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原理与结构

Linux原理与结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2
版次: 1
ISBN: 9787560627465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2页
字数: 520千字
27人买过
  • 《Linux原理与结构》概述了Linux的发展历史,探讨了Linux的设计哲学,综述了Intel平台以及Linux的主要开发工具和几种常用的数据结构,而后从Linux的引导和初始化入手,论述了Linux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管理结构和技术演变。 第一章linux概述

    1.1操作系统内核

    1.2linus与linux

    1.3linux内核结构

    1.4linux发布

    1.5unix与linux哲学

    思考题

    第二章平台与工具

    2.1硬件平台

    2.2intel处理器体系结构

    2.2.1处理器操作模式

    2.2.2段页式内存管理

    2.2.3内存管理的变化与扩展

    2.2.4内存保护

    2.2.5进程管理

    2.2.6中断处理

    2.2.7apic

    2.2.8处理器初始化

    2.2.9寄存器与特权指令

    2.3gnuc语言

    2.4gnu汇编语言

    2.4.1gnu汇编格式

    2.4.2at&t指令语法

    2.4.3gnu内嵌汇编

    2.5gnu链接脚本

    2.6常用数据结构

    2.6.1通用链表

    2.6.2红黑树

    思考题

    第三章引导与初始化

    3.1内核引导

    3.2实模式初始化

    3.3内核解压缩

    3.4内核预初始化

    3.5第0级初始化

    3.6第1级初始化

    3.7ap初始化

    思考题

    第四章中断处理

    4.1中断处理流程

    4.2异常处理

    4.2.1异常处理流程

    4.2.2内核异常捕捉

    4.3外部中断处理

    4.3.1硬处理管理结构

    4.3.2设备中断硬处理管理接口

    4.3.3外部中断硬处理

    4.3.4外部中断软处理

    4.4系统调用

    4.4.1系统调用表

    4.4.2标准函数库

    4.4.3系统调用处理

    4.4.4快速系统调用

    思考题

    第五章时钟管理

    5.1时钟管理系统组成结构

    5.2时钟设备管理

    5.2.1时钟设备管理结构

    5.2.2pit设备

    5.2.3hpet设备

    5.2.4localapic设备

    5.2.5当前时钟设备

    5.3计时器管理

    5.4周期性时钟中断

    5.4.1周期性时钟中断处理

    5.4.2时间管理

    5.4.3定时管理

    5.5单发式时钟中断

    5.5.1高精度单发中断模式

    5.5.2高精度单发式时钟中断处理

    5.5.3高精度周期性时钟中断仿真

    5.5.4低精度单发中断模式

    5.6变频式周期性时钟中断

    5.6.1变频管理结构

    5.6.2高精度周期性时钟中断暂停

    5.6.3低精度周期性时钟中断暂停

    思考题

    第六章物理内存管理

    6.1内存管理系统组成结构

    6.2伙伴内存管理

    6.2.1伙伴内存管理结构

    6.2.2伙伴内存初始化

    6.2.3物理页块分配

    6.2.4内核线性地址分配

    6.2.5物理页块释放

    6.3逻辑内存管理

    6.4对象内存管理

    6.4.1slab管理器

    6.4.2slub管理器

    6.4.3slob管理器

    思考题

    第七章进程管理

    7.1进程管理结构

    7.2进程创建

    7.3进程调度

    7.3.1linux调度器的演变

    7.3.2普通进程调度类

    7.3.3实时进程调度类

    7.3.4空闲进程调度类

    7.3.5通用调度器

    7.3.6linux调度器的增强

    7.4进程终止

    7.4.1子进程退出操作exit

