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

春光明媚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8
版次: 1
ISBN: 9787300177496
定价: 24.8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1页
字数: 128千字
分类: 文学
5人买过
  •   几个男孩儿走出校园,搬进城中村简陋、拥挤的出租房,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他们找工作被骗,常常穷得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时靠偷听邻居做爱“充饥”;他们追姑娘被甩,却屡败屡战,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对爱情的胆怯;他们蚁居在如火柴盒般的出租屋中,却能用青春特有的幽默感装饰生活,用诗意完成对现实的抵抗……

      可青春终会散场,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离开了这座城市,只有小武留下了,成为这些故事的记录者,讲述着他们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小武,一个“无厘头”的小作者,时常写些不羁的散文和诗歌,看似对什么事情都不曾认真,此刻却以从未有过的“认真”完成这本书,依旧用他“无厘头”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和他们——一群三流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在城中村出租房里发酵过的青春。

      他想告诉读者:“青春虽然泥泞与混乱,但绝不会龌龊和苟且。”而他很明显地在用幽默、诗意和信仰完成一个人的抵抗。 第一章 好玩的残酷走出学校,我们住进城中村,几个穷学生,用来感受世界的主要是身体最原始的器官,眼睛、鼻子、耳朵、嘴。我们饿得只剩一碗粥,但还是把它分成三种口味。我们在恐惧中听邻居亲热——你不知道我有多紧张,我浑身上下不敢出一点声儿。我光着脚,还得轻轻地,我不敢很快地蹲下去,怕关节噼里啪啦响起来,我不敢呼吸,更怕自己放屁……第二章 青春就像卫生纸我找到了工作,当了个编辑,其实就是替记者写写稿,当当枪手。我不愿照抄材料,于是开始把材料当小说来写,天马行空,胡编乱造。主人公看过稿件之后也没什么意见。我说这真是不要命的遇上不要脸的了。第三章 你没见过这么好玩的人我三个天赋异禀的同学辛辛苦苦去做景泰蓝工艺品。我记得老板给的画是一个傣族少女,他们顺着少女的线条贴铜丝,轮廓出来之后往里灌各种拌了胶水的颜料,最后抛光贴膜。那会儿满屋都是胶水味,熏得我头疼。他们仨还经常互相观摩讨论,比学帮赶超,大概一个星期做好了。交货的时候老板横挑鼻子竖挑眼,死活不肯收。当时他们还不能立即知道自己上当了,否则这三个家徒四壁、两袖清风,空有一腔热血和精子(大鹏语)的年轻人非把老板办了不可。第四章 动用所有原始感官的生活搬了新家,更热闹了。想不到这楼上还有这么多记者,都可以成立一个记协了。会成跟我说过,他也租过单元房,后来嫌冷清就搬到这儿来了——难道像绿帽子一样的人这么多,还是记者容易寂寞?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尴尬,洗澡像画皮变身,做饭都有一股肥皂味。还有几次,收了卫生费的房东竟然好几天不收拾,遍地都是卫生巾和卫生纸,海拔已经超过蹲坑的高台。第五章 疑似绝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尿又黄又黑,像洗矿石的水。我不敢去检查,凭我在报纸上看那些悲情故事学来的常识,我觉得这跟肾有关,说不定是尿毒症。这种病当然要透析换肾,淡季的时候一个肾也得十几万吧。我不敢想,也没那么多钱。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想起我生命中的那些花儿,曾有一个美女,把我带到学校旁边的小旅馆,我僵在地上,我的袜子两天没洗了,好像还有个洞,内裤是从路边摊上三块钱买来的,搭在衣服架上,像只丑陋的风筝,穿在身上,没有任何男人的味道……第六章 认识她们我们家成了楼上姑娘们的公共电影院。有时候,晚上十二点各位姑奶奶还不走,我就囫囵着把自己塞进被窝,然后把衣服一件件扔出来。最高兴的事是楼上寇哥儿子寇小寇的到来。第七章 浮士德在城中村我喜欢这个小楼,至今留在我脑袋里的一个异常清晰的意象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灿烂,公共平台的地板上泛着一层安静的凉意。英子端着一盆衣服走向公共厨房兼水房。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浮士德,魔鬼可以来拍我的肩膀了。第八章 被放弃的和被珍惜的这种文章我渐渐写不下去了。新的写手来了,拿回去东西第二天就能送来,我看了看,也是干瘪无味。老板娘还是喜欢我写的,只是我实在已经像个风烛残年的老妓女了。同时,我见了个对象,实在太漂亮,于是我直接放弃了。第九章 我真正的初恋我恋爱了。她的衣服很得体,松紧有致,把自己包裹得像一个小礼物。我们肩并肩在体育场转圈。在 11圈里,我们轮流唱了都喜欢的王菲的歌,她唱的是《红豆》,不知道这算不算肉麻。后来她告诉我,谈恋爱的两个人在一起,说话就应该和小孩儿一样。我们第一次躺在床上,楼外已是落叶遍地,床单上也有几枚落叶的图案。我伏在她身上轻轻地吻着她,像午后穿过雾霾的阳光。第十章 一生就辞这一次职我辞职了,找了一家正规报社。我当时在求职简历上好像说过是为了“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新闻理想来的,长处那栏居然写着“正直善良”。第十一章 我有理想到报社后的工作与原来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不用编,生活本身已经丰富多彩。后来我负责《圆梦》那个栏目,接到过印象最深的两个电话:一个说想当总理,一个说想中五百万。这两者其实从理论上都是有希望的,但我毕竟没办法帮他实现。第十二章 诗意又白痴的分手她要跟我分手。站在麦当劳的门口,我拿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瑶瑶的手机号,然后把电话贴在右耳边,这时,另外一个手机在我兜里响了。我掏出来,放在左耳边,我说:“瑶瑶,你回来吧。”然后,左耳就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瑶瑶,你回来吧。”我呢喃着喊了好几遍。在喧闹的人流中,我听见的回音却仿佛来自最安静的山洞。我曾想学唐伯虎卖身到她家旁边的音像店等她出现。我若干次怀春不遇,因为既跃跃欲试,又叶公好龙。第十三章 最后一个我喜欢的人错过了这个从韩剧里走出来的小姑娘抽烟、喝酒又撒娇。她给我的机会被我一次又一次错过了。第十四章 很多人都在离开其实毕业之后,大家进入的是社会大学。隔上两三年还有一次不集中的考试。考过的会留在这个城市,最终发现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应这个城市的就要离开。给小余的一封信(代后记)我现在的生活
  • 内容简介:
      几个男孩儿走出校园,搬进城中村简陋、拥挤的出租房,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他们找工作被骗,常常穷得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时靠偷听邻居做爱“充饥”;他们追姑娘被甩,却屡败屡战,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对爱情的胆怯;他们蚁居在如火柴盒般的出租屋中,却能用青春特有的幽默感装饰生活,用诗意完成对现实的抵抗……

