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8
版次: 1
ISBN: 9787509709771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9页
字数: 2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差异与平等: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从个体、群体与社会三个层面对农村艾滋病患者进行了性别分析。研究显示,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是全过程的,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冲击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必然从单向向双向阶段转变,因此社会性别重构方向是两者关系的关键。艾滋病彰显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但并未恶化社会性别的重构。 张翠娥,广西荔浦人。2000年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开始攻读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性别社会学,在《妇女研究论丛》、《江汉论坛》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非政府组织研究》,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思路
    第三节研究意义
    第四节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社会性别研究概况
    第二节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节调查点的选择
    第二节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
    第四节资料的分析

    第四章性别角色与艾滋病
    第一节社会角色与性别角色
    第二节角色的变迁
    第三节性别角色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四节艾滋病对性别角色重构的冲击

    第五章性别关系与艾滋病
    第一节社会关系与性别关系
    第二节关系的变迁
    第三节性别关系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四节艾滋病对性别关系演变的冲击

    第六章性别文化与艾滋病
    第一节社会文化与性别文化
    第二节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性别文化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四节艾滋病对性别文化重建的冲击

    第七章社会性别与艾滋病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讨论
    第三节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防治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个案访谈对象简介
    附录四焦点小组成员简介
    后记
  • 内容简介:
    《差异与平等: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从个体、群体与社会三个层面对农村艾滋病患者进行了性别分析。研究显示,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是全过程的,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冲击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必然从单向向双向阶段转变,因此社会性别重构方向是两者关系的关键。艾滋病彰显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但并未恶化社会性别的重构。
  • 作者简介:
    张翠娥,广西荔浦人。2000年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开始攻读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性别社会学,在《妇女研究论丛》、《江汉论坛》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非政府组织研究》,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
  •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思路
    第三节研究意义
    第四节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社会性别研究概况
    第二节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节调查点的选择
    第二节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
    第四节资料的分析

    第四章性别角色与艾滋病
    第一节社会角色与性别角色
    第二节角色的变迁
    第三节性别角色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四节艾滋病对性别角色重构的冲击

    第五章性别关系与艾滋病
    第一节社会关系与性别关系
    第二节关系的变迁
    第三节性别关系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四节艾滋病对性别关系演变的冲击

    第六章性别文化与艾滋病
    第一节社会文化与性别文化
    第二节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性别文化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第四节艾滋病对性别文化重建的冲击

    第七章社会性别与艾滋病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讨论
    第三节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防治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个案访谈对象简介
    附录四焦点小组成员简介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防控“武汉行动”
王夏;徐晓军;谢年华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防治科普知识
杨兴祥 编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标准数据集(2022版)
沈银忠 主编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实例图谱
陈耀凯、吕圣秀 著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手册
张福杰;赵红心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指南(2021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相关眼病图谱
孙挥宇;毛菲菲;李丹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社区组织指导手册
张福杰;王辉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母婴健康管理
陈丹青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单阳家庭干预操作手册
赖文红 编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升策略及实践
黄玉玲 著;杨淑娟、余彬、唐雪峰、杨淑娟、余彬、唐雪峰、黄玉玲 编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差异与平等
艾滋病临床病例分析
赵清霞;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