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9
版次: 1
ISBN: 9787305105425
定价: 24.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53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小题全真练成绩节节高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按考点分类精选2008—2012年全国各地新课标高考试卷中的“小题”,突出重点,作为补充资料,供一、二轮复习期间穿插使用,方便学生查漏补缺。

    采用小练习的形式,可操作性强,在轻松训练中练基础、练速度、练技巧! 地理学科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01 地图

    考点02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考点0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0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05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06 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07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点08 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09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10 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点11 水循环

    考点12 洋流

    专题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13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考点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15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16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17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18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考点19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考点20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考点21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2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23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考点24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25 城市化

    考点26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27 农业区位因素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28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点29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30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考点3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3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考点33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点3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点35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专题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36 区域的含义

    考点37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考点38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9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40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点41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问题,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点42 区域农业产生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点43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点44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专题十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45 遥感(RS)

    考点46 全球定位系统(GPS)

    考点47 地理信息系统(GIS)

    考点48 数字地球的含义58政治学科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考点0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考点02 信用工具和外汇

    考点03 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04 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点05 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0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07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考点08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09 公司的经营

    考点10 新时代的劳动者

    考点1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考点12 股票、债券和保险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1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1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点15 国家财政

    考点16 征税和纳税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7 市场配置资源

    考点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考点20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考点21 面对经济全球化

    考点2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23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24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考点25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考点26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考点27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考点28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考点29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专题六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30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考点31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考点32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考点33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专题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点34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考点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36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考点37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考点38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考点39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考点4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41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专题八 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42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考点43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考点44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考点45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考点46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考点47 体味文化

    考点48 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点49 感受文化影响

    考点50 文化塑造人生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5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考点5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考点53 传统文化的继承

    考点54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55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考点56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点5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考点58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考点59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考点60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6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考点62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考点6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考点6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考点65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考点66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67 生活处处有哲学

    考点68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考点69 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70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考点71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考点7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73 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74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考点75 意识的本质

    考点76 意识的作用

    考点77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考点78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79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考点80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考点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8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84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85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考点8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87 社会发展的规律

    考点88 社会历史的主体

    考点89 价值与价值观

    考点90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91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19

    历史学科

    第一部分 古代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0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点0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0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0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05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06 发达的古代农业

    考点07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考点08 古代商业的发展

    考点09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10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1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12 宋明理学

    考点1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14 科技成就

    考点15 汉字与书画

    考点16 文学成就

    考点17 戏曲艺术

    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

    考点18 雅典的民主政治

    考点19 罗马法

    考点2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 近代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2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考点22 启蒙运动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23 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24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考点25 工业革命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2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27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点28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专题九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人工运动

    考点29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30 巴黎公社

    专题十 近代科学技术

    考点31 经典力学

    考点32 进化论

    考点3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34 鸦片战争

    考点35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36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37 辛亥革命

    考点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考点39 国共的十年对峙

    考点40 抗日战争

    考点41 解放战争

    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4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考点43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考点4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考点4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部分 现代历史

    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46 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47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考点48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49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考点50 罗斯福新政

    考点51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专题十六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52 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5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考点54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专题十七 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55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点56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考点5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十八 现代科学技术

    考点58 相对论与量子论

    考点59 现代信息技术

    专题十九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64考点60文学的繁荣

    考点61 美术的辉煌

    考点62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6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考点64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6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专题二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66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67 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68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专题二十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69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考点70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考点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专题二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72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考点73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点74 大众传媒的发展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7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点76 毛泽东思想

    考点7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专题二十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考点78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考点7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考点80 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 多元史观

    专题二十六 多元史观

    考点81 多元史观

    参考答案与解析
  • 内容简介:
    小题全真练成绩节节高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按考点分类精选2008—2012年全国各地新课标高考试卷中的“小题”,突出重点,作为补充资料,供一、二轮复习期间穿插使用,方便学生查漏补缺。

    采用小练习的形式,可操作性强,在轻松训练中练基础、练速度、练技巧!
  • 目录:
    地理学科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01 地图

