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7
版次: 1
ISBN: 9787509708927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2页
字数: 30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4人买过
  •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为国内第一部对于扬州文学镜像进行系统研究的文艺美学专著。《扬州文学镜像研究》以扬州文学镜像为研究对象,以创作于扬州、描写扬州和扬州籍作家的文学作品为基本研究范围,运用新的文艺学方法对扬州文学、扬州历史以及扬州文化进行三位一体的考察,努力在文学与历史、主体与客体、社会与个人之间努力寻找摆渡之舟或者搭建跨越之桥,努力通过古代扬州来阐释文学,通过文学来还原古代扬州。 苏保华,1964年生,山西左权人。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艺学方法、中西方比较美学研究。曾在《学术月刊》、《文艺评论》、《文艺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著作两部、辞典一部。 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历史逻辑化的对立
    第二节文学观念更新与回归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文学视野下的扬州镜像及其类型

    第一章扬州意蕴
    第一节王朝政治与扬州繁荣
    第二节文化发展与扬学崛起
    第三节崇尚操守与扬州人格
    第四节精神超越与艺术追求

    第二章扬州寻梦
    第一节“扬州梦”与黍离之悲——泪眼蒙咙看世界
    第二节“扬州梦”与青楼烟花——别有柔情在胸间
    第三节“扬州梦”与春江花月——梦醒时分诗意浓
    第四节“扬州梦”与生命轮回——灵狐丽鬼寓真情

    第三章扬州宦游
    第一节试看天下归谁家——简论扬州文学中的著名檄文
    第二节民生疾苦系心胸——简论扬州文学中的悯民之作
    第三节嘉会离群情意浓——简论扬州文学中的酬唱之作
    第四节宦途坎坷感慨深——简论扬州文学中的感怀之作

    第四章扬州赏景
    第一节曲江观涛澡雪精神
    第二节隋堤看柳慨叹兴亡
    第三节胜日寻芳拓展心胸

    第五章扬州游园
    第一节扬州园林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扬州园林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扬州园林与扬州人格

    第六章扬州记事(一)——《太平广记》与唐代扬州城市文明
    第一节论扬州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基本叙事方式
    第二节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宗教工商
    第三节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胡人活动

    第七章扬州记事(二)——“三言”“二拍”与明代扬州市民文化
    第一节论“三言”“二拍”的文本样式形成及民间文学性质
    第二节论“三言”“二拍”与明代扬州市民社会生活之关系
    第三节从“三言”“二拍”看明代扬州市民社会的基本状态
    第四节从“三言”“二拍”看契约型社会对扬州妇女的损害
    第五节从“三言”“二拍”看明代扬州女性真挚坦诚的爱情

    第八章扬州记事(三)——从笔记小说看明清扬州的民间信仰
    第一节简论扬州民间信仰中的求吉文化
    第二节扬州诸神崇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第三节扬州民间信仰中以情释鬼的传统

    第九章扬州记事(四)——从《儒林外史》看清代扬州的士商文化
    第一节简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与扬州城市的不解之缘
    第二节论《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和情节与扬州原型以及本事
    第三节论《儒林外史》中理想人物的象征意义及其创作意图
    第四节从范进和严监生形象看清代扬州传统文人的创业守成
    第五节从《儒林外史》中季苇萧形象看清代扬州名士之异类
    第六节论《儒林外史》中扬州盐商形象的基本心态与价值观

    第十章扬州聆曲
    第一节论扬州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
    第二节简论清代扬州戏曲形式之演变
    第三节清代扬州士商活动与戏曲繁荣
    第四节简论《四弦秋》与《旗亭记》
    结语
    附录《太平广记》中扬州题材小说辑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为国内第一部对于扬州文学镜像进行系统研究的文艺美学专著。《扬州文学镜像研究》以扬州文学镜像为研究对象,以创作于扬州、描写扬州和扬州籍作家的文学作品为基本研究范围,运用新的文艺学方法对扬州文学、扬州历史以及扬州文化进行三位一体的考察,努力在文学与历史、主体与客体、社会与个人之间努力寻找摆渡之舟或者搭建跨越之桥,努力通过古代扬州来阐释文学,通过文学来还原古代扬州。
  • 作者简介:
    苏保华,1964年生,山西左权人。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艺学方法、中西方比较美学研究。曾在《学术月刊》、《文艺评论》、《文艺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著作两部、辞典一部。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历史逻辑化的对立
    第二节文学观念更新与回归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文学视野下的扬州镜像及其类型

