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300087948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7页
字数: 31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管理
50人买过
  • 一个国家出现之前,必须要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不同的国家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这一目标,而那些途径恰恰植根于企业以及企业形成过程中的所有权模式以及公司治理结构。
    分散的、大规模的公众持有企业在美国商业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还比较虚弱,或者说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比较脆弱。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所有权不是分散的,而是集中的。这还不是在简单意义上的集中。在公众企业里,连接管理者与分散的股东之间的纽带,很容易与共同的政治环境发生摩擦,比如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里的政治环境等等。
    社会民主会迫使管理者稳定雇佣的工人,放弃一些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却颇具风险性的企业机会,合理地利用资本,而不是当市场萎靡与原有企业生产能力不匹配的时候一味地缩小规模。在所有权分散的公众企业里,管理者必须谨慎行事,他们如何恰当地使用决策自由对股东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者的努力行为创造了企业利润。在美国为了诱使管理者与分散化股东相一致的那些现代性手段——激励性薪酬、透明性财务、敌意收购、强大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准则——已经被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大大地削弱,而且有时候还被恶意诋毁。
    因此,公众企业像其他公司一样,有比较高的代理成本,而且还有由于能作为控制成本的最好方式而一直被保留延续下来的大股东持有模式。
    社会民主可能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总福利,但如果真是如此,它们应该比那些很少有社会反馈的国家更少地使用公众企业。在这里,作者不仅要揭示欧洲所有权集中制的政治性解释,而且要揭示美国公众企业兴起的一个关键政治前提,即社会民主对美国商业公司的压力是相当微弱的。 马克·罗伊,哈佛法学院伯格法学教授,主要教授公司法、破产法等课程。 导论
    第一篇政治冲突中的公司制度
    第1章和平预期
    1.1公司的政治基础
    1.2股东与雇员疏离关系的多样性与持久性
    第2章西方富裕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
    2.1分散与集中的所有权
    2.2管理薪酬与劳工影响
    2.3一个国家的大小、发展水平或者公司法律制度能否单独解释这些差异?
    第3章一般性理论
    3.1所有者、管理者和雇员
    3.2共同决策制和终身雇佣制
    3.3实证和规范的理论
    3.4效率隐喻?
    3.5社会民主主义

    第二篇社会冲突与公司治理制度
    第4章社会民主主义和代理成本:股权的集中
    4.1共同决策制下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作用
    4.2没有共同决策制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作用
    4.3一般性效应:偏袒雇员,远离股东
    4.4直接效应:削弱变化,提高代理成本
    4.5间接效应:由于代理成本的提高,僵化劳务市场
    第5章削弱股东对管理者的控制权
    5.1股东财富最大化
    5.2透明性财务制度
    5.3激励薪酬
    5.4敌意收购和代理权竞争

    第三篇左一右翼政治与所有权分离: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6章数据及其证明
    6.1政治影响下的集中所有权回归分析
    6.2表格和相关系数
    6.3数据讨论

    第四篇国别比较研究
    第7章法国
    第8章德国
    8.1德国的共同决策制
    8.2德国的董事会
    8.3共同决策制和董事会的反应
    8.4证券市场和对管理者的监管
    8.5替代产物
    8.6什么先出现?
    8.7欧洲大陆其他地区盛行的集中制
    8.8法律理论的局限:共同决策制比公司法对股东价值影响更大
    8.9税收
    8.10结论:共同决策制和分散化所有权的紧张关系
    第9章意大利
    第10章日本
    10.1战后日本劳动关系中的暴力和冲突
    10.2用于解决冲突的终身雇佣制
    10.3内部董事与债权人的互补
    10.4数据显示
    10.5小结
    第11章瑞典
    第12章英国
    第13章美国
    第14章样本需要再扩展吗?

    第五篇因果关系的说明
    第15章论题的多种形式
    15.1被视为寻租的社会民主主义
    15.2对股东制度的对抗状态以及良性忽视
    15.3单纯的微观经济基础
    15.4有利于社会民主的所有权集中
    15.5在小国经济中的寻租
    15.6渴求稳定
    15.7管理层效用函数
    15.8不同的多种形式
    第16章政治的反冲效应
    16.1不稳定性
    16.2稳定的功效
    16.3政治转变?
    16.4美国在动乱之外吗?细微变化会怎样?
    16.5小结
    第17章隐喻式的契约
    第18章租金
    18.1问题:产业组织影响代理成本
    18.2垄断者矩阵
    18.3但谁得到了该矩阵?
    18.4管理者的偷懒问题
    18.5仅资本市场无法解决偷懒问题
    18.6代理成本:来自员工的影响
    18.7高昂的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
    18.8又是政治问题?
    第19章租金和政治
    19.1主要结果
    19.2相反的情况: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的结果
    19.3劳工法和集中制所有权的逻辑顺序
    19.4因果关系的逻辑方向
    19.5全球化及国际化竞争加剧时的政治结局
    第20章租金和所有权集中制
    20.1所有权集中制的意义
    20.2私人福利控制理论的意义
    20.3国内垄断的苗头
    20.4垄断权衡艰难时企业走向公有及不断成长的意义:一项限制性条款
    20.5租金及其对公司的影响:小结
    第21章欧洲大陆的政治变革
    21.1政策变化和时间序列数据
    21.2政策变化和路径依赖
    21.3同时进行
    第22章备选方案:数据
    22.1理论
    22.2验证
    22.3数据

