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化学(第四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9-11
版次: 16
ISBN: 9787030632142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8页
21人买过
  • 《结构化学(第四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结构化学(第四版)》以卢嘉锡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厦门大学开设的“物质结构”内容为蓝本,汇集了几代人的教学经验,既保留了经典的结构化学内容,又注重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对称性与点群、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结构、晶体学基础、金属和合金结构、离子化合物等内容。《结构化学(第四版)》的特点是突出重点,基础概念阐述清楚;围绕难点,联系化学现象或化学概念,做到深入浅出。此外,《结构化学(第四版)》还配有习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学习。 目录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量子力学基础 1
    1.1 量子力学的诞生 1
    1.1.1 19世纪末的物理学 1
    1.1.2 三个重要实验 1
    1.1.3 德布罗意物质波 4
    1.1.4 测不准原理 5
    1.2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6
    1.2.1 假设Ⅰ——状态波函数和概率 6
    1.2.2 假设Ⅱ——力学量与线性自共轭算符 8
    1.2.3 假设Ⅲ——Schrodinger方程 9
    1.2.4 假设Ⅳ——态叠加原理 10
    1.2.5 假设Ⅴ——Pauli不相容原理 11
    1.3 量子力学的简单应用 11
    1.3.1 一维势箱中的自由粒子 11
    1.3.2 三维势箱中的自由粒子 13
    1.3.3 应用 14
    1.4 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6
    1.4.1 全同粒子 16
    1.4.2 表象 16
    1.4.3 隧道效应 17
    习题1 18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原子结构 21
    2.1 类氢离子的Schrodinger方程 21
    2.1.1 引言 21
    2.1.2 变数分离 22
    2.1.3 解Φ方程 23
    2.1.4 Θ方程的解 23
    2.1.5 R方程的解 24
    2.2 类氢离子波函数及轨道能级 25
    2.2.1 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5
    2.2.2 主量子数n与能级 26
    2.2.3 径向分布函数 27
    2.2.4 角度分布函数 30
    2.3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33
    2.3.1 核外电子排布与电子组态 33
    2.3.2 中心力场近似和自洽场方法 34
    2.3.3 电离能与电子亲和能 35
    2.3.4 电负性 39
    2.4 原子光谱项 40
    2.4.1 定义 40
    2.4.2 原子光谱项的推导 41
    2.4.3 组态的能级分裂 43
    2.4.4 基态光谱项 44
    习题2 45
    参考文献 47
    第3章 分子对称性与点群 48
    3.1 对称元素与点群 48
    3.1.1 对称性、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 48
    3.1.2 旋转轴与转动 49
    3.1.3 对称面与反映 50
    3.1.4 对称中心与反演 51
    3.1.5 映转轴与旋转反映 51
    3.1.6 对称点群 52
    3.2 分子对称点群 54
    3.2.1 对称点群分类 54
    3.2.2 Cn群 54
    3.2.3 Cnv群 55
    3.2.4 Cnh群 55
    3.2.5 Dn群 56
    3.2.6 Dnh群 57
    3.2.7 Dnd群 59
    3.2.8 Sn群 60
    3.2.9 高阶群 61
    3.2.10 分子点群的判别 65
    3.3 群的表示理论 66
    3.3.1 可约表示与不可约表示 66
    3.3.2 特征标表 67
    3.3.3 应用 68
    3.4 分子对称性与旋光性和偶极矩 70
    3.4.1 分子旋光性 70
    3.4.2 分子偶极矩 71
    习题3 74
    参考文献 76
    第4章 双原子分子 77
    4.1 化学键理论简介 77
    4.1.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77
    4.1.2 化学键理论 77
    4.1.3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78
    4.2 H+2的Schrodinger方程 79
    4.2.1 原子单位 79
    4.2.2 Born-Oppenheimer近似 79
    4.3 H+2的精确解法 80
    4.3.1 椭球坐标与变数分离 80
    4.3.2 H+2的精确解的对称性 81
    4.3.3 态的分类 82
    4.4 H+2的近似解法 82
    4.4.1 变分法简介 82
    4.4.2 变分法解H+ 283
    4.4.3 积分意义 85
    4.4.4 成键原理 86
    4.5 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 87
    4.5.1 分子轨道理论 87
    4.5.2 双原子分子轨道的特点 87
    4.5.3 同核双原子分子 89
    4.5.4 异核双原子分子 91
    4.6 价键理论和H2分子结构 93
    4.6.1 价键理论 93
    4.6.2 H2的价键处理 94
    习题4 96
    参考文献 98
