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治理:浙江民间组织崛起及社会治理的结构变迁

走向现代治理:浙江民间组织崛起及社会治理的结构变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308063661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9页
字数: 35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6人买过
  •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吴锦良,男,1955年生,现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副教育长、科研处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常务副主编,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领导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重大课题2项参加研究国家级和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出版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导论
    第一章崛起中的浙江民间组织
    一、浙江民间组织发展的概况
    (一)浙江民间组织的发展态势
    (二)浙江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浙江民间组织发展的机理分析
    (一)民营经济:民间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初始动因
    (二)政企分开:行业协会发展的根本推动
    (三)政会分开:政府推动协会民间化的努力
    (四)政事分开:打破公益事业被事业单位垄断的格局
    (五)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浙江民间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法制环境的制约
    (二)资金的制约
    (三)人力资源制约
    (四)社会对民间组织认可度的制约

    第二章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
    一、浙江行业协会发展的概况
    (一)行业协会的数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二)行业协会产业分布日益广泛
    (三)行业协会的民间性、自主性不断增强
    (四)政府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五)企业对行业协会的认同度不断提高
    (六)行业协会发展的行政、法制环境日益改善
    二、浙江行业协会在行业治理中的职能发挥
    (一)行业协会在行业治理中的作用概述
    (二)浙江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日益显现
    (三)地区个案:温州行业协会的积极角色
    三、行业协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协会内部治理方面的问题
    (二)行业协会发展的制度环境问题
    四、进一步推动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考
    (一)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组织领导
    (二)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
    (三)完善对行业协会的扶持政策
    (四)建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有效机制
    (五)优化行业协会结构布局

    第三章浙江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
    (一)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特点
    (二)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职能发挥
    (三)浙江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管理的基本做法
    (四)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管理的经验启示
    (五)当前浙江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六)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对策措施
    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合作社发展的国际视野
    (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
    三、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个案
    (一)桐庐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
    (二)温岭市箬横西瓜专业合作社
    (三)丽水碧湖绿源长豇豆合作社
    (四)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
    (五)临海市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
    (六)路桥桐屿大红袍果业合作社
    (七)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

    第四章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
    一、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政府管理
    (二)第二阶段:规范管理,诚信建设
    (三)第三阶段:大力推进,快速发展
    二、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现状
    (一)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概况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作用分析
    三、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的管理经验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的组织经验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规范管理的制度经验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扶持的经验
    四、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能力不足,社会认知环境不良
    (二)政策不到位,生存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五、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当前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浙江基金会的发展
    一、浙江省基金会发展和管理历程
    (一)第一阶段:银行审批,民政登记
    (二)第二阶段:移交管理,逐步规范
    (三)第三阶段:换证登记,分类规范
    二、浙江省基金会发展现状
    (一)浙江基金会发展概况
    (二)浙江基金会作用分析
    三、浙江省基金会管理和扶持经验
    (一)基金会的登记发展经验
    (二)基金会的规范管理经验
    (三)基金会的扶持发展经验
    四、浙江省基金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金会数量还比较少,与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完全相适应
    (二)基金会地区、类型、个体发展不平衡
    (三)基金会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差,依赖政府过多
    (四)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困难,运作存有一定风险
    (五)基金会治理结构不规范,自身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六)基金会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七)基金会的相关配套政策未健全,扶持力度还不足
    五、浙江省基金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培育体系,进一步拓展基金会发展空间
    (二)修改《基金会管理条例》,增加操作性规定,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生存能力
    (三)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四)促进基金会之间合理的分工合作
    (五)建立基金会自律机制,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估

