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4
版次: 1
ISBN: 9787516141946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2人买过
  •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蕴含着大量珍贵的与妇女有关的信息,为我们开启了眺望其多样性存在的宝贵窗户。如果将女性的认同界定为女性同一性建构的话,那么女性形象的认同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体系对于女性形象的指认,二是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下女性对自身形象的领悟和确认。事实上,这两个方面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交互建构的。而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恰好为分析女性形象的集体认同与自我认同,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对比框架。
      由于史诗、古歌、叙事诗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权威性口传经典,《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将其主要归为一种与女性个体自我相对的,他者的、集体的“前见”性表述,而将少数民族女性自我吟唱的歌谣归为女性自我认同的表述。尽管这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难分界限,但仍然各有主导、各有侧重。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古歌、叙事长诗等口传典范,汇集了关于女性身体形象、行为形态和角色气质等方面的社会群体的审美想象。女性身体形象可以被看作是在社会意识形态规范下形成的一套描述性和规范性的身体表意符号。而女性行为和角色气质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合乎男权文化规范的特征。从女性形象的身体、行为到角色气质的认同建构,其实是一个从生理性别认同到社会性别认同逐步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建构女性形象认同的重要作用。
      同时,云南少数民族歌谣中还汇集了大量以女性为主体言说者、以女性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女性自我认同表述。在情歌中,女性表现出对于尊严、爱情与荣誉的自我要求和尚情重义的价值认同;在婚嫁歌唱中,表现出对自身不可替代的社会生产价值的认识、在身份过渡中自我认同的危机感及其最终对于男权主流价值观的皈依。最后,在其他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歌谣中,则突显对于生产技艺的信仰和婚后苦闷生活的抱怨,展示了自我生存价值的高低向度。妇女的自我吟唱呈现出女性自我认同在“理想类型”与“本真经验”之间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创世史诗、叙事长诗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相比,二者之间既有叠合也有差异。其中,性别角色较容易在他者认同和女性自我认同之间取得一致性,而行为形态、身体形象的他者认同与女性自我认同之间则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史诗、叙事歌谣中那些典型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往往采取“完型镜像”式的认同建构,具有某种性别类属的稳定性、秩序性和审美性。而在妇女吟唱的歌谣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则更多地依赖于日常的片段式的抒情,具有个体化的随意性和非秩序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类型化的女性镜像。女性主体性的形成,因而呈现为一个女性自我感知不断向完型镜像凝结同时又不断冲突的过程。“完型镜像”式的认同与“片段感发”式认同之间相互影响、交互构建,不断重塑着女性形象当下的自我认同。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最后则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的基础层面、自我认同的困境及解决途径,以及性别认同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审美特质。
      女性形象的他者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比较叠合一致的是女性作为“人”和“类”的生命经验,而“个体”的生命经验则更多地表现出多声部的色彩。女性性别认同中其实包含着人性、类性和个体自我性等三个层面,但三个层面实则交杂糅合、难分难解。基于此,也说明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不可能脱离民族审美文化的影响,自我性的建构中离不开他性的塑造。因而,以反抗为手段的自我认同,恰恰会落入以男权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结构之中;而突破的路径正在于辩证地接纳“自我的他性”,从民族审美文化中汲取性别认同的养分,寓性别认同于民族审美认同之中。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关于性别的民族审美文化认同的元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恰恰维护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自身的存在价值,是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的重要美学基质。   曾静,女,1981年生,云南弥渡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戏剧人类学研究。在《南开学报》、《学术探索》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第二作者),参著《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等。 导言
    第一节女性主义理论中关于认同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第一章史诗、叙事诗等典范传唱对女性形象认同的塑造
    第一节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构建
    一永恒的生命创世象征体的女性身体形象
    二破坏性的女性身体形象
    三理想化的美丽女性身体形象
    第二节女性行为形态认同的构建
    一作为执于爱情者的女性行为
    二作为婚姻施予者的女性行为
    三作为坏事者的女性行为
    第三节女性角色气质认同的构建
    一两极化的母亲角色气质
    二勤劳持家的妻子角色气质
    三前后变化的女儿角色气质

