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562056409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2页
字数: 3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3人买过
  •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以“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为主题,通过广泛、扎实的比较法研究以及实践案例讨论,尝试在宪法、民法、刑法、媒体法等多重视角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名誉权与表达自由的利益衡量界限。论文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得当,诸多观点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对于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岳业鹏,1985年8月生,男,山西阳泉人,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先后在《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合同法注释全书·总则部分》及《合同法注释全书·分则部分》两部著作,联合编著《大规模侵权法律对策研究》一部,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自主项目各一项。本作品《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获得“第六届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传媒法研究丛书总序
    序言
    导言宪法语境下的媒体诽谤侵权责任

    第一章研究媒体侵权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
    第一节本书研究的基本背景与必要性
    一、媒体侵权案件背后掩盖的“宪法危机”
    二、新闻界的“积极”与民法学界的“淡漠”
    三、超越媒体侵权存废论:现实与发展的双重视角
    第二节本书的研究范围:媒体侵权与名誉权保护
    一、表达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两种宪法价值的冲突
    二、媒体报道与公众知情权
    三、诽谤与名誉权保护
    第三节本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表达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名誉权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保护
    一、名誉权的意义:共识与分歧
    二、名誉权的理论基础
    三、名誉权法律保护的比较法概观
    第二节表达自由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保护
    一、言论自由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新闻自由的争论
    三、表达自由法律保护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侵权责任法的宪法化
    一、侵权责任法宪法化的基础:侵权法与宪法的互动
    二、各国诽谤法宪法化的实践
    三、诽谤法宪法化的内容
    第四节我国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协调的选择
    一、我国表达自由与名誉权协调的现实状况
    二、利益衡量的现实路径:最高人民法院的规范性解释
    三、名誉侵权责任宪法化需要着力的问题

    第三章媒体诽谤诉讼的一般要件
    第一节原告类型的考虑
    一、自然人
    二、法人及其他组织
    三、国家机构
    四、死者近亲属
    五、不特定群体
    第二节媒体被告的种类与特征
    一、新闻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二、转载者
    三、新闻材料提供者
    四、投稿者
    第三节媒体侵权言论的类型化
    一、侵权言论属性的类型:事实报道与意见表达
    二、侵权言论内容的类型化:公言论与私言论
    第四节名誉毁损及其证明责任
    一、言论的诽谤性(defamatory)
    二、发表言论已为第三人所知悉
    三、名誉权损害的证明

    第四章新闻报道侵权的责任限度
    第一节真实性抗辩
    一、正当化事由(justification)与真实性(tmth)
    二、何谓“真实”
    三、“言论不实”的证明责任
    四、我国真实性抗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事实报道言论的免责特权
    一、概述
    二、绝对特权
    三、相对特权
    四、我国报道特许权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不实言论保护的宪法化基准
    一、“安全失实区”及其意义
    二、安全失实区范围的比较研究与妥当标准
    三、主观要件的举证责任
    四、方法上的困惑:违法性与过错的区分与融合
    第四节我国新闻报道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合宪性解释
    一、新闻报道侵权中的“过错”要件
    二、构成要件合宪性解释的妥当结论

    第五章意见表达侵权的责任限度
    第一节诚实观点抗辩的发展、构成与适用
    一、公正评论原则:普通法对于意见表达的保护
    二、英国诽谤法的新发展:“公正评论”与“诚实观点”
    三、诚实观点抗辩的构成要件
    四、学术评论抗辩
    第二节意见表达的违法性判断
    一、公正评论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继受与发展
    二、侮辱与名誉感的保护
    三、我国关于意见表达构成名誉侵权相关规定及理解
    第三节诽谤性意见表达的宪法保护
    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意见表达的“绝对保障”
    二、德国基本法与意见表达的保护
    第四节我国意见评论侵权案件的审理现状、问题与完善
    一、意见表达构成名誉侵权案件的基本类型
    二、审理评论侵害名誉权案件的主要问题
    三、“侮辱”认定标准的重建

    第六章媒体诽谤侵权的责任方式
    第一节媒体诽谤侵权责任方式及其现状分析
    第二节损害赔偿的类型与实践
    一、英美法上损害赔偿的基本类型
    二、侵害名誉的精神损害赔偿
    第三节赔礼道歉的争议与扬弃
    一、恢复名誉责任方式的比较研究
    二、比较法上赔礼道歉的违宪争议
    三、赔礼道歉的正当化理由
    四、我国赔礼道歉责任方式的独特价值与适用完善
    第四节媒体法上的责任方式
    一、回应权(righttoreply)
    二、更正报道(correction)
    三、撤回报道(retraction)
    四、我国法上的更正、答辩制度
    第五节名誉权救济体系之构建
    一、事前限制与事后救济
    二、诉讼方式与非诉讼方式
    三、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结语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的类型化思路与宪法化基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以“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为主题,通过广泛、扎实的比较法研究以及实践案例讨论,尝试在宪法、民法、刑法、媒体法等多重视角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名誉权与表达自由的利益衡量界限。论文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得当,诸多观点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对于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作者简介:
      岳业鹏,1985年8月生,男,山西阳泉人,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先后在《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合同法注释全书·总则部分》及《合同法注释全书·分则部分》两部著作,联合编著《大规模侵权法律对策研究》一部,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自主项目各一项。本作品《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获得“第六届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 目录:
    传媒法研究丛书总序
    序言
    导言宪法语境下的媒体诽谤侵权责任

