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电子学概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122069092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5页
字数: 51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5人买过
  •   有机电子学中涉及有机导体和超导体、有机半导体、有机绝缘体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有机电子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半导体等领域,相关的材料和器件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机电子学概论》重点阐述了有机电子器件的材料、器件的制作和原理及所涉及的相关机制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有机电子学的一般性讨论;光化学与光物理,以及有机电子器件中的材料及电子过程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生伏打电池;荧光化学敏感器;有机半导体激光器。
      《有机电子学概论》适合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参阅。 第1章绪论1
    1.1有机电子学的进展1
    1.2有机电子材料的基本特征4
    1.3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结构6
    1.4有机电子材料聚集体的行为特征11
    1.5有机半导体(固体)中载流子的传输和极化子问题14
    1.6有机电子器件生产制备的特点17
    1.7展望18
    参考文献18

    第2章光化学与光物理基础20
    2.1引言20
    2.2分子激发态的形成与衰变(辐射衰变与非辐射衰变)21
    2.3分子的跃迁矩与分子内电子跃迁的选择规则25
    2.4激发态的能量转移——F?rster转移、Dexter转移以及其他转移机制28
    2.4.1F?rster能量转移机制30
    2.4.2Dexter的电子交换能量转移机制32
    2.4.3载流子捕获的能量转移机制32
    2.4.4能量转移的敏化机制35
    2.5激发态的电子转移——Weller经验公式与Marcus的经典电子转移理论36
    2.5.1Marcus电子转移理论38
    2.5.2电子转移的敏化问题:有机分子的异质结41
    2.6分子聚集态的光谱行为43
    2.7偏振光的形成、检测与应用46
    2.8瞬态光谱测定48
    2.8.1闪光光解技术48
    2.8.2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对荧光寿命的测定50
    参考文献51

    第3章有机电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52
    3.1引言52
    3.2髙分子电子(半导体)材料55
    3.2.1聚乙炔57
    3.2.2聚对亚苯60
    3.2.3聚亚苯基亚乙烯62
    3.2.4聚杂环类π-共轭导电聚合物63
    3.3有机小分子电子(半导体)材料66
    3.4电子给体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与“合成金属”70
    3.5有机分子在不同基底上的沉积与聚集(晶体)结构的形成73
    3.5.1吸附分子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74
    3.5.2有机小分子半导体在基底上的成膜75
    参考文献79

    第4章具有荧光发射能力的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81
    4.1引言81
    4.2有机化合物发光过程的讨论81
    4.2.1Stokes位移和Franck-Condon原理83
    4.2.2荧光量子产率与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84
    4.2.3分子荧光发射的物理参数85
    4.2.4从分子势能曲线来讨论分子激发态的衰变行为86
    4.2.5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其电荷密度的分布87
    4.2.6有关具有π-共轭电子结构化合物的精细调节88
    4.3典型化合物——茋激发态的衰变90
    4.4具有反式苯乙烯类结构的发光化合物92
    4.4.1化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和发光的关系93
    4.4.2分子结构的受阻和桥键的引入93
    4.5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96
    4.6环境因素对有机化合物发光行为的影响100
    4.6.1溶致变色效应100
    4.6.2溶剂和溶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发态偶极矩的测定103
    4.6.3溶剂极性的经验性标尺105
    4.7有机化合物的发光行为与溶剂极性的关系107
    4.8发光化合物的分子构象和发光行为的关系109
    4.8.1吡唑啉化合物109
    4.8.2苯乙烯基吡嗪化合物结构受阻与其发光行为的研究111
    4.8.3结构受阻的席夫碱类化合物112
    4.8.4氧盐化合物的发光问题113
    参考文献114

    第5章有机电子材料的电子过程117
    5.1引言117
    5.2有机电子器件电流-电压关系的两种基本模式119
    5.3界面的电子结构与能级排布123
    5.3.1界面电子能级的一些基本概念124
    5.3.2真空能级的定义125
    5.3.3金属与有机材料界面的电子结构127
    5.3.4有机层能带的弯曲134
    5.4XPS(及UPS)的简介与界面偶极的生成问题135
    5.4.1XPS的基本原理135
    5.4.2UPS研究界面的几个实例138
    5.4.3有机-有机界面问题的讨论139
    5.4.4真空能级位移变化的趋向和偶极层的来源140
    5.5有机层内载流子的传输问题142
    5.5.1无序诱导局域态模型143
    5.5.2转移积分t的讨论144
    5.5.3有关共轭高分子链极化子问题的讨论145
    5.5.4有关态密度问题的讨论146
    5.5.5高斯态密度146
    5.5.6指数态密度149
    5.5.7有机晶体材料中载流子迁移过程150
    参考文献151

