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的时代

群氓的时代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Monsieur Serge Moscovici) , , ,
2006-05
版次: 2
ISBN: 9787214033871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53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04人买过
  •   《群氓的时代》的第一部分将探讨一门关于群体的学科得以产生的原因以及它所研究的主题。第二和第三部分涉及勒邦是怎样创建这门学科的。在第四和第五部分,阐明了塔德是怎样总结归纳这些描述,来覆盖社会生活形式的整个领域的。并且分析了领袖拥有的统治民众的权力。《群氓的时代》探讨了现代群体心理学的形成及其三个代表人物的生平和思想,供读者阅读参考。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1925— 年)是罗马尼亚裔法国犹太人,当代欧洲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现定居巴黎。莫斯科维奇于1925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谷物商人。二战期间,罗马尼亚成为纳粹同盟,大约有40万犹太人遭到血腥屠杀。莫斯科维奇也被迫离开中学,接受劳动教养。1948年,随着冷战的出现,莫斯科维奇逃到巴黎。在巴黎,莫斯科维奇进了著名的索邦大学(La Sorbonne,巴黎大学前身)学习心理学,常常与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等幸存犹太知识分子在塞纳河畔聚会。1961年,莫斯科维奇获得索邦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60、70年代先后在多数大学和研究所任教。1976年任欧洲社会心理学实验室(LEPS)主任。目前,莫斯科维奇还在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2003年,莫斯科维奇获得了全球著名的瑞士巴赞基金会(Balzan Foundation)社会心理学奖。 

    莫斯科维奇至今已有十多部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其代表作有《心理分析形象与公众对象》(1961年)、《社会影响与变迁》(1976年)、 《社会的构建—社会现象的心理学探索》(1993年)、《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2000年)、《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诞生》(2006年)等。 中译者序
    作者鸣谢
    导论
    第一章群体研究
    第一节个人与群体
    第二节民众的反叛
    第三节如何面对民众
    第四节东西方专制主义种种
    第二章勒邦以及对群体的恐惧
    第一节古斯塔夫·勒邦其人
    第二节群体社会的马基雅弗利
    第三节勒邦默默无闻的四个原因
    第四节群体的发现
    第五节群体催眠术
    第六节群体的精神生活
    第三章群体、女人与疯狂
    第一节群体质料:既冲动又保守的民众
    第二节群体形式:既教条又空想的民众
    第三节群体领袖
    第四节领袖的超凡魅力
    第五节宣传策略与群体暗示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领袖原则
    第一节群体心理学的悖论
    第二节自然群体和人为群体
    第三节领袖原则
    第五章舆论和民众
    第一节交流是民众的镇静剂
    第二节舆论、公众和群体
    第三节威望的两极化规律
    第四节法国的共和政体:从群体民主到公众民主
    第六章勒邦和塔德最忠实的信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一节弗洛伊德博士的著作引发争议
    第二节从经典群体心理学到革命群体心理学
    第三节群体心理学的三个问题
    第四节群体和里比多
    第五节社会中情感依恋的根源
    第六节情欲和模仿欲
    第七节催眠的终结
    第七章有魅力领袖的心理学
    第一节威望和超凡魅力
    第二节群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原始秘密
    第八章关于伟人的假说
    第一节摩西其人
    第二节伟人的家庭罗曼史
    第三节缔造一个民族
    第四节摩西式领袖和图腾式领袖
    第九章世俗宗教
    第一节宗教的奥秘
    第二节思想禁锢
    第三节父亲崇拜
    结束语全球化的群氓时代
    译后记
    注释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群氓的时代》的第一部分将探讨一门关于群体的学科得以产生的原因以及它所研究的主题。第二和第三部分涉及勒邦是怎样创建这门学科的。在第四和第五部分,阐明了塔德是怎样总结归纳这些描述,来覆盖社会生活形式的整个领域的。并且分析了领袖拥有的统治民众的权力。《群氓的时代》探讨了现代群体心理学的形成及其三个代表人物的生平和思想,供读者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1925— 年)是罗马尼亚裔法国犹太人,当代欧洲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现定居巴黎。莫斯科维奇于1925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谷物商人。二战期间,罗马尼亚成为纳粹同盟,大约有40万犹太人遭到血腥屠杀。莫斯科维奇也被迫离开中学,接受劳动教养。1948年,随着冷战的出现,莫斯科维奇逃到巴黎。在巴黎,莫斯科维奇进了著名的索邦大学(La Sorbonne,巴黎大学前身)学习心理学,常常与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等幸存犹太知识分子在塞纳河畔聚会。1961年,莫斯科维奇获得索邦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60、70年代先后在多数大学和研究所任教。1976年任欧洲社会心理学实验室(LEPS)主任。目前,莫斯科维奇还在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2003年,莫斯科维奇获得了全球著名的瑞士巴赞基金会(Balzan Foundation)社会心理学奖。 

