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出版社: 中国法制
2004-01
版次: 1
ISBN: 9787801822116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28页
字数: 490千字
分类: 法律
39人买过
  • 刑事证据制度在刑事司法制度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诉讼现代化紧密相关。但是,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相对滞后,且条文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集中国内一部分知名刑事证据专家对刑事证据立法做专门研究,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的拟制工作和条文的释义论证工作。希望该成果的面世能进一步深化刑事证据理论的探索,推动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为刑事证据立法的修改、完善提供参考。该项目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从2000年春季开始,历时三载有余,几易其稿,最后形成该成果。在过去的三年里,专家组成员收集和翻译了大量国外证据法方面的资料,在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查,对国外进行过专门考察,并组织了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这些活动为完成拟制稿创造了良好条件。 改革、完善刑事证据法若干问题之思考(代序言)

    第一部分 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英文对照) 

    第二部分 释义与论证

     缩略语表

     第一编  通则

      第1条(立法目的)

      第2条(适用范围)

      第3条(国际法优先)

      第4条(以证据为根据)

      第5条(无罪推定)

      第6条(忠于事实真相)

      第7条(遵守法定程序)

      第8条(证据概念、种类)

      第9条(证据的关联性)

      第10条(证明对象) 

      第11条(免证事实) 

      第12条(推定) 

      第13条(职责证明要求) 

      第14条(举证责任) 

      第15条(原始证据优先) 

      第16条(严禁非法取证) 

      第17条(非法证据排除) 

      第18条(对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19条(仅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不能定罪)

      第20条(罪疑的处理) 

     第二编 证据种类

      第一章 物证、书证

       第21条(向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物证、书证) 

       第22条(物证、书证特征与来源的证明) 

       第23条(原始实物优先) 

       第24条(不宜随案移送的物品、文件的处理) 

       第25条(保管和保密) 

       第26条(书证更改的解释) 

       第27条(书证的翻译) 

       第28条(物证、书证的辨认与鉴定) 

      第二章 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第29条(作证义务和资格) 

       第30条(拒绝作证权) 

       第31条(职业秘密) 

       第32条(公务秘密) 

       第33条(拒绝作证理由的明示) 

       第34条(到庭和如实陈述义务) 

       第35条(如实作证保证书的签写) 

       第36条(权利、义务的告知) 

       第37条(传闻证据) 

       第38条(远程作证) 

       第39条(庭前证言笔录的宣读) 

       第40条(意见证据) 

       第41条(询问) 

    ……

      第三编 刑事程序中证据的收集和运用
  • 内容简介:
    刑事证据制度在刑事司法制度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诉讼现代化紧密相关。但是,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相对滞后,且条文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集中国内一部分知名刑事证据专家对刑事证据立法做专门研究,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的拟制工作和条文的释义论证工作。希望该成果的面世能进一步深化刑事证据理论的探索,推动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为刑事证据立法的修改、完善提供参考。该项目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从2000年春季开始,历时三载有余,几易其稿,最后形成该成果。在过去的三年里,专家组成员收集和翻译了大量国外证据法方面的资料,在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查,对国外进行过专门考察,并组织了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这些活动为完成拟制稿创造了良好条件。
  • 目录:
    改革、完善刑事证据法若干问题之思考(代序言)

    第一部分 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英文对照) 

    第二部分 释义与论证

     缩略语表

     第一编  通则

      第1条(立法目的)

      第2条(适用范围)

      第3条(国际法优先)

      第4条(以证据为根据)

      第5条(无罪推定)

      第6条(忠于事实真相)

      第7条(遵守法定程序)

      第8条(证据概念、种类)

      第9条(证据的关联性)

      第10条(证明对象) 

      第11条(免证事实) 

      第12条(推定) 

      第13条(职责证明要求) 

      第14条(举证责任) 

      第15条(原始证据优先) 

      第16条(严禁非法取证) 

      第17条(非法证据排除) 

      第18条(对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19条(仅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不能定罪)

      第20条(罪疑的处理) 

     第二编 证据种类

      第一章 物证、书证

       第21条(向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物证、书证) 

       第22条(物证、书证特征与来源的证明) 

       第23条(原始实物优先) 

       第24条(不宜随案移送的物品、文件的处理) 

       第25条(保管和保密) 

       第26条(书证更改的解释) 

       第27条(书证的翻译) 

       第28条(物证、书证的辨认与鉴定) 

      第二章 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第29条(作证义务和资格) 

       第30条(拒绝作证权) 

       第31条(职业秘密) 

       第32条(公务秘密) 

       第33条(拒绝作证理由的明示) 

       第34条(到庭和如实陈述义务) 

       第35条(如实作证保证书的签写) 

       第36条(权利、义务的告知) 

       第37条(传闻证据) 

       第38条(远程作证) 

       第39条(庭前证言笔录的宣读) 

       第40条(意见证据) 

       第41条(询问) 

    ……

      第三编 刑事程序中证据的收集和运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含简明问答【64开红皮烫金 2024】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文化公开课
光明日报社 编;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64开)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X线成像技术卷(第2版)
余建明,胡鹏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附草案说明】
法律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眼科史
吴乐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名医传世经典名著大系:马培之传世名著(全两册)
马培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新修订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修正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最新修正版】
法律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含发行监管问答)(2024年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理解与适用
李蕊、王园鑫、张彩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