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030283498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18人买过
  •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萃》是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脾胃病专著。全书分四篇。第一篇为医论篇,“理论”从脏象、病因病机等方面纵论脾胃的生理病理;“要论”阐述了脾胃病的诊治要论,尤其对食管病、残胃炎等常见而又较为疑难的疾患,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己独特的经验,其中“三脘”腹诊颇有临床参考价值;“补论”对胃病用药选择、刚柔配伍,以及胃病夹湿、夹瘀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琐论”介绍了与脾胃有关的疾患如肝胆胰等一些常见病及难治病的诊疗特点及经验;“选论”对历代前贤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第二篇为医话篇,介绍作者临床诊治、用药等经验和体会,有助于拓宽思路。第三篇为医案篇,选择了作者历年来脾胃病疑难病证验案40余例,并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临床诊治有启迪作用。附篇介绍作者的读书方法、临证心法等,对读者学医从医亦有所帮助。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萃》可供临床医师和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广大群众阅读此书,对防治脾胃病、维护身体健康,也有裨益。 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终身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的中医世家,1941年起随父徐省三学医,1944年夏从江浙名医朱春庐续学3载,1947年悬壶乡里,1952年报考卫生部“中医研究人员”班被录取,在北京医学院学习5年毕业,1957年至江苏省中医院,迄今一直从事医疗、教研工作。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2年敬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医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6年获“白求恩奖章”,2009年4月评选为“国医大师”。 自序
    第一篇医论
    第一章脾胃生理病理纵论
    一、论脾
    二、论胃

    第二章脾胃病诊治要论
    一、论脾的病证和治法大要
    二、论脾胃(消化系统)病诊法
    三、论胃病证治
    四、论食管病的诊治
    五、论老年人胃病
    六、论妇女更年期慢性胃脘痛
    七、论残胃炎症
    八、论胃病饮停呕吐
    九、论胃下(胃下垂)
    十、论急性吐泻证治
    十一、论久泻治法方药
    十二、慢性胃肠炎诊治经验

    第三章脾胃病诊治经验补论
    一、论胃病用药选择
    二、论胃病用药刚与柔
    三、论胃病用虫类药
    四、论多药、胃喜、服药法
    五、论胃病与湿
    六、论胃病与血瘀
    七、论胃腑体用失常
    八、论脾阴虚与胃阴虚

    第四章脾胃相关疾病证治琐论
    一、论肝气郁滞与疏肝法
    二、论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治
    三、论胆胃同病
    四、论胃心同病
    五、论胆心相关
    六、论胰腺病证治
    七、论慢性肝炎
    八、论急性重症肝炎
    九、论肝硬化及腹水
    十、论肝性昏迷
    十一、论黄疸
    十二、论痹证与脾胃
    十三、论调补脾胃治杂病
    十四、论东垣解酲、化瘀方药运用
    十五、论消化道疾病治法概要
    十六、几种外治法简介

    第五章历代前贤诊疗脾胃病经验选论
    一、试析仲景治疗呕吐的学术思想
    二、喻嘉言论胃的学术思想
    三、、论析叶桂治脾胃病
    四、论析“郁”
    五、论析“木乘土”
    六、论析吴瑭重视胃阴
    七、论析吴瑭治胃痛、呕吐
    八、论析马培之治胃痛
    九、论析叶、张二氏治痞
    十、《张聿青医案》脘痛篇初析
    十一、论述张聿青诊治气郁

    第二篇医话
    一、论情志失调与胃家先病
    二、胃能磨谷论
    三、护膜法的体会
    四、关于胃脘痛疼痛部位的辨证
    五、对泛酸咽苦的认识
    六、慢性胃“炎”并非都是“热”
    七、慢性胃炎阴虚夹湿的处理
    八、对“诸痛不可补气”的认识
    九、药物引起胃痛的治疗
    十、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异型增生的治疗
    十一、论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对胃风的认识和体会
    十三、脾与血病小议
    十四、背痛辨治
    十五、杏蔻橘桔开泄法
    十六、疏养和中麦谷芽
    十七、养血柔肝用归芍
    十八、胃脘胀痛用贝母
    十九、消胀除满莱菔子
    二十、利水降脂泽泻良
    二十一、三七白及能护膜
    二十二、五更泻与四神丸
    二十三、驱风药物治泄泻
    二十四、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之对策
    二十五、术后肠粘连
    二十六、后天之本与内镜
    二十七、关于切脉的几点意见
    二十八、一张处方应开几味中药
    二十九、中医要认真读经典(一)
    三十、中医要认真读经典(二)

