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机制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机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6
版次: 1
ISBN: 9787506841474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9页
字数: 2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8人买过
  •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机制》以认知科学领域的具身认知理论为框架,对转喻这一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语言现象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包括:具身认知理论建模、转喻的界定、转喻的分类、转喻的形式和功能、转喻生成和理解的内部神经模拟和外部认知分布等一系列议题。具身认知的引入,可以为转喻研究带来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转喻认知和转喻话语的理解。另外,《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机制》尝试从多角度揭示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认知语义学只关注颅内认知和历时研究范式的局限性,进而对具身认知研究本身作出贡献。   范振强,1980年生,山东即墨人,浙江工高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2008年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University)访学。出版译著《认知语用学:交际的心智过程》,在《现代外语》《自然辩证法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被SSCI和CSSCI收录。曾主持浙江省哲社课题1项,浙江省社科联课题1项,高教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和教育部课题3项。曾获“外教社浙江省优秀外语教师”称号,获“教学优秀奖”等奖项。 第1章绪论
    1.1转喻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本书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目标
    1.3.3研究方法
    1.4组织结构
    1.5本章小结

    第2章转喻研究述评
    2.1国外转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1.1转喻的修辞学研究
    2.1.2转喻的语言学研究
    2.1.3转喻的认知研究
    2.2国内转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2.1古代的转喻研究
    2.2.2近代的转喻研究
    2.2.3当代的转喻研究
    2.3本章小结

    第3章转喻的界定与分类
    3.1转喻的界定
    3.1.1转喻界定的关键问题
    3.1.2本书对转喻的界定
    3.2转喻的分类
    3.2.1转喻的修辞学分类
    3.2.2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分类
    3.2.3本书对转喻的分类
    3.3本章小结

    第4章转喻生成的认知特征与基本功能
    4.1转喻生成的认知特征
    4.1.1人本关照
    4.1.2动态构建
    4.1.3生动形象
    4.1.4无意识性
    4.1.5语境依赖
    4.2转喻生成的基本功能
    4.2.1认知功能
    4.2.2人际功能
    4.2.3修辞功能
    4.3本章小结

    第5章认知机制之一:部分一整体转喻的生成
    5.1部分一整体转喻
    5.1.1整体代部分转喻
    5.1.2部分代整体转喻
    ……
    第6章认知机制之二:种一属转喻的生成
    第7章转喻生成的认知分布
    第8章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机制》以认知科学领域的具身认知理论为框架,对转喻这一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语言现象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包括:具身认知理论建模、转喻的界定、转喻的分类、转喻的形式和功能、转喻生成和理解的内部神经模拟和外部认知分布等一系列议题。具身认知的引入,可以为转喻研究带来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转喻认知和转喻话语的理解。另外,《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机制》尝试从多角度揭示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认知语义学只关注颅内认知和历时研究范式的局限性,进而对具身认知研究本身作出贡献。
  • 作者简介:
      范振强,1980年生,山东即墨人,浙江工高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2008年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University)访学。出版译著《认知语用学:交际的心智过程》,在《现代外语》《自然辩证法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被SSCI和CSSCI收录。曾主持浙江省哲社课题1项,浙江省社科联课题1项,高教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和教育部课题3项。曾获“外教社浙江省优秀外语教师”称号,获“教学优秀奖”等奖项。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转喻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本书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目标
    1.3.3研究方法
    1.4组织结构
    1.5本章小结

    第2章转喻研究述评
    2.1国外转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1.1转喻的修辞学研究
    2.1.2转喻的语言学研究
    2.1.3转喻的认知研究
    2.2国内转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2.1古代的转喻研究
    2.2.2近代的转喻研究
    2.2.3当代的转喻研究
    2.3本章小结

    第3章转喻的界定与分类
    3.1转喻的界定
    3.1.1转喻界定的关键问题
    3.1.2本书对转喻的界定
    3.2转喻的分类
    3.2.1转喻的修辞学分类
    3.2.2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分类
    3.2.3本书对转喻的分类
    3.3本章小结

    第4章转喻生成的认知特征与基本功能
    4.1转喻生成的认知特征
    4.1.1人本关照
    4.1.2动态构建
    4.1.3生动形象
    4.1.4无意识性
    4.1.5语境依赖
    4.2转喻生成的基本功能
    4.2.1认知功能
    4.2.2人际功能
    4.2.3修辞功能
    4.3本章小结

    第5章认知机制之一:部分一整体转喻的生成
    5.1部分一整体转喻
    5.1.1整体代部分转喻
    5.1.2部分代整体转喻
    ……
    第6章认知机制之二:种一属转喻的生成
    第7章转喻生成的认知分布
    第8章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