    第一章扬州意蕴
    第一节王朝政治与扬州繁荣
    第二节文化发展与扬学崛起
    第三节崇尚操守与扬州人格
    第四节精神超越与艺术追求

    第二章扬州寻梦
    第一节“扬州梦”与黍离之悲——泪眼蒙咙看世界
    第二节“扬州梦”与青楼烟花——别有柔情在胸间
    第三节“扬州梦”与春江花月——梦醒时分诗意浓
    第四节“扬州梦”与生命轮回——灵狐丽鬼寓真情

    第三章扬州宦游
    第一节试看天下归谁家——简论扬州文学中的著名檄文
    第二节民生疾苦系心胸——简论扬州文学中的悯民之作
    第三节嘉会离群情意浓——简论扬州文学中的酬唱之作
    第四节宦途坎坷感慨深——简论扬州文学中的感怀之作

    第四章扬州赏景
    第一节曲江观涛澡雪精神
    第二节隋堤看柳慨叹兴亡
    第三节胜日寻芳拓展心胸

    第五章扬州游园
    第一节扬州园林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扬州园林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扬州园林与扬州人格

    第六章扬州记事(一)——《太平广记》与唐代扬州城市文明
    第一节论扬州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基本叙事方式
    第二节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宗教工商
    第三节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胡人活动

    第七章扬州记事(二)——“三言”“二拍”与明代扬州市民文化
    第一节论“三言”“二拍”的文本样式形成及民间文学性质
    第二节论“三言”“二拍”与明代扬州市民社会生活之关系
    第三节从“三言”“二拍”看明代扬州市民社会的基本状态
    第四节从“三言”“二拍”看契约型社会对扬州妇女的损害
    第五节从“三言”“二拍”看明代扬州女性真挚坦诚的爱情

    第八章扬州记事(三)——从笔记小说看明清扬州的民间信仰
    第一节简论扬州民间信仰中的求吉文化
    第二节扬州诸神崇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第三节扬州民间信仰中以情释鬼的传统

    第九章扬州记事(四)——从《儒林外史》看清代扬州的士商文化
    第一节简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与扬州城市的不解之缘
    第二节论《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和情节与扬州原型以及本事
    第三节论《儒林外史》中理想人物的象征意义及其创作意图
    第四节从范进和严监生形象看清代扬州传统文人的创业守成
    第五节从《儒林外史》中季苇萧形象看清代扬州名士之异类
    第六节论《儒林外史》中扬州盐商形象的基本心态与价值观

    第十章扬州聆曲
    第一节论扬州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
    第二节简论清代扬州戏曲形式之演变
    第三节清代扬州士商活动与戏曲繁荣
    第四节简论《四弦秋》与《旗亭记》
    结语
    附录《太平广记》中扬州题材小说辑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
肖淑芬 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评话研究
董国炎 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现代文艺社会学
姚文放 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戏剧文化史论
明光 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靖江宝卷研究
陆永峰、车锡伦 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刘熙载及其文艺美学思想
徐林祥 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
姚文放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市维扬区志(附光盘1989-2011)(精)
扬州市邗江区地方 志编纂委员会 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27辑)
赵昌智 主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通史:中华民国卷(精装单册)
《扬州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王永平总主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通史:隋唐五代卷(精装上下册)
《扬州通史》纂委员会 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民间音乐
邵萍 编者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通史:清代卷(精装上下册)
《扬州通史》纂委员会 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画舫录(全2册)
(清)李斗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八怪题画诗词研究
王荣华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八怪研究大系-扬州八怪诗文集
陈传席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29辑)
赵昌智 主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通史(全8册)
《扬州通史》编纂委员会 编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扬州新出土宋元明清墓志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
苏保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