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20814149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8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6人买过
  •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从*原始的分类罗列,到精心编排的主题叙事,再到当下注重体验的“漫游”,经历了从枯燥到趣味,刻板到自由,狭隘到开放的转变过程。本书通过对展陈设计的演进与博物馆空间建构时代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借助建筑空间承载展览信息并传情达意。 吴云一,女,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师承著名建筑师项秉仁教授。在《城市建筑》《华中建筑》等杂志发表过《“容”与“器”——浅探展陈设计的演进与博物馆建筑空间建构的时代特征》《空间之相——解读当代博览建筑设计手法及其艺术表现力 》《让环境融入设计 用心灵感受自然——克里斯多夫•英恩霍文及其合伙人事务所作品解读》等论文。 第一章  绪论——“身心分离”的“容”与“器”1

    一、 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建筑1

    (一) 全球化的建设浪潮4

    (二) 新博物馆学的影响7

    (三) 建筑设计观念的与时俱进8

    二、 新博物馆学与建筑学的相关理论9

    (一) 博物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10

    (二) 新博物馆学的研究12

    (三) 建筑学的相关研究13

    三、 “容”与“器”的界定15

    (一) 博物馆学和建筑学双重语境中的“身心分离”现象17

    (二) 博物馆界和建筑界的矛盾19

    (三) 与博物馆界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更加适宜的博物馆建筑创作22

    四、 贯穿当代博物馆双重语境的三大线索23

    (一) 博物馆与文化发展24

    (二) 博物馆与城市进程26

    (三) 博物馆与社会变迁31

    五、 本书的架构33

    第二章  20世纪晚期前的博物馆建筑35

    一、 田园古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早期35

    (一)  18世纪中期到晚期博物馆建立的两种模式38

    (二) 开发新建筑类型的设计竞赛40

    (三) 博物馆成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46

    二、  城市中博物馆的现代化进程——19世纪中晚期51

    (一) 博物馆对城市文脉的影响51

    (二) 城市中博物馆的新类型和建筑空间新特征55

    (三) 博物馆的建筑学装饰与藏品分类61

    (四) 小结64

    三、 新世纪新美学——20世纪早期和中期64

    (一) 博物馆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65

    (二) 20世纪中期西方博物馆建筑风格的多元化倾向71

    (三) 博物馆建筑赋予博物馆意义75

    第三章  20世纪晚期以来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博物馆建筑77

    一、 博物馆中ICT的改变80

    (一) 历史上的收藏和陈列81

    (二) 博物馆中ICT的进步86

    (三) 从“请勿触摸”到“hands on”97

    二、 空间导向和教育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98

     (一) 博物馆的空间导向的转变99

    (二) 博物馆的信息传递方式的演进112

    三、 博物馆的空间社会性的革新146

    (一) 构建与沟通异类149

    (二) 空间趋势和变革153

    (三) 空间实践和社会机构156

    (四) 有立场的“器”164

    四、 博物馆空间观念的转变167

    (一) 文艺复兴认识论167

    (二) 现代主义式的博物馆168

    (三) 被看成符号系统,具有全新导向功能170

    (四) 新的契机173

    (五) 当代的博物馆建筑的形态特征181

    第四章  当代建筑学语境中的博物馆建筑新样态184

    一、 当代艺术思维的影响198

    (一) 视觉文化发展的推动198

    (二) 时间和过程的引入221

    (三) 高技术与泛艺术239

    (四) 与时尚互动的类博物馆建筑245

    二、 当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251

    (一) 新的建筑形式252

    (二) 新的空间观念264

    (三) 新的创作方法267

    三、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275

    (一) 利用历史性建筑为艺术容器与当代社会对话277

    (二) 与历史对话的博物馆空间塑造287

    四、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304

    (一) 关注建筑本体的生态技术305

    (二) 新类型的生态博物馆313

    五、 与城市的关联特征313

    (一) 拓展的展示空间314

    (二) 对环境和地形的翻译324

    (三) 都市再生(regional regeneration)330

    六、 城市中大众化的文化消费342

    (一) 开放建筑344

    (二) 集群化362

    第五章  结语381

    参考文献390
  • 内容简介: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从*原始的分类罗列,到精心编排的主题叙事,再到当下注重体验的“漫游”,经历了从枯燥到趣味,刻板到自由,狭隘到开放的转变过程。本书通过对展陈设计的演进与博物馆空间建构时代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借助建筑空间承载展览信息并传情达意。
  • 作者简介:
    吴云一,女,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师承著名建筑师项秉仁教授。在《城市建筑》《华中建筑》等杂志发表过《“容”与“器”——浅探展陈设计的演进与博物馆建筑空间建构的时代特征》《空间之相——解读当代博览建筑设计手法及其艺术表现力 》《让环境融入设计 用心灵感受自然——克里斯多夫•英恩霍文及其合伙人事务所作品解读》等论文。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身心分离”的“容”与“器”1

