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309070538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8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38人买过
  •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陈家琪,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系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德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人在江湖》《人生天地间》《话语的真相》《经验之为经验》《沉默的视野》《形而上学的巴别塔》(合著)《浪漫与幽默》《家》(中法两种文字同时出版)《在国外的日子里有所思》《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三十年间有与无》等:译著有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白勺批评性解释》(合译);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化、艺术、时政等广泛的公共话题。 自序:在思想中把握自己的时代
    一九七八
    一封信
    一九七九—一九八〇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与斯宾诺莎的不同观念
    一九八一
    斯宾诺莎论人的理智与情感
    一九八二
    论萨特伦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一九八三
    论卢梭的政治哲学
    一九八四
    对话:关于《月亮与六便士》
    一九八五
    知的执著与思的迷惘——关于哲学如何达到可理解性的自白
    一九八六
    悲剧、怜悯、生存否定——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及其美学、伦理学批判
    一九八七
    文化与对文化的超越
    一九八八
    俗文化中的边缘意识
    一九八九
    宗教指向人性的弱点——《基督教真义》译后记
    一九九〇
    人的沉沦与良知呼唤——海德格尔与马丁·布伯的一个比较
    一九九一
    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问题
    一九九二
    利他主义教育与工具理性
    一九九三
    哲学与现代人处境
    一九九四
    主流文化与卑俗世界——《水浒传》中的一种边缘景观
    一九九五
    坚持一种微弱而又消极的声音
    一九九六
    越来越轻省的回忆
    一九九七
    文化与文明的冲突
    一九九八
    《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再版后记
    一九九九
    《1999独白》卷一“序”
    二〇〇〇
    现象学对我们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二〇〇一
    “活着的人们需要再生”
    二〇〇二
    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
    二〇〇三
    也谈“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二〇〇四
    敢问“家”在何方?
    二〇〇五
    必须保卫社会
    二〇〇六
    道德重建与普世价值论纲
    二〇〇七
    寻找政治
    二〇〇八
    阿伦特论革命与反革命——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比较研究中的另一视角
    二〇〇九
    “将事件糅进思想,将历史哲学融入历史本身”——读托克维尔的《回忆录:1848年革命》
    附录一:三十年间大事记
    附录二:陈家琪著述年表
  • 内容简介: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作者简介:
    陈家琪,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系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德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人在江湖》《人生天地间》《话语的真相》《经验之为经验》《沉默的视野》《形而上学的巴别塔》(合著)《浪漫与幽默》《家》(中法两种文字同时出版)《在国外的日子里有所思》《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三十年间有与无》等:译著有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白勺批评性解释》(合译);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化、艺术、时政等广泛的公共话题。
  • 目录:
    自序:在思想中把握自己的时代
    一九七八
    一封信
    一九七九—一九八〇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与斯宾诺莎的不同观念
    一九八一
    斯宾诺莎论人的理智与情感
    一九八二
    论萨特伦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一九八三
    论卢梭的政治哲学
    一九八四
    对话:关于《月亮与六便士》
    一九八五
    知的执著与思的迷惘——关于哲学如何达到可理解性的自白
    一九八六
    悲剧、怜悯、生存否定——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及其美学、伦理学批判
    一九八七
    文化与对文化的超越
    一九八八
    俗文化中的边缘意识
    一九八九
    宗教指向人性的弱点——《基督教真义》译后记
    一九九〇
    人的沉沦与良知呼唤——海德格尔与马丁·布伯的一个比较
    一九九一
    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问题
    一九九二
    利他主义教育与工具理性
    一九九三
    哲学与现代人处境
    一九九四
    主流文化与卑俗世界——《水浒传》中的一种边缘景观
    一九九五
    坚持一种微弱而又消极的声音
    一九九六
    越来越轻省的回忆
    一九九七
    文化与文明的冲突
    一九九八
    《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再版后记
    一九九九
    《1999独白》卷一“序”
    二〇〇〇
    现象学对我们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二〇〇一
    “活着的人们需要再生”
    二〇〇二
    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
    二〇〇三
    也谈“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二〇〇四
    敢问“家”在何方?
    二〇〇五
    必须保卫社会
    二〇〇六
    道德重建与普世价值论纲
    二〇〇七
    寻找政治
    二〇〇八
    阿伦特论革命与反革命——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比较研究中的另一视角
    二〇〇九
    “将事件糅进思想,将历史哲学融入历史本身”——读托克维尔的《回忆录:1848年革命》
    附录一:三十年间大事记
    附录二:陈家琪著述年表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愿作如是观
文明就是讲道理
钱满索 著
愿作如是观
人间学术
周国平 著
愿作如是观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随缘集
江晓原 著
愿作如是观
左岸的巴黎
余中先 著
愿作如是观
幸存者言
钱理群 著
愿作如是观
新旧之变
孙郁 著
愿作如是观
后而立集
葛剑雄 著
愿作如是观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春润集
吴福辉 著
愿作如是观
脚步集
陈思和 著
愿作如是观
河东辑
止庵 著
愿作如是观
话语之径
李庆西 著
愿作如是观
沙葬
郑也夫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愿作如是观
愿作津梁渡重洋
《愿作津梁渡重洋》编辑委员会 编
愿作如是观
愿作春泥育幼苗 : 我的幼教生涯
李立青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愿作如是观
医务社会工作案例教程/社会工作案例教程丛书
陈家琪 著;尹忠海、银平均 编
愿作如是观
当代哲学问题九讲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沉默的视野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三十年间有与无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人生天地间:随感录(珍藏版)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人生之心境情调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沉默的视野
陈家琪
愿作如是观
经验之为经验
陈家琪 著
愿作如是观
浪漫与幽默
陈家琪
愿作如是观
话语的真相
陈家琪
愿作如是观
人生天地间:随感录
陈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