    第5章 多原子分子结构(一) 99
    5.1 杂化轨道理论 99
    5.1.1 杂化轨道波函数 99
    5.1.2 杂化轨道的方向 100
    5.1.3 应用 101
    5.2 常见分子化学键 103
    5.2.1 二元氢化物 103
    5.2.2 各种氧化物 104
    5.2.3 卤化物 105
    5.2.4 稀有气体化合物 105
    5.3 离域化学键 106
    5.3.1 一般π键 106
    5.3.2 离域π键 107
    5.3.3 共轭效应 108
    5.3.4 芳香性 109
    5.4 HMO方法 110
    5.4.1 HMO方法简介 110
    5.4.2 丁二烯的HMO处理 111
    5.4.3 电荷集居与分子图 112
    5.4.4 环烯烃体系 113
    5.5 分子轨道先定系数法 114
    5.5.1 介绍 114
    5.5.2 偶数碳链分子 117
    5.5.3 奇数碳链分子 118
    5.5.4 共轭环链之一 118
    5.5.5 共轭环链之二 120
    5.5.6 复杂共轭体系 121
    5.6 共价键能与半径 122
    5.6.1 共价键键能 122
    5.6.2 键长和共价半径 123
    5.6.3 范德华半径 124
    5.7 前线轨道理论和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26
    5.7.1 前线轨道理论 126
    5.7.2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27
    习题5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6章 多原子分子结构(二) 133
    6.1 缺电子多中心键 133
    6.1.1 硼烷的结构 133
    6.1.2 Lipscomb的拓扑结构 134
    6.1.3 封闭硼笼BnH2-n与Wade规则 135
    6.1.4 其他缺电子多中心键 136
    6.2 配合物的化学键 137
    6.2.1 简介 137
    6.2.2 σ键配合物的结构 139
    6.2.3 金属羰基配合物(σ-π配键) 140
    6.2.4 烯烃配位化合物 140
    6.3 配位场理论 142
    6.3.1 中心离子电子组态的谱项 142
    6.3.2 原子轨道在不同环境中的能级分裂 143
    6.3.3 弱场方案 145
    6.3.4 强场方案 145
    6.4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147
    6.4.1 簇合物中M-M间多重键 147
    6.4.2 金属簇合物的几何构型与电子计数法 148
    6.5 原子团簇 150
    6.5.1 富勒烯碳笼 150
    6.5.2 碳纳米管 152
    6.6 次级键 153
    6.6.1 非金属原子间次级键 154
    6.6.2 非金属-金属原子间次级键 154
    6.6.3 金属原子间次级键 155
    6.7 氢键 156
    6.7.1 氢键产生的条件和影响 156
    6.7.2 水的氢键 158
    6.7.3 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氢键 160
    6.8 超分子化学 162
    6.8.1 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 162
    6.8.2 经典的超分子主体 162
    6.8.3 分子识别与超分子自组装 164
    6.8.4 晶体工程 166
    习题6 166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晶体学基础 169
    7.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169
    7.1.1 晶体及其性质 169
    7.1.2 周期性与点阵结构 170
    7.1.3 晶胞 173
    7.1.4 实际晶体 173
    7.2 晶系、Bravais格子与晶面 174
    7.2.1 七个晶系 174
    7.2.2 14种空间点阵形式 175
    7.2.3 晶面与米勒指数 177
    7.3 晶体的对称性 179
    7.3.1 晶体结构的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179
    7.3.2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晶体学点群 182
    7.3.3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空间群 183
    7.4 晶体的X射线衍射 185
    7.4.1 引言 185
    7.4.2 X射线的产生与散射 186
    7.4.3 衍射方向 187
    7.4.4 倒易点阵与反射球 189
    7.4.5 衍射强度 190
    7.4.6 系统消光 191
    7.4.7 X射线相干散射理论简介 192
    7.5 X射线衍射的应用 194
    7.5.1 单晶衍射法 194
    7.5.2 多晶衍射法 195
    7.5.3 应用 196
    7.6 准晶 200
    7.6.1 准晶的发现 200
    7.6.2 平面镶嵌与黄金分割 200
    7.6.3 二十面体密堆 201
    7.6.4 晶体的新定义 202
    7.6.5 准晶种类 202
    习题7 204
    参考文献 207
    第8章 金属和合金结构 209
    8.1 金属键理论 209
    8.1.1 自由电子模型 209
    8.1.2 能带理论 210
    8.2 等径球密堆积 211
    8.2.1 三种密堆积 211
    8.2.2 密堆与空隙 213
    8.3 金属单质结构 215
    8.3.1 单质结构 215
    8.3.2 金属原子半径 216
    8.4 合金的结构 217
    8.4.1 金属固溶体 218
    8.4.2 金属化合物 219
    8.4.3 金属间隙化合物 222
    8.5 非晶态合金 224
    8.5.1 简介 224
    8.5.2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 225