    第二章以妇女为吟唱主体的歌谣对女性形象认同的构建
    第一节情歌对唱中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
    一“对歌择配”的形象与女性自主的荣誉感
    二“对天盟誓”的形象与女性忠执的情义观
    第二节婚嫁歌唱中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
    一“巧言索聘”的形象与女性自我价值的彰显
    二“哭嫁新娘”的形象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焦虑
    第三节其他生活歌谣吟唱中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
    一“姑娘手儿巧”的体面
    二“媳妇最可怜”的苦闷

    第三章典范传唱与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认同的交互构建
    第一节典范传唱与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一女性角色形象及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二女性行为形态及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三女性身体形象及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第二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的交互构建
    一“完型镜像”式的认同方式
    二“片段感发”式的认同方式
    三两种方式之间的交互构建

    第四章从女性形象的性别认同到民族审美认同
    第一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性别认同的层面及特征
    一女性性别认同的基础层面
    二女性形象的认同层面与关系特征
    第二节当代视野下云南少数民族女性自我认同的困境和途径
    一女性自我认同的困境与困境中的自我认同
    二寓女性形象的“性别认同”于“审美认同”之中
    第三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审美认同的特质
    一“女性与自然亲缘同构”的审美意识
    二“两性耦合共生”的审美取向
    三“不离日用伦常”的审美趣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蕴含着大量珍贵的与妇女有关的信息,为我们开启了眺望其多样性存在的宝贵窗户。如果将女性的认同界定为女性同一性建构的话,那么女性形象的认同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体系对于女性形象的指认,二是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下女性对自身形象的领悟和确认。事实上,这两个方面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交互建构的。而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恰好为分析女性形象的集体认同与自我认同,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对比框架。
      由于史诗、古歌、叙事诗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权威性口传经典,《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将其主要归为一种与女性个体自我相对的,他者的、集体的“前见”性表述,而将少数民族女性自我吟唱的歌谣归为女性自我认同的表述。尽管这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难分界限,但仍然各有主导、各有侧重。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古歌、叙事长诗等口传典范,汇集了关于女性身体形象、行为形态和角色气质等方面的社会群体的审美想象。女性身体形象可以被看作是在社会意识形态规范下形成的一套描述性和规范性的身体表意符号。而女性行为和角色气质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合乎男权文化规范的特征。从女性形象的身体、行为到角色气质的认同建构,其实是一个从生理性别认同到社会性别认同逐步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建构女性形象认同的重要作用。
      同时,云南少数民族歌谣中还汇集了大量以女性为主体言说者、以女性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女性自我认同表述。在情歌中,女性表现出对于尊严、爱情与荣誉的自我要求和尚情重义的价值认同;在婚嫁歌唱中,表现出对自身不可替代的社会生产价值的认识、在身份过渡中自我认同的危机感及其最终对于男权主流价值观的皈依。最后,在其他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歌谣中,则突显对于生产技艺的信仰和婚后苦闷生活的抱怨,展示了自我生存价值的高低向度。妇女的自我吟唱呈现出女性自我认同在“理想类型”与“本真经验”之间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创世史诗、叙事长诗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相比,二者之间既有叠合也有差异。其中,性别角色较容易在他者认同和女性自我认同之间取得一致性,而行为形态、身体形象的他者认同与女性自我认同之间则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史诗、叙事歌谣中那些典型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往往采取“完型镜像”式的认同建构,具有某种性别类属的稳定性、秩序性和审美性。而在妇女吟唱的歌谣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则更多地依赖于日常的片段式的抒情,具有个体化的随意性和非秩序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类型化的女性镜像。女性主体性的形成,因而呈现为一个女性自我感知不断向完型镜像凝结同时又不断冲突的过程。“完型镜像”式的认同与“片段感发”式认同之间相互影响、交互构建,不断重塑着女性形象当下的自我认同。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最后则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的基础层面、自我认同的困境及解决途径,以及性别认同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审美特质。
      女性形象的他者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比较叠合一致的是女性作为“人”和“类”的生命经验,而“个体”的生命经验则更多地表现出多声部的色彩。女性性别认同中其实包含着人性、类性和个体自我性等三个层面,但三个层面实则交杂糅合、难分难解。基于此,也说明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不可能脱离民族审美文化的影响,自我性的建构中离不开他性的塑造。因而,以反抗为手段的自我认同,恰恰会落入以男权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结构之中;而突破的路径正在于辩证地接纳“自我的他性”,从民族审美文化中汲取性别认同的养分,寓性别认同于民族审美认同之中。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关于性别的民族审美文化认同的元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恰恰维护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自身的存在价值,是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的重要美学基质。
  • 作者简介:
      曾静,女,1981年生,云南弥渡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戏剧人类学研究。在《南开学报》、《学术探索》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第二作者),参著《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等。
  • 目录:
    导言
    第一节女性主义理论中关于认同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第一章史诗、叙事诗等典范传唱对女性形象认同的塑造
    第一节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构建
    一永恒的生命创世象征体的女性身体形象
    二破坏性的女性身体形象
    三理想化的美丽女性身体形象
    第二节女性行为形态认同的构建
    一作为执于爱情者的女性行为
    二作为婚姻施予者的女性行为
    三作为坏事者的女性行为
    第三节女性角色气质认同的构建
    一两极化的母亲角色气质
    二勤劳持家的妻子角色气质
    三前后变化的女儿角色气质

