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波兰] (Haitham Abu-Rub)
2020-04
ISBN: 9787111644644
定价: 2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工程技术
24人买过
  •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共24章,分为三大部分:第壹部分由第1~5章组成,介绍了电力电子对新兴技术的影响;第二部分由第6~11章组成,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部分由第12~24章组成,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运输及工业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具有当代书籍的典型特征,并以开创性的方法讨论了作者们目前研究的几个方面,其中简洁的语言、易懂的插图十分适合高等院校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等专业的师生,以及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第1章  21世纪能源、全球变暖及电力电子的影响1 
    1.1简介1 
    1.2能源1 
    1.3环境污染:全球变暖问题3 
    1.3.1全球变暖影响5 
    1.3.2全球变暖问题的减缓方法6 
    1.4电力电子对能源系统的影响7 
    1.4.1节能7 
    1.4.2可再生能源系统7 
    1.4.3大容量储能13 
    1.5智能电网16 
    1.6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17 
    1.6.1电池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比较18 
    1.7小结和展望19 
    参考文献21 
    第2章  当前能源面临的挑战:电力电子技术的贡献22 
    2.1简介22 
    2.2能源传输和分配系统23 
    2.2.1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23 
    2.2.2高压直流(HVDC)输电25 
    2.3可再生能源系统27 
    2.3.1风能29 
    2.3.2光伏能源29 
    2.3.3海洋能32 
    2.4运输系统33 
    2.5储能系统35 
    2.5.1技术35 
    2.5.2在输配电系统中的应用37 
    2.5.3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37 
    2.5.4在运输系统中的应用37 
    2.6小结38 
    参考文献38 
    第3章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电网的概念与技术概述41 
    3.1简介41 
    3.2分布式发电装置与智能电网的要求42 
    3.3光伏发电43 
    3.4风电与小型水电机组45 
    3.5储能系统46 
    3.6电动汽车47 
    3.7微电网47 
    3.8智能电网问题48 
    3.9主动配电网管理49 
    3.10智能电网中的通信系统50 
    3.11高级量测体系和实时定价51 
    3.12智能电网的标准化52 
    参考文献53 
    第4章  电力半导体技术的新进展56 
    4.1简介56 
    4.2硅功率晶体管57 
    4.2.1功率MOSFET57 
    4.2.2IGBT58 
    4.2.3大功率器件60 
    4.3 SiC晶体管设计概述61 
    4.4 SiC器件的栅极和基极驱动64 
    4.5晶体管并联72 
    4.6应用概述79 
    4.7 GaN晶体管81 
    4.8小结83 
    参考文献83 
    第5章  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一种用于可再生能源与交通设备的新型功率变流器87 
    5.1简介87 
    5.2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硬开关工作模式87 
    5.3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的软开关工作模式92 
    5.4软开关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的运行原理 92 
    5.5设计流程 100 
    5.6分析102 
    5.7应用104 
    5.8小结110 
    参考文献110 
    第6章  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112 
    6.1简介112 
    6.2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112 
    6.3风能转换114 
    6.4风电变流器118 
    6.5风电变流器的功率半导体122 
    6.6现代风电机组的控制和并网要求123 
    6.7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127 
    6.8小结129 
    参考文献129 
    第7章  光伏发电系统132 
    7.1简介132 
    7.2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曲线和最大功率点134 
    7.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架构136 
    7.4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150 
    7.5基于多电平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最新进展160 
    7.6小结162 
    参考文献163 
    第8章  可再生能源系统可控性分析165 
    8.1简介165 
    8.2非线性系统的零状态166 
    8.2.1第一种方法167 
    8.2.2第二种方法167 
