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2
版次: 1
ISBN: 9787534558528
定价: 1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16人买过
  •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组建伙伴小组,是国际科学合作的一个重要尝试。以此台,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的研究与交流,扩大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中德科组成国际团队,便于共同探讨科学前沿问题及解决复杂的跨文化传统、涉及多个领学术问题。
      
      
      力学既是人类认识与阐释自然努力的结晶,也是人类发明与创新的重要实践依据和灌论源泉。中国与欧洲都有着长期的力学知识积累,两个知识传统在经典力学体系形成的前夜相遇,《奇器图说》就是此相遇的一个成果。马普学会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伙伴小组及德国学者选择这样的一部著作,研究它的内容、结构、来源及其成书与流传过程,探讨中国与西方之间跨文化力学知识的传播与互动的过程和模式,以及社会、文化等环境对科学发展与传播的作用,最终完成了《传播与会通——研究与校注》。现在,这部书即将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正式出版。 上篇 《奇器图说》研究

     第一章 两种知识传统及其相遇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机械与力学知识

        第二节 16~17世纪欧洲的力学与运动科学

        第三节 17世纪中西力学与机械知识的相遇

     第二章 《奇器图说》的作者

        第一节 邓玉函与伽利略时代的知识全球化

        第二 节王徵:皈依天主教的儒士和工程师

     第三章 《奇器图说》的知识来源

        第一节 汉文著译对《奇器图说》的影响

        第二节 《奇器图说》的西文来源

     第四章 《奇器图说》的知识重构与会通

        第一节 著书体例中的中西会通

        第二节 王徵对力艺之学的注释

        第三节 机械图说的重构与会通

        第四节 力学理论与工匠技艺的结合

     第五章 《奇器图说》的版本流变

        第一节 成书与初刊

        第二节 明代版本

        第三节 清代及其以后的版本

        第四节 日本江户时期的两个节译本

     第六章 《奇器图说》在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奇器图说》中力学知识的重构与吸收

        第二节 力学知识的研究与影响

        第三节 《奇器图说》中的机械技术的影响

     第七章 跨文化的科技知识传播:特点、局限与意义

        第一节 16世纪末~l8世纪中西知识传播与会通的特征

        第二节 明末清初欧洲科技知识传播的局限性及意义

    参考文献

    译名表

    后记与致谢

    下篇《奇器图说》校注

     《奇器图说》校注
  •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组建伙伴小组,是国际科学合作的一个重要尝试。以此台,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的研究与交流,扩大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中德科组成国际团队,便于共同探讨科学前沿问题及解决复杂的跨文化传统、涉及多个领学术问题。
      
      
      力学既是人类认识与阐释自然努力的结晶,也是人类发明与创新的重要实践依据和灌论源泉。中国与欧洲都有着长期的力学知识积累,两个知识传统在经典力学体系形成的前夜相遇,《奇器图说》就是此相遇的一个成果。马普学会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伙伴小组及德国学者选择这样的一部著作,研究它的内容、结构、来源及其成书与流传过程,探讨中国与西方之间跨文化力学知识的传播与互动的过程和模式,以及社会、文化等环境对科学发展与传播的作用,最终完成了《传播与会通——研究与校注》。现在,这部书即将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正式出版。
  • 目录:
    上篇 《奇器图说》研究

     第一章 两种知识传统及其相遇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机械与力学知识

        第二节 16~17世纪欧洲的力学与运动科学

        第三节 17世纪中西力学与机械知识的相遇

     第二章 《奇器图说》的作者

        第一节 邓玉函与伽利略时代的知识全球化

        第二 节王徵:皈依天主教的儒士和工程师

     第三章 《奇器图说》的知识来源

        第一节 汉文著译对《奇器图说》的影响

        第二节 《奇器图说》的西文来源

     第四章 《奇器图说》的知识重构与会通

        第一节 著书体例中的中西会通

        第二节 王徵对力艺之学的注释

        第三节 机械图说的重构与会通

        第四节 力学理论与工匠技艺的结合

     第五章 《奇器图说》的版本流变

        第一节 成书与初刊

        第二节 明代版本

        第三节 清代及其以后的版本

        第四节 日本江户时期的两个节译本

     第六章 《奇器图说》在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奇器图说》中力学知识的重构与吸收

        第二节 力学知识的研究与影响

        第三节 《奇器图说》中的机械技术的影响

     第七章 跨文化的科技知识传播:特点、局限与意义

        第一节 16世纪末~l8世纪中西知识传播与会通的特征

        第二节 明末清初欧洲科技知识传播的局限性及意义

    参考文献

    译名表

    后记与致谢

    下篇《奇器图说》校注

     《奇器图说》校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符号到社交媒体(第七版)未名社科 学术面对面
(加)保罗·海尔(Paul Heyer),彼得·厄克特(Peter Urquhart) 编, 董璐,何道宽,陈继静,王树国 译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学:历史、理论与哲学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创新研究(第四辑)
单波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方法
卜卫 刘晓红 编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徐蒙 著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研究方法(第二版)
柯惠新 王锡苓 王宁 编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与国家发展学术体系构建
廖圣清;窦志梅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前沿——博士后研究成果文集
山东省新 闻出版广电局 编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法教程
罗斌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与影视文化十二讲
李焕征 王朋进 编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学视域下的南戏走向
包建强 著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册)
传播的未来
[西]约瑟夫·马丽亚·卡博内尔 著;宋海莲 杜雯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