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6
版次: 2
ISBN: 9787513208420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446页
分类: 医药卫生
253人买过
  •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共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包括附药),分植物类药材、菌藻类药材、树脂类及其他加工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共五大类。每个品种按别名、来源、历史、产地、生产概况、采收加工、性状鉴别、品质、规格等级、贮藏、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进行介绍,重点在于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并保留了传统中药材鉴别的专用术语。附注对伪品和类似品,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和“中药材彩图”495幅,用以对照参考。中药材经验鉴别是中药行业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它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以区分药材的真、伪、优、劣。此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迅速、准确的特点,是中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对于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检验、科研、教学及医疗等人员均是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金世元,男,1926年生人,主任中药师,北京市人,汉族,私塾文化水平。自1940年到北京复有药庄学徒至今,从事中药工作已70年。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做过中药鉴别、炮制、制剂、调剂等实践工作(其间被单位选派到“北京中药讲习所”学习,毕业取得“药剂生”资格)。1956年调入北京市药材公司做药材采购及质量检验工作(其间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了中医师资格及开业执照)。1961年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曾从事“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中药专业人员1200余人。为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药实践与教学工作,足迹遍及全国药材产地和药材市场,掌握了一套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娴熟本领,尤对“地道药材”的性状特征有独到的鉴别技能;在中药炮制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在中成药方面,从组方配伍到疗效分析颇有建树;在科研方面,与东风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射麻口服液”,与北京同仁堂集团合作研制成功“乌鸡白凤口服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组织拍摄的教学录像片《鹿茸》,198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几十年来,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专著3部,主编5部,合编3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等。1988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获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光荣称号。 一、植物类药材
    1.根及根茎类
    白附子(附关白附)
    白前
    白芍
    白术(附冬术、於术)
    白头翁
    白薇
    白芷
    百部
    百合
    板蓝根(附南板蓝根)
    半夏
    北豆根
    北沙参
    草薢
    苍术
    草乌
    柴胡
    赤芍
    重楼
    川贝母(附太白贝母、皖贝母)
    川牛膝
    川芎
    大黄
    丹参
    当归
    党参(附管花党参、新疆党参、羊乳)
    地黄
    独活
    莪术
    防风
    防己
    附子(附乌头、天雄)
    干姜(附鲜姜、姜皮)
    甘草
    高良姜(附大良姜、红豆蔻)
    藁本
    葛根(附葛花、粉葛)
    狗脊
    骨碎补
    何首乌(附首乌藤)
    红大戟
    红芪
    胡黄连
    湖北贝母
    黄芪
    黄精
    黄连
    黄芩
    姜黄
    京大戟
    桔梗
    苦参
    龙胆
    漏芦
    麦冬
    木香
    南沙参
    牛膝
    平贝母
    前胡
    茜草
    羌活
    秦艽
    拳参
    人参
    三棱
    三七
    山慈菇
    山豆根
    山药
    射干
    升麻
    石菖蒲(附水菖蒲、钱菖蒲、九节菖蒲)
    太子参
    天冬
    天花粉
    天麻
    天南星
    土茯苓
    威灵仙
    乌药
    西洋参
    细辛
    香附
    续断(附苣胜子)
    玄参
    延胡索
    伊贝母
    银柴胡
    玉竹
    郁金
    远志(附小草)
    泽泻
    浙贝母
    知母
    紫草
    紫菀
    ……
    二、菌藻类药材
    三、树脂类及其他加工类药材
    四、动物类药材
    五、矿物类药材
    附一中药材彩图
    附二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
  • 内容简介: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共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包括附药),分植物类药材、菌藻类药材、树脂类及其他加工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共五大类。每个品种按别名、来源、历史、产地、生产概况、采收加工、性状鉴别、品质、规格等级、贮藏、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进行介绍,重点在于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并保留了传统中药材鉴别的专用术语。附注对伪品和类似品,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和“中药材彩图”495幅,用以对照参考。中药材经验鉴别是中药行业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它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以区分药材的真、伪、优、劣。此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迅速、准确的特点,是中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对于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检验、科研、教学及医疗等人员均是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金世元,男,1926年生人,主任中药师,北京市人,汉族,私塾文化水平。自1940年到北京复有药庄学徒至今,从事中药工作已70年。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做过中药鉴别、炮制、制剂、调剂等实践工作(其间被单位选派到“北京中药讲习所”学习,毕业取得“药剂生”资格)。1956年调入北京市药材公司做药材采购及质量检验工作(其间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了中医师资格及开业执照)。1961年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曾从事“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中药专业人员1200余人。为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药实践与教学工作,足迹遍及全国药材产地和药材市场,掌握了一套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娴熟本领,尤对“地道药材”的性状特征有独到的鉴别技能;在中药炮制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在中成药方面,从组方配伍到疗效分析颇有建树;在科研方面,与东风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射麻口服液”,与北京同仁堂集团合作研制成功“乌鸡白凤口服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组织拍摄的教学录像片《鹿茸》,198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几十年来,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专著3部,主编5部,合编3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等。1988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获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光荣称号。
  • 目录:
    一、植物类药材
    1.根及根茎类
    白附子(附关白附)
    白前
    白芍
    白术(附冬术、於术)
    白头翁
    白薇
    白芷
    百部
    百合
    板蓝根(附南板蓝根)
    半夏
    北豆根
    北沙参
    草薢
    苍术
    草乌
    柴胡
    赤芍
    重楼
    川贝母(附太白贝母、皖贝母)
    川牛膝
    川芎
    大黄
    丹参
    当归
    党参(附管花党参、新疆党参、羊乳)
    地黄
    独活
    莪术
    防风
    防己
    附子(附乌头、天雄)
    干姜(附鲜姜、姜皮)
    甘草
    高良姜(附大良姜、红豆蔻)
    藁本
    葛根(附葛花、粉葛)
    狗脊
    骨碎补
    何首乌(附首乌藤)
    红大戟
    红芪
    胡黄连
    湖北贝母
    黄芪
    黄精
    黄连
    黄芩
    姜黄
    京大戟
    桔梗
    苦参
    龙胆
    漏芦
    麦冬
    木香
    南沙参
    牛膝
    平贝母
    前胡
    茜草
    羌活
    秦艽
    拳参
    人参
    三棱
    三七
    山慈菇
    山豆根
    山药
    射干
    升麻
    石菖蒲(附水菖蒲、钱菖蒲、九节菖蒲)
    太子参
    天冬
    天花粉
    天麻
    天南星
    土茯苓
    威灵仙
    乌药
    西洋参
    细辛
    香附
    续断(附苣胜子)
    玄参
    延胡索
    伊贝母
    银柴胡
    玉竹
    郁金
    远志(附小草)
    泽泻
    浙贝母
    知母
    紫草
    紫菀
    ……
    二、菌藻类药材
    三、树脂类及其他加工类药材
    四、动物类药材
    五、矿物类药材
    附一中药材彩图
    附二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林乳品科技文选
张和平 编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宗走国
博英仁、王松林 著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宗走国
傅英仁 口述;王松林 整理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元 编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元学术评传(大字版)
张镜源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国医大师文丛·金世元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
金世元 著;翟华强、王燕平、张华敏 编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国医大师金世元中药调剂学讲稿
金世元、翟华强、王燕平、翟胜利 著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药道致诚:我的中药情结七十年
金世元 著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金世元 编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中药饮片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
金世元、王琦 著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金世元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