    8.3通过L型滤波器连接到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的可控性168 
    8.4通过LCL型滤波器连接到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的可控性172 
    8.5连接到电流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分析183 
    8.6小结191 
    参考文献192 
    第9章  中小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通用运行控制1949.1分布式发电系统194 
    9.2与电网互动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功率变流器控制204 
    9.3辅助功能218 
    9.4小结223 
    参考文献224 
    第10章  双馈感应电机的特性与控制226 
    10.1双馈感应电机的基本原理226 
    10.2基于AC-DC-AC变流器的双馈感应电机矢量控制234 
    10.3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254 
    参考文献263 
    第11章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AC-DC-AC变流器264 
    11.1简介264 
    11.2 AC-DC-AC拓扑结构的脉宽调制策略271 
    11.3二极管钳位变流器的直流电容电压平衡276 
    11.4 AC-DC-AC变流器的控制算法286 
    11.5有功功率前馈控制的AC-DC-AC变流器295 
    11.5.1 AC-DC-AC变流器的功率响应时间常数分析296 
    11.5.2直流母线电容的能量296 
    11.6小结299 
    参考文献299 
    第12章  多电飞机中的电力电子学302 
    12.1简介302 
    12.2多电飞机303 
    12.2.1空客380电气系统305 
    12.2.2波音787电气系统305 
    12.3多电发动机308 
    12.3.1功率优化飞机309 
    12.4发电系统策略310 
    12.5电力电子与功率变换313 
    12.6配电系统316 
    12.6.1高压运行317 
    12.7小结319 
    参考文献319 
    第13章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21 
    13.1简介321 
    13.2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322 
    13.2.1纯电动车322 
    13.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22 
    13.2.3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324 
    13.3 EV和PHEV充电基础设施325 
    13.3.1 EV/PHEV电池和充电方式325 
    13.4电力电子技术在EV和PHEV充电架构中的应用334 
    13.4.1充电设备335 
    13.4.2并网基础设施336 
    13.5 V2G和V2H概念337 
    13.5.1电网改造升级338 
    13.6 PEV充电的电力电子技术339 
    13.6.1安全注意事项339 
    13.6.2住宅型并网充电系统340 
    13.6.3公共型并网充电系统341 
    13.6.4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系统344 
    参考文献347 
    第14章  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拓扑结构与应用350 
    14.1简介350 
    14.2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基础351 
    14.2.1什么是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351 
    14.2.2三种典型多电平实现拓扑351 
    14.2.3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的广义拓扑及其衍生拓扑353 
    14.3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358 
    14.3.1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的实用优势358 
    14.3.2星接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358 
    14.3.3角接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361 
    14.3.4用于统一潮流控制的面对面连接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364 
    14.4新兴应用与探讨366 
    14.4.1无磁性器件的直流变换366 
    14.4.2多电平模块化飞跨电容式直流变换器369 
    14.4.3 nX直流变换器371 
    14.4.4器件成本对比:飞跨电容变流器、MMCCC与nX直流变换器372 
    14.4.5零电流开关:MMCCC 373 
    14.4.6多电平变流器的容错性与可靠性377 
    14.5小结378 
    致谢379 
    参考文献379 
    第15章  多相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和控制381 
    15.1简介381 
    15.2三相输入五相输出矩阵变换器381 
    15.2.1拓扑结构381 
    15.2.2控制算法382 
    15.3仿真和实验结果399 
    15.4五相输入三相输出矩阵变换器402 
    15.4.1拓扑结构402 
    15.4.2控制技术403 
    15.5示例结果 411 
    致谢413 
    参考文献413 
    第16章  基于升压电路的单相整流器功率因数调节器415 
    16.1简介415 
    16.2基本升压型PFC 416 
    16.2.1变换器拓扑结构和平均模型416 
