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6
版次: 1
ISBN: 9787801906328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9页
字数: 163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4人买过
  •   本书以人的生活与发展为中心,梳理和分析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调查统计资料,提出了一套评价性的社会指标体系,从物质生活与消费水平、群体生活与社会交往、文化教育与精神生活等主要方面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城市居民进行了考察,揭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性因素。通过将城市和城市居民理解为动态的发展系列,书中阐明了近现代中国的城乡关系,论述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社会行为、主观态度的生成与变化过程及其对于理解社会转型的意义。   陆汉文1971年生,湖北云梦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1993)、武汉大学(1996)、华中师范大学(2002)。1996年参加工作,2002年获广西大学副教授资格,2003~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化、经济社会学、社会指标与项目评估。近几年在《新华文摘》、《青年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浙江学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导 论
    第一章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的形成、数量及分布
    第一节 城市化: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过程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以1928—1937年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章 物质生活与消费水平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品价格
    第二节 消费额与消费结构
    第三节 饮食、衣着、住房及其他: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点”型剖析
    第四节 医疗卫生状况
    第三章 群体生活与社会交往
    第一节 家庭生活与妇女地位
    第二节 组织与社团生活
    第三节 人际互动:以交通指标为中心的测量
    第四节 离轨行为:群体生活的病态指征
    第四章 文化教育与精神生活
    第一节 外部设施与条件:文化教育环境的量度
    第二节 学习与休闲
    第三节 心态与追求:主观指标的应用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统计图表目录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的生活与发展为中心,梳理和分析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调查统计资料,提出了一套评价性的社会指标体系,从物质生活与消费水平、群体生活与社会交往、文化教育与精神生活等主要方面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城市居民进行了考察,揭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性因素。通过将城市和城市居民理解为动态的发展系列,书中阐明了近现代中国的城乡关系,论述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社会行为、主观态度的生成与变化过程及其对于理解社会转型的意义。
  • 作者简介:
      陆汉文1971年生,湖北云梦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1993)、武汉大学(1996)、华中师范大学(2002)。1996年参加工作,2002年获广西大学副教授资格,2003~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化、经济社会学、社会指标与项目评估。近几年在《新华文摘》、《青年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浙江学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的形成、数量及分布
    第一节 城市化: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过程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以1928—1937年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章 物质生活与消费水平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品价格
    第二节 消费额与消费结构
    第三节 饮食、衣着、住房及其他: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点”型剖析
    第四节 医疗卫生状况
    第三章 群体生活与社会交往
    第一节 家庭生活与妇女地位
    第二节 组织与社团生活
    第三节 人际互动:以交通指标为中心的测量
    第四节 离轨行为:群体生活的病态指征
    第四章 文化教育与精神生活
    第一节 外部设施与条件:文化教育环境的量度
    第二节 学习与休闲
    第三节 心态与追求:主观指标的应用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统计图表目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
[英]安东尼·吉登斯 著;陈永国、汪民安 译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消费社会学
王宁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福利社会学
范斌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卜长莉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新社会学
菲利普·柯尔库夫 著;钱翰 译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性的政治
[美]凯特·米利特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文化与谈判:解决水争端
居伊·奥立维·福尔 编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金砖国家社会分层:变迁与比较
李培林 编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
夏光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
刘军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现代社会学文库(第2辑):生态社会学
秦谱德、崔晋生、蒲丽萍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青年与社会变迁 中国和俄罗斯的比较研究
李春玲、科兹诺娃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陆汉文;刘杰;江立华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
陆汉文 ;黄承伟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8)
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刘飞 郭之天 著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2017)
陆汉文、黄承伟 编者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 精准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中国减贫研究书系
陆汉文、黄承伟 编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企业评论
陆汉文、蔡志海 编
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民乐村:以合作制社会企业推进灾后生计重建
陆汉文、向兴华、缑文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