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4
版次: 1
ISBN: 9787548907435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8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1人买过
  • 为什么职场上是女王,感情却千疮百孔?为什么一再忍受他的背叛,还不愿意放弃?明明是第三者,凭什么理直气壮?好好的生活,却总有一股想毁掉它的冲动?
    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情感关系专栏作家陶思璇,十五年咨询工作中的13个精彩故事:职场杜拉拉,遇见真命天子,却放不下心中的女王情节;贤淑好妻子,屡遭丈夫背叛,又无法割舍多年的情感依赖;都市小白领,爱情长跑过度冷静的假象下,是初恋创伤后的情感障碍后遗症;单身高知女,冷静理性,把爱情当作较量,一不小卷入女同性恋的漩涡中……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隐匿在灵魂最深处的伤痕。 陶思璇,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师从心理学家陈向一教授。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两性情感专家,10年情感关系研究,5年临床咨询经验,有“心灵魔法师”之称,著有《欣赏的神奇力量》、《很想做个单亲妈妈》、《寻找爱的灵魂》等畅销书。 第1例
    放不下的女王情结
    咨询人:洪阑女27岁外企公司部门经理
    症状:痛恨男友风流情史,轻视、侮辱对方,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爱情姿态。
    诊断:职场上越优秀的人,越无法承受感情的失败。一旦男人挑战了她的女王权力,就立刻反击,爱情变成权力斗争。
    第2例冷静也许是一种假象
    咨询人:陈曦女32岁万友科技技术总监
    症状:十五年恋爱中,她始终独自生活,男友似摆设,可有可无。
    诊断:人具有生、死两种本能:生本能追求美好,死本能渴望破坏,抱怨代表生的期
    待,过度冷静是对死的向往。
    第3例绝望主妇的未知恐惧症
    咨询人:周雨女40岁普通家庭主妇
    症状:丈夫公然出轨,她佯装不知,默默忍受,生怕对方挑明态度,捅破窗纸。
    诊断:人们习惯强调自己离不开对方,掩饰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从而继续停留在熟悉的伤痛里。
    第4例女身男心:角色认同的混乱
    咨询人:贾楠女34岁个人投资者
    症状:青春期同性恋爱之后,她喜欢像男人一样追逐猎艳,又不停要求情感回报。
    诊断:具有男性的意识形态,可又无法剔除女人情感索取的本性,性别角色认同混乱。
    第5例知识女性的爱情资本
    咨询人:辛樱女29岁电台主持人
    症状:无论金钱纠葛还是情感胁迫,遇到不讲理的人,就一昧退让,最快速度逃离冲突。
    诊断:清高是知识女性的爱情资本,也是致命伤,她们不屑用示弱来争取爱情,而靠自尊来赢取尊重与爱慕。
    第6例玩世不恭是最隐蔽的情感自卫
    咨询人:芸香女26岁舞蹈演员
    症状:数次流产后,颓靡轻浮是她拒绝爱情的借口,玩世不恭是御防伤害的坚盾。
    诊断:当人们预料到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故意自作自受,减轻内心失落感。
    第7例熟悉的陌生人:婚内失语症
    咨询人:杨剑男37岁销售总监
    症状:他寡言内向,从不说“我爱你”,一昧用物质表达情感,婚姻在他的沉默里瓦解。
    诊断:语言是一种渗透型的自我暗示,也是对他人的积极回应,改变语言模式是重建亲密关系的开始。
    第8例不能告别的亲情饥渴
    咨询人:高玉凤女56岁机关退休干部
    诊断:家庭具有复制性,在伴侣身上没有被满足的情感,就会投射向孩子,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婆媳关系的关键。
    第9例亲密关系里的性俘掠
    咨询人:徐丽女35岁时尚造型设计师
    症状:企图用身体抓牢男人,激情过后,他依旧冷漠似路人。
    诊断:用性爱维系的情感关系,只能使两个人疏远,甚至彼此感到羞耻,乃至仇视。
    第10例无能也是一种自我放弃
    咨询人:于斯伟男30岁外企销售经理
    症状:被强势女友掌控着,他习惯了顺从,丧失的不仅是男人权威,还有性功能。
    诊断:长期压抑和一贯服从会导致男性权力的丧失,性功能障碍就是对男性特征的完全放弃。
    第11例完美主义强迫症是一种流行病
    咨询人:孙宵女23岁杂志编辑
    症状:她挑剔敏感、严肃苛刻,完美主义,过于在意他人评价,无法融进社交生活。
    诊断: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如遗传密码,父母的行为和性格,被复制在孩子身上,伴随一生。
    第12例无法安放的心理安全感
    咨询人:于砚女30岁芳疗师
    症状:害怕优质男友被夺抢,宁愿选择平庸,甚至性功能障碍的丈夫。
    诊断:人类能预想到即将发生的危险事件,并努力防范于未然,获取内心的安全感。
    第13例婚姻是共生的契约关系
    咨询人:张晴女50岁日企中国区首席代表
    症状:曾经海誓山盟,患难与共,丈夫却突然不辞而别,爱情信仰轰然倒塌。
    诊断:婚姻仅是共生的契约关系,但它来维持不了爱与亲密。
    附录:社会心理学微知识
  • 内容简介:
    为什么职场上是女王,感情却千疮百孔?为什么一再忍受他的背叛,还不愿意放弃?明明是第三者,凭什么理直气壮?好好的生活,却总有一股想毁掉它的冲动?