    第三篇医案
    一、芳香宣通温化治黑霉苔
    二、顽固性口腔溃疡
    三、食管裂孔疝
    四、半夏厚朴汤治验
    五、胃痞、噎证
    六、噫气、心下痞
    七、胃炎脘胀嘈杂
    八、胃脘痞胀痛痒
    九、补疏兼投治胃痛
    十、中虚脘痛夜甚
    十一、苦辛通降治胃疾
    十二、疏和降逆治胃下
    十三、温中化饮疗胃痛
    十四、胃病背中冷
    十五、酸甘敛阴治胃病
    十六、胃痛口咸
    十七、胃痛口苦
    十八、胃下、痰饮、泽泻汤
    十九、残胃炎治验
    二十、术后不思饮食
    二十一、胃病郁证
    二十二、胃心同病
    二十三、胆胃同病
    二十四、脘腹胀
    二十五、益气敛肝祛风法治疗脘腹胀痛
    二十六、胃痛兼干燥综合征
    二十七、脾胃气阴俱虚证
    二十八、先汤后散,培土生金
    二十九、胆与食管癌术后久泻
    三十、痰泻
    三十一、泄泻、便秘交作
    三十二、结肠过敏,侧重治肝
    三十三、阴虚下利用酸甘法
    三十四、嗜酸细胞增多症
    三十五、泄泻后耳鸣
    三十六、泄后脊背恶寒
    三十七、溃疡性结肠炎
    三十八、从肺论治便秘
    三十九、疏通法治疗胆绞痛
    四十、郁证胁痛
    四十一、阴虚臌胀,清金制木
    四十二、胰腺炎后腹背痛
    四十三、参用健脾治红斑
    四十四、补脾补肾治虚劳
    四十五、内服含漱疗龈血
    附篇
    附篇一徐景藩教授谈中医读书方法
    附篇二徐景藩教授临证心法概要
    附篇三学习《金匮要略》有关消化系病证内容的体会
  • 内容简介: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萃》是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脾胃病专著。全书分四篇。第一篇为医论篇,“理论”从脏象、病因病机等方面纵论脾胃的生理病理;“要论”阐述了脾胃病的诊治要论,尤其对食管病、残胃炎等常见而又较为疑难的疾患,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己独特的经验,其中“三脘”腹诊颇有临床参考价值;“补论”对胃病用药选择、刚柔配伍,以及胃病夹湿、夹瘀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琐论”介绍了与脾胃有关的疾患如肝胆胰等一些常见病及难治病的诊疗特点及经验;“选论”对历代前贤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第二篇为医话篇,介绍作者临床诊治、用药等经验和体会,有助于拓宽思路。第三篇为医案篇,选择了作者历年来脾胃病疑难病证验案40余例,并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临床诊治有启迪作用。附篇介绍作者的读书方法、临证心法等,对读者学医从医亦有所帮助。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萃》可供临床医师和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广大群众阅读此书,对防治脾胃病、维护身体健康,也有裨益。
  • 作者简介:
    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终身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的中医世家,1941年起随父徐省三学医,1944年夏从江浙名医朱春庐续学3载,1947年悬壶乡里,1952年报考卫生部“中医研究人员”班被录取,在北京医学院学习5年毕业,1957年至江苏省中医院,迄今一直从事医疗、教研工作。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2年敬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医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6年获“白求恩奖章”,2009年4月评选为“国医大师”。
  • 目录:
    自序
    第一篇医论
    第一章脾胃生理病理纵论
    一、论脾
    二、论胃

    第二章脾胃病诊治要论
    一、论脾的病证和治法大要
    二、论脾胃(消化系统)病诊法
    三、论胃病证治
    四、论食管病的诊治
    五、论老年人胃病
    六、论妇女更年期慢性胃脘痛
    七、论残胃炎症
    八、论胃病饮停呕吐
    九、论胃下(胃下垂)
    十、论急性吐泻证治
    十一、论久泻治法方药
    十二、慢性胃肠炎诊治经验

    第三章脾胃病诊治经验补论
    一、论胃病用药选择
    二、论胃病用药刚与柔
    三、论胃病用虫类药
    四、论多药、胃喜、服药法
    五、论胃病与湿
    六、论胃病与血瘀
    七、论胃腑体用失常
    八、论脾阴虚与胃阴虚

