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集

桑榆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2009-01
版次: 1
ISBN: 9787510400650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8页
字数: 1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73人买过
  •   《桑榆集》作者系著名的史学大师,他在学术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和贡献亦在书中有清晰的表述。作者一生历经坎坷,故书中又有一些篇章记述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特别是作者生性耿介,说话率直,故文如其人,最为可观。“桑榆”喻一“晚”字,是说作者在编写《桑榆集》时已年近九十。另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作者四十岁时,被划为“右派”,遂被山东大譬逐出,置于兰州大学,终老于斯。幸遇英明领导,不仅活了下来,还能教书、读书、写书,总算还有收获。因作者早年曾投身革命,故一辈子向往改变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的社会理想,至死不变。书中“言志”部分有生动的体现。   赵俪生,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先生(1917.06.14——2007.11.27),山东省安丘市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赴山西前线参加抗日游击斗争,曹为夏(县)支队营教导员.1947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91年离休。
      赵俪生先生是当今史坛上一位风格独特、富于个性的学者,他以理论思维见长,论著富于现实性.又以其见解独到、文采飞扬自具特色。他主张以思辨带动考据,强调学者应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在较宽广的领域内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赵先生对课堂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杰出的讲课艺术,在他执教的半个多世纪中勾国家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人才。赵先生教研相长,著述丰厚、先后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赵俪生文集》(六卷本)2006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历史学一等奖。 “名家心语丛书”序季羡林
    自序
    第一辑言志
    论理想主义
    关于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对新世纪到来的一些个人看法

    第二辑操业
    《学史研究》记者访谈录
    20世纪史学的回顾
    光考据不行,还需要思辨
    《赵俪生文集》自序
    《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后记

    第三辑心得
    说“追补”
    试说“直觉主义”
    说“内”与“外”——中国思想史上一直辩论的一个问题

    第四辑师从
    述嵇文甫前辈的学术风貌
    述王献唐先生

    第五辑悼亡
    记我的两个学生
    记蒋茀华君轶事
    记赵正楹君轶事
    记丁则良君轶事
    死三人记

    第六辑序跋
    《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集》序
    《刘克训画选》序
    陈赓平《金城集》序
    《武威文化丛书》总序
    《师友书画集》序及跋
    乙酉国庆黄金周的前前后后

    第七辑耄耋杂著
    桑榆纪晚——为清华十级级刊作
    替愚昧做一点考证
    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想
    读《胡适全集》

    第八辑补遗
    回忆辛安亭老人——为辛老百龄华诞而作
    朱自清先生二三事
    抗战初吕梁山区宣传动员行记(摘自高昭一回忆录《回首忆当年》
    从读书中历练自己对人物的评议和品味(“一揽子日记”第二篇)
  • 内容简介:
      《桑榆集》作者系著名的史学大师,他在学术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和贡献亦在书中有清晰的表述。作者一生历经坎坷,故书中又有一些篇章记述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特别是作者生性耿介,说话率直,故文如其人,最为可观。“桑榆”喻一“晚”字,是说作者在编写《桑榆集》时已年近九十。另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作者四十岁时,被划为“右派”,遂被山东大譬逐出,置于兰州大学,终老于斯。幸遇英明领导,不仅活了下来,还能教书、读书、写书,总算还有收获。因作者早年曾投身革命,故一辈子向往改变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的社会理想,至死不变。书中“言志”部分有生动的体现。
  • 作者简介:
      赵俪生,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先生(1917.06.14——2007.11.27),山东省安丘市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赴山西前线参加抗日游击斗争,曹为夏(县)支队营教导员.1947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91年离休。
      赵俪生先生是当今史坛上一位风格独特、富于个性的学者,他以理论思维见长,论著富于现实性.又以其见解独到、文采飞扬自具特色。他主张以思辨带动考据,强调学者应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在较宽广的领域内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赵先生对课堂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杰出的讲课艺术,在他执教的半个多世纪中勾国家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人才。赵先生教研相长,著述丰厚、先后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赵俪生文集》(六卷本)2006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历史学一等奖。
  • 目录:
    “名家心语丛书”序季羡林
    自序
    第一辑言志
    论理想主义
    关于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对新世纪到来的一些个人看法

    第二辑操业
    《学史研究》记者访谈录
    20世纪史学的回顾
    光考据不行,还需要思辨
    《赵俪生文集》自序
    《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后记

    第三辑心得
    说“追补”
    试说“直觉主义”
    说“内”与“外”——中国思想史上一直辩论的一个问题

    第四辑师从
    述嵇文甫前辈的学术风貌
    述王献唐先生

    第五辑悼亡
    记我的两个学生
    记蒋茀华君轶事
    记赵正楹君轶事
    记丁则良君轶事
    死三人记

    第六辑序跋
    《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集》序
    《刘克训画选》序
    陈赓平《金城集》序
    《武威文化丛书》总序
    《师友书画集》序及跋
    乙酉国庆黄金周的前前后后

    第七辑耄耋杂著
    桑榆纪晚——为清华十级级刊作
    替愚昧做一点考证
    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想
    读《胡适全集》

    第八辑补遗
    回忆辛安亭老人——为辛老百龄华诞而作
    朱自清先生二三事
    抗战初吕梁山区宣传动员行记(摘自高昭一回忆录《回首忆当年》
    从读书中历练自己对人物的评议和品味(“一揽子日记”第二篇)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桑榆集
桑榆之美:马壮寰水彩画集
马壮寰 绘
桑榆集
桑榆情怀:我的北理故事
北京理工大学关工委秘书处 编
桑榆集
桑榆唱晚
温长路 著
桑榆集
桑榆情怀(我的大学生活)
蔡婷婷 编
桑榆集
桑榆匪晚集--朱杰人学术论文自选集
朱杰人 著
桑榆集
桑榆诗章
杨树桐
桑榆集
桑榆微澜--章可敦论文集
章可敦 著
桑榆集
桑榆书谭
周晶
桑榆集
桑榆微霞
李福钟 著
桑榆集
桑榆暮景集
门瑞瑜 著
桑榆集
桑榆二稿
武守志 著
桑榆集
桑榆笔影:陈明舟书画集
陈明舟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桑榆集
中国专门史文库:中国土地制度史
赵俪生 著
桑榆集
弇兹集
赵俪生 著
桑榆集
国学经典导读:日知录
赵俪生 著
桑榆集
陇上学人文存:赵俪生卷
赵俪生 著;范鹏、王玉祥 编
桑榆集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
赵俪生、高昭一 著
桑榆集
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
赵俪生 著
桑榆集
日知录导读
赵俪生 著
桑榆集
赵俪生文集1-6
赵俪生
桑榆集
篱槿堂自叙
赵俪生
桑榆集
日知录导读
赵俪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