    第六篇公司法的局限
    第23章作为证券市场基础的公司法理论
    23.1简介
    23.2争论:推动所有权分散化的公司法
    23.3保护小股东
    23.4专业公司法理论的吸引力
    第24章公司法的局限:理论分析
    24.1公司法无法触及之处:代理成本如何阻止分离
    24.2在不增加分离度的情况下,完善公司法
    24.3公司法影响代理成本的有限能力
    24.4法律对代理成本的间接影响
    24.5即便法律能深刻影响两种类型的代理成本
    24.6界定代理成本和个人利益的精确度
    24.7最新法律理论模棱两可:何时较好的法律会降低分离度?
    24.8纯法律理论的局限性
    第25章公司法的局限:数据
    25.1质量的测度
    25.2数据:良好的公司制度,薄弱的分散
    第26章公司法质量及其局限

    第七篇统一两种政治理论
    第27章公司治理中的平民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内容简介:
    一个国家出现之前,必须要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不同的国家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这一目标,而那些途径恰恰植根于企业以及企业形成过程中的所有权模式以及公司治理结构。
    分散的、大规模的公众持有企业在美国商业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还比较虚弱,或者说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比较脆弱。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所有权不是分散的,而是集中的。这还不是在简单意义上的集中。在公众企业里,连接管理者与分散的股东之间的纽带,很容易与共同的政治环境发生摩擦,比如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里的政治环境等等。
    社会民主会迫使管理者稳定雇佣的工人,放弃一些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却颇具风险性的企业机会,合理地利用资本,而不是当市场萎靡与原有企业生产能力不匹配的时候一味地缩小规模。在所有权分散的公众企业里,管理者必须谨慎行事,他们如何恰当地使用决策自由对股东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者的努力行为创造了企业利润。在美国为了诱使管理者与分散化股东相一致的那些现代性手段——激励性薪酬、透明性财务、敌意收购、强大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准则——已经被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大大地削弱,而且有时候还被恶意诋毁。
    因此,公众企业像其他公司一样,有比较高的代理成本,而且还有由于能作为控制成本的最好方式而一直被保留延续下来的大股东持有模式。
    社会民主可能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总福利,但如果真是如此,它们应该比那些很少有社会反馈的国家更少地使用公众企业。在这里,作者不仅要揭示欧洲所有权集中制的政治性解释,而且要揭示美国公众企业兴起的一个关键政治前提,即社会民主对美国商业公司的压力是相当微弱的。
  • 作者简介:
    马克·罗伊,哈佛法学院伯格法学教授,主要教授公司法、破产法等课程。
  • 目录:
    导论
    第一篇政治冲突中的公司制度
    第1章和平预期
    1.1公司的政治基础
    1.2股东与雇员疏离关系的多样性与持久性
    第2章西方富裕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
    2.1分散与集中的所有权
    2.2管理薪酬与劳工影响
    2.3一个国家的大小、发展水平或者公司法律制度能否单独解释这些差异?
    第3章一般性理论
    3.1所有者、管理者和雇员
    3.2共同决策制和终身雇佣制
    3.3实证和规范的理论
    3.4效率隐喻?
    3.5社会民主主义

    第二篇社会冲突与公司治理制度
    第4章社会民主主义和代理成本:股权的集中
    4.1共同决策制下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作用
    4.2没有共同决策制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作用
    4.3一般性效应:偏袒雇员,远离股东
    4.4直接效应:削弱变化,提高代理成本
    4.5间接效应:由于代理成本的提高,僵化劳务市场
    第5章削弱股东对管理者的控制权
    5.1股东财富最大化
    5.2透明性财务制度
    5.3激励薪酬
    5.4敌意收购和代理权竞争

    第三篇左一右翼政治与所有权分离: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6章数据及其证明
    6.1政治影响下的集中所有权回归分析
    6.2表格和相关系数
    6.3数据讨论