    16.2.2稳态分析418 
    16.2.3控制电路418 
    16.2.4线性控制设计419 
    16.2.5仿真结果421 
    16.3不对称半桥升压型PFC 422 
    16.3.1CCM/CVM运行模式和平均模型建模423 
    16.3.2小信号平均模型和传递函数424 
    16.3.3控制系统设计425 
    16.3.4数字化实现和仿真结果427 
    16.4交错双升压型PFC430 
    16.4.1拓扑结构431 
    16.4.2开关时序432 
    16.4.3线性控制器设计和实验结果435 
    16.5小结436 
    参考文献437 
    第17章有源电力滤波器442 
    17.1简介442 
    17.2谐波442 
    17.3谐波的作用和负面影响443 
    17.4谐波国际标准443 
    17.5谐波类型444 
    17.5.1谐波电流源444 
    17.5.2谐波电压源445 
    17.6无源滤波器447 
    17.7功率定义447 
    17.7.1负载功率和功率因数447 
    17.7.2负载功率的定义448 
    17.7.33D空间电流坐标系中的功率因数定义448 
    17.8有源滤波器449 
    17.8.1电流源逆变器APF 450 
    17.8.2电压源逆变器APF 450 
    17.8.3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450 
    17.8.4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450 
    17.8.5 混合滤波器451 
    17.8.6大功率应用452 
    17.9 APF开关频率的选择方法452 
    17.10谐波电流提取技术453 
    17.10.1 P-Q理论453 
    17.10.2矢量叉积理论454 
    17.10.3基于P-Q-R旋转坐标系的瞬时功率理论455 
    17.10.4同步坐标系457 
    17.10.5自适应干扰消除技术457 
    17.10.6电容电压控制458 
    17.10.7时域相关函数技术458 
    17.10.8傅里叶级数辨识458 
    17.10.9其他方法459 
    17.11并联有源滤波器459 
    17.11.1并联APF建模460 
    17.11.2三相四线制并联APF465 
    17.12 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467 
    17.13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468 
    致谢471 
    参考文献471 
    第18A章  带有电力电子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强大的仿真工具475 
    18A.1背景475 
    18A.1.1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概述475 
    18A.1.2“虚拟机”的应用475 
    18A.2功率性能提升476 
    18A.2.1顺序切换477 
    18A.2.2磁性续流控制 478 
    18A.2.3增加开关频率481 
    18A.3异步电机模型482 
    18A.3.1控制问题482 
    18A.3.2基于“逆变器”的电机模型482 
    18A.4实验结果和小结483 
    18A.4.1实验结果483 
    18A.4.2小结487 
    参考文献489 
    第18B章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实时仿真490 
    18B.1简介490 
    18B.1.1 MMC的工业应用490 
    18B.1.2电力电子换流器实时仿真的限制490 
    18B.1.3 MMC拓扑介绍492 
    18B.1.4 MMC仿真约束条件493 
    18B.2 MMC建模的选择及其局限性494 
    18B.2.1详细模型494 
    18B.2.2开关函数495 
    18B.2.3平均模型495 
    18B.3实时仿真的硬件技术496 
    18B.3.1基于DSP的顺序编程仿真496 
    18B.3.2基于FPGA的并行编程仿真496 
    18B.4用不同方法实现实时仿真器498 
    18B.4.1平均模型算法的顺序编程498 
    18B.4.2开关函数算法的并行编程500 
    18B.5小结502 
    参考文献502 
    第19章  基于模型预测的电机转速控制方法504 
    19.1简介504 
    19.2电机转速经典控制方案综述504 
    19.2.1电机模型505 
    19.2.2磁场定向控制505 
    19.2.3直接转矩控制506 
    19.3预测电流控制509 
    19.3.1预测模型509 
    19.3.2价值函数510 
    19.3.3预测算法510 
    19.3.4控制方案510 
    19.4预测转矩控制511 
    19.4.1预测模型511 
    19.4.2价值函数512 
    19.4.3预测算法512 
    19.4.4控制方案512 
    19.5使用矩阵变换器的预测转矩控制513 
    19.5.1预测模型513 
    19.5.2价值函数514 
    19.5.3预测算法514 
    19.5.4控制方案514 
    19.5.5无功功率的控制514 
    19.6预测转速控制516 
    19.6.1预测模型516 
    19.6.2价值函数517 
    19.6.3预测算法518 
    19.6.4控制方案518 
    19.7小结519 
    致谢519 
    参考文献519 
    第20章  电流源变流器电气传动系统522 
    20.1简介522 
    20.2传动系统结构523 
    20.3 CSC的PWM控制524 
    20.4 CSR的通用控制方法527 
    20.5异步和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529 
    20.6异步电机的电流和电压控制531 
    20.6.1磁场定向控制(FOC)531 
    20.6.2电流多标量控制533 
    20.6.3电压多标量控制534 
    20.7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和电压控制538 