    第二章以妇女为吟唱主体的歌谣对女性形象认同的构建
    第一节情歌对唱中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
    一“对歌择配”的形象与女性自主的荣誉感
    二“对天盟誓”的形象与女性忠执的情义观
    第二节婚嫁歌唱中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
    一“巧言索聘”的形象与女性自我价值的彰显
    二“哭嫁新娘”的形象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焦虑
    第三节其他生活歌谣吟唱中女性形象的自我认同
    一“姑娘手儿巧”的体面
    二“媳妇最可怜”的苦闷

    第三章典范传唱与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认同的交互构建
    第一节典范传唱与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一女性角色形象及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二女性行为形态及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三女性身体形象及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第二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认同的交互构建
    一“完型镜像”式的认同方式
    二“片段感发”式的认同方式
    三两种方式之间的交互构建

    第四章从女性形象的性别认同到民族审美认同
    第一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性别认同的层面及特征
    一女性性别认同的基础层面
    二女性形象的认同层面与关系特征
    第二节当代视野下云南少数民族女性自我认同的困境和途径
    一女性自我认同的困境与困境中的自我认同
    二寓女性形象的“性别认同”于“审美认同”之中
    第三节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审美认同的特质
    一“女性与自然亲缘同构”的审美意识
    二“两性耦合共生”的审美取向
    三“不离日用伦常”的审美趣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杨广容、李永梅、李家华 编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濒危怒语良苏话研究
陈海宏,谭丽亚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李家祥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省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构建
张俊婕 著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四季旅行( 第3版)
《亲历者》编辑部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消除疟疾历程(精)
周红宁、许建卫、林祖锐 编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立体生态稻作亚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杨从党、李贵勇、李刚华 编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盐运古道上的聚落与建筑
赵逵,李雨萌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壮族民间文学引论
王淑英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常见植物图鉴(精)
董建昌 编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21-2022)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昆明)、陈晓未、颜晓飞 编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云南马拉松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史
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
曾静 著;张国良;汤文俊;孙一杰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幼儿生活英语4(音像)(含教材.图片.练习册.1CD)
曾静 主编;张国华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新世纪基础英语3(学生用书)(供成人教育用)
曾静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