    第6章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153
    6.1引言153
    6.2OLED的发展历史概况156
    6.3小分子OLED的器件结构158
    6.3.1器件中的异质结和能级关系158
    6.3.2染料掺杂的OLED和能量转移问题159
    6.3.3OLED器件的功能评价与功率效率165
    6.4高分子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发射磷光的OLED166
    6.4.1三重态激子的形成和发射磷光的OLED167
    6.4.2蓝色三重态发光化合物的研究及吸热的能量转移172
    6.5器件量子产率的提高176
    6.5.1器件的输出偶合177
    6.5.2在电极与有机层间插入缓冲层以提高器件工作效率的问题178
    6.6有关OLED的老化和破坏问题178
    参考文献179

    第7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181
    7.1引言181
    7.2OFET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工作原理184
    7.3OFET中的各种影响因子186
    7.4OFET中的材料问题188
    7.4.1聚合物材料189
    7.4.2小分子材料190
    7.4.3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191
    7.4.4电荷转移络合物与TTF型材料192
    7.4.5单晶材料195
    7.5OFET源、漏电极的两种接触方式:顶接触和底接触196
    7.6O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198
    7.6.1OFET器件的制备198
    7.6.2OFET应用举例202
    7.7结语203
    参考文献203

    第8章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06
    8.1引言206
    8.2有机光生伏打电池的发展历史208
    8.3有机光生伏打电池的材料问题212
    8.4有机光生伏打电池的工作过程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217
    8.5几种不同模式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21
    8.5.1单层及双层异质结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21
    8.5.2体相异质结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22
    8.5.3扩散双层异质结223
    8.6有机光生伏打电池中的一些重要参数223
    8.6.1开路电压223
    8.6.2短路光电流224
    8.6.3填充因子225
    8.7器件制备工艺的讨论226
    8.8器件的改进228
    8.8.1扩大阳光的吸收范围228
    8.8.2器件工程和载流子传输的改进228
    8.8.3纳米尺寸形貌学对器件工作的影响229
    8.8.4纳米形貌的控制231
    8.9有机-无机复合光子天线系统233
    参考文献235

    第9章荧光化学敏感器238
    9.1引言238
    9.2分子接受体的原理和设计239
    9.2.1阳离子接受体239
    9.2.2阴离子接受体243
    9.2.3中性分子接受体249
    9.3中继传递的机制和设计254
    9.3.1光诱导的电子转移机制255
    9.3.2光诱导的能量转移机制258
    9.3.3因构型转变而引起发光变化的机制259
    9.3.4其他的作用机制261
    9.4有关报告器的讨论264
    9.4.1稠环芳烃化合物265
    9.4.2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化合物266
    9.4.3金属中心的发光体系267
    9.5荧光敏感器的一些新进展268
    9.6结语270
    参考文献271

    第10章有机半导体激光器273
    10.1引言273
    10.2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内的光物理问题275
    10.3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增益问题279
    10.4激光共振腔282
    10.4.1微腔激光器285
    10.4.2Fabry-Perot波导激光器286
    10.4.3微环及微球共振器286
    10.5衍射共振器287
    10.5.1一维的分布-反馈共振器289
    10.5.2二维的分布-反馈共振器290
    10.6有机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290
    10.7激光器的工作特征292
    10.7.1激光器输出的功率问题292
    10.7.2激光器激光的时间特征293
    10.7.3激光器的使用寿命问题293
    10.7.4激光器的光谱性质294
    10.7.5激光光束的性质294
    10.8一些有机固体激光器的实例294
    10.8.1以D-C电驱动的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的放大自发发光现象295
    10.8.2以分布Bragg反射器(DBR)为共振腔的有机固体激光器296
    10.8.3光激发的以分布-反馈(DFB)结构为共振腔的有机固体激光器297
    10.8.4以电脉冲激发OLED所得高亮度电致发光为激发光源的尝试298
    10.8.5以电激发的有机固体激光腔实例300
    10.9结语302
    参考文献302
  • 内容简介:
      有机电子学中涉及有机导体和超导体、有机半导体、有机绝缘体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有机电子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半导体等领域,相关的材料和器件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机电子学概论》重点阐述了有机电子器件的材料、器件的制作和原理及所涉及的相关机制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有机电子学的一般性讨论;光化学与光物理,以及有机电子器件中的材料及电子过程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生伏打电池;荧光化学敏感器;有机半导体激光器。
      《有机电子学概论》适合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参阅。
  •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有机电子学的进展1
    1.2有机电子材料的基本特征4
    1.3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结构6
    1.4有机电子材料聚集体的行为特征11
    1.5有机半导体(固体)中载流子的传输和极化子问题14
    1.6有机电子器件生产制备的特点17
    1.7展望18
    参考文献18