    20.7.1 PMSM的电压多标量控制538 
    20.7.2内嵌式永磁电机的电流控制541 
    20.8 CSC驱动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543 
    20.9小结546 
    参考文献547 
    第21章  PWM逆变器共模电压和轴承电流:原因、影响和抑制548 
    21.1简介548 
    21.1.1容性轴承电流551 
    21.1.2放电电流551 
    21.1.3轴承环流电流551 
    21.1.4转子接地电流553 
    21.1.5轴承电流的主要分量553 
    21.2异步电机共模参数的确定553 
    21.3抑制共模电流的无源方法555 
    21.3.1降低逆变器开关频率556 
    21.3.2共模电抗器556 
    21.3.3共模无源滤波器557 
    21.3.4共模变压器559 
    21.3.5带滤波器系统的半有源共模电流抑制560 
    21.3.6共模和差模集成式电抗器561 
    21.3.7电机结构和轴承保护环561 
    21.4用于减小共模电流的有源系统562 
    21.5减小共模电流的PWM修正算法563 
    21.5.1三个奇性有效矢量(3NPAV)564 
    21.5.2三个有效矢量调制(3AVM)565 
    21.5.3有效零电压控制(AZVC)565 
    21.5.4单零矢量空间矢量调制(SVM1Z)567 
    21.6小结568 
    参考文献569 
    第22章 大功率驱动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 实例571 
    22.1简介571 
    22.2液化天然气工厂571 
    22.3燃气轮机:传统的压缩机驱动器572 
    22.3.1机组起动要求572 
    22.3.2温度对燃气轮机输出的影响573 
    22.3.3可靠性和持久性573 
    22.4变频驱动器对技术和经济的影响574 
    22.5大功率电机575 
    22.5.1新型大功率电机576 
    22.5.2无刷励磁同步电机578 
    22.6大功率电力驱动579 
    22.7开关器件580 
    22.7.1大功率半导体器件581 
    22.8大功率变流器的拓扑结构582 
    22.8.1 LCI583 
    22.8.2VSI583 
    22.8.3小结584 
    22.9多电平VSI拓扑584 
    22.9.1两电平逆变器584 
    22.9.2多电平逆变器585 
    22.10大功率电力驱动控制591 
    22.10.1 PWM方法592 
    22.11小结595 
    致谢595 
    参考文献595 
    第23章 单相电网侧变流器的调制与控制598 
    23.1简介598 
    23.2单相VSC调制技术599 
    23.2.1并联H-BC600 
    23.2.2 H-DCC603 
    23.2.3 H-FCC606 
    23.2.4比较611 
    23.3交流-直流单相VSC的控制616 
    23.3.1单相控制算法的分类617 
    23.3.2 dq同步坐标系下的电流控制――PI-CC 618 
    23.3.3abc静止参考坐标系电流控制――PR-CC 620 
    23.3.4控制器设计622 
    23.3.5有功功率前馈算法625 
    23.4小结627 
    参考文献628 
    第24章 阻抗源逆变器631 
    24.1多电平逆变器631 
    24.1.1无变压器技术631 
    24.1.2传统CMI或混合CMI631 
    24.1.3单级逆变器拓扑632 
    24.2准Z源逆变器633 
    24.2.1准Z源逆变器的原理633 
    24.2.2qZSI的控制方法635 
    24.2.3适用于带电池的光伏系统的qZSI 637 
    24.3基于qZSI的串联多电平光伏系统639 
    24.3.1工作原理639 
    24.3.2控制策略和电网同步641 
    24.4硬件实现643 
    24.4.1阻抗参数643 
    24.4.2控制系统644 
    致谢645 
    参考文献645 

  • 内容简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共24章,分为三大部分:第壹部分由第1~5章组成,介绍了电力电子对新兴技术的影响;第二部分由第6~11章组成,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部分由第12~24章组成,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运输及工业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具有当代书籍的典型特征,并以开创性的方法讨论了作者们目前研究的几个方面,其中简洁的语言、易懂的插图十分适合高等院校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等专业的师生,以及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第1章  21世纪能源、全球变暖及电力电子的影响1 
    1.1简介1 
    1.2能源1 
    1.3环境污染:全球变暖问题3 
    1.3.1全球变暖影响5 
    1.3.2全球变暖问题的减缓方法6 
    1.4电力电子对能源系统的影响7 
    1.4.1节能7 
    1.4.2可再生能源系统7 
    1.4.3大容量储能13 
    1.5智能电网16 
    1.6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17 
    1.6.1电池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比较18 
    1.7小结和展望19 
    参考文献21 
    第2章  当前能源面临的挑战:电力电子技术的贡献22 
    2.1简介22 
    2.2能源传输和分配系统23 
    2.2.1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23 
    2.2.2高压直流(HVDC)输电25 
    2.3可再生能源系统27 
    2.3.1风能29 
    2.3.2光伏能源29 
    2.3.3海洋能32 
    2.4运输系统33 
    2.5储能系统35 
    2.5.1技术35 
