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0-01
版次: 1
ISBN: 9787806265123
定价: 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页
分类: 艺术
34人买过
  • 《天发神谶碑》,又名《纪功颂》、《=天玺纪功颂、》、《吴孙皓纪功碑》。以石断为三截,遂俗称《三段碑》,《三击碑》。三国吴末帝天玺元年(276年)刊立,传为皇象所书。石旧置江苏江宁天禧寺,后移至筹思亭,复迁尊经阁、县学,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毁于火。原石拓本很少,传世者多为重刻,在江苏扬州者为元摹刻,在北京者为林曙生摹刻(俗名“黄泥墙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拓本。关于此碑之研究,有周在浚、王蓍、吴玉捂之《天发神谶碑考》汪照之《天发神谶碑续考》、罗振玉之《天发神谶碑补考》等,考订精严,然于书写者迄无定论。
      
      
      在中国书法史上,《天发神谶碑》是一件十分奇特的作品,正如张叔未所言:“雄奇变化,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事实的确如此。论其书体式样,黄伯思《东观余论》称之”若篆若隶,字势雄伟”,后世学者亦视其为篆隶兼具、非篆非隶的作品。按,其字形结构以篆为主,仅变圆转为棱角四出的强硬方折,隶书的东西并不多,昕以应名其为“变体篆书”又,汉代铜镜铭文多能随纹饰而斟酌变化,其发展线索是装饰性日益增强,变体日多,并逐渐为书家所接受,加以变化改造,此当为其书体式样的渊源之一。
  • 内容简介:
    《天发神谶碑》,又名《纪功颂》、《=天玺纪功颂、》、《吴孙皓纪功碑》。以石断为三截,遂俗称《三段碑》,《三击碑》。三国吴末帝天玺元年(276年)刊立,传为皇象所书。石旧置江苏江宁天禧寺,后移至筹思亭,复迁尊经阁、县学,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毁于火。原石拓本很少,传世者多为重刻,在江苏扬州者为元摹刻,在北京者为林曙生摹刻(俗名“黄泥墙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拓本。关于此碑之研究,有周在浚、王蓍、吴玉捂之《天发神谶碑考》汪照之《天发神谶碑续考》、罗振玉之《天发神谶碑补考》等,考订精严,然于书写者迄无定论。
      
      
      在中国书法史上,《天发神谶碑》是一件十分奇特的作品,正如张叔未所言:“雄奇变化,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事实的确如此。论其书体式样,黄伯思《东观余论》称之”若篆若隶,字势雄伟”,后世学者亦视其为篆隶兼具、非篆非隶的作品。按,其字形结构以篆为主,仅变圆转为棱角四出的强硬方折,隶书的东西并不多,昕以应名其为“变体篆书”又,汉代铜镜铭文多能随纹饰而斟酌变化,其发展线索是装饰性日益增强,变体日多,并逐渐为书家所接受,加以变化改造,此当为其书体式样的渊源之一。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七辑)
上海图书馆 编
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嘉树堂藏善本碑帖丛刊)
陈郁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