    莫斯科维奇至今已有十多部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其代表作有《心理分析形象与公众对象》(1961年)、《社会影响与变迁》(1976年)、 《社会的构建—社会现象的心理学探索》(1993年)、《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2000年)、《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诞生》(2006年)等。
  • 目录:
    中译者序
    作者鸣谢
    导论
    第一章群体研究
    第一节个人与群体
    第二节民众的反叛
    第三节如何面对民众
    第四节东西方专制主义种种
    第二章勒邦以及对群体的恐惧
    第一节古斯塔夫·勒邦其人
    第二节群体社会的马基雅弗利
    第三节勒邦默默无闻的四个原因
    第四节群体的发现
    第五节群体催眠术
    第六节群体的精神生活
    第三章群体、女人与疯狂
    第一节群体质料:既冲动又保守的民众
    第二节群体形式:既教条又空想的民众
    第三节群体领袖
    第四节领袖的超凡魅力
    第五节宣传策略与群体暗示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领袖原则
    第一节群体心理学的悖论
    第二节自然群体和人为群体
    第三节领袖原则
    第五章舆论和民众
    第一节交流是民众的镇静剂
    第二节舆论、公众和群体
    第三节威望的两极化规律
    第四节法国的共和政体:从群体民主到公众民主
    第六章勒邦和塔德最忠实的信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一节弗洛伊德博士的著作引发争议
    第二节从经典群体心理学到革命群体心理学
    第三节群体心理学的三个问题
    第四节群体和里比多
    第五节社会中情感依恋的根源
    第六节情欲和模仿欲
    第七节催眠的终结
    第七章有魅力领袖的心理学
    第一节威望和超凡魅力
    第二节群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原始秘密
    第八章关于伟人的假说
    第一节摩西其人
    第二节伟人的家庭罗曼史
    第三节缔造一个民族
    第四节摩西式领袖和图腾式领袖
    第九章世俗宗教
    第一节宗教的奥秘
    第二节思想禁锢
    第三节父亲崇拜
    结束语全球化的群氓时代
    译后记
    注释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群氓的时代
现代资本主义
[美]托马斯·K·麦克劳 著;赵文书、肖锁章 译
群氓的时代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J·A·熊彼特 著;韩宏 译
群氓的时代
后现代性导论
[美]纳托利 著;潘非、耿红、聂昌宁 译
群氓的时代
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
[美]布隆纳 著;殷杲 译
群氓的时代
文化理论关键词
[英]卡瓦拉罗 著;张卫东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群氓的时代
群氓的狂欢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群氓的时代
群氓之族 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美]哈罗德·伊罗生 著;邓伯宸 译
群氓的时代
群氓时代:当下生活的七宗罪
赫连勃勃大王
群氓的时代
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美]伊罗生 著;邓伯宸 译
群氓的时代
群氓心理学
古斯塔夫·勒庞
群氓的时代
群氓
张弛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群氓的时代
黑色城堡
塞奇·布鲁梭罗
群氓的时代
章鱼的眼睛
塞奇·布鲁梭罗
群氓的时代
百大人工奇观
塞奇·约翰逊(Scshi.ohn.con.P) 著;蒋长瑜、梅仕萍、张清君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