    8.5.3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分类 226
    8.5.4 性能与应用 227
    习题8 228
    参考文献 231
    第9章 离子化合物 232
    9.1 晶格能 232
    9.1.1 晶格能的静电模型 232
    9.1.2 晶格能的热力学模型 233
    9.2 几种典型的二元离子晶体结构 234
    9.2.1 NaCl型 234
    9.2.2 CsCl型 235
    9.2.3 ZnS型 235
    9.2.4 CaF2型 236
    9.2.5 TiO2型 236
    9.3 离子半径 237
    9.3.1 引言 237
    9.3.2 离子半径与周期表 238
    9.3.3 离子堆积规则 240
    9.4 离子极化 241
    9.4.1 离子极化的概念 241
    9.4.2 离子极化对结构的影响 241
    9.5 多元离子化合物 244
    9.5.1 主要多元离子化合物 245
    9.5.2 Pauling规则 248
    9.5.3 硅酸盐的结构 249
    9.6 功能材料晶体 251
    9.6.1 高温超导晶体 251
    9.6.2 非线性光学晶体 253
    9.6.3 磁性材料 254
    9.6.4 功能转化材料 256
  • 内容简介:
    《结构化学(第四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结构化学(第四版)》以卢嘉锡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厦门大学开设的“物质结构”内容为蓝本,汇集了几代人的教学经验,既保留了经典的结构化学内容,又注重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对称性与点群、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结构、晶体学基础、金属和合金结构、离子化合物等内容。《结构化学(第四版)》的特点是突出重点,基础概念阐述清楚;围绕难点,联系化学现象或化学概念,做到深入浅出。此外,《结构化学(第四版)》还配有习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学习。
  • 目录:
    目录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量子力学基础 1
    1.1 量子力学的诞生 1
    1.1.1 19世纪末的物理学 1
    1.1.2 三个重要实验 1
    1.1.3 德布罗意物质波 4
    1.1.4 测不准原理 5
    1.2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6
    1.2.1 假设Ⅰ——状态波函数和概率 6
    1.2.2 假设Ⅱ——力学量与线性自共轭算符 8
    1.2.3 假设Ⅲ——Schrodinger方程 9
    1.2.4 假设Ⅳ——态叠加原理 10
    1.2.5 假设Ⅴ——Pauli不相容原理 11
    1.3 量子力学的简单应用 11
    1.3.1 一维势箱中的自由粒子 11
    1.3.2 三维势箱中的自由粒子 13
    1.3.3 应用 14
    1.4 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6
    1.4.1 全同粒子 16
    1.4.2 表象 16
    1.4.3 隧道效应 17
    习题1 18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原子结构 21
    2.1 类氢离子的Schrodinger方程 21
    2.1.1 引言 21
    2.1.2 变数分离 22
    2.1.3 解Φ方程 23
    2.1.4 Θ方程的解 23
    2.1.5 R方程的解 24
    2.2 类氢离子波函数及轨道能级 25
    2.2.1 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5
    2.2.2 主量子数n与能级 26
    2.2.3 径向分布函数 27
    2.2.4 角度分布函数 30
    2.3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33
    2.3.1 核外电子排布与电子组态 33
    2.3.2 中心力场近似和自洽场方法 34
    2.3.3 电离能与电子亲和能 35
    2.3.4 电负性 39
    2.4 原子光谱项 40
    2.4.1 定义 40
    2.4.2 原子光谱项的推导 41
    2.4.3 组态的能级分裂 43
    2.4.4 基态光谱项 44
    习题2 45
    参考文献 47
    第3章 分子对称性与点群 48
    3.1 对称元素与点群 48
    3.1.1 对称性、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 48
    3.1.2 旋转轴与转动 49
    3.1.3 对称面与反映 50
    3.1.4 对称中心与反演 51
    3.1.5 映转轴与旋转反映 51
    3.1.6 对称点群 52
    3.2 分子对称点群 54
    3.2.1 对称点群分类 54
    3.2.2 Cn群 54
    3.2.3 Cnv群 55
    3.2.4 Cnh群 55
    3.2.5 Dn群 56
    3.2.6 Dnh群 57
    3.2.7 Dnd群 59
    3.2.8 Sn群 60
    3.2.9 高阶群 61
    3.2.10 分子点群的判别 65
    3.3 群的表示理论 66
    3.3.1 可约表示与不可约表示 66
    3.3.2 特征标表 67
    3.3.3 应用 68
    3.4 分子对称性与旋光性和偶极矩 70
    3.4.1 分子旋光性 70
    3.4.2 分子偶极矩 71
    习题3 74
    参考文献 76
    第4章 双原子分子 77
    4.1 化学键理论简介 77
    4.1.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77
    4.1.2 化学键理论 77
    4.1.3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78
    4.2 H+2的Schrodinger方程 79
    4.2.1 原子单位 79
