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放牧与围栏的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与碳平衡

基于放牧与围栏的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与碳平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8
版次: 1
ISBN: 9787122273338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基于放牧与围栏的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与碳平衡》涉及实验研究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吴新宏研究员、丁勇博士、萨茹拉博士、李西良博士,青海大学芦光新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广民研究员,李天才副研究员,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施建军研究员、德科加研究员、徐成体研究员等多位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感谢项目组杨予海教授、石红霄博士、邹华高级畜牧师、曹振民副教授、畅喜云副教授、张东杰教授、闫国苍副教授、颜昌兰硕士、贾晶婷硕士等多位同志的辛勤工作,以及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关心支持项目研究进展的杨广泉教授、叶超副教授、努果副教授、董永森教授及学院党委副书记昝春明同志等,*后也感谢主审专家董全民研究员以及从未谋面,文中参考引用的作者和专家们,是你们的学术成果让我的研究更加充实。对于这些专家艰辛的劳动付出和无私的科学奉献精神,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鉴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还有许多理论和机理问题以及草地管理措施的评价仍然需要多科学家们认真细致地探索发现,以臻完善。因笔者水平有限,其中许多观点和论述,不当之处难以避免。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不吝赐教,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引言1
    1三江源区自然概况及生态环境现状3
    1.1三江源区自然概况3
    1.1.1地质地貌特征3
    1.1.2气候4
    1.1.3水文特征8
    1.1.4土壤理化性质9
    1.1.5主要草地资源及其特征12
    1.2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14
    1.2.1草地生态系统脆弱,管理经营水平低下14
    1.2.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草地退化比例高15
    1.2.3草地鼠虫危害严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15
    1.2.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16
    1.3三江源区主要动植物资源16
    2研究内容与方法18
    2.1研究区域概况18
    2.1.1地理位置18
    2.1.2自然概况19
    2.2研究内容24
    2.2.1放牧与围栏高山嵩草草甸植物个体形态特征的变异特征24
    2.2.2放牧与围栏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特征24
    2.2.3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分配状况24
    2.2.4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特征25
    2.2.5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25
    2.3研究目标25
    2.4试验设计26
    2.5研究意义27
    3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因素29
    3.1碳循环与碳平衡29
    3.2气候因素31
    3.2.1对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31
    3.2.2对土壤呼吸的影响32
    3.2.3对凋落物的影响34
    3.2.4对土壤碳库的影响36
    3.3CO2增加37
    3.4人类活动38
    3.4.1围栏禁牧38
    3.4.2放牧39
    3.4.3施肥40
    3.4.4其他42
    3.5土壤呼吸测量和估算方法43
    3.5.1封闭式动态气室法44
    3.5.2开放式动态气室法44
    3.5.3封闭式静态气室法45
    3.5.4气相色谱法45
    3.5.5气井法45
    4围封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47
    4.1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48
    4.1.1放牧对植物个体的影响48
    4.1.2放牧对植物种群的影响48
    4.1.3植物群落的退化演替49
    4.2放牧对土壤的影响50
    4.3放牧对碳循环的影响50
    4.3.1放牧对碳输入的影响50
    4.3.2放牧对碳输出的影响51
    4.4围封对草地植被、土壤和碳循环的影响52
    5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个体形态53
    5.1材料与方法53
    5.1.1采样与测定53
    5.1.2数据处理54
    5.2结果与分析54
    5.2.1植物个体水平方向的变化54
    5.2.2植物个体垂直方向的变化55
    5.2.3植物个体营养(生殖)枝的变化56
    5.2.4植物个体地上形态性状的变化57
    5.2.5植物繁殖体的变化58
    5.3结论59
    5.4讨论59
    5.4.1三江源地区放牧高寒草甸群落植株的个体矮小化现象59
    5.4.2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群落植物性状对放牧方式的适应性61
    5.4.3形态性状既具有变异性又具有稳定性,受其本身遗传组成和所处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影响62
    6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的群落特征63
    6.1材料与方法63
    6.1.1采样与测定63
    6.1.2数据处理64
    6.2结果与分析65
    6.2.1群落组成及其重要值65
    6.2.2物种丰富度67
    6.2.3群落物种相似度68
    6.2.4群落多样性68
    6.2.5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69
    6.3结论70
    6.4讨论70
    7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的净初级生产力72
    7.1材料与方法72
    7.1.1采样与测定72
    7.1.2数据处理73
    7.2结果与分析74
    7.2.1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74
    7.2.2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75
    7.2.3地上凋落物季节动态78
    7.2.4家畜采食量季节变化79
    7.2.5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80
    7.2.6各组分净初级生产力贡献率81
    7.3结论82
    7.4讨论838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分配85
    8.1方法与材料86
    8.1.1采样与测定86
    8.1.2数据处理88
    8.2结果与分析88
    8.2.1植物碳、氮分布88
    8.2.2根系碳、氮分布89
    8.2.3土壤碳、氮分布90
    8.2.4生物量动态变化90
    8.2.5植物地上部分碳、氮储量91
    8.2.6根系有机碳、氮储量93
