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030737915
定价: 22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页数: 228页
字数: 287千字
分类: 历史
2人买过
  • 本书是关于红烧土类考古遗址保护和研究的专著,包括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分布,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概况及病害调查,红烧土遗迹、遗物的特性及病害原因分析,红烧土类文物加固材料的初步选择,加固保护材料的适应性研究,现场实验,结论与讨论共七章内容。遍布我国境内的考古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遗址中有些残留有人类用火痕迹的过火红烧土文物。由于红烧土本身的特性,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表现出特殊的风化状态,甚至较未过火的部分风化更快,保护难度更大,需要进行保护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几个典型遗址的取样分析,总结了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状况和特征 ;为深入了解土过火的变化,模拟制备了一批100—900℃温度梯度下的红烧土样品,并进行了相关检测。结合遗址样品和模拟样品的分析结果,对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原因进行了探讨 ;鉴于过火红烧土某些情况下容易粉化的特点,得出了必须进行化学加固才能进行保护的结论,为有效保护这类文物提供了依据。

    章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分布001

    节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001

    第二节我国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分布001

    第二章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概况及病害调查003

    节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状况简介003

    2.1.1红烧土房基遗址003

    2.1.2古代窑业遗址007

    2.1.3牛河梁遗址一号地点的女神庙011

    2.1.4秦始皇陵陪葬坑遗址012

    第二节几个典型红烧土类遗址的病害调查与结014

    2.2.1大河村遗址病害情况014

    2.2.2古代窑业遗址病害调查017

    2.2.3牛河梁遗址病害调查021

    2.2.4秦始皇陵陪葬坑遗址病害调查021

    2.2.5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调查结021

    第三章红烧土遗迹、遗物的特及病害原因分析023

    节样品与分析方法023

    3.1.1样品023

    3.1.2分析方法025

    第二节几个主要遗址的红烧土样品分析027

    3.2.1大河村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27

    3.2.2钧窑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32

    3.2.3牛河梁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36

    3.2.4兵马俑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40

    第三节红烧土的模拟烧制043

    3.3.1土壤中的胶结物质044

    3.3.2土样制备045

    3.3.3样品烧制045

    第四节样品在焙烧过程中的变化研究045

    3.4.1烧失率046

    3.4.2外观047

    3.4.3矿物成分047

    3.4.4微观形貌048

    3.4.5比表面积与均孔径053

    3.4.6耐水能力053

    3.4.7耐冻融能力057

    3.4.8热分析063

    3.4.9抗压强度066

    3.4.10结070

    第五节几个遗址点红烧土过火温度的推断073

    3.5.1大河村遗址073

    3.5.2钧窑遗址075

    3.5.3牛河梁遗址075

    3.5.4兵马俑遗址077

    第六节红烧土样品分析的结078

    3.6.1四个遗址红烧土样品特征078

    3.6.2红烧土特结079

    第七节红烧土遗址风化原因的讨论080

    3.7.1红烧土自身因素080

    3.7.2环境因素080

    第四章红烧土类文物加固材料的初步选择081

    节红烧土类文物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081

    4.1.1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081

    4.1.2石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082

    4.1.3土、石、陶质文物常用加固材料082

    第二节材料选择与样品制备085

    4.2.1备选加固保护材料与能指标085

    4.2.2备选加固保护材料配比086

    4.2.3待加固样品制备087

    4.2.4加固方法087

    4.2.5加固保护材料的用量与渗透能088

    第三节效果检验089

    4.3.1重量变化089

    4.3.2变化090

    4.3.3孔隙率变化092

    4.3.4抗压强度变化092

    4.3.5耐水能力097

    4.3.6耐冻融能力097

    4.3.7耐盐析能力107

    4.3.8材料分布实验113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116

    4.4.1结论116

    4.4.2讨论116

    第五章加固保护材料的适应研究118

    节四个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18

    5.1.1大河村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18

    5.1.2钧窑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22

    5.1.3牛河梁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23

    5.1.4兵马俑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23

    5.1.5加固保护材料的用量和渗透速度124

    第二节效果检验125

    5.2.1变化125

    5.2.2重量变化129

    5.2.3孔隙率变化130

    5.2.4抗压强度131

    5.2.5抗钻强度141

    5.2.6耐水能力153

    5.2.7耐冻融能力153

    5.2.8耐盐能力181

    5.2.9材料分布实验187

    第三节脱盐实验188

    5.3.1材料与实验方法188

    5.3.2实验效果189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190

    5.4.1结论190

    5.4.2讨论191

    第六章现场实验192

    一、实验方法192

    二、效果检验193

    三、实验结194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195

    节结195

    7.1.1对过火红烧土进行了讨论和定义195

    7.1.2调查了过火红烧土遗址的病害196

    7.1.3通过分析典型遗址的红烧土样获得了相关信息196

    7.1.4通过红烧土的模拟烧制与检测分析获得相关信息197

    7.1.5通过几个遗址点样品分析和红烧土的模拟烧制研究,得出红烧土遗址及遗迹出现病害的原因198

    7.1.6通过加固焙烧温度为600℃昌土的初步材料选择得出相关结论198

    7.1.7通过对几个遗址点土样的加固,获得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效果的结论199