    第四章脾胃相关疾病证治琐论
    一、论肝气郁滞与疏肝法
    二、论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治
    三、论胆胃同病
    四、论胃心同病
    五、论胆心相关
    六、论胰腺病证治
    七、论慢性肝炎
    八、论急性重症肝炎
    九、论肝硬化及腹水
    十、论肝性昏迷
    十一、论黄疸
    十二、论痹证与脾胃
    十三、论调补脾胃治杂病
    十四、论东垣解酲、化瘀方药运用
    十五、论消化道疾病治法概要
    十六、几种外治法简介

    第五章历代前贤诊疗脾胃病经验选论
    一、试析仲景治疗呕吐的学术思想
    二、喻嘉言论胃的学术思想
    三、、论析叶桂治脾胃病
    四、论析“郁”
    五、论析“木乘土”
    六、论析吴瑭重视胃阴
    七、论析吴瑭治胃痛、呕吐
    八、论析马培之治胃痛
    九、论析叶、张二氏治痞
    十、《张聿青医案》脘痛篇初析
    十一、论述张聿青诊治气郁

    第二篇医话
    一、论情志失调与胃家先病
    二、胃能磨谷论
    三、护膜法的体会
    四、关于胃脘痛疼痛部位的辨证
    五、对泛酸咽苦的认识
    六、慢性胃“炎”并非都是“热”
    七、慢性胃炎阴虚夹湿的处理
    八、对“诸痛不可补气”的认识
    九、药物引起胃痛的治疗
    十、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异型增生的治疗
    十一、论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对胃风的认识和体会
    十三、脾与血病小议
    十四、背痛辨治
    十五、杏蔻橘桔开泄法
    十六、疏养和中麦谷芽
    十七、养血柔肝用归芍
    十八、胃脘胀痛用贝母
    十九、消胀除满莱菔子
    二十、利水降脂泽泻良
    二十一、三七白及能护膜
    二十二、五更泻与四神丸
    二十三、驱风药物治泄泻
    二十四、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之对策
    二十五、术后肠粘连
    二十六、后天之本与内镜
    二十七、关于切脉的几点意见
    二十八、一张处方应开几味中药
    二十九、中医要认真读经典(一)
    三十、中医要认真读经典(二)

    第三篇医案
    一、芳香宣通温化治黑霉苔
    二、顽固性口腔溃疡
    三、食管裂孔疝
    四、半夏厚朴汤治验
    五、胃痞、噎证
    六、噫气、心下痞
    七、胃炎脘胀嘈杂
    八、胃脘痞胀痛痒
    九、补疏兼投治胃痛
    十、中虚脘痛夜甚
    十一、苦辛通降治胃疾
    十二、疏和降逆治胃下
    十三、温中化饮疗胃痛
    十四、胃病背中冷
    十五、酸甘敛阴治胃病
    十六、胃痛口咸
    十七、胃痛口苦
    十八、胃下、痰饮、泽泻汤
    十九、残胃炎治验
    二十、术后不思饮食
    二十一、胃病郁证
    二十二、胃心同病
    二十三、胆胃同病
    二十四、脘腹胀
    二十五、益气敛肝祛风法治疗脘腹胀痛
    二十六、胃痛兼干燥综合征
    二十七、脾胃气阴俱虚证
    二十八、先汤后散,培土生金
    二十九、胆与食管癌术后久泻
    三十、痰泻
    三十一、泄泻、便秘交作
    三十二、结肠过敏,侧重治肝
    三十三、阴虚下利用酸甘法
    三十四、嗜酸细胞增多症
    三十五、泄泻后耳鸣
    三十六、泄后脊背恶寒
    三十七、溃疡性结肠炎
    三十八、从肺论治便秘
    三十九、疏通法治疗胆绞痛
    四十、郁证胁痛
    四十一、阴虚臌胀,清金制木
    四十二、胰腺炎后腹背痛
    四十三、参用健脾治红斑
    四十四、补脾补肾治虚劳
    四十五、内服含漱疗龈血
    附篇
    附篇一徐景藩教授谈中医读书方法
    附篇二徐景藩教授临证心法概要
    附篇三学习《金匮要略》有关消化系病证内容的体会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中医脾胃病学(第2版)
李振华、李郑生 编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李玉奇学术思想及临床医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垂杰 编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郭子光养生新论
黄学宽 编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中医湿病证治学
路志正 编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颜德馨心脑血管病医论医案选
颜乾麟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徐景潘学术评传(大字版)
张镜源 主编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徐景贤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赵中亚 编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徐景新合唱作品选(1-5册)
徐景新 著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第2版)
徐景藩 著;陆为民、徐丹华、罗斐和 整理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第2版)
徐景藩 著;陆为民、徐丹华、罗斐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