    第四篇国别比较研究
    第7章法国
    第8章德国
    8.1德国的共同决策制
    8.2德国的董事会
    8.3共同决策制和董事会的反应
    8.4证券市场和对管理者的监管
    8.5替代产物
    8.6什么先出现?
    8.7欧洲大陆其他地区盛行的集中制
    8.8法律理论的局限:共同决策制比公司法对股东价值影响更大
    8.9税收
    8.10结论:共同决策制和分散化所有权的紧张关系
    第9章意大利
    第10章日本
    10.1战后日本劳动关系中的暴力和冲突
    10.2用于解决冲突的终身雇佣制
    10.3内部董事与债权人的互补
    10.4数据显示
    10.5小结
    第11章瑞典
    第12章英国
    第13章美国
    第14章样本需要再扩展吗?

    第五篇因果关系的说明
    第15章论题的多种形式
    15.1被视为寻租的社会民主主义
    15.2对股东制度的对抗状态以及良性忽视
    15.3单纯的微观经济基础
    15.4有利于社会民主的所有权集中
    15.5在小国经济中的寻租
    15.6渴求稳定
    15.7管理层效用函数
    15.8不同的多种形式
    第16章政治的反冲效应
    16.1不稳定性
    16.2稳定的功效
    16.3政治转变?
    16.4美国在动乱之外吗?细微变化会怎样?
    16.5小结
    第17章隐喻式的契约
    第18章租金
    18.1问题:产业组织影响代理成本
    18.2垄断者矩阵
    18.3但谁得到了该矩阵?
    18.4管理者的偷懒问题
    18.5仅资本市场无法解决偷懒问题
    18.6代理成本:来自员工的影响
    18.7高昂的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
    18.8又是政治问题?
    第19章租金和政治
    19.1主要结果
    19.2相反的情况: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的结果
    19.3劳工法和集中制所有权的逻辑顺序
    19.4因果关系的逻辑方向
    19.5全球化及国际化竞争加剧时的政治结局
    第20章租金和所有权集中制
    20.1所有权集中制的意义
    20.2私人福利控制理论的意义
    20.3国内垄断的苗头
    20.4垄断权衡艰难时企业走向公有及不断成长的意义:一项限制性条款
    20.5租金及其对公司的影响:小结
    第21章欧洲大陆的政治变革
    21.1政策变化和时间序列数据
    21.2政策变化和路径依赖
    21.3同时进行
    第22章备选方案:数据
    22.1理论
    22.2验证
    22.3数据

    第六篇公司法的局限
    第23章作为证券市场基础的公司法理论
    23.1简介
    23.2争论:推动所有权分散化的公司法
    23.3保护小股东
    23.4专业公司法理论的吸引力
    第24章公司法的局限:理论分析
    24.1公司法无法触及之处:代理成本如何阻止分离
    24.2在不增加分离度的情况下,完善公司法
    24.3公司法影响代理成本的有限能力
    24.4法律对代理成本的间接影响
    24.5即便法律能深刻影响两种类型的代理成本
    24.6界定代理成本和个人利益的精确度
    24.7最新法律理论模棱两可:何时较好的法律会降低分离度?
    24.8纯法律理论的局限性
    第25章公司法的局限:数据
    25.1质量的测度
    25.2数据:良好的公司制度,薄弱的分散
    第26章公司法质量及其局限

    第七篇统一两种政治理论
    第27章公司治理中的平民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常青:英美法日德公司治理的比较
[英]乔纳森·查卡姆 著;郑江淮 译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企业行为理论:(第二版)
西尔特、马奇 著;李强 译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监督监督人:21世纪的公司治理
孟克斯、米诺 著;杨介棒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法: 规则与应用
徐强胜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资本经营原理与案例
韦德洪 杨海燕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保卫战:公司控制权案例点评与战术指导(第三版)
唐青林, 张德荣, 李斌编著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对外担保裁判规则解读与评析
马永林,蔡正建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公司治理与诉讼实战指引(第二版)
唐青林, 李舒 主编 张德荣, 李斌 副主编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印章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公司印章风险防范指南
唐青林 李舒 主编,王盼 李元元 副主编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章程陷阱及72个核心条款设计指引(第二版)基于200个公司章程及股东争议真实案例深度解析
唐青林,李舒 主编;李斌,张德荣 副主编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法评注
李建伟 主编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商标管理:商业逻辑与战略思维
袁真富、苏和秦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分配规制初论——基于对美国51个州及特区的立法分析
林凯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编写组
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公司人格否认案件裁判精要与办案指导
王春生,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