    7.4.2父进程回收操作wait

    思考题

    第八章虚拟内存管理

    8.1虚拟内存管理结构

    8.2虚拟内存区域管理

    8.2.1虚拟地址空间布局

    8.2.2虚拟内存区域操作

    8.3虚拟地址空间建立

    8.3.1可执行文件

    8.3.2加载函数

    8.3.3elf文件加载

    8.3.4动态链接器初始化

    8.3.5elf格式动态链接

    8.4页故障处理

    8.4.1页故障异常处理流程

    8.4.2非法访问页故障处理

    8.4.3有效用户页故障处理

    8.4.4有效内核页故障处理

    8.5页面回收

    8.5.1页面换出位置

    8.5.2页面淘汰算法

    8.5.3页面回收流程

    8.5.4优化措施

    思考题

    第九章互斥与同步

    9.1基础操作

    9.1.1格栅操作

    9.1.2原子操作

    9.1.3抢占屏蔽操作

    9.1.4睡眠与等待操作

    9.2自旋锁

    9.2.1自旋锁的概念

    9.2.2经典自旋锁

    9.2.3带中断屏蔽的自旋锁

    9.2.4读写自旋锁

    9.3序号锁

    9.4rcu机制

    9.4.1rcu实现思路

    9.4.2rcu管理结构

    9.4.3宽限期启动

    9.4.4宽限期终止

    9.5信号量

    9.5.1经典信号量

    9.5.2互斥信号量

    9.5.3读写信号量

    9.6信号量集合

    9.6.1管理结构

    9.6.2信号量操作

    思考题

    第十章进程间通信

    10.1信号

    10.1.1信号定义

    10.1.2信号管理结构

    10.1.3信号处理程序注册

    10.1.4信号发送

    10.1.5信号处理

    10.1.6信号接收

    10.2管道

    10.2.1管道的意义

    10.2.2匿名管道

    10.2.3命名管道

    10.3消息队列

    10.3.1systemv消息队列

    10.3.2posix消息队列

    10.4共享内存

    10.4.1共享文件映射

    10.4.2posix共享内存

    10.4.3systemv共享内存

    思考题

    第十一章虚拟文件系统

    11.1虚拟文件系统管理结构

    11.1.1虚拟文件系统框架

    11.1.2超级块结构

    11.1.3索引节点结构

    11.1.4目录项结构

    11.2文件系统管理

    11.2.1文件系统注册

    11.2.2文件系统安装

    11.2.3文件系统卸载

    11.3文件管理

    11.3.1路径名解析

    11.3.2文件管理操作

    11.4文件i/o操作

    11.4.1文件描述符表

    11.4.2文件打开与关闭

    11.4.3文件内容读写

    11.5文件缓存管理

    11.5.1缓存管理基数树

    11.5.2文件地址空间

    11.5.3缓存管理机制

    11.5.4文件读写操作

    思考题

    第十二章物理文件系统

    12.1块设备管理

    12.1.1块设备的用户表示

    12.1.2块设备的物理表示

    12.1.3块设备的逻辑表示

    12.1.4请求队列

    12.1.5请求递交

    12.1.6请求处理

    12.2ext文件系统

    12.2.1ext文件系统布局

    12.2.2ext管理结构

    12.2.3ext逻辑块管理

    12.2.4extinode管理

    12.2.5ext文件系统类型

    12.2.6ext超级块操作集

    12.2.7extinode操作集

    12.2.8ext文件操作集

    12.2.9ext地址空间操作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Linux原理与结构》概述了Linux的发展历史,探讨了Linux的设计哲学,综述了Intel平台以及Linux的主要开发工具和几种常用的数据结构,而后从Linux的引导和初始化入手,论述了Linux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管理结构和技术演变。
  • 目录:
    第一章linux概述

