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301317457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6页
136人买过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古典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说法,涉及以考证古籍源流为基础的古典文献学,以服务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历史文献学,以关注文献的载体、内容、保藏及流通的图书文献学。本书是为普通高校中文本科学习古典文献学提供的教材,因此重点在于介绍传统古典文献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内容。全书共六章,总论部分全面介绍古典文献学的知识体系的构架,分论部分以版本、目录、校勘、训诂、辑佚、辨伪为主,以文献的载体、形制、刊印、典藏、编纂、整理等方面的内容为辅,介绍文献学的核心知识和一般知识的核心内容。 董洪利,1948年生,1972年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在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生前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一章总论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释义/ 

    二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核心层面/ 

    二一般层面/ 

    三专题层面/ 

    第三节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古籍”/ 

    二“版本”/ 

    三“古籍版本学”/ 

    第二节何谓“善本”/ 

    第三节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一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二古书的外形结构/ 

    三其他名称/ 

    四古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书册制度/ 

    一图书简史/ 

    二纸的发明/ 

    三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六节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宋代刻书/ 

    二辽、金、元刻书/ 

    三明代刻书/ 

    四清代刻书/ 

    第七节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版本鉴定/ 

    二版本考订/ 

    三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古籍目录学/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目录”名称的由来/ 

    二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古籍目录的功用/ 

    一指点读书治学的门径/ 

    二考察学术源流的演变/ 

    三了解书籍的内容,查找所需图书/ 

    四考察书籍的源流,辨别书籍的真伪/ 

    第三节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 

    一《七略》与六分法/ 

    二四部分类法的产生/ 

    三“四分”“五分”“七分”法并行/ 

    四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古籍目录编制简况/ 

    一《汉书·艺文志》/ 

    二《隋书·经籍志》/ 

    三《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 

    四宋代的几部重要目录/ 

    五明代的几部目录/ 

    六《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第五节古籍目录的主要类型/ 

    一从编制目的、功用上区分/ 

    二从内容、性质上区分/ 

    第四章校勘学/ 

    第一节校勘与校勘学/ 

    一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 

    二校勘与校勘学/ 

    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校勘的历史发展与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三节校勘的方法和依据/ 

    一古籍的基本构成/ 

    二校勘的方法/ 

    三校勘的依据/ 

    第四节致误原因和校勘通例/ 

    一讹误现象/ 

    二误字通例/ 

    三脱文通例/ 

    四衍文通例/ 

    五倒文通例/ 

    六错简通例/ 

    第五节校勘的具体步骤与校记的撰写/ 

    一校勘的准备工作/ 

    二校勘考证/ 

    三校记的撰写/ 

    第五章训诂学/ 

    第一节概说/ 

    一训诂释义/ 

    二训诂的起因与发展/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解释语言文字/ 

    一解释词义/ 

    二解释语法/ 

    第三节常用的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二谓/ 

    三言/ 

    四犹/ 

    五曰/ 

    六当为、当作/ 

    七读为、读曰/ 

    八读如、读若/ 

    九之言(之为言)/ 

    十谓之/ 

    第四节分析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二分析句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分析句读/ 

    第六章辑佚与辨伪/ 

    第一节辑佚/ 

    一什么是散佚文献以及散佚文献的类型/ 

    二什么是辑佚以及辑佚工作的意义/ 

    三古书散佚的原因/ 

    四辑佚的方法/ 

    五辑佚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辨伪/ 

    一什么是伪书、辨伪以及辨伪工作的重要性/ 

    二古人作伪的原因/ 

    三辨伪的方法/ 

    四辨伪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认识伪书的价值/ 

     

    后记/ 

    修订后记/
  •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古典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说法,涉及以考证古籍源流为基础的古典文献学,以服务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历史文献学,以关注文献的载体、内容、保藏及流通的图书文献学。本书是为普通高校中文本科学习古典文献学提供的教材,因此重点在于介绍传统古典文献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内容。全书共六章,总论部分全面介绍古典文献学的知识体系的构架,分论部分以版本、目录、校勘、训诂、辑佚、辨伪为主,以文献的载体、形制、刊印、典藏、编纂、整理等方面的内容为辅,介绍文献学的核心知识和一般知识的核心内容。
  • 作者简介:
    董洪利,1948年生,1972年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在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生前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
  • 目录:
    第一章总论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释义/ 

