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创新、技术跨越与中国产业成长

破坏性创新、技术跨越与中国产业成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505880573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1页
字数: 150千字
分类: 管理
2人买过
  • 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立足点在于产业层面,预测产业成长变迁、识别新进者的创新机会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相对于波特(Porter)竞争理论而言,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破坏性创新理论更适合于起步较晚、在竞争中处于后进劣势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赶超的发展态势,急需一个合适的创新理论支持。印度第一个在国家战略上利用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破坏”主流国家,印度的软件业、制药业率先以低端破坏进入主流市场,并在主流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与以往的技术创新理论不同,破坏性创新理论认为从纯粹的技术轨迹看产业发展变迁是片面的,将技术创新策略与市场策略相割裂也是一种不当的做法。很少有一种技术或商业创意本质上具有维持性或破坏性。相反,它们的破坏性影响必须融入一项战略之中,即必须和市场战略交叉来看。当技术发展到能够满足另一价值体系所要求的性能时,这种技术就能侵入那个体系,并迅速击败既有技术,改变技术轨迹。
      
      
      本书的研究撰写,力图在梳理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研究和解释产业成长,寻找中国的破坏性机会,利用后发优势在竞争中跨越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本书通过对汽车业、制药业、软件业及创意产业等中国(主要是广东)重要产业的规范性分析,研究中国未来产业的破坏性创新机会及成长路径。本研究将有助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产业层次上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破坏性创新理论演变分析框架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节  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轨迹

     第二节 破坏性创新理论发展与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破坏性创新数学模型与实证研究

     第四节  关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争辩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制药业破坏性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制药业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第二节  制药业的破坏性创新:国际经验

     第三节  制药业的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

     第四节  制药业的破坏性创新:案例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汽车业破坏性创新发展

     第一节  汽车业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破坏性创新

     第三节  自主品牌轿车历史路径选择:“破坏”初现

     第四节  自主品牌轿车未来路径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企业级软件业的破坏性创新

     第一节  企业级软件业的现状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企业级软件业破坏性创新:核心模式与国际经验

     第三节  企业级软件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

     第四节  企业级软件业破坏性创新:案例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企业破坏性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网易互动娱乐

     第二节  巨人网络

     第三节 格兰仕

     第四节  新东方教育科技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立足点在于产业层面,预测产业成长变迁、识别新进者的创新机会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相对于波特(Porter)竞争理论而言,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破坏性创新理论更适合于起步较晚、在竞争中处于后进劣势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赶超的发展态势,急需一个合适的创新理论支持。印度第一个在国家战略上利用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破坏”主流国家,印度的软件业、制药业率先以低端破坏进入主流市场,并在主流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与以往的技术创新理论不同,破坏性创新理论认为从纯粹的技术轨迹看产业发展变迁是片面的,将技术创新策略与市场策略相割裂也是一种不当的做法。很少有一种技术或商业创意本质上具有维持性或破坏性。相反,它们的破坏性影响必须融入一项战略之中,即必须和市场战略交叉来看。当技术发展到能够满足另一价值体系所要求的性能时,这种技术就能侵入那个体系,并迅速击败既有技术,改变技术轨迹。
      
      
      本书的研究撰写,力图在梳理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研究和解释产业成长,寻找中国的破坏性机会,利用后发优势在竞争中跨越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本书通过对汽车业、制药业、软件业及创意产业等中国(主要是广东)重要产业的规范性分析,研究中国未来产业的破坏性创新机会及成长路径。本研究将有助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产业层次上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 目录:
    第一章 破坏性创新理论演变分析框架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节  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轨迹

     第二节 破坏性创新理论发展与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破坏性创新数学模型与实证研究

     第四节  关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争辩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制药业破坏性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制药业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第二节  制药业的破坏性创新:国际经验

     第三节  制药业的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

     第四节  制药业的破坏性创新:案例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汽车业破坏性创新发展

     第一节  汽车业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破坏性创新

     第三节  自主品牌轿车历史路径选择:“破坏”初现

     第四节  自主品牌轿车未来路径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企业级软件业的破坏性创新

     第一节  企业级软件业的现状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企业级软件业破坏性创新:核心模式与国际经验

     第三节  企业级软件业破坏性创新:机会识别

     第四节  企业级软件业破坏性创新:案例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企业破坏性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网易互动娱乐

     第二节  巨人网络

     第三节 格兰仕

     第四节  新东方教育科技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