    8.2.7土壤有机碳、总氮储量93
    8.2.8碳、氮储量分配95
    8.3结论96
    8.4讨论97
    8.4.1围栏与放牧对植物量的影响97
    8.4.2围栏与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97
    8.4.3围栏与放牧对总碳、总氮储量的影响98
    9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的土壤呼吸作用99
    9.1方法与材料100
    9.1.1采样与测定100
    9.1.2数据处理101
    9.2结果与分析102
    9.2.1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及其影响因子102
    9.2.2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108
    9.2.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109
    9.3结论110
    9.4讨论111
    10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土壤呼吸空间特征113
    10.1材料与方法113
    10.1.1采样与测定113
    10.1.2数据处理114
    10.2结果与分析115
    10.2.1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描述性统计特征115
    10.2.2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相关关系115
    10.2.3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116
    10.2.4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尺度效应116
    10.3结论117
    10.4讨论118
    11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平衡119
    11.1计算方法119
    11.2结果与分析120
    11.2.1碳输入总量的估算120
    11.2.2各组分占碳输入的份额120
    11.2.3碳输出总量的估算121
    11.2.4碳平衡估算122
    11.3结论122
    11.4讨论123
    12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126
    12.1主要结论126
    12.2问题与展望127
    13发展三江源区高原特色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思考134
    13.1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和发展模式134
    13.2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困境135
    13.3发展高原特色的现代生态畜牧业是三江源的必然要求136
    13.3.1我国生态安全要求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6
    13.3.2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7
    13.3.3牧民增收速度缓慢催生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7
    13.3.4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趋势促使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8
    13.4发展现代高原生态畜牧的SWOT分析138
    13.4.1优势分析139
    13.4.2劣势分析140
    13.4.3机会分析141
    13.4.4威胁分析142
    13.5促进三江源区高原特色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措施143
    参考文献146
  • 内容简介:
      《基于放牧与围栏的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与碳平衡》涉及实验研究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吴新宏研究员、丁勇博士、萨茹拉博士、李西良博士,青海大学芦光新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广民研究员,李天才副研究员,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施建军研究员、德科加研究员、徐成体研究员等多位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感谢项目组杨予海教授、石红霄博士、邹华高级畜牧师、曹振民副教授、畅喜云副教授、张东杰教授、闫国苍副教授、颜昌兰硕士、贾晶婷硕士等多位同志的辛勤工作,以及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关心支持项目研究进展的杨广泉教授、叶超副教授、努果副教授、董永森教授及学院党委副书记昝春明同志等,*后也感谢主审专家董全民研究员以及从未谋面,文中参考引用的作者和专家们,是你们的学术成果让我的研究更加充实。对于这些专家艰辛的劳动付出和无私的科学奉献精神,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鉴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还有许多理论和机理问题以及草地管理措施的评价仍然需要多科学家们认真细致地探索发现,以臻完善。因笔者水平有限,其中许多观点和论述,不当之处难以避免。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不吝赐教,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 目录:
    引言1
    1三江源区自然概况及生态环境现状3
    1.1三江源区自然概况3
    1.1.1地质地貌特征3
    1.1.2气候4
    1.1.3水文特征8
    1.1.4土壤理化性质9
    1.1.5主要草地资源及其特征12
    1.2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14
    1.2.1草地生态系统脆弱,管理经营水平低下14
    1.2.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草地退化比例高15
    1.2.3草地鼠虫危害严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15
    1.2.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16
    1.3三江源区主要动植物资源16
    2研究内容与方法18
    2.1研究区域概况18
    2.1.1地理位置18
    2.1.2自然概况19
    2.2研究内容24
    2.2.1放牧与围栏高山嵩草草甸植物个体形态特征的变异特征24
    2.2.2放牧与围栏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特征24
    2.2.3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分配状况24
    2.2.4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特征25
    2.2.5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25
    2.3研究目标25
    2.4试验设计26
    2.5研究意义27
    3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因素29
    3.1碳循环与碳平衡29
    3.2气候因素31
    3.2.1对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31
    3.2.2对土壤呼吸的影响32
    3.2.3对凋落物的影响34
    3.2.4对土壤碳库的影响36
    3.3CO2增加37
    3.4人类活动38
    3.4.1围栏禁牧38
    3.4.2放牧39
    3.4.3施肥40
    3.4.4其他42
    3.5土壤呼吸测量和估算方法43
    3.5.1封闭式动态气室法44
    3.5.2开放式动态气室法44