      可青春终会散场,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离开了这座城市,只有小武留下了,成为这些故事的记录者,讲述着他们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 作者简介:
      小武,一个“无厘头”的小作者,时常写些不羁的散文和诗歌,看似对什么事情都不曾认真,此刻却以从未有过的“认真”完成这本书,依旧用他“无厘头”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和他们——一群三流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在城中村出租房里发酵过的青春。

      他想告诉读者:“青春虽然泥泞与混乱,但绝不会龌龊和苟且。”而他很明显地在用幽默、诗意和信仰完成一个人的抵抗。
  • 目录:
    第一章 好玩的残酷走出学校,我们住进城中村,几个穷学生,用来感受世界的主要是身体最原始的器官,眼睛、鼻子、耳朵、嘴。我们饿得只剩一碗粥,但还是把它分成三种口味。我们在恐惧中听邻居亲热——你不知道我有多紧张,我浑身上下不敢出一点声儿。我光着脚,还得轻轻地,我不敢很快地蹲下去,怕关节噼里啪啦响起来,我不敢呼吸,更怕自己放屁……第二章 青春就像卫生纸我找到了工作,当了个编辑,其实就是替记者写写稿,当当枪手。我不愿照抄材料,于是开始把材料当小说来写,天马行空,胡编乱造。主人公看过稿件之后也没什么意见。我说这真是不要命的遇上不要脸的了。第三章 你没见过这么好玩的人我三个天赋异禀的同学辛辛苦苦去做景泰蓝工艺品。我记得老板给的画是一个傣族少女,他们顺着少女的线条贴铜丝,轮廓出来之后往里灌各种拌了胶水的颜料,最后抛光贴膜。那会儿满屋都是胶水味,熏得我头疼。他们仨还经常互相观摩讨论,比学帮赶超,大概一个星期做好了。交货的时候老板横挑鼻子竖挑眼,死活不肯收。当时他们还不能立即知道自己上当了,否则这三个家徒四壁、两袖清风,空有一腔热血和精子(大鹏语)的年轻人非把老板办了不可。第四章 动用所有原始感官的生活搬了新家,更热闹了。想不到这楼上还有这么多记者,都可以成立一个记协了。会成跟我说过,他也租过单元房,后来嫌冷清就搬到这儿来了——难道像绿帽子一样的人这么多,还是记者容易寂寞?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尴尬,洗澡像画皮变身,做饭都有一股肥皂味。还有几次,收了卫生费的房东竟然好几天不收拾,遍地都是卫生巾和卫生纸,海拔已经超过蹲坑的高台。第五章 疑似绝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尿又黄又黑,像洗矿石的水。我不敢去检查,凭我在报纸上看那些悲情故事学来的常识,我觉得这跟肾有关,说不定是尿毒症。这种病当然要透析换肾,淡季的时候一个肾也得十几万吧。我不敢想,也没那么多钱。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想起我生命中的那些花儿,曾有一个美女,把我带到学校旁边的小旅馆,我僵在地上,我的袜子两天没洗了,好像还有个洞,内裤是从路边摊上三块钱买来的,搭在衣服架上,像只丑陋的风筝,穿在身上,没有任何男人的味道……第六章 认识她们我们家成了楼上姑娘们的公共电影院。有时候,晚上十二点各位姑奶奶还不走,我就囫囵着把自己塞进被窝,然后把衣服一件件扔出来。最高兴的事是楼上寇哥儿子寇小寇的到来。第七章 浮士德在城中村我喜欢这个小楼,至今留在我脑袋里的一个异常清晰的意象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灿烂,公共平台的地板上泛着一层安静的凉意。