    2.5.2在输配电系统中的应用37 
    2.5.3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37 
    2.5.4在运输系统中的应用37 
    2.6小结38 
    参考文献38 
    第3章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电网的概念与技术概述41 
    3.1简介41 
    3.2分布式发电装置与智能电网的要求42 
    3.3光伏发电43 
    3.4风电与小型水电机组45 
    3.5储能系统46 
    3.6电动汽车47 
    3.7微电网47 
    3.8智能电网问题48 
    3.9主动配电网管理49 
    3.10智能电网中的通信系统50 
    3.11高级量测体系和实时定价51 
    3.12智能电网的标准化52 
    参考文献53 
    第4章  电力半导体技术的新进展56 
    4.1简介56 
    4.2硅功率晶体管57 
    4.2.1功率MOSFET57 
    4.2.2IGBT58 
    4.2.3大功率器件60 
    4.3 SiC晶体管设计概述61 
    4.4 SiC器件的栅极和基极驱动64 
    4.5晶体管并联72 
    4.6应用概述79 
    4.7 GaN晶体管81 
    4.8小结83 
    参考文献83 
    第5章  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一种用于可再生能源与交通设备的新型功率变流器87 
    5.1简介87 
    5.2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硬开关工作模式87 
    5.3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的软开关工作模式92 
    5.4软开关交流链路通用功率变流器的运行原理 92 
    5.5设计流程 100 
    5.6分析102 
    5.7应用104 
    5.8小结110 
    参考文献110 
    第6章  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112 
    6.1简介112 
    6.2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112 
    6.3风能转换114 
    6.4风电变流器118 
    6.5风电变流器的功率半导体122 
    6.6现代风电机组的控制和并网要求123 
    6.7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127 
    6.8小结129 
    参考文献129 
    第7章  光伏发电系统132 
    7.1简介132 
    7.2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曲线和最大功率点134 
    7.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架构136 
    7.4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150 
    7.5基于多电平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最新进展160 
    7.6小结162 
    参考文献163 
    第8章  可再生能源系统可控性分析165 
    8.1简介165 
    8.2非线性系统的零状态166 
    8.2.1第一种方法167 
    8.2.2第二种方法167 
    8.3通过L型滤波器连接到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的可控性168 
    8.4通过LCL型滤波器连接到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的可控性172 
    8.5连接到电流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分析183 
    8.6小结191 
    参考文献192 
    第9章  中小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通用运行控制1949.1分布式发电系统194 
    9.2与电网互动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功率变流器控制204 
    9.3辅助功能218 
    9.4小结223 
    参考文献224 
    第10章  双馈感应电机的特性与控制226 
    10.1双馈感应电机的基本原理226 
    10.2基于AC-DC-AC变流器的双馈感应电机矢量控制234 
    10.3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254 
    参考文献263 
    第11章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AC-DC-AC变流器264 
    11.1简介264 
    11.2 AC-DC-AC拓扑结构的脉宽调制策略271 
    11.3二极管钳位变流器的直流电容电压平衡276 
    11.4 AC-DC-AC变流器的控制算法286 
    11.5有功功率前馈控制的AC-DC-AC变流器295 
    11.5.1 AC-DC-AC变流器的功率响应时间常数分析296 
    11.5.2直流母线电容的能量296 
    11.6小结299 
    参考文献299 
    第12章  多电飞机中的电力电子学302 
    12.1简介302 
    12.2多电飞机303 
    12.2.1空客380电气系统305 
    12.2.2波音787电气系统305 
    12.3多电发动机308 
    12.3.1功率优化飞机309 
    12.4发电系统策略310 
    12.5电力电子与功率变换313 
    12.6配电系统316 
    12.6.1高压运行317 
    12.7小结319 
    参考文献319 
    第13章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21 
    13.1简介321 
    13.2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322 
