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家书

从文家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214148438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32页
字数: 190千字
分类: 文学
40人买过
  •   《从文家书》收录了一组晶莹透亮的素朴文字,一种自然天成的散文典型。全书从当年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经历新婚远别、乱世飘零,期间沈从文写出大量家信,信中有湘情景致,有离愁别恨,无不洋溢着这位作家最真挚的情感。一九四九年,正准备投入大量精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的沈从文,终止了文学事业,也走下了北大中文系的讲台。这之后沈从文对人生转变的愁苦,对文学生命的思考,无不在家书中再一次体现出来。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20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他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  作品结集约80多部,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晚年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 结余情书 /001由达园致张兆和(一九三一年六月) /002◎ 湘行书简 /007引子/008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一九三四年一月八日) /008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一信) /009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二信) /011沈从文致张兆和/013在桃源(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二日) /013小船上的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一信) /015泊曾家河———三三专利读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二信) /018水手们———三三专利读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一信) /019泊兴隆街(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二信) /022河街想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三信) /023忆麻阳船(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四信) /025过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一信) /027泊缆子湾(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二信) /030今天只写两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一信) /033第三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二信) /036过梢子铺长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三信) /038夜泊鸭窠围(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四信) /041第八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五信) /044梦无凭据(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六信) /045鸭窠围的梦(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一信) /046鸭窠围清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二信) /048歪了一下(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三信) /051滩上挣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四信) /053泊杨家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五信) /058潭中夜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六信) /060横石和九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一信) /062历史是一条河(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二信) /067离辰州上行(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一信) /069虎雏印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二信) /070到泸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三信) /072泸溪黄昏(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四信) /074天明号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日) /076到凤凰(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078感慨之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 /079辰州下行(一九三四年二月一日) /081再到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一信) /083过新田湾(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二信) /085重抵桃源(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三信) /088尾声/089沈从文致沈云六/089◎ 飘零书简(选)/091张兆和致沈从文/092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九日) /092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094北平(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097致张兆和/100武昌(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六日) /100张兆和致沈从文/104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 /104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106北平(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108致张兆和/111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三日) /111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一信) /113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二信) /115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三日) /118昆明(一九三八年七月三十日第一信) /120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二日) /122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九日) /123张兆和致沈从文/128北平(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128◎ 霁清轩书简 /131致张兆和/132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132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日) /136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139颐和园(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 /141颐和园(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旬) /142◎ 呓语狂言(选)/143张兆和致沈从文/144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八日) /144复张兆和/146清华(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左右) /146张兆和致沈从文/147清华(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 /147张兆和致沈从文/150北平(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 /150复张兆和/151清华(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 /151北平宿舍(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日) /152致张兆和/154北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日) /154◎ 川行书简(选)/157致张兆和/158巫山(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一日) /158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八日) /161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164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172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末) /174致张兆和/177内江(一九五二年二月九日) /177◎ 南行通信(选)/179致张兆和/180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八日) /180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二日第二信) /183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三日) /185苏州(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187上海(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二信) /190上海(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日) /193长沙(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96长沙(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日) /198凤凰(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201上海(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 /203◎ 跛者通信(选)/207张兆和致沈从文/208北京(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一日) /208致张兆和/210青岛(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三日) /210青岛(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212阜外医院(一九六一年一月下旬) /215阜外医院(一九六一年二月二日) /218张兆和致沈从文/220北京(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220
  • 内容简介:
      《从文家书》收录了一组晶莹透亮的素朴文字,一种自然天成的散文典型。全书从当年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经历新婚远别、乱世飘零,期间沈从文写出大量家信,信中有湘情景致,有离愁别恨,无不洋溢着这位作家最真挚的情感。一九四九年,正准备投入大量精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的沈从文,终止了文学事业,也走下了北大中文系的讲台。这之后沈从文对人生转变的愁苦,对文学生命的思考,无不在家书中再一次体现出来。
  •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20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他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  作品结集约80多部,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晚年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 目录:
    ◎ 结余情书 /001由达园致张兆和(一九三一年六月) /002◎ 湘行书简 /007引子/008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一九三四年一月八日) /008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一信) /009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二信) /011沈从文致张兆和/013在桃源(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二日) /013小船上的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一信) /015泊曾家河———三三专利读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二信) /018水手们———三三专利读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一信) /019泊兴隆街(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二信) /022河街想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三信) /023忆麻阳船(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四信) /025过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一信) /027泊缆子湾(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二信) /030今天只写两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一信) /033第三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二信) /036过梢子铺长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三信) /038夜泊鸭窠围(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四信) /041第八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五信) /044梦无凭据(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六信) /045鸭窠围的梦(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一信) /046鸭窠围清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二信) /048歪了一下(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三信) /051滩上挣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四信) /053泊杨家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五信) /058潭中夜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六信) /060横石和九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一信) /062历史是一条河(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二信) /067离辰州上行(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一信) /069虎雏印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二信) /070到泸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三信) /072泸溪黄昏(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四信) /074天明号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日) /076到凤凰(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078感慨之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 /079辰州下行(一九三四年二月一日) /081再到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一信) /083过新田湾(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二信) /085重抵桃源(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三信) /088尾声/089沈从文致沈云六/089◎ 飘零书简(选)/091张兆和致沈从文/092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九日) /092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094北平(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097致张兆和/100武昌(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六日) /100张兆和致沈从文/104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 /104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106北平(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108致张兆和/111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三日) /111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一信) /113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二信) /115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三日) /118昆明(一九三八年七月三十日第一信) /120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二日) /122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九日) /123张兆和致沈从文/128北平(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128◎ 霁清轩书简 /131致张兆和/132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132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日) /136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139颐和园(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 /141颐和园(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旬) /142◎ 呓语狂言(选)/143张兆和致沈从文/144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八日) /144复张兆和/146清华(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左右) /146张兆和致沈从文/147清华(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 /147张兆和致沈从文/150北平(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 /150复张兆和/151清华(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 /151北平宿舍(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日) /152致张兆和/154北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日) /154◎ 川行书简(选)/157致张兆和/158巫山(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一日) /158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八日) /161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164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172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末) /174致张兆和/177内江(一九五二年二月九日) /177◎ 南行通信(选)/179致张兆和/180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八日) /180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二日第二信) /183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三日) /185苏州(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187上海(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二信) /190上海(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日) /193长沙(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96长沙(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日) /198凤凰(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201上海(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 /203◎ 跛者通信(选)/207张兆和致沈从文/208北京(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一日) /208致张兆和/210青岛(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三日) /210青岛(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212阜外医院(一九六一年一月下旬) /215阜外医院(一九六一年二月二日) /218张兆和致沈从文/220北京(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220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从文家书
边城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从文自传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从文家书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含章文库·沈从文集:龙朱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长河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八骏图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沈从文谈艺术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虎雏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湘行散记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沈从文谈艺术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虎雏
沈从文 著
从文家书
龙朱
沈从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