    1.1操作系统内核

    1.2linus与linux

    1.3linux内核结构

    1.4linux发布

    1.5unix与linux哲学

    思考题

    第二章平台与工具

    2.1硬件平台

    2.2intel处理器体系结构

    2.2.1处理器操作模式

    2.2.2段页式内存管理

    2.2.3内存管理的变化与扩展

    2.2.4内存保护

    2.2.5进程管理

    2.2.6中断处理

    2.2.7apic

    2.2.8处理器初始化

    2.2.9寄存器与特权指令

    2.3gnuc语言

    2.4gnu汇编语言

    2.4.1gnu汇编格式

    2.4.2at&t指令语法

    2.4.3gnu内嵌汇编

    2.5gnu链接脚本

    2.6常用数据结构

    2.6.1通用链表

    2.6.2红黑树

    思考题

    第三章引导与初始化

    3.1内核引导

    3.2实模式初始化

    3.3内核解压缩

    3.4内核预初始化

    3.5第0级初始化

    3.6第1级初始化

    3.7ap初始化

    思考题

    第四章中断处理

    4.1中断处理流程

    4.2异常处理

    4.2.1异常处理流程

    4.2.2内核异常捕捉

    4.3外部中断处理

    4.3.1硬处理管理结构

    4.3.2设备中断硬处理管理接口

    4.3.3外部中断硬处理

    4.3.4外部中断软处理

    4.4系统调用

    4.4.1系统调用表

    4.4.2标准函数库

    4.4.3系统调用处理

    4.4.4快速系统调用

    思考题

    第五章时钟管理

    5.1时钟管理系统组成结构

    5.2时钟设备管理

    5.2.1时钟设备管理结构

    5.2.2pit设备

    5.2.3hpet设备

    5.2.4localapic设备

    5.2.5当前时钟设备

    5.3计时器管理

    5.4周期性时钟中断

    5.4.1周期性时钟中断处理

    5.4.2时间管理

    5.4.3定时管理

    5.5单发式时钟中断

    5.5.1高精度单发中断模式

    5.5.2高精度单发式时钟中断处理

    5.5.3高精度周期性时钟中断仿真

    5.5.4低精度单发中断模式

    5.6变频式周期性时钟中断

    5.6.1变频管理结构

    5.6.2高精度周期性时钟中断暂停

    5.6.3低精度周期性时钟中断暂停

    思考题

    第六章物理内存管理

    6.1内存管理系统组成结构

    6.2伙伴内存管理

    6.2.1伙伴内存管理结构

    6.2.2伙伴内存初始化

    6.2.3物理页块分配

    6.2.4内核线性地址分配

    6.2.5物理页块释放

    6.3逻辑内存管理

    6.4对象内存管理

    6.4.1slab管理器

    6.4.2slub管理器

    6.4.3slob管理器

    思考题

    第七章进程管理

    7.1进程管理结构

    7.2进程创建

    7.3进程调度

    7.3.1linux调度器的演变

    7.3.2普通进程调度类

    7.3.3实时进程调度类

    7.3.4空闲进程调度类

    7.3.5通用调度器

    7.3.6linux调度器的增强

    7.4进程终止

    7.4.1子进程退出操作exit

    7.4.2父进程回收操作wait

    思考题

    第八章虚拟内存管理

    8.1虚拟内存管理结构

    8.2虚拟内存区域管理

    8.2.1虚拟地址空间布局

    8.2.2虚拟内存区域操作

    8.3虚拟地址空间建立

    8.3.1可执行文件

    8.3.2加载函数

    8.3.3elf文件加载

    8.3.4动态链接器初始化

    8.3.5elf格式动态链接

    8.4页故障处理

    8.4.1页故障异常处理流程

    8.4.2非法访问页故障处理

    8.4.3有效用户页故障处理

    8.4.4有效内核页故障处理

    8.5页面回收

    8.5.1页面换出位置

    8.5.2页面淘汰算法

    8.5.3页面回收流程

    8.5.4优化措施

    思考题

    第九章互斥与同步

    9.1基础操作

    9.1.1格栅操作

    9.1.2原子操作

    9.1.3抢占屏蔽操作

    9.1.4睡眠与等待操作

    9.2自旋锁

    9.2.1自旋锁的概念

    9.2.2经典自旋锁

    9.2.3带中断屏蔽的自旋锁

    9.2.4读写自旋锁

    9.3序号锁

    9.4rcu机制

    9.4.1rcu实现思路

    9.4.2rcu管理结构

    9.4.3宽限期启动

    9.4.4宽限期终止

    9.5信号量

    9.5.1经典信号量

    9.5.2互斥信号量

    9.5.3读写信号量

    9.6信号量集合

    9.6.1管理结构

    9.6.2信号量操作

    思考题

    第十章进程间通信

    10.1信号

    10.1.1信号定义

    10.1.2信号管理结构

    10.1.3信号处理程序注册

    10.1.4信号发送

    10.1.5信号处理

    10.1.6信号接收

    10.2管道

    10.2.1管道的意义

    10.2.2匿名管道

    10.2.3命名管道

    10.3消息队列

    10.3.1systemv消息队列

    10.3.2posix消息队列

    10.4共享内存

    10.4.1共享文件映射

    10.4.2posix共享内存

    10.4.3systemv共享内存

    思考题

    第十一章虚拟文件系统

    11.1虚拟文件系统管理结构

    11.1.1虚拟文件系统框架

    11.1.2超级块结构

    11.1.3索引节点结构

    11.1.4目录项结构

    11.2文件系统管理

    11.2.1文件系统注册

    11.2.2文件系统安装

    11.2.3文件系统卸载

    11.3文件管理

    11.3.1路径名解析

    11.3.2文件管理操作

    11.4文件i/o操作

    11.4.1文件描述符表

    11.4.2文件打开与关闭

    11.4.3文件内容读写

    11.5文件缓存管理

    11.5.1缓存管理基数树

    11.5.2文件地址空间

    11.5.3缓存管理机制

    11.5.4文件读写操作

    思考题

    第十二章物理文件系统

    12.1块设备管理

    12.1.1块设备的用户表示

    12.1.2块设备的物理表示

    12.1.3块设备的逻辑表示

    12.1.4请求队列

    12.1.5请求递交

    12.1.6请求处理

    12.2ext文件系统

    12.2.1ext文件系统布局

    12.2.2ext管理结构

    12.2.3ext逻辑块管理

    12.2.4extinode管理

    12.2.5ext文件系统类型

    12.2.6ext超级块操作集

    12.2.7extinode操作集

    12.2.8ext文件操作集

    12.2.9ext地址空间操作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Linux原理与结构
基于名字空间的安全程序设计
郭玉东 著
Linux原理与结构
基于对象的网络存储
郭玉东 著
Linux原理与结构
Linux操作系统结构分析
郭玉东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