    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情感关系专栏作家陶思璇,十五年咨询工作中的13个精彩故事:职场杜拉拉,遇见真命天子,却放不下心中的女王情节;贤淑好妻子,屡遭丈夫背叛,又无法割舍多年的情感依赖;都市小白领,爱情长跑过度冷静的假象下,是初恋创伤后的情感障碍后遗症;单身高知女,冷静理性,把爱情当作较量,一不小卷入女同性恋的漩涡中……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隐匿在灵魂最深处的伤痕。
  • 作者简介:
    陶思璇,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师从心理学家陈向一教授。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两性情感专家,10年情感关系研究,5年临床咨询经验,有“心灵魔法师”之称,著有《欣赏的神奇力量》、《很想做个单亲妈妈》、《寻找爱的灵魂》等畅销书。
  • 目录:
    第1例
    放不下的女王情结
    咨询人:洪阑女27岁外企公司部门经理
    症状:痛恨男友风流情史,轻视、侮辱对方,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爱情姿态。
    诊断:职场上越优秀的人,越无法承受感情的失败。一旦男人挑战了她的女王权力,就立刻反击,爱情变成权力斗争。
    第2例冷静也许是一种假象
    咨询人:陈曦女32岁万友科技技术总监
    症状:十五年恋爱中,她始终独自生活,男友似摆设,可有可无。
    诊断:人具有生、死两种本能:生本能追求美好,死本能渴望破坏,抱怨代表生的期
    待,过度冷静是对死的向往。
    第3例绝望主妇的未知恐惧症
    咨询人:周雨女40岁普通家庭主妇
    症状:丈夫公然出轨,她佯装不知,默默忍受,生怕对方挑明态度,捅破窗纸。
    诊断:人们习惯强调自己离不开对方,掩饰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从而继续停留在熟悉的伤痛里。
    第4例女身男心:角色认同的混乱
    咨询人:贾楠女34岁个人投资者
    症状:青春期同性恋爱之后,她喜欢像男人一样追逐猎艳,又不停要求情感回报。
    诊断:具有男性的意识形态,可又无法剔除女人情感索取的本性,性别角色认同混乱。
    第5例知识女性的爱情资本
    咨询人:辛樱女29岁电台主持人
    症状:无论金钱纠葛还是情感胁迫,遇到不讲理的人,就一昧退让,最快速度逃离冲突。
    诊断:清高是知识女性的爱情资本,也是致命伤,她们不屑用示弱来争取爱情,而靠自尊来赢取尊重与爱慕。
    第6例玩世不恭是最隐蔽的情感自卫
    咨询人:芸香女26岁舞蹈演员
    症状:数次流产后,颓靡轻浮是她拒绝爱情的借口,玩世不恭是御防伤害的坚盾。
    诊断:当人们预料到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故意自作自受,减轻内心失落感。
    第7例熟悉的陌生人:婚内失语症
    咨询人:杨剑男37岁销售总监
    症状:他寡言内向,从不说“我爱你”,一昧用物质表达情感,婚姻在他的沉默里瓦解。
    诊断:语言是一种渗透型的自我暗示,也是对他人的积极回应,改变语言模式是重建亲密关系的开始。
    第8例不能告别的亲情饥渴
    咨询人:高玉凤女56岁机关退休干部
    诊断:家庭具有复制性,在伴侣身上没有被满足的情感,就会投射向孩子,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婆媳关系的关键。
    第9例亲密关系里的性俘掠
    咨询人:徐丽女35岁时尚造型设计师
    症状:企图用身体抓牢男人,激情过后,他依旧冷漠似路人。
    诊断:用性爱维系的情感关系,只能使两个人疏远,甚至彼此感到羞耻,乃至仇视。
    第10例无能也是一种自我放弃
    咨询人:于斯伟男30岁外企销售经理
    症状:被强势女友掌控着,他习惯了顺从,丧失的不仅是男人权威,还有性功能。
    诊断:长期压抑和一贯服从会导致男性权力的丧失,性功能障碍就是对男性特征的完全放弃。
    第11例完美主义强迫症是一种流行病
    咨询人:孙宵女23岁杂志编辑
    症状:她挑剔敏感、严肃苛刻,完美主义,过于在意他人评价,无法融进社交生活。
    诊断: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如遗传密码,父母的行为和性格,被复制在孩子身上,伴随一生。
    第12例无法安放的心理安全感
    咨询人:于砚女30岁芳疗师
    症状:害怕优质男友被夺抢,宁愿选择平庸,甚至性功能障碍的丈夫。
    诊断:人类能预想到即将发生的危险事件,并努力防范于未然,获取内心的安全感。
    第13例婚姻是共生的契约关系
    咨询人:张晴女50岁日企中国区首席代表
    症状:曾经海誓山盟,患难与共,丈夫却突然不辞而别,爱情信仰轰然倒塌。
    诊断:婚姻仅是共生的契约关系,但它来维持不了爱与亲密。
    附录:社会心理学微知识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爱学小古文(9)
宋浩志 主编;孙彤 编者;责编:李慧智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脱贫啦-乡助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志付,巫碧燕
苏志付;巫碧燕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身边的安全技术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的西南联大
王义霞 著;尹晓静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能否改变潮水的方向
陈揪帆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问对动物了吗(新视野人文丛书)
[比利时]万仙娜·戴普雷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为何建造
[英]罗恩·穆尔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的身体(精)/自然史
[法]布封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的村歌
潘家恩 主编;付海鸿;郭凌燕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的朋友陶渊明
冯坤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拥有这座城:震惊全美的警察腐败案
[美]贾斯廷·芬顿
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感知、感受和爱——你应该知道的关于心理学的一切(一本解密人心如何运作的时代好书!)
[德]斯蒂芬妮·施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