    二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核心层面/ 

    二一般层面/ 

    三专题层面/ 

    第三节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古籍”/ 

    二“版本”/ 

    三“古籍版本学”/ 

    第二节何谓“善本”/ 

    第三节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一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二古书的外形结构/ 

    三其他名称/ 

    四古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书册制度/ 

    一图书简史/ 

    二纸的发明/ 

    三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六节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宋代刻书/ 

    二辽、金、元刻书/ 

    三明代刻书/ 

    四清代刻书/ 

    第七节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版本鉴定/ 

    二版本考订/ 

    三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古籍目录学/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目录”名称的由来/ 

    二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古籍目录的功用/ 

    一指点读书治学的门径/ 

    二考察学术源流的演变/ 

    三了解书籍的内容,查找所需图书/ 

    四考察书籍的源流,辨别书籍的真伪/ 

    第三节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 

    一《七略》与六分法/ 

    二四部分类法的产生/ 

    三“四分”“五分”“七分”法并行/ 

    四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古籍目录编制简况/ 

    一《汉书·艺文志》/ 

    二《隋书·经籍志》/ 

    三《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 

    四宋代的几部重要目录/ 

    五明代的几部目录/ 

    六《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第五节古籍目录的主要类型/ 

    一从编制目的、功用上区分/ 

    二从内容、性质上区分/ 

    第四章校勘学/ 

    第一节校勘与校勘学/ 

    一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 

    二校勘与校勘学/ 

    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校勘的历史发展与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三节校勘的方法和依据/ 

    一古籍的基本构成/ 

    二校勘的方法/ 

    三校勘的依据/ 

    第四节致误原因和校勘通例/ 

    一讹误现象/ 

    二误字通例/ 

    三脱文通例/ 

    四衍文通例/ 

    五倒文通例/ 

    六错简通例/ 

    第五节校勘的具体步骤与校记的撰写/ 

    一校勘的准备工作/ 

    二校勘考证/ 

    三校记的撰写/ 

    第五章训诂学/ 

    第一节概说/ 

    一训诂释义/ 

    二训诂的起因与发展/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解释语言文字/ 

    一解释词义/ 

    二解释语法/ 

    第三节常用的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二谓/ 

    三言/ 

    四犹/ 

    五曰/ 

    六当为、当作/ 

    七读为、读曰/ 

    八读如、读若/ 

    九之言(之为言)/ 

    十谓之/ 

    第四节分析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二分析句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分析句读/ 

    第六章辑佚与辨伪/ 

    第一节辑佚/ 

    一什么是散佚文献以及散佚文献的类型/ 

    二什么是辑佚以及辑佚工作的意义/ 

    三古书散佚的原因/ 

    四辑佚的方法/ 

    五辑佚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辨伪/ 

    一什么是伪书、辨伪以及辨伪工作的重要性/ 

    二古人作伪的原因/ 

    三辨伪的方法/ 

    四辨伪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认识伪书的价值/ 

     

    后记/ 

    修订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吉他经典教材导读
倪本初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
吉原真里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心性的开显——现代新儒家孟子学研究
周浩翔著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
王亚南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名著红楼梦儿童绘本系列(4册塑封)
[清]曹雪芹 著;蒋文芹 编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吉他演奏指南
李治;刘宪绩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音乐大师绘本 第二辑(肖邦的蓝色音符+萨蒂的小小钢琴+拉威尔的不眠岛) 精装全3册
[比]卡尔·诺拉克 [法]弗雷德里克·克莱芒 著,[法]德尔菲娜·雅科 [法]埃洛迪·努恩 译 青豆书坊 出品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芭蕾舞剧变伴奏版本精选.女变奏部分
李春华 著;李春华 编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人文教育的悖论
(美)伊娃·T.H.布兰 著,顾洁、王茁 译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法学的风格
黄涛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哈他瑜伽体式
于欣力;蔡春阳;余松松;王赞贻;[印]媛坤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罗马法(上下册)
弗里茨·舒尔茨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先秦散文选(上下册)
董洪利;张量;方麟;李峻岫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文献学基础: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
董洪利 著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孟子研究
董洪利 著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籍的阐释
董洪利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楚辞集解
董洪利 点校;[明]汪瑗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