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敬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
2015-02
版次: 2
ISBN: 9787208127500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8页
字数: 2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Albert Schweitzer Lesebuch
分类: 历史
19人买过
  •   阿尔贝特·施韦泽在其独特的、丰富的、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仅杰出地实践了人道主义,而且多次回顾了自己的生平和思想,并在宗教、哲学、音乐等领域中,以文学家的风格和思想家的深度发表了大量论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献。《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编者哈拉尔德·斯特凡按照施韦泽的生平经历和发生的时间,从几千页的出版文献中编辑了施韦泽读本,突出了施韦泽丰富多彩的人生和敬畏生命的思想,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施韦泽自传”,为读者了解施韦泽的生平、研究其思想,提供了可靠的、生动的文献,有助于我们再一次了解一种人道的伟大体现。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年出生于法国上阿尔萨斯,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的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38岁时获医学博士,取得医生执照,1913年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六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直到1965年逝世。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爱因斯坦这样评价他:在20世纪西方世界,施韦泽是唯一能与甘地相比的具有国际性道德影响的人物。 中文版前言: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
    导言

    第一篇青少年时代(1875-1893)
    京斯巴赫
    米尔豪森
    冷静的理想主义

    第二篇学术、布道、艺术(1893-1913)
    大学岁月
    耶稣、巴赫和管风琴制作

    第三篇面向非洲(1904-1913)
    决定
    “与疲劳作斗争”

    第四篇丛林诊所(1913-1917)
    白人“巫师”
    “兄长”的观念
    敬畏生命

    第五篇放弃和鼓舞(1917-1923)
    回到故乡的山谷
    伟大的自白
    来自瑞典的召唤

    第六篇兰巴雷内的新开端(1924-1927)
    首批助手的到来
    饥荒
    勇敢的决定

    第七篇扩建和加固(1927-1939)
    歌德和保罗
    信赖精神和思想
    “终于结束了”

    第八篇高龄的重负(1939-1965)
    兰巴雷内成为战斗区域
    “田园风光”的核战争
    “我属于你们”

    阿尔贝特·施韦泽年表
    资料来源
    译者后记
    第三版译者后记
  • 内容简介:
      阿尔贝特·施韦泽在其独特的、丰富的、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仅杰出地实践了人道主义,而且多次回顾了自己的生平和思想,并在宗教、哲学、音乐等领域中,以文学家的风格和思想家的深度发表了大量论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献。《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编者哈拉尔德·斯特凡按照施韦泽的生平经历和发生的时间,从几千页的出版文献中编辑了施韦泽读本,突出了施韦泽丰富多彩的人生和敬畏生命的思想,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施韦泽自传”,为读者了解施韦泽的生平、研究其思想,提供了可靠的、生动的文献,有助于我们再一次了解一种人道的伟大体现。
  • 作者简介: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年出生于法国上阿尔萨斯,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的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38岁时获医学博士,取得医生执照,1913年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六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直到1965年逝世。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爱因斯坦这样评价他:在20世纪西方世界,施韦泽是唯一能与甘地相比的具有国际性道德影响的人物。
  • 目录:
    中文版前言: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
    导言

    第一篇青少年时代(1875-1893)
    京斯巴赫
    米尔豪森
    冷静的理想主义

    第二篇学术、布道、艺术(1893-1913)
    大学岁月
    耶稣、巴赫和管风琴制作

    第三篇面向非洲(1904-1913)
    决定
    “与疲劳作斗争”

    第四篇丛林诊所(1913-1917)
    白人“巫师”
    “兄长”的观念
    敬畏生命

    第五篇放弃和鼓舞(1917-1923)
    回到故乡的山谷
    伟大的自白
    来自瑞典的召唤

    第六篇兰巴雷内的新开端(1924-1927)
    首批助手的到来
    饥荒
    勇敢的决定

    第七篇扩建和加固(1927-1939)
    歌德和保罗
    信赖精神和思想
    “终于结束了”

    第八篇高龄的重负(1939-1965)
    兰巴雷内成为战斗区域
    “田园风光”的核战争
    “我属于你们”

    阿尔贝特·施韦泽年表
    资料来源
    译者后记
    第三版译者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说是
阿南朵、翠思 著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说是
奥南朵 著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法]施韦泽 著;陈泽环 译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说是:一切痛苦只因说“NO”,一切幸福只因说“YES”!台湾诚品、金石堂销量NO.1!张德芬、孙瑞雪花重金请教的修行导师!
[澳]奥南朵 著;翠思 译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法]施韦泽(Schweitzer A.) 著;陈泽环 译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敬畏(新世纪的大话题)/当代青年科普文库
任文伟 编著;张文驹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活过敏
零杂志 著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活轻吟以待
孙滨 著
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敬畏
阿尔贝特·施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