    13.2.1纯电动车322 
    13.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22 
    13.2.3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324 
    13.3 EV和PHEV充电基础设施325 
    13.3.1 EV/PHEV电池和充电方式325 
    13.4电力电子技术在EV和PHEV充电架构中的应用334 
    13.4.1充电设备335 
    13.4.2并网基础设施336 
    13.5 V2G和V2H概念337 
    13.5.1电网改造升级338 
    13.6 PEV充电的电力电子技术339 
    13.6.1安全注意事项339 
    13.6.2住宅型并网充电系统340 
    13.6.3公共型并网充电系统341 
    13.6.4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系统344 
    参考文献347 
    第14章  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拓扑结构与应用350 
    14.1简介350 
    14.2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基础351 
    14.2.1什么是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351 
    14.2.2三种典型多电平实现拓扑351 
    14.2.3多电平变流器/逆变器的广义拓扑及其衍生拓扑353 
    14.3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358 
    14.3.1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的实用优势358 
    14.3.2星接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358 
    14.3.3角接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361 
    14.3.4用于统一潮流控制的面对面连接串联式多电平逆变器364 
    14.4新兴应用与探讨366 
    14.4.1无磁性器件的直流变换366 
    14.4.2多电平模块化飞跨电容式直流变换器369 
    14.4.3 nX直流变换器371 
    14.4.4器件成本对比:飞跨电容变流器、MMCCC与nX直流变换器372 
    14.4.5零电流开关:MMCCC 373 
    14.4.6多电平变流器的容错性与可靠性377 
    14.5小结378 
    致谢379 
    参考文献379 
    第15章  多相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和控制381 
    15.1简介381 
    15.2三相输入五相输出矩阵变换器381 
    15.2.1拓扑结构381 
    15.2.2控制算法382 
    15.3仿真和实验结果399 
    15.4五相输入三相输出矩阵变换器402 
    15.4.1拓扑结构402 
    15.4.2控制技术403 
    15.5示例结果 411 
    致谢413 
    参考文献413 
    第16章  基于升压电路的单相整流器功率因数调节器415 
    16.1简介415 
    16.2基本升压型PFC 416 
    16.2.1变换器拓扑结构和平均模型416 
    16.2.2稳态分析418 
    16.2.3控制电路418 
    16.2.4线性控制设计419 
    16.2.5仿真结果421 
    16.3不对称半桥升压型PFC 422 
    16.3.1CCM/CVM运行模式和平均模型建模423 
    16.3.2小信号平均模型和传递函数424 
    16.3.3控制系统设计425 
    16.3.4数字化实现和仿真结果427 
    16.4交错双升压型PFC430 
    16.4.1拓扑结构431 
    16.4.2开关时序432 
    16.4.3线性控制器设计和实验结果435 
    16.5小结436 
    参考文献437 
    第17章有源电力滤波器442 
    17.1简介442 
    17.2谐波442 
    17.3谐波的作用和负面影响443 
    17.4谐波国际标准443 
    17.5谐波类型444 
    17.5.1谐波电流源444 
    17.5.2谐波电压源445 
    17.6无源滤波器447 
    17.7功率定义447 
    17.7.1负载功率和功率因数447 
    17.7.2负载功率的定义448 
    17.7.33D空间电流坐标系中的功率因数定义448 
    17.8有源滤波器449 
    17.8.1电流源逆变器APF 450 
    17.8.2电压源逆变器APF 450 
    17.8.3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450 
    17.8.4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450 
    17.8.5 混合滤波器451 
    17.8.6大功率应用452 
    17.9 APF开关频率的选择方法452 
    17.10谐波电流提取技术453 
    17.10.1 P-Q理论453 
    17.10.2矢量叉积理论454 
    17.10.3基于P-Q-R旋转坐标系的瞬时功率理论455 
    17.10.4同步坐标系457 
    17.10.5自适应干扰消除技术457 
    17.10.6电容电压控制458 
    17.10.7时域相关函数技术458 
    17.10.8傅里叶级数辨识458 
    17.10.9其他方法459 
    17.11并联有源滤波器459 
    17.11.1并联APF建模460 
    17.11.2三相四线制并联APF465 
    17.12 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467 
    17.13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468 
    致谢471 
    参考文献471 
    第18A章  带有电力电子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强大的仿真工具475 
