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随波逐流”读书笔记

基于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随波逐流”读书笔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6
版次: 1
ISBN: 9787520149068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2页
字数: 32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本书稿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由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和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劲草等位老师著,内容涉及八部分内容。该文集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由该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和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劲草等老师撰写。该书文章多基于单波老师创立的“随波逐流”读书会上分享的读书成果,总结了该读书会创建15年来的体会——通过阅读使参与者获得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分享的愉悦,蕴含着哲理的思考。
    作者简介
    单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播思想史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随波逐流”读书会创办人。主要从事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代表作包括《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等。
    肖劲草,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随波逐流”读书会主讲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传播思想研究。
    前言 创造我们的读书生活 单波/1

    作为交流的读书 单波/5
      夏日炉边谈话 燕斯·奥尔伍德 单波/15
      《戏梦纽约》的跨文化价值 周龙章 张武宜 单波/35
      关于“后真相”的对话 约翰·基恩 肖珺 单波 杨家懿/43
      时代的疼痛与非虚构写作 普玄/56
    体验式阅读 肖劲草 单波/73
      重温河流般的哲思 单波/75
      解读《在一起孤独》的阅读者 单波 叶琼/80
      “礼乐安天下”的文化构想 冯济海/96
    诠释性阅读 肖劲草/105
      礼物交换的正义及其传播学想象 吴世文/107
      《贫困与饥荒》:权利与可行能力的方法 王松茂/117
      马克斯·韦伯的文化比较研究 张路黎/127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保罗·利科的主体间性思想 邝全/133
    参照式阅读 肖劲草/141
      《论语》的传播智慧:一种比较视野 单波 肖劲草/143
      《乌合之众》与“群众”理解的分化 刘学/157
      关于乡镇研究文本的阅读对比 刘欣雅/177
      共情的丧失如何导致恶的行为 樊美玲/184
    问题式阅读 肖劲草/194
      新闻伦理如何成为问题 单波/196
      网络社会中的意义、经验与权力 肖珺/200
      如何消解交流的无奈? 肖劲草/208
      汉学家与文化中国建构的多样性:一种跨文化视角 单波 张洋/221
    批判式阅读 肖劲草/238
      李普曼的思想困局 单波 罗慧/240
      《亲身影响》的影响及其传播学意义 单波 林莉/260
      假如自然不沉默 纪莉/274
      如何讨论幸福: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反思 肖劲草/278
    “随波逐流”的读书记忆/288
      站在“交叉路口”的阅读 甘丽华/289
      基于传播学实证研究的跨学科阅读 辛静/291
      从阅读中国乡村走向民族志传播学 刘欣雅/294
      珞珈山的那片云 袁玥/297
      一段值得珍藏的纯粹时光 李丹丹/299
      谈谈“随波逐流”读书会 单波/301
  • 内容简介:
    本书稿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由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和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劲草等位老师著,内容涉及八部分内容。该文集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由该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和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劲草等老师撰写。该书文章多基于单波老师创立的“随波逐流”读书会上分享的读书成果,总结了该读书会创建15年来的体会——通过阅读使参与者获得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分享的愉悦,蕴含着哲理的思考。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单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播思想史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随波逐流”读书会创办人。主要从事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代表作包括《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等。
    肖劲草,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随波逐流”读书会主讲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传播思想研究。
  • 目录:
    前言 创造我们的读书生活 单波/1

    作为交流的读书 单波/5
      夏日炉边谈话 燕斯·奥尔伍德 单波/15
      《戏梦纽约》的跨文化价值 周龙章 张武宜 单波/35
      关于“后真相”的对话 约翰·基恩 肖珺 单波 杨家懿/43
      时代的疼痛与非虚构写作 普玄/56
    体验式阅读 肖劲草 单波/73
      重温河流般的哲思 单波/75
      解读《在一起孤独》的阅读者 单波 叶琼/80
      “礼乐安天下”的文化构想 冯济海/96
    诠释性阅读 肖劲草/105
      礼物交换的正义及其传播学想象 吴世文/107
      《贫困与饥荒》:权利与可行能力的方法 王松茂/117
      马克斯·韦伯的文化比较研究 张路黎/127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保罗·利科的主体间性思想 邝全/133
    参照式阅读 肖劲草/141
      《论语》的传播智慧:一种比较视野 单波 肖劲草/143
      《乌合之众》与“群众”理解的分化 刘学/157
      关于乡镇研究文本的阅读对比 刘欣雅/177
      共情的丧失如何导致恶的行为 樊美玲/184
    问题式阅读 肖劲草/194
      新闻伦理如何成为问题 单波/196
      网络社会中的意义、经验与权力 肖珺/200
      如何消解交流的无奈? 肖劲草/208
      汉学家与文化中国建构的多样性:一种跨文化视角 单波 张洋/221
    批判式阅读 肖劲草/238
      李普曼的思想困局 单波 罗慧/240
      《亲身影响》的影响及其传播学意义 单波 林莉/260
      假如自然不沉默 纪莉/274
      如何讨论幸福: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反思 肖劲草/278
    “随波逐流”的读书记忆/288
      站在“交叉路口”的阅读 甘丽华/289
      基于传播学实证研究的跨学科阅读 辛静/291
      从阅读中国乡村走向民族志传播学 刘欣雅/294
      珞珈山的那片云 袁玥/297
      一段值得珍藏的纯粹时光 李丹丹/299
      谈谈“随波逐流”读书会 单波/301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