    考点02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考点0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0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05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06 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07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点08 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09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10 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点11 水循环

    考点12 洋流

    专题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13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考点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15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16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17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18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考点19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考点20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考点21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2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23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考点24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25 城市化

    考点26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27 农业区位因素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28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点29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30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考点3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3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考点33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点3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点35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专题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36 区域的含义

    考点37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考点38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9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40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点41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问题,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点42 区域农业产生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点43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点44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专题十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45 遥感(RS)

    考点46 全球定位系统(GPS)

    考点47 地理信息系统(GIS)

    考点48 数字地球的含义58政治学科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考点0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考点02 信用工具和外汇

    考点03 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04 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点05 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0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07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考点08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09 公司的经营

    考点10 新时代的劳动者

    考点1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考点12 股票、债券和保险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1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1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点15 国家财政

    考点16 征税和纳税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7 市场配置资源

    考点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考点20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考点21 面对经济全球化

    考点2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23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24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考点25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考点26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考点27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考点28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考点29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专题六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30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考点31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考点32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考点33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专题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点34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考点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36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考点37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考点38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考点39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考点4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41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专题八 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42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考点43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考点44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考点45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考点46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考点47 体味文化

    考点48 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点49 感受文化影响

    考点50 文化塑造人生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5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考点5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考点53 传统文化的继承

    考点54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55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考点56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点5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考点58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考点59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考点60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6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考点62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考点6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考点6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考点65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考点66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67 生活处处有哲学

    考点68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考点69 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70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考点71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考点7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73 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74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考点75 意识的本质

    考点76 意识的作用

    考点77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考点78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79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考点80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考点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8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84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85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考点8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87 社会发展的规律

    考点88 社会历史的主体

    考点89 价值与价值观

    考点90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91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19

    历史学科

    第一部分 古代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0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点0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0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0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05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06 发达的古代农业

    考点07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考点08 古代商业的发展

    考点09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10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1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12 宋明理学

    考点1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14 科技成就

    考点15 汉字与书画

    考点16 文学成就

    考点17 戏曲艺术

    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

    考点18 雅典的民主政治

    考点19 罗马法

    考点2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 近代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2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考点22 启蒙运动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23 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24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考点25 工业革命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2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27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点28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专题九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人工运动

    考点29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30 巴黎公社

    专题十 近代科学技术

    考点31 经典力学

    考点32 进化论

    考点3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34 鸦片战争

    考点35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36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37 辛亥革命

    考点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考点39 国共的十年对峙

    考点40 抗日战争

    考点41 解放战争

    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4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考点43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考点4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考点4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部分 现代历史

    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46 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47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考点48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49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考点50 罗斯福新政

    考点51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专题十六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52 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5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考点54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专题十七 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55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点56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考点5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十八 现代科学技术

    考点58 相对论与量子论

    考点59 现代信息技术

    专题十九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64考点60文学的繁荣

    考点61 美术的辉煌

    考点62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6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考点64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6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专题二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66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67 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68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专题二十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69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考点70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考点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专题二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72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考点73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点74 大众传媒的发展

    专题二十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7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点76 毛泽东思想

    考点7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专题二十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考点78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考点7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考点80 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 多元史观

    专题二十六 多元史观

    考点81 多元史观

    参考答案与解析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高考历史小题狂做 基础篇(江苏版)
恩波教育研究中心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高考英语小题狂做·全程版
恩波教育研究中心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高中语文小题狂做·教材梳理2025
恩波教育研究中心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恩波教育:高考英语小题狂做(冲刺篇)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2013年高考英语:小题狂做·单项填空&完形填空(强化篇)(修订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高考化学小题狂做(全能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高考数学文科小题狂做(全能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高考地理小题狂做(全能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2012高考数学小题狂做:强化篇(江苏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2012高考地理小题狂做:强化篇(课标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2012高考化学小题狂做:强化篇(广东版)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
5年真题小题精做:高考文科综合
恩波教育·高考复习小题狂做:物理(强化篇)(新课标专用)
恩波教育编写组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