    18A.1背景475 
    18A.1.1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概述475 
    18A.1.2“虚拟机”的应用475 
    18A.2功率性能提升476 
    18A.2.1顺序切换477 
    18A.2.2磁性续流控制 478 
    18A.2.3增加开关频率481 
    18A.3异步电机模型482 
    18A.3.1控制问题482 
    18A.3.2基于“逆变器”的电机模型482 
    18A.4实验结果和小结483 
    18A.4.1实验结果483 
    18A.4.2小结487 
    参考文献489 
    第18B章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实时仿真490 
    18B.1简介490 
    18B.1.1 MMC的工业应用490 
    18B.1.2电力电子换流器实时仿真的限制490 
    18B.1.3 MMC拓扑介绍492 
    18B.1.4 MMC仿真约束条件493 
    18B.2 MMC建模的选择及其局限性494 
    18B.2.1详细模型494 
    18B.2.2开关函数495 
    18B.2.3平均模型495 
    18B.3实时仿真的硬件技术496 
    18B.3.1基于DSP的顺序编程仿真496 
    18B.3.2基于FPGA的并行编程仿真496 
    18B.4用不同方法实现实时仿真器498 
    18B.4.1平均模型算法的顺序编程498 
    18B.4.2开关函数算法的并行编程500 
    18B.5小结502 
    参考文献502 
    第19章  基于模型预测的电机转速控制方法504 
    19.1简介504 
    19.2电机转速经典控制方案综述504 
    19.2.1电机模型505 
    19.2.2磁场定向控制505 
    19.2.3直接转矩控制506 
    19.3预测电流控制509 
    19.3.1预测模型509 
    19.3.2价值函数510 
    19.3.3预测算法510 
    19.3.4控制方案510 
    19.4预测转矩控制511 
    19.4.1预测模型511 
    19.4.2价值函数512 
    19.4.3预测算法512 
    19.4.4控制方案512 
    19.5使用矩阵变换器的预测转矩控制513 
    19.5.1预测模型513 
    19.5.2价值函数514 
    19.5.3预测算法514 
    19.5.4控制方案514 
    19.5.5无功功率的控制514 
    19.6预测转速控制516 
    19.6.1预测模型516 
    19.6.2价值函数517 
    19.6.3预测算法518 
    19.6.4控制方案518 
    19.7小结519 
    致谢519 
    参考文献519 
    第20章  电流源变流器电气传动系统522 
    20.1简介522 
    20.2传动系统结构523 
    20.3 CSC的PWM控制524 
    20.4 CSR的通用控制方法527 
    20.5异步和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529 
    20.6异步电机的电流和电压控制531 
    20.6.1磁场定向控制(FOC)531 
    20.6.2电流多标量控制533 
    20.6.3电压多标量控制534 
    20.7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和电压控制538 
    20.7.1 PMSM的电压多标量控制538 
    20.7.2内嵌式永磁电机的电流控制541 
    20.8 CSC驱动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543 
    20.9小结546 
    参考文献547 
    第21章  PWM逆变器共模电压和轴承电流:原因、影响和抑制548 
    21.1简介548 
    21.1.1容性轴承电流551 
    21.1.2放电电流551 
    21.1.3轴承环流电流551 
    21.1.4转子接地电流553 
    21.1.5轴承电流的主要分量553 
    21.2异步电机共模参数的确定553 
    21.3抑制共模电流的无源方法555 
    21.3.1降低逆变器开关频率556 
    21.3.2共模电抗器556 
    21.3.3共模无源滤波器557 
    21.3.4共模变压器559 
    21.3.5带滤波器系统的半有源共模电流抑制560 
    21.3.6共模和差模集成式电抗器561 
    21.3.7电机结构和轴承保护环561 
    21.4用于减小共模电流的有源系统562 
    21.5减小共模电流的PWM修正算法563 
    21.5.1三个奇性有效矢量(3NPAV)564 
    21.5.2三个有效矢量调制(3AVM)565 
    21.5.3有效零电压控制(AZVC)565 
    21.5.4单零矢量空间矢量调制(SVM1Z)567 
    21.6小结568 
    参考文献569 
    第22章 大功率驱动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 实例571 
    22.1简介571 
    22.2液化天然气工厂571 
    22.3燃气轮机:传统的压缩机驱动器572 
    22.3.1机组起动要求572 
    22.3.2温度对燃气轮机输出的影响573 
    22.3.3可靠性和持久性573 
    22.4变频驱动器对技术和经济的影响574 
    22.5大功率电机575 
    22.5.1新型大功率电机576 
    22.5.2无刷励磁同步电机578 
    22.6大功率电力驱动579 
    22.7开关器件580 
    22.7.1大功率半导体器件581 
    22.8大功率变流器的拓扑结构582 
    22.8.1 LCI583 
    22.8.2VSI583 
    22.8.3小结584 
    22.9多电平VSI拓扑584 
    22.9.1两电平逆变器584 
    22.9.2多电平逆变器585 
    22.10大功率电力驱动控制591 
    22.10.1 PWM方法592 
    22.11小结595 
    致谢595 
    参考文献595 
    第23章 单相电网侧变流器的调制与控制598 
    23.1简介598 
    23.2单相VSC调制技术599 