    第2章光化学与光物理基础20
    2.1引言20
    2.2分子激发态的形成与衰变(辐射衰变与非辐射衰变)21
    2.3分子的跃迁矩与分子内电子跃迁的选择规则25
    2.4激发态的能量转移——F?rster转移、Dexter转移以及其他转移机制28
    2.4.1F?rster能量转移机制30
    2.4.2Dexter的电子交换能量转移机制32
    2.4.3载流子捕获的能量转移机制32
    2.4.4能量转移的敏化机制35
    2.5激发态的电子转移——Weller经验公式与Marcus的经典电子转移理论36
    2.5.1Marcus电子转移理论38
    2.5.2电子转移的敏化问题:有机分子的异质结41
    2.6分子聚集态的光谱行为43
    2.7偏振光的形成、检测与应用46
    2.8瞬态光谱测定48
    2.8.1闪光光解技术48
    2.8.2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对荧光寿命的测定50
    参考文献51

    第3章有机电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52
    3.1引言52
    3.2髙分子电子(半导体)材料55
    3.2.1聚乙炔57
    3.2.2聚对亚苯60
    3.2.3聚亚苯基亚乙烯62
    3.2.4聚杂环类π-共轭导电聚合物63
    3.3有机小分子电子(半导体)材料66
    3.4电子给体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与“合成金属”70
    3.5有机分子在不同基底上的沉积与聚集(晶体)结构的形成73
    3.5.1吸附分子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74
    3.5.2有机小分子半导体在基底上的成膜75
    参考文献79

    第4章具有荧光发射能力的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81
    4.1引言81
    4.2有机化合物发光过程的讨论81
    4.2.1Stokes位移和Franck-Condon原理83
    4.2.2荧光量子产率与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84
    4.2.3分子荧光发射的物理参数85
    4.2.4从分子势能曲线来讨论分子激发态的衰变行为86
    4.2.5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其电荷密度的分布87
    4.2.6有关具有π-共轭电子结构化合物的精细调节88
    4.3典型化合物——茋激发态的衰变90
    4.4具有反式苯乙烯类结构的发光化合物92
    4.4.1化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和发光的关系93
    4.4.2分子结构的受阻和桥键的引入93
    4.5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96
    4.6环境因素对有机化合物发光行为的影响100
    4.6.1溶致变色效应100
    4.6.2溶剂和溶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发态偶极矩的测定103
    4.6.3溶剂极性的经验性标尺105
    4.7有机化合物的发光行为与溶剂极性的关系107
    4.8发光化合物的分子构象和发光行为的关系109
    4.8.1吡唑啉化合物109
    4.8.2苯乙烯基吡嗪化合物结构受阻与其发光行为的研究111
    4.8.3结构受阻的席夫碱类化合物112
    4.8.4氧盐化合物的发光问题113
    参考文献114

    第5章有机电子材料的电子过程117
    5.1引言117
    5.2有机电子器件电流-电压关系的两种基本模式119
    5.3界面的电子结构与能级排布123
    5.3.1界面电子能级的一些基本概念124
    5.3.2真空能级的定义125
    5.3.3金属与有机材料界面的电子结构127
    5.3.4有机层能带的弯曲134
    5.4XPS(及UPS)的简介与界面偶极的生成问题135
    5.4.1XPS的基本原理135
    5.4.2UPS研究界面的几个实例138
    5.4.3有机-有机界面问题的讨论139
    5.4.4真空能级位移变化的趋向和偶极层的来源140
    5.5有机层内载流子的传输问题142
    5.5.1无序诱导局域态模型143
    5.5.2转移积分t的讨论144
    5.5.3有关共轭高分子链极化子问题的讨论145
    5.5.4有关态密度问题的讨论146
    5.5.5高斯态密度146
    5.5.6指数态密度149
    5.5.7有机晶体材料中载流子迁移过程150
    参考文献151

