    “中国话语”及其世界影响——评中国学者英文版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视野下中日梦记研究
赵季玉 著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评价
余小波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政治学研究.总第23辑,国外选举政治与制度变迁研究
李路曲 编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优势演化视角下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万志勇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 2023年辑 总24期
主编吴敬琏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政治学研究.总第22辑,国外民主与政党体制研究
李路曲 编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政治制度
谈火生 张君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经济思想史(1776年前)
柴毅 主编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行政法
姜明安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第116辑吴敬琏主编
吴敬琏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新闻传播研究
包鹏程 著;孔正毅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2)
比较.第126辑
吴敬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