    一、 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建筑1

    (一) 全球化的建设浪潮4

    (二) 新博物馆学的影响7

    (三) 建筑设计观念的与时俱进8

    二、 新博物馆学与建筑学的相关理论9

    (一) 博物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10

    (二) 新博物馆学的研究12

    (三) 建筑学的相关研究13

    三、 “容”与“器”的界定15

    (一) 博物馆学和建筑学双重语境中的“身心分离”现象17

    (二) 博物馆界和建筑界的矛盾19

    (三) 与博物馆界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更加适宜的博物馆建筑创作22

    四、 贯穿当代博物馆双重语境的三大线索23

    (一) 博物馆与文化发展24

    (二) 博物馆与城市进程26

    (三) 博物馆与社会变迁31

    五、 本书的架构33

    第二章  20世纪晚期前的博物馆建筑35

    一、 田园古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早期35

    (一)  18世纪中期到晚期博物馆建立的两种模式38

    (二) 开发新建筑类型的设计竞赛40

    (三) 博物馆成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46

    二、  城市中博物馆的现代化进程——19世纪中晚期51

    (一) 博物馆对城市文脉的影响51

    (二) 城市中博物馆的新类型和建筑空间新特征55

    (三) 博物馆的建筑学装饰与藏品分类61

    (四) 小结64

    三、 新世纪新美学——20世纪早期和中期64

    (一) 博物馆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65

    (二) 20世纪中期西方博物馆建筑风格的多元化倾向71

    (三) 博物馆建筑赋予博物馆意义75

    第三章  20世纪晚期以来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博物馆建筑77

    一、 博物馆中ICT的改变80

    (一) 历史上的收藏和陈列81

    (二) 博物馆中ICT的进步86

    (三) 从“请勿触摸”到“hands on”97

    二、 空间导向和教育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98

     (一) 博物馆的空间导向的转变99

    (二) 博物馆的信息传递方式的演进112

    三、 博物馆的空间社会性的革新146

    (一) 构建与沟通异类149

    (二) 空间趋势和变革153

    (三) 空间实践和社会机构156

    (四) 有立场的“器”164

    四、 博物馆空间观念的转变167

    (一) 文艺复兴认识论167

    (二) 现代主义式的博物馆168

    (三) 被看成符号系统,具有全新导向功能170

    (四) 新的契机173

    (五) 当代的博物馆建筑的形态特征181

    第四章  当代建筑学语境中的博物馆建筑新样态184

    一、 当代艺术思维的影响198

    (一) 视觉文化发展的推动198

    (二) 时间和过程的引入221

    (三) 高技术与泛艺术239

    (四) 与时尚互动的类博物馆建筑245

    二、 当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251

    (一) 新的建筑形式252

    (二) 新的空间观念264

    (三) 新的创作方法267

    三、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275

    (一) 利用历史性建筑为艺术容器与当代社会对话277

    (二) 与历史对话的博物馆空间塑造287

    四、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304

    (一) 关注建筑本体的生态技术305

    (二) 新类型的生态博物馆313

    五、 与城市的关联特征313

    (一) 拓展的展示空间314

    (二) 对环境和地形的翻译324

    (三) 都市再生(regional regeneration)330

    六、 城市中大众化的文化消费342

    (一) 开放建筑344

    (二) 集群化362

    第五章  结语381

    参考文献39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亚酒店丛书:酒店经营管理
徐文苑、王珑、窦慧筠 著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物馆学手册
[美]博寇 著;张云 译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美]马斯汀 编;钱春霞 译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亚酒店一线员工丛书14:公卫清洁员工作手册
姜玲、贺湘辉 著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亚酒店丛书7:酒店礼仪(修订版)
何丽芳、隋海燕 著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物学家
彼得马伦著 周琼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新博物馆学
[英]彼得·弗格(PeterVergo) 主编;王颖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