    4.2.2 Born-Oppenheimer近似 79
    4.3 H+2的精确解法 80
    4.3.1 椭球坐标与变数分离 80
    4.3.2 H+2的精确解的对称性 81
    4.3.3 态的分类 82
    4.4 H+2的近似解法 82
    4.4.1 变分法简介 82
    4.4.2 变分法解H+ 283
    4.4.3 积分意义 85
    4.4.4 成键原理 86
    4.5 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 87
    4.5.1 分子轨道理论 87
    4.5.2 双原子分子轨道的特点 87
    4.5.3 同核双原子分子 89
    4.5.4 异核双原子分子 91
    4.6 价键理论和H2分子结构 93
    4.6.1 价键理论 93
    4.6.2 H2的价键处理 94
    习题4 96
    参考文献 98
    第5章 多原子分子结构(一) 99
    5.1 杂化轨道理论 99
    5.1.1 杂化轨道波函数 99
    5.1.2 杂化轨道的方向 100
    5.1.3 应用 101
    5.2 常见分子化学键 103
    5.2.1 二元氢化物 103
    5.2.2 各种氧化物 104
    5.2.3 卤化物 105
    5.2.4 稀有气体化合物 105
    5.3 离域化学键 106
    5.3.1 一般π键 106
    5.3.2 离域π键 107
    5.3.3 共轭效应 108
    5.3.4 芳香性 109
    5.4 HMO方法 110
    5.4.1 HMO方法简介 110
    5.4.2 丁二烯的HMO处理 111
    5.4.3 电荷集居与分子图 112
    5.4.4 环烯烃体系 113
    5.5 分子轨道先定系数法 114
    5.5.1 介绍 114
    5.5.2 偶数碳链分子 117
    5.5.3 奇数碳链分子 118
    5.5.4 共轭环链之一 118
    5.5.5 共轭环链之二 120
    5.5.6 复杂共轭体系 121
    5.6 共价键能与半径 122
    5.6.1 共价键键能 122
    5.6.2 键长和共价半径 123
    5.6.3 范德华半径 124
    5.7 前线轨道理论和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26
    5.7.1 前线轨道理论 126
    5.7.2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27
    习题5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6章 多原子分子结构(二) 133
    6.1 缺电子多中心键 133
    6.1.1 硼烷的结构 133
    6.1.2 Lipscomb的拓扑结构 134
    6.1.3 封闭硼笼BnH2-n与Wade规则 135
    6.1.4 其他缺电子多中心键 136
    6.2 配合物的化学键 137
    6.2.1 简介 137
    6.2.2 σ键配合物的结构 139
    6.2.3 金属羰基配合物(σ-π配键) 140
    6.2.4 烯烃配位化合物 140
    6.3 配位场理论 142
    6.3.1 中心离子电子组态的谱项 142
    6.3.2 原子轨道在不同环境中的能级分裂 143
    6.3.3 弱场方案 145
    6.3.4 强场方案 145
    6.4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147
    6.4.1 簇合物中M-M间多重键 147
    6.4.2 金属簇合物的几何构型与电子计数法 148
    6.5 原子团簇 150
    6.5.1 富勒烯碳笼 150
    6.5.2 碳纳米管 152
    6.6 次级键 153
    6.6.1 非金属原子间次级键 154
    6.6.2 非金属-金属原子间次级键 154
    6.6.3 金属原子间次级键 155
    6.7 氢键 156
    6.7.1 氢键产生的条件和影响 156
    6.7.2 水的氢键 158
    6.7.3 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氢键 160
    6.8 超分子化学 162
    6.8.1 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 162
    6.8.2 经典的超分子主体 162
    6.8.3 分子识别与超分子自组装 164
    6.8.4 晶体工程 166
    习题6 166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晶体学基础 169
    7.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169
    7.1.1 晶体及其性质 169
    7.1.2 周期性与点阵结构 170
    7.1.3 晶胞 173
    7.1.4 实际晶体 173
    7.2 晶系、Bravais格子与晶面 174
    7.2.1 七个晶系 174
    7.2.2 14种空间点阵形式 175
    7.2.3 晶面与米勒指数 177
    7.3 晶体的对称性 179
    7.3.1 晶体结构的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179
    7.3.2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晶体学点群 182
    7.3.3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空间群 183
    7.4 晶体的X射线衍射 185
    7.4.1 引言 185
    7.4.2 X射线的产生与散射 186
    7.4.3 衍射方向 187
    7.4.4 倒易点阵与反射球 189
    7.4.5 衍射强度 190
    7.4.6 系统消光 191
    7.4.7 X射线相干散射理论简介 192
    7.5 X射线衍射的应用 194
    7.5.1 单晶衍射法 194
    7.5.2 多晶衍射法 195
    7.5.3 应用 196
    7.6 准晶 200
    7.6.1 准晶的发现 200
    7.6.2 平面镶嵌与黄金分割 200
    7.6.3 二十面体密堆 201
