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1
版次: 1
ISBN: 9787300151076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0页
字数: 28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8人买过
  •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功力,研究归纳了美国后现代下手的渊源和影响,认为美国后现代作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和历史逻辑的分析与批判是深刻的,揭示了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锋芒指向美国历史文化中的痼疾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底线,这一社会历史学的任务使得他们切入历史的视角有别于大多数现代作家,也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因历史断裂和社会转型所引起的问题,这种问题意识为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切入历史的写作策略提供了一把钥匙。 王建平,男,辽宁省沈阳市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著有《约翰·巴斯研究》、《美国现代中国学》,再《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绪论后现代小说的历史视阈
    一、历史叙述的问题性
    二、小说与历史的姻缘与分野
    三、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历史视阈

    第一章元小说与历史的形态
    一、历史叙述的权威性
    二、历史事实与历史话语
    三、文与史的界限

    第二章历史的谱系
    一、元叙事符号与历史再现
    二、历史的断层
    三、历史的谱系
    四、两元对立思维模式
    五、历史的建构

    第三章历史小说的终结
    一、史料与素材
    二、史实与虚构
    三、多元化历史
    四、诗化历史

    第四章历史解读与历史书写的悖论
    一、历史学的危机
    二、关于历史的小说
    三、历史语境的转换

    第五章小说与历史的紧张
    一、历史叙述的双重视角
    二、有限叙述和宏观叙述
    三、均衡历史观

    第六章托马斯?品钦的历史话语
    一、自由批评的空间
    二、二律背反的历史
    三、《救赎的代价》
    四、历史书写与权力

    第七章美国例外论的历史文化逻辑
    一、梅森-迪克森线
    二、美国国民身份的悖论
    三、例外论的历史文化逻辑
    四、清教主题与历史寻根

    第八章历史的形态:后现代社会的媒体政治与权力谱系
    一、记忆存贮的控制权限
    二、媒体政治与权力谱系
    三、媒体、文化记忆、历史
    四、权力与权力控制

    第九章从文学进入历史
    一、美国土著文学的历史语境
    二、历史的坐标
    三、部落历史与土著现代性
    四、口述传统与部落历史

    第十章拜物教话语与殖民历史记忆
    一、玛雅年鉴的历史预言
    二、拜物教话语与部落传统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部落拜物教

    第十一章历史的变奏曲
    一、情感化的历史
    二、文化史的谱系
    三、历史的厚度描写

    第十二章历史的虚构与小说的真实
    一、历史真实性的幻觉
    二、历史的虚构与小说的真实
    三、多维历史再现
    四、关于历史事实的假说
    五、大众传媒与历史再现

    第十三章官方历史与个体记忆
    一、历史与记忆的张力
    二、战争、记忆与想象
    三、艺术的真实

    第十四章战争与历史记忆
    一、美国政治语境下的越战历史
    二、“故事的真实”
    三、历史的时空

    第十五章史家与小说家的契合
    一、宏大的历史架构
    二、传奇与传记之间
    三、小说与历史的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功力,研究归纳了美国后现代下手的渊源和影响,认为美国后现代作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和历史逻辑的分析与批判是深刻的,揭示了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锋芒指向美国历史文化中的痼疾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底线,这一社会历史学的任务使得他们切入历史的视角有别于大多数现代作家,也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因历史断裂和社会转型所引起的问题,这种问题意识为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切入历史的写作策略提供了一把钥匙。
  • 作者简介:
    王建平,男,辽宁省沈阳市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著有《约翰·巴斯研究》、《美国现代中国学》,再《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 目录:
    绪论后现代小说的历史视阈
    一、历史叙述的问题性
    二、小说与历史的姻缘与分野
    三、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历史视阈

    第一章元小说与历史的形态
    一、历史叙述的权威性
    二、历史事实与历史话语
    三、文与史的界限

    第二章历史的谱系
    一、元叙事符号与历史再现
    二、历史的断层
    三、历史的谱系
    四、两元对立思维模式
    五、历史的建构

    第三章历史小说的终结
    一、史料与素材
    二、史实与虚构
    三、多元化历史
    四、诗化历史

    第四章历史解读与历史书写的悖论
    一、历史学的危机
    二、关于历史的小说
    三、历史语境的转换

    第五章小说与历史的紧张
    一、历史叙述的双重视角
    二、有限叙述和宏观叙述
    三、均衡历史观

    第六章托马斯?品钦的历史话语
    一、自由批评的空间
    二、二律背反的历史
    三、《救赎的代价》
    四、历史书写与权力

    第七章美国例外论的历史文化逻辑
    一、梅森-迪克森线
    二、美国国民身份的悖论
    三、例外论的历史文化逻辑
    四、清教主题与历史寻根

    第八章历史的形态:后现代社会的媒体政治与权力谱系
    一、记忆存贮的控制权限
    二、媒体政治与权力谱系
    三、媒体、文化记忆、历史
    四、权力与权力控制

    第九章从文学进入历史
    一、美国土著文学的历史语境
    二、历史的坐标
    三、部落历史与土著现代性
    四、口述传统与部落历史

    第十章拜物教话语与殖民历史记忆
    一、玛雅年鉴的历史预言
    二、拜物教话语与部落传统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部落拜物教

    第十一章历史的变奏曲
    一、情感化的历史
    二、文化史的谱系
    三、历史的厚度描写

    第十二章历史的虚构与小说的真实
    一、历史真实性的幻觉
    二、历史的虚构与小说的真实
    三、多维历史再现
    四、关于历史事实的假说
    五、大众传媒与历史再现

    第十三章官方历史与个体记忆
    一、历史与记忆的张力
    二、战争、记忆与想象
    三、艺术的真实

    第十四章战争与历史记忆
    一、美国政治语境下的越战历史
    二、“故事的真实”
    三、历史的时空

    第十五章史家与小说家的契合
    一、宏大的历史架构
    二、传奇与传记之间
    三、小说与历史的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数说易经的人生智慧
王建平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女性用药安全指南
王建平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教育行政学(第二版)
王建平;齐梅;曾姝倩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吹填珊瑚礁砂地基加固方法
王建平;顾琳琳;王振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王建平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春日景和——笛子昆曲风格音乐会作品集(简谱版)-华韵师苑
王建平 著;王建平 编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儿童用药安全指南
王建平、蔡田恬、杨谧 编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凡人逸事:我的系列
王建平 著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帝国与文学生产:美国文学中的帝国想象与民族叙事
王建平 著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王建平 著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约翰·巴斯研究
王建平 著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第2辑)
青少年硬笔习字书系:赠言集锦
王建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