    3.5.3封闭式静态气室法45
    3.5.4气相色谱法45
    3.5.5气井法45
    4围封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47
    4.1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48
    4.1.1放牧对植物个体的影响48
    4.1.2放牧对植物种群的影响48
    4.1.3植物群落的退化演替49
    4.2放牧对土壤的影响50
    4.3放牧对碳循环的影响50
    4.3.1放牧对碳输入的影响50
    4.3.2放牧对碳输出的影响51
    4.4围封对草地植被、土壤和碳循环的影响52
    5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个体形态53
    5.1材料与方法53
    5.1.1采样与测定53
    5.1.2数据处理54
    5.2结果与分析54
    5.2.1植物个体水平方向的变化54
    5.2.2植物个体垂直方向的变化55
    5.2.3植物个体营养(生殖)枝的变化56
    5.2.4植物个体地上形态性状的变化57
    5.2.5植物繁殖体的变化58
    5.3结论59
    5.4讨论59
    5.4.1三江源地区放牧高寒草甸群落植株的个体矮小化现象59
    5.4.2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群落植物性状对放牧方式的适应性61
    5.4.3形态性状既具有变异性又具有稳定性,受其本身遗传组成和所处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影响62
    6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的群落特征63
    6.1材料与方法63
    6.1.1采样与测定63
    6.1.2数据处理64
    6.2结果与分析65
    6.2.1群落组成及其重要值65
    6.2.2物种丰富度67
    6.2.3群落物种相似度68
    6.2.4群落多样性68
    6.2.5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69
    6.3结论70
    6.4讨论70
    7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的净初级生产力72
    7.1材料与方法72
    7.1.1采样与测定72
    7.1.2数据处理73
    7.2结果与分析74
    7.2.1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74
    7.2.2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75
    7.2.3地上凋落物季节动态78
    7.2.4家畜采食量季节变化79
    7.2.5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80
    7.2.6各组分净初级生产力贡献率81
    7.3结论82
    7.4讨论838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分配85
    8.1方法与材料86
    8.1.1采样与测定86
    8.1.2数据处理88
    8.2结果与分析88
    8.2.1植物碳、氮分布88
    8.2.2根系碳、氮分布89
    8.2.3土壤碳、氮分布90
    8.2.4生物量动态变化90
    8.2.5植物地上部分碳、氮储量91
    8.2.6根系有机碳、氮储量93
    8.2.7土壤有机碳、总氮储量93
    8.2.8碳、氮储量分配95
    8.3结论96
    8.4讨论97
    8.4.1围栏与放牧对植物量的影响97
    8.4.2围栏与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97
    8.4.3围栏与放牧对总碳、总氮储量的影响98
    9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的土壤呼吸作用99
    9.1方法与材料100
    9.1.1采样与测定100
    9.1.2数据处理101
    9.2结果与分析102
    9.2.1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及其影响因子102
    9.2.2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108
    9.2.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109
    9.3结论110
    9.4讨论111
    10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土壤呼吸空间特征113
    10.1材料与方法113
    10.1.1采样与测定113
    10.1.2数据处理114
    10.2结果与分析115
    10.2.1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描述性统计特征115
    10.2.2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相关关系115
    10.2.3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116
    10.2.4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尺度效应116
    10.3结论117
    10.4讨论118
    11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平衡119
    11.1计算方法119
    11.2结果与分析120
    11.2.1碳输入总量的估算120
    11.2.2各组分占碳输入的份额120
    11.2.3碳输出总量的估算121
    11.2.4碳平衡估算122
    11.3结论122
    11.4讨论123
    12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126
    12.1主要结论126
    12.2问题与展望127
    13发展三江源区高原特色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思考134
    13.1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和发展模式134
    13.2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困境135
    13.3发展高原特色的现代生态畜牧业是三江源的必然要求136
    13.3.1我国生态安全要求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6
    13.3.2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7
    13.3.3牧民增收速度缓慢催生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7
    13.3.4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趋势促使三江源必须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138
    13.4发展现代高原生态畜牧的SWOT分析138
    13.4.1优势分析139
    13.4.2劣势分析140
    13.4.3机会分析141
    13.4.4威胁分析142
    13.5促进三江源区高原特色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措施143
    参考文献14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基于放牧与围栏的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与碳平衡
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系列教材)
范月君、杨予海 编
基于放牧与围栏的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与碳平衡
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方法及植物识别
范月君 主编;聂学敏;芦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