    第6章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153
    6.1引言153
    6.2OLED的发展历史概况156
    6.3小分子OLED的器件结构158
    6.3.1器件中的异质结和能级关系158
    6.3.2染料掺杂的OLED和能量转移问题159
    6.3.3OLED器件的功能评价与功率效率165
    6.4高分子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发射磷光的OLED166
    6.4.1三重态激子的形成和发射磷光的OLED167
    6.4.2蓝色三重态发光化合物的研究及吸热的能量转移172
    6.5器件量子产率的提高176
    6.5.1器件的输出偶合177
    6.5.2在电极与有机层间插入缓冲层以提高器件工作效率的问题178
    6.6有关OLED的老化和破坏问题178
    参考文献179

    第7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181
    7.1引言181
    7.2OFET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工作原理184
    7.3OFET中的各种影响因子186
    7.4OFET中的材料问题188
    7.4.1聚合物材料189
    7.4.2小分子材料190
    7.4.3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191
    7.4.4电荷转移络合物与TTF型材料192
    7.4.5单晶材料195
    7.5OFET源、漏电极的两种接触方式:顶接触和底接触196
    7.6O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198
    7.6.1OFET器件的制备198
    7.6.2OFET应用举例202
    7.7结语203
    参考文献203

    第8章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06
    8.1引言206
    8.2有机光生伏打电池的发展历史208
    8.3有机光生伏打电池的材料问题212
    8.4有机光生伏打电池的工作过程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217
    8.5几种不同模式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21
    8.5.1单层及双层异质结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21
    8.5.2体相异质结的有机光生伏打电池222
    8.5.3扩散双层异质结223
    8.6有机光生伏打电池中的一些重要参数223
    8.6.1开路电压223
    8.6.2短路光电流224
    8.6.3填充因子225
    8.7器件制备工艺的讨论226
    8.8器件的改进228
    8.8.1扩大阳光的吸收范围228
    8.8.2器件工程和载流子传输的改进228
    8.8.3纳米尺寸形貌学对器件工作的影响229
    8.8.4纳米形貌的控制231
    8.9有机-无机复合光子天线系统233
    参考文献235

    第9章荧光化学敏感器238
    9.1引言238
    9.2分子接受体的原理和设计239
    9.2.1阳离子接受体239
    9.2.2阴离子接受体243
    9.2.3中性分子接受体249
    9.3中继传递的机制和设计254
    9.3.1光诱导的电子转移机制255
    9.3.2光诱导的能量转移机制258
    9.3.3因构型转变而引起发光变化的机制259
    9.3.4其他的作用机制261
    9.4有关报告器的讨论264
    9.4.1稠环芳烃化合物265
    9.4.2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化合物266
    9.4.3金属中心的发光体系267
    9.5荧光敏感器的一些新进展268
    9.6结语270
    参考文献271

    第10章有机半导体激光器273
    10.1引言273
    10.2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内的光物理问题275
    10.3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增益问题279
    10.4激光共振腔282
    10.4.1微腔激光器285
    10.4.2Fabry-Perot波导激光器286
    10.4.3微环及微球共振器286
    10.5衍射共振器287
    10.5.1一维的分布-反馈共振器289
    10.5.2二维的分布-反馈共振器290
    10.6有机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290
    10.7激光器的工作特征292
    10.7.1激光器输出的功率问题292
    10.7.2激光器激光的时间特征293
    10.7.3激光器的使用寿命问题293
    10.7.4激光器的光谱性质294
    10.7.5激光光束的性质294
    10.8一些有机固体激光器的实例294
    10.8.1以D-C电驱动的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的放大自发发光现象295
    10.8.2以分布Bragg反射器(DBR)为共振腔的有机固体激光器296
    10.8.3光激发的以分布-反馈(DFB)结构为共振腔的有机固体激光器297
    10.8.4以电脉冲激发OLED所得高亮度电致发光为激发光源的尝试298
    10.8.5以电激发的有机固体激光腔实例300
    10.9结语302
    参考文献302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付建龙)(第三版)
付建龙、李红、谢珍茗 主编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食用菌生产与管理(有机农产品知识百科)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有机农业专业委员会 编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缓蚀剂
邢锦娟 著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第五版)
张生勇,何炜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
主编 赵华文 王学东 副主编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
确生 著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邵黎雄)
邵黎雄 主编 陈锡安、夏远志 副主编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
何炜,游文玮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第2版)(五年制教材)
徐红 编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
魏书亚,付迎春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合成化学(第五版)
王玉炉,王瑾晔
有机电子学概论
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题解及水平测试(第二版)
南京大学 冯骏材 编;北京大学 裴伟伟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