    第一章研究媒体侵权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
    第一节本书研究的基本背景与必要性
    一、媒体侵权案件背后掩盖的“宪法危机”
    二、新闻界的“积极”与民法学界的“淡漠”
    三、超越媒体侵权存废论:现实与发展的双重视角
    第二节本书的研究范围:媒体侵权与名誉权保护
    一、表达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两种宪法价值的冲突
    二、媒体报道与公众知情权
    三、诽谤与名誉权保护
    第三节本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表达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名誉权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保护
    一、名誉权的意义:共识与分歧
    二、名誉权的理论基础
    三、名誉权法律保护的比较法概观
    第二节表达自由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保护
    一、言论自由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新闻自由的争论
    三、表达自由法律保护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侵权责任法的宪法化
    一、侵权责任法宪法化的基础:侵权法与宪法的互动
    二、各国诽谤法宪法化的实践
    三、诽谤法宪法化的内容
    第四节我国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协调的选择
    一、我国表达自由与名誉权协调的现实状况
    二、利益衡量的现实路径:最高人民法院的规范性解释
    三、名誉侵权责任宪法化需要着力的问题

    第三章媒体诽谤诉讼的一般要件
    第一节原告类型的考虑
    一、自然人
    二、法人及其他组织
    三、国家机构
    四、死者近亲属
    五、不特定群体
    第二节媒体被告的种类与特征
    一、新闻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二、转载者
    三、新闻材料提供者
    四、投稿者
    第三节媒体侵权言论的类型化
    一、侵权言论属性的类型:事实报道与意见表达
    二、侵权言论内容的类型化:公言论与私言论
    第四节名誉毁损及其证明责任
    一、言论的诽谤性(defamatory)
    二、发表言论已为第三人所知悉
    三、名誉权损害的证明

    第四章新闻报道侵权的责任限度
    第一节真实性抗辩
    一、正当化事由(justification)与真实性(tmth)
    二、何谓“真实”
    三、“言论不实”的证明责任
    四、我国真实性抗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事实报道言论的免责特权
    一、概述
    二、绝对特权
    三、相对特权
    四、我国报道特许权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不实言论保护的宪法化基准
    一、“安全失实区”及其意义
    二、安全失实区范围的比较研究与妥当标准
    三、主观要件的举证责任
    四、方法上的困惑:违法性与过错的区分与融合
    第四节我国新闻报道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合宪性解释
    一、新闻报道侵权中的“过错”要件
    二、构成要件合宪性解释的妥当结论

    第五章意见表达侵权的责任限度
    第一节诚实观点抗辩的发展、构成与适用
    一、公正评论原则:普通法对于意见表达的保护
    二、英国诽谤法的新发展:“公正评论”与“诚实观点”
    三、诚实观点抗辩的构成要件
    四、学术评论抗辩
    第二节意见表达的违法性判断
    一、公正评论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继受与发展
    二、侮辱与名誉感的保护
    三、我国关于意见表达构成名誉侵权相关规定及理解
    第三节诽谤性意见表达的宪法保护
    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意见表达的“绝对保障”
    二、德国基本法与意见表达的保护
    第四节我国意见评论侵权案件的审理现状、问题与完善
    一、意见表达构成名誉侵权案件的基本类型
    二、审理评论侵害名誉权案件的主要问题
    三、“侮辱”认定标准的重建

    第六章媒体诽谤侵权的责任方式
    第一节媒体诽谤侵权责任方式及其现状分析
    第二节损害赔偿的类型与实践
    一、英美法上损害赔偿的基本类型
    二、侵害名誉的精神损害赔偿
    第三节赔礼道歉的争议与扬弃
    一、恢复名誉责任方式的比较研究
    二、比较法上赔礼道歉的违宪争议
    三、赔礼道歉的正当化理由
    四、我国赔礼道歉责任方式的独特价值与适用完善
    第四节媒体法上的责任方式
    一、回应权(righttoreply)
    二、更正报道(correction)
    三、撤回报道(retraction)
    四、我国法上的更正、答辩制度
    第五节名誉权救济体系之构建
    一、事前限制与事后救济
    二、诉讼方式与非诉讼方式
    三、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结语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的类型化思路与宪法化基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法研究丛书:中国内地与香港媒体诽谤问题比较研究
白净 著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负责任报道与媒体特权免责的平衡:论英国诽谤法中特权免责对我国的启示
王伟亮 著;魏永征、张鸿霞、王四新 编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法研究丛书: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张鸿霞、郑宁 著;魏永征、张鸿霞、王四新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实操小红书:不容错过的爆款小经验
传媒茶话会 主编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实操小红书:不能不说的避雷小建议
传媒茶话会 主编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实操小红书:不可不知的采编小技巧
传媒茶话会 主编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市场调查(第2版)
李洁 著;程秀花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社会责任管理
包国强,黄诚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3)
崔保国;赵梅;丁迈;杭敏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前沿课:智能融媒、算法逻辑与数据实践
刘燕南 主编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浙江篇(2022)
崔保国;吴飞;邵鹏;袁靖华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产业无形资产管理
张军,何曼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虚拟技术用户心理与行为研究专辑
丁和根;喻国明;崔保国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职业教育的文化符号
朱丹
传媒法研究丛书: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
传媒艺考十年真题大集锦
刘炳呈 主编;张福起;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