    第六章浙江民间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发展
    一、浙江慈善组织体系与慈善事业发展概况
    (一)浙江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
    (二)浙江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浙江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建立以基金为依托的善款劝募机制
    (二)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援助机制
    (三)建立以培训为重点的能力训导机制
    (四)建立以强化自律为主的管理机制
    (五)建立以救助边缘群体为重点的补充保障机制
    (六)建立社会联动救助机制
    (七)建立以策划慈善活动为导向的慈善文化发展机制
    (八)建立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慈善回报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推进浙江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浙江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
    第八章治理视域下浙江民间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作者简介:
    吴锦良,男,1955年生,现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副教育长、科研处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常务副主编,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领导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重大课题2项参加研究国家级和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出版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崛起中的浙江民间组织
    一、浙江民间组织发展的概况
    (一)浙江民间组织的发展态势
    (二)浙江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浙江民间组织发展的机理分析
    (一)民营经济:民间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初始动因
    (二)政企分开:行业协会发展的根本推动
    (三)政会分开:政府推动协会民间化的努力
    (四)政事分开:打破公益事业被事业单位垄断的格局
    (五)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浙江民间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法制环境的制约
    (二)资金的制约
    (三)人力资源制约
    (四)社会对民间组织认可度的制约

    第二章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
    一、浙江行业协会发展的概况
    (一)行业协会的数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二)行业协会产业分布日益广泛
    (三)行业协会的民间性、自主性不断增强
    (四)政府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五)企业对行业协会的认同度不断提高
    (六)行业协会发展的行政、法制环境日益改善
    二、浙江行业协会在行业治理中的职能发挥
    (一)行业协会在行业治理中的作用概述
    (二)浙江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日益显现
    (三)地区个案:温州行业协会的积极角色
    三、行业协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协会内部治理方面的问题
    (二)行业协会发展的制度环境问题
    四、进一步推动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考
    (一)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组织领导
    (二)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
    (三)完善对行业协会的扶持政策
    (四)建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有效机制
    (五)优化行业协会结构布局

    第三章浙江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
    (一)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特点
    (二)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职能发挥
    (三)浙江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管理的基本做法
    (四)浙江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管理的经验启示
    (五)当前浙江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六)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对策措施
    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合作社发展的国际视野
    (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
    三、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个案
    (一)桐庐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
    (二)温岭市箬横西瓜专业合作社
    (三)丽水碧湖绿源长豇豆合作社
    (四)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
    (五)临海市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
    (六)路桥桐屿大红袍果业合作社
    (七)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

    第四章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
    一、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政府管理
    (二)第二阶段:规范管理,诚信建设
    (三)第三阶段:大力推进,快速发展
    二、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现状
    (一)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概况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作用分析
    三、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的管理经验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的组织经验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规范管理的制度经验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扶持的经验
    四、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能力不足,社会认知环境不良
    (二)政策不到位,生存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五、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当前浙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浙江基金会的发展
    一、浙江省基金会发展和管理历程
    (一)第一阶段:银行审批,民政登记
    (二)第二阶段:移交管理,逐步规范
    (三)第三阶段:换证登记,分类规范
    二、浙江省基金会发展现状
    (一)浙江基金会发展概况
    (二)浙江基金会作用分析
    三、浙江省基金会管理和扶持经验
    (一)基金会的登记发展经验
    (二)基金会的规范管理经验
    (三)基金会的扶持发展经验
    四、浙江省基金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金会数量还比较少,与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完全相适应
    (二)基金会地区、类型、个体发展不平衡
    (三)基金会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差,依赖政府过多
    (四)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困难,运作存有一定风险
    (五)基金会治理结构不规范,自身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六)基金会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七)基金会的相关配套政策未健全,扶持力度还不足
    五、浙江省基金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培育体系,进一步拓展基金会发展空间
    (二)修改《基金会管理条例》,增加操作性规定,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生存能力
    (三)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四)促进基金会之间合理的分工合作
    (五)建立基金会自律机制,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估

    第六章浙江民间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发展
    一、浙江慈善组织体系与慈善事业发展概况
    (一)浙江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
    (二)浙江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浙江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建立以基金为依托的善款劝募机制
    (二)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援助机制
    (三)建立以培训为重点的能力训导机制
    (四)建立以强化自律为主的管理机制
    (五)建立以救助边缘群体为重点的补充保障机制
    (六)建立社会联动救助机制
    (七)建立以策划慈善活动为导向的慈善文化发展机制
    (八)建立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慈善回报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推进浙江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浙江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
    第八章治理视域下浙江民间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