    7.6.4 晶体的新定义 202
    7.6.5 准晶种类 202
    习题7 204
    参考文献 207
    第8章 金属和合金结构 209
    8.1 金属键理论 209
    8.1.1 自由电子模型 209
    8.1.2 能带理论 210
    8.2 等径球密堆积 211
    8.2.1 三种密堆积 211
    8.2.2 密堆与空隙 213
    8.3 金属单质结构 215
    8.3.1 单质结构 215
    8.3.2 金属原子半径 216
    8.4 合金的结构 217
    8.4.1 金属固溶体 218
    8.4.2 金属化合物 219
    8.4.3 金属间隙化合物 222
    8.5 非晶态合金 224
    8.5.1 简介 224
    8.5.2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 225
    8.5.3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分类 226
    8.5.4 性能与应用 227
    习题8 228
    参考文献 231
    第9章 离子化合物 232
    9.1 晶格能 232
    9.1.1 晶格能的静电模型 232
    9.1.2 晶格能的热力学模型 233
    9.2 几种典型的二元离子晶体结构 234
    9.2.1 NaCl型 234
    9.2.2 CsCl型 235
    9.2.3 ZnS型 235
    9.2.4 CaF2型 236
    9.2.5 TiO2型 236
    9.3 离子半径 237
    9.3.1 引言 237
    9.3.2 离子半径与周期表 238
    9.3.3 离子堆积规则 240
    9.4 离子极化 241
    9.4.1 离子极化的概念 241
    9.4.2 离子极化对结构的影响 241
    9.5 多元离子化合物 244
    9.5.1 主要多元离子化合物 245
    9.5.2 Pauling规则 248
    9.5.3 硅酸盐的结构 249
    9.6 功能材料晶体 251
    9.6.1 高温超导晶体 251
    9.6.2 非线性光学晶体 253
    9.6.3 磁性材料 254
    9.6.4 功能转化材料 256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化研讨:参与式决策操作手册(第3版)(钻石版)
(美)山姆·肯纳 等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设计过程图集
(日)大野博史 著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动力学简明教程
宋郁民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方法研究
张锐 著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化汇报:如何呈现工作成果、产品与自我能力 黄漫宇
黄漫宇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型胶结充填体损破演化机理与强度模型
汪杰、宋卫东、付建新、张永芳 著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力学(上精编本21世纪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吴发红、朱华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设计成本优化实战案例分析(第一辑)
克三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等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抗震位移设计谱
邓连生 肖玉钢 王锴华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国际单位制 第5版)
Anil K.Chopra 著;谢礼立;吕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动力学优化
廖海涛
结构化学(第四版)
结构动力学--基础理论及耦合振动
王春江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结构化学(第四版)
当代会计评论(第15卷 第3辑)总第39辑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中心
结构化学(第四版)
2022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厦门大学解决方案
厦门大学教务处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门大学年鉴.2022
厦门大学年鉴编辑委员会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门大学年鉴2021
厦门大学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门大学与中国现代学术——“厦门大学百年学术论著选刊”前言集/百年学术论著选刊
厦门大学百年学术论纂组 著;选刊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成果集萃[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院史/百年院系史系列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史编写组
结构化学(第四版)
民国时期龙岩县扶植自耕农档案史料
厦门大学历史系 著;新罗区档案馆、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张雪英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门大学年鉴(2020)
厦门大学出版社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2020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会计精英岗位实训(线下部分套装上下册)
厦门大学出版社 编
结构化学(第四版)
厦大中文学报(第6辑)
厦门大学出版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