    23.2.1并联H-BC600 
    23.2.2 H-DCC603 
    23.2.3 H-FCC606 
    23.2.4比较611 
    23.3交流-直流单相VSC的控制616 
    23.3.1单相控制算法的分类617 
    23.3.2 dq同步坐标系下的电流控制――PI-CC 618 
    23.3.3abc静止参考坐标系电流控制――PR-CC 620 
    23.3.4控制器设计622 
    23.3.5有功功率前馈算法625 
    23.4小结627 
    参考文献628 
    第24章 阻抗源逆变器631 
    24.1多电平逆变器631 
    24.1.1无变压器技术631 
    24.1.2传统CMI或混合CMI631 
    24.1.3单级逆变器拓扑632 
    24.2准Z源逆变器633 
    24.2.1准Z源逆变器的原理633 
    24.2.2qZSI的控制方法635 
    24.2.3适用于带电池的光伏系统的qZSI 637 
    24.3基于qZSI的串联多电平光伏系统639 
    24.3.1工作原理639 
    24.3.2控制策略和电网同步641 
    24.4硬件实现643 
    24.4.1阻抗参数643 
    24.4.2控制系统644 
    致谢645 
    参考文献645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第2版 李庚银
李庚银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详解
赵国鹏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通信工程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细则及措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电子技术及控制
马运东等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与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林舜江,刘明波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 [中]钟树鸿
(中)钟树鸿,(中)王怀, (丹麦)弗雷德·布拉伯杰格,(美)迈克尔·派切特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机巡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郭启迪 李端姣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消防物联数据标准 T/CFPA 002—2021
中国消防协会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负荷特性智能分析技术
曹华珍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5部分:物探DL/T 5156.5-2015
本社 编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特性及软开关技术 杨晓峰 宁圃奇
杨晓峰 宁圃奇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3部分:水文DL/T 5156.3-2015
本社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我们的情感王国II:小精灵的秘密生活(奇想国童书)
[波兰]蒂娜·奥耶维奇 著;赵祯 译;[波兰]亚历山德拉·扎永茨 绘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等我再长大一点
[波兰]玛丽亚·德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等我长大了+等我再长大一点 两册套装
[波兰]玛丽亚·德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外教社非通用语系列教材:波兰语听力教程(A1-A2)
[波兰]玛塔·乌娃妮斯卡;[波兰]亚历山德拉·巴耶斯卡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用非暴力沟通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非暴力沟通应用于护理领域,获美国2021年度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助类图书金奖)
[波兰]帕蒂·比拉克·史密斯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深度生成模型(全彩)
[波兰]Jakub M. Tomczak(杰克布M.汤姆扎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赛博朋克 2077:夜城迷梦 雨果奖作品 【波】巴尔托什·斯泽波尔 【意】 阿莱西奥·菲奥里内罗 【葡】 菲利佩·安德拉德 科幻世界出品
[波兰]巴尔托什·斯泽波尔 (意) 阿莱西奥·菲奥里内罗 (葡) 菲利佩·安德拉德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建筑的奇迹(标记世界文明史的102座建筑,玛格达莱娜·耶伦斯卡,名胜古迹,现代建筑,普利兹克奖)
[波兰]玛格达莱娜·耶伦斯卡 著;[波兰]马乌戈热塔·诺瓦克 绘;[波兰]阿加塔·杜德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生命的历程:人类诞生之前的地球进化史[精装大本]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严加永教授 专业审定
[波兰]卡塔日娜·巴耶罗维奇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中国植物志(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选刊)
[波兰]卜弥格 著;徐锦华 主编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角落大发现
[波兰]巴特克·布罗兹 绘著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手册
我们不一样
[波兰]玛蒂娜·布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