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520211062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0人买过
  •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运用阴阳之道,对中国哲学的主要议题、学术流派、思维方式和历史变化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了一套较新的中国哲学理论研究体系。书中将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和总结为阴阳之道,特别是将鬼神和命运等纳入神道,使之与人道和天道并列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深入分析灵感与现象,提出了感悟、类象与推理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将中国哲学理论的变迁归纳为阴阳思想的聚散、交融,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别样脉络。 苏永利,196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哲学研究》和《周易研究》等书刊发表文章数篇,著作《易学思维研究》。 序...001

    前  言...001

    章  哲学含义...003

    节  哲学概念...004

    第二节  哲学内容...008

    第三节  哲学名称...011

    第四节  哲学研究...014

    第五节  哲学精神...019

    第二章  哲学问题...025

    节  人道...027

    第二节  天道...058

    第三节  神道...086

    第三章  哲学流派...119

    节  儒家...120

    第二节  道家...150

    第三节  佛家...180

    第四章  哲学方法...213

    节  推理...214

    第二节  类象...242

    第三节  感悟...268

    第四节  阴阳之道...284

    第五章  哲学历史...317

    节  先秦诸子...317

    第二节  秦相一统...323

    第三节  汉武独尊...330

    第四节  魏晋玄风...336

    第五节  隋唐佛教...343

    第六节  宋明义理...349

    第七节  明清求实...356

    第八节  现代西学...363

    结  语...374
  •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运用阴阳之道,对中国哲学的主要议题、学术流派、思维方式和历史变化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了一套较新的中国哲学理论研究体系。书中将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和总结为阴阳之道,特别是将鬼神和命运等纳入神道,使之与人道和天道并列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深入分析灵感与现象,提出了感悟、类象与推理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将中国哲学理论的变迁归纳为阴阳思想的聚散、交融,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别样脉络。
  • 作者简介:
    苏永利,196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哲学研究》和《周易研究》等书刊发表文章数篇,著作《易学思维研究》。
  • 目录:
    序...001

    前  言...001

    章  哲学含义...003

    节  哲学概念...004

    第二节  哲学内容...008

    第三节  哲学名称...011

    第四节  哲学研究...014

    第五节  哲学精神...019

    第二章  哲学问题...025

    节  人道...027

    第二节  天道...058

    第三节  神道...086

    第三章  哲学流派...119

    节  儒家...120

    第二节  道家...150

    第三节  佛家...180

    第四章  哲学方法...213

    节  推理...214

    第二节  类象...242

    第三节  感悟...268

    第四节  阴阳之道...284

    第五章  哲学历史...317

    节  先秦诸子...317

    第二节  秦相一统...323

    第三节  汉武独尊...330

    第四节  魏晋玄风...336

    第五节  隋唐佛教...343

    第六节  宋明义理...349

    第七节  明清求实...356

    第八节  现代西学...363

    结  语...374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
社会道德风尚的现代性阐释
苏永利 著;郭长军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
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丛书:易学思维研究
苏永利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