英子端着一盆衣服走向公共厨房兼水房。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浮士德,魔鬼可以来拍我的肩膀了。第八章 被放弃的和被珍惜的这种文章我渐渐写不下去了。新的写手来了,拿回去东西第二天就能送来,我看了看,也是干瘪无味。老板娘还是喜欢我写的,只是我实在已经像个风烛残年的老妓女了。同时,我见了个对象,实在太漂亮,于是我直接放弃了。第九章 我真正的初恋我恋爱了。她的衣服很得体,松紧有致,把自己包裹得像一个小礼物。我们肩并肩在体育场转圈。在 11圈里,我们轮流唱了都喜欢的王菲的歌,她唱的是《红豆》,不知道这算不算肉麻。后来她告诉我,谈恋爱的两个人在一起,说话就应该和小孩儿一样。我们第一次躺在床上,楼外已是落叶遍地,床单上也有几枚落叶的图案。我伏在她身上轻轻地吻着她,像午后穿过雾霾的阳光。第十章 一生就辞这一次职我辞职了,找了一家正规报社。我当时在求职简历上好像说过是为了“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新闻理想来的,长处那栏居然写着“正直善良”。第十一章 我有理想到报社后的工作与原来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不用编,生活本身已经丰富多彩。后来我负责《圆梦》那个栏目,接到过印象最深的两个电话:一个说想当总理,一个说想中五百万。这两者其实从理论上都是有希望的,但我毕竟没办法帮他实现。第十二章 诗意又白痴的分手她要跟我分手。站在麦当劳的门口,我拿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瑶瑶的手机号,然后把电话贴在右耳边,这时,另外一个手机在我兜里响了。我掏出来,放在左耳边,我说:“瑶瑶,你回来吧。”然后,左耳就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瑶瑶,你回来吧。”我呢喃着喊了好几遍。在喧闹的人流中,我听见的回音却仿佛来自最安静的山洞。我曾想学唐伯虎卖身到她家旁边的音像店等她出现。我若干次怀春不遇,因为既跃跃欲试,又叶公好龙。第十三章 最后一个我喜欢的人错过了这个从韩剧里走出来的小姑娘抽烟、喝酒又撒娇。她给我的机会被我一次又一次错过了。第十四章 很多人都在离开其实毕业之后,大家进入的是社会大学。隔上两三年还有一次不集中的考试。考过的会留在这个城市,最终发现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应这个城市的就要离开。给小余的一封信(代后记)我现在的生活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春光明媚
春光映海西——厦门创建第二轮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 编
春光明媚
春光秋波:看见文图学
衣若芬 著
春光明媚
春光好 (“最懂女人心的作者” 百万公号“蓝小姐和黄小姐”联合创始人黄佟佟 首部中短篇小说集 张欣作序 六神磊磊 × 黎贝卡 × 黄爱东西 推荐)
黄佟佟
春光明媚
春光镇还在
老千 著
春光明媚
春光秋色淡香来(咏花词三百首)
刘存发 著
春光明媚
春光有意
酒矣 著
春光明媚
春光乍现
右耳 著
春光明媚
春光正好醉人(第三届浙江盘峰诗会作品集)
吴警兵 编
春光明媚
春光里的一片绿叶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 编
春光明媚
春光映画王家卫
姜鑫 编
春光明媚
春光课堂
娄勤 著
春光明媚
春光和你
莫晨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