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5
版次: 1
ISBN: 9787503949777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5页
分类: 艺术
27人买过
  •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专著——《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是音乐学研究者李晶对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创作遗产中,与死亡相关联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与人文解读。我想,这部专著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对勃拉姆斯的有关作品本身,提出了有深度的分析解读;也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而更在于这一课题是西方音乐史领域全面、深入理解与评价勃拉姆斯一生创作道路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李晶的学术视野开阔,她对勃拉姆斯的与死亡相关联的作品全面剖析以后指出,勃拉姆斯的这类创作,从整个西方音乐史看来,是“处于一条承上启下的链条当中”。于是,李晶在《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中简要回顾了西方音乐史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的创作中有关“死亡”的艺术表现。这一回顾,虽然简要,却十分有意义。因为这涉及了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价值取向的问题。这就关系到“西方音乐何以为西方音乐”这个根本问题了。这不能不说是阅读这本《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时所获得的一个启示。      李晶运城学音乐系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员。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交响》、《音乐探索》、《中国音乐教育》、《歌海》、《北方音乐》等音乐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了山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高校音乐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引言

    第一章 勃拉姆斯音乐中死亡情结之探源

    一、死亡--浪漫主义的重要命题

    二、梦想--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忧郁

    三、孤寂--勃拉姆斯的人生与情感经历

    第二章 勃拉姆斯创作中的死亡情结

    第一节 早期创作中对“死亡”的敬畏与反抗(1853-1861)

    一、《舒曼主题变奏曲》(Op.9,1854)

    二、《钢琴叙事曲》(Op.10No.1,1854)

    三、《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Op,25,1854-1861)

    四、《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1854-1858)

    五、《降a小调赋格》(1856)

    六、《c小调第三钢琴四重奏》(Op.60,1854-1875)

    第二节 中期创作中对“死亡”的宗教哲思与慰藉(1862-1884)

    一、《法国号三重奏》(Op.40,1864-1865)

    二、《德语安魂曲》(Op.45,1857-1868)

    三、《第一弦乐四重奏》(Op.51-1No.1,1873)

    四、《二首经文歌》(Op.74,1877)

    五、《g小调钢琴狂想曲》(op.79-2,1879)

    六、《悲剧序曲》(Op.81,1880)

    七、《哀悼之歌》(Op.82,1880-1881)

    八、《第四交响曲》(Op.98,1884-1885)

    第三节 晚期创作中对“死亡”的超越与追问(1884-1897)

    一、《死是冰冷的夜》(Op.96-1,1884)

    二、《我的睡眠更为微弱》(Op.105--2,1886)

    三、《在教堂墓地》(Op.105--4,1886)

    四、《三首间奏曲》(Op.117,1892)

    五、《四首严肃歌曲》(Op.121,1896)

    六、《十一首众赞歌前奏曲》(Op.122,1896)

    第三章 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意义探寻

    一、勃拉姆斯创作中“死亡”主题的音乐表现

    二、勃拉姆斯创作中“死亡”主题的寓意变奏

    尾声勃拉姆斯创作现象的意义与价值探寻

    附录

    附录一 勃拉姆斯编年表

    附录二 勃拉姆斯作品表

    附录三 勃拉姆斯关系人名表

    附录四 《新的道路》

    附录五 《德语安魂曲》唱词(德、中文对照)

    附录六 宣言

    附录七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专著——《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是音乐学研究者李晶对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创作遗产中,与死亡相关联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与人文解读。我想,这部专著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对勃拉姆斯的有关作品本身,提出了有深度的分析解读;也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而更在于这一课题是西方音乐史领域全面、深入理解与评价勃拉姆斯一生创作道路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李晶的学术视野开阔,她对勃拉姆斯的与死亡相关联的作品全面剖析以后指出,勃拉姆斯的这类创作,从整个西方音乐史看来,是“处于一条承上启下的链条当中”。于是,李晶在《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中简要回顾了西方音乐史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的创作中有关“死亡”的艺术表现。这一回顾,虽然简要,却十分有意义。因为这涉及了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价值取向的问题。这就关系到“西方音乐何以为西方音乐”这个根本问题了。这不能不说是阅读这本《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时所获得的一个启示。
  • 作者简介:
         李晶运城学音乐系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员。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交响》、《音乐探索》、《中国音乐教育》、《歌海》、《北方音乐》等音乐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了山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高校音乐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勃拉姆斯音乐中死亡情结之探源