    7.1.8材料选择的终结论199

    7.1.9加固机理推测200

    第二节讨论201

    7.2.1一些现象的推测解释201

    7.2.2本研究的缺憾201

    7.2.3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建议202

    参文献203

    后记207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红烧土类考古遗址保护和研究的专著,包括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分布,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概况及病害调查,红烧土遗迹、遗物的特性及病害原因分析,红烧土类文物加固材料的初步选择,加固保护材料的适应性研究,现场实验,结论与讨论共七章内容。遍布我国境内的考古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遗址中有些残留有人类用火痕迹的过火红烧土文物。由于红烧土本身的特性,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表现出特殊的风化状态,甚至较未过火的部分风化更快,保护难度更大,需要进行保护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几个典型遗址的取样分析,总结了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状况和特征 ;为深入了解土过火的变化,模拟制备了一批100—900℃温度梯度下的红烧土样品,并进行了相关检测。结合遗址样品和模拟样品的分析结果,对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原因进行了探讨 ;鉴于过火红烧土某些情况下容易粉化的特点,得出了必须进行化学加固才能进行保护的结论,为有效保护这类文物提供了依据。
  • 目录:


    章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分布001

    节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001

    第二节我国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分布001

    第二章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概况及病害调查003

    节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状况简介003

    2.1.1红烧土房基遗址003

    2.1.2古代窑业遗址007

    2.1.3牛河梁遗址一号地点的女神庙011

    2.1.4秦始皇陵陪葬坑遗址012

    第二节几个典型红烧土类遗址的病害调查与结014

    2.2.1大河村遗址病害情况014

    2.2.2古代窑业遗址病害调查017

    2.2.3牛河梁遗址病害调查021

    2.2.4秦始皇陵陪葬坑遗址病害调查021

    2.2.5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调查结021

    第三章红烧土遗迹、遗物的特及病害原因分析023

    节样品与分析方法023

    3.1.1样品023

    3.1.2分析方法025

    第二节几个主要遗址的红烧土样品分析027

    3.2.1大河村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27

    3.2.2钧窑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32

    3.2.3牛河梁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36

    3.2.4兵马俑遗址红烧土样品分析040

    第三节红烧土的模拟烧制043

    3.3.1土壤中的胶结物质044

    3.3.2土样制备045

    3.3.3样品烧制045

    第四节样品在焙烧过程中的变化研究045

    3.4.1烧失率046

    3.4.2外观047

    3.4.3矿物成分047

    3.4.4微观形貌048

    3.4.5比表面积与均孔径053

    3.4.6耐水能力053

    3.4.7耐冻融能力057

    3.4.8热分析063

    3.4.9抗压强度066

    3.4.10结070

    第五节几个遗址点红烧土过火温度的推断073

    3.5.1大河村遗址073

    3.5.2钧窑遗址075

    3.5.3牛河梁遗址075

    3.5.4兵马俑遗址077

    第六节红烧土样品分析的结078

    3.6.1四个遗址红烧土样品特征078

    3.6.2红烧土特结079

    第七节红烧土遗址风化原因的讨论080

    3.7.1红烧土自身因素080

    3.7.2环境因素080

    第四章红烧土类文物加固材料的初步选择081

    节红烧土类文物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081

    4.1.1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081

    4.1.2石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082

    4.1.3土、石、陶质文物常用加固材料082

    第二节材料选择与样品制备085

    4.2.1备选加固保护材料与能指标085

    4.2.2备选加固保护材料配比086

    4.2.3待加固样品制备087

    4.2.4加固方法087

    4.2.5加固保护材料的用量与渗透能088

    第三节效果检验089

    4.3.1重量变化089

    4.3.2变化090

    4.3.3孔隙率变化092

    4.3.4抗压强度变化092

    4.3.5耐水能力097

    4.3.6耐冻融能力097

    4.3.7耐盐析能力107

    4.3.8材料分布实验113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116

    4.4.1结论116

    4.4.2讨论116

    第五章加固保护材料的适应研究118

    节四个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18

    5.1.1大河村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18

    5.1.2钧窑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22

    5.1.3牛河梁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23

    5.1.4兵马俑遗址红烧土样品的制备123

    5.1.5加固保护材料的用量和渗透速度124

    第二节效果检验125

    5.2.1变化125

    5.2.2重量变化129

    5.2.3孔隙率变化130

    5.2.4抗压强度131

    5.2.5抗钻强度141

    5.2.6耐水能力153

    5.2.7耐冻融能力153

    5.2.8耐盐能力181

    5.2.9材料分布实验187

    第三节脱盐实验188

    5.3.1材料与实验方法188

    5.3.2实验效果189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190

    5.4.1结论190

    5.4.2讨论191

    第六章现场实验192

    一、实验方法192

    二、效果检验193

    三、实验结194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195

    节结195

    7.1.1对过火红烧土进行了讨论和定义195

    7.1.2调查了过火红烧土遗址的病害196

    7.1.3通过分析典型遗址的红烧土样获得了相关信息196

    7.1.4通过红烧土的模拟烧制与检测分析获得相关信息197

    7.1.5通过几个遗址点样品分析和红烧土的模拟烧制研究,得出红烧土遗址及遗迹出现病害的原因198

    7.1.6通过加固焙烧温度为600℃昌土的初步材料选择得出相关结论198

    7.1.7通过对几个遗址点土样的加固,获得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效果的结论199

    7.1.8材料选择的终结论199

    7.1.9加固机理推测200

    第二节讨论201

    7.2.1一些现象的推测解释201

    7.2.2本研究的缺憾201

    7.2.3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建议202

    参文献203

    后记207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云倩 著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红烧肉
叶羽 著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红烧肉
叶羽 著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红烧清蒸菜100道
尚锦文化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2022年濮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河南省濮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文物考古年报 202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中蒙联合考古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三门峡庙底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登封双庙战国秦汉墓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语文经典阅读 七年级 下册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著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著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巩义黄冶窑(上下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电子商务基础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编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 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河南省学前班 教师用书 下册 修订本
河南省学前班用书编写组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