    一、死亡--浪漫主义的重要命题

    二、梦想--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忧郁

    三、孤寂--勃拉姆斯的人生与情感经历

    第二章 勃拉姆斯创作中的死亡情结

    第一节 早期创作中对“死亡”的敬畏与反抗(1853-1861)

    一、《舒曼主题变奏曲》(Op.9,1854)

    二、《钢琴叙事曲》(Op.10No.1,1854)

    三、《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Op,25,1854-1861)

    四、《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1854-1858)

    五、《降a小调赋格》(1856)

    六、《c小调第三钢琴四重奏》(Op.60,1854-1875)

    第二节 中期创作中对“死亡”的宗教哲思与慰藉(1862-1884)

    一、《法国号三重奏》(Op.40,1864-1865)

    二、《德语安魂曲》(Op.45,1857-1868)

    三、《第一弦乐四重奏》(Op.51-1No.1,1873)

    四、《二首经文歌》(Op.74,1877)

    五、《g小调钢琴狂想曲》(op.79-2,1879)

    六、《悲剧序曲》(Op.81,1880)

    七、《哀悼之歌》(Op.82,1880-1881)

    八、《第四交响曲》(Op.98,1884-1885)

    第三节 晚期创作中对“死亡”的超越与追问(1884-1897)

    一、《死是冰冷的夜》(Op.96-1,1884)

    二、《我的睡眠更为微弱》(Op.105--2,1886)

    三、《在教堂墓地》(Op.105--4,1886)

    四、《三首间奏曲》(Op.117,1892)

    五、《四首严肃歌曲》(Op.121,1896)

    六、《十一首众赞歌前奏曲》(Op.122,1896)

    第三章 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意义探寻

    一、勃拉姆斯创作中“死亡”主题的音乐表现

    二、勃拉姆斯创作中“死亡”主题的寓意变奏

    尾声勃拉姆斯创作现象的意义与价值探寻

    附录

    附录一 勃拉姆斯编年表

    附录二 勃拉姆斯作品表

    附录三 勃拉姆斯关系人名表

    附录四 《新的道路》

    附录五 《德语安魂曲》唱词(德、中文对照)

    附录六 宣言

    附录七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与实践:闸北区人民检查院理论研究成果集萃
曾勉 主编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与追求——在嘉高的岁月里
张益民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死刑
[法]加缪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改革 财政补偿与医疗卫生服务
辛昱辰、清林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之苑
成范永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
陈培忠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
陈培忠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与探究:张天飞哲学文集
张天飞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调研报告选
中共中央党校第四期半年制中青班二支部 编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
辛昱辰;萧安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与实践:闸北区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成果集萃
曾勉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思索者的回望
曹天生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中药炮制实训指导(李雨田)
李晶 主编;李雨田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李晶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媒介融合时代的体育解说实践与思考——与知名解说员面对面
李晶 编;薛文婷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跨文化认知与认同:一项基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
李晶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英国20世纪戏剧研究
李晶 著;刘红卫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李晶 著;刘晖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文化养老
李晶 张秋霞 罗晓晖 魏彦彦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基于价值让渡系统的低碳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
李晶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润泽教育晴空
李晶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新疆燃煤电厂燃煤副产物的高值利用(英文版)
李晶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魔方小说电影改编的艺术
李晶 著
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勃拉姆斯音乐创作“死亡情绪”之解析
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