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1-03
版次: 1
ISBN: 9787301319987
定价: 8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法律
6人买过
  •   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始于清朝末年,经民国时期的发展,在制度上已经又了较为完整的法典。但是,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随之换轨。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智能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可以说,苏联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巨大。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现代化出发,认识其中的支持起诉原则、法官独立原则等;第二部分从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出发,研究民事诉讼中的抗辩与否认、上级法院的审级功能与法系意义等;第三部分介绍了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等。在这些基础上,《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探讨了如何更加合理和科学地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 陈刚,1965年生,安徽合肥人。法学博士,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东北亚民事诉讼法制国际研讨会执行会长、广东省诉讼法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学,主要作品有《证明责任法研究》《法系意识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民事实质诉讼法论》《论我国民事诉讼抗辩制度的体系化建设》等。

    宫楠,1982年生,黑龙江黑河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黑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俄罗斯法制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俄罗斯法制史,主要作品有《俄罗斯国家语言的法规范和语言规范》《俄罗斯民事司法改革中法治传统基因的现代演化与创变》《近代俄国历史法学流派对国家与法理论的方法论建构》等。

    邓继好,1974年生,安徽定远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学,主要作品有《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从检察监督的两重性看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的分离》《宗教裁判所与检察制度的萌芽》等。 导言 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苏联影响

    一、 苏联民事诉讼法制发挥影响的具体路径

    二、 对苏联民事诉讼法制影响的简要述评

    三、 结语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现代化

    支持起诉原则的法理及实践意义再认识

    一、 苏联民事诉讼法上的社会干预

    二、 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社会干预

    三、 社会干预的法理转型及新功能

    四、 结语

    法官独立原则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理之考察

    一、 社会主义国家法官独立原则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国家法官独立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落实

    三、 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瓶颈

    四、 社会主义法官独立原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系意识考察——以日本法为中心

    一、 日本法上诚实信义原则之语义

    二、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立法经纬

    三、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法理依据

    四、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适用范围

    五、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法律效果

    六、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适用类型

    七、 日本法经验对我国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之适用的启迪——代结语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

    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完善与法系意识

    一、 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目的论与“鉴定乱”

    二、 “鉴定乱”给民事审判制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何种影响

    三、 建立凝聚共识型民事诉讼鉴定体制的意义——代结语

    苏联民事诉讼法上возражение制度研究

    一、 возражение概念之意义

    二、 возражение在苏联民事诉讼法上的意义

    三、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возражение制度的移植及评述

    四、 结语

    民事诉讼中抗辩与否认的界分——以民间借贷诉讼为例的论述

    一、 相关要件事实的梳理

    二、 实践中对要件事实的认定逻辑

    三、 苏联法的历史影响

    四、 抗辩和否认的法理辨析

    五、 被告之“提供证明”或“合理说明”应达到的标准

    确定判决的法律效力(既判力)制度与法系意识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法律效力概念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三、 苏联法上法律效力制度之考察

    四、 我国法律效力制度的立法经纬及法理

    五、 我国民事诉讼的法律效力制度及其理论的完善

    六、 结语

    上诉法院的审级功能与法系意识

    一、 司法便民和司法民主:四级两审制的生成及趣旨

    二、 审判监督:上下级人民法院审级关系之定位

    三、 蓝本:苏联民事上诉法院的审级职能

    四、 移植与创新:我国民事上诉法院审级职能再定位

    五、 结语

    第三部分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 辩论原则

    二、 直接审理原则

    三、 言词原则

    四、 处分原则

    五、 不间断审理原则

    六、 审判公开原则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程序

    一、 治安法院程序

    二、 简易诉讼程序

    三、 上诉审程序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一、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类型

    二、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审查制度

    三、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评价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

    一、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融合性

    二、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民族性

    三、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性

    结语
  • 内容简介:
      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始于清朝末年,经民国时期的发展,在制度上已经又了较为完整的法典。但是,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随之换轨。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智能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可以说,苏联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巨大。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现代化出发,认识其中的支持起诉原则、法官独立原则等;第二部分从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出发,研究民事诉讼中的抗辩与否认、上级法院的审级功能与法系意义等;第三部分介绍了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等。在这些基础上,《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探讨了如何更加合理和科学地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
  • 作者简介:
    陈刚,1965年生,安徽合肥人。法学博士,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东北亚民事诉讼法制国际研讨会执行会长、广东省诉讼法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学,主要作品有《证明责任法研究》《法系意识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民事实质诉讼法论》《论我国民事诉讼抗辩制度的体系化建设》等。

    宫楠,1982年生,黑龙江黑河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黑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俄罗斯法制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俄罗斯法制史,主要作品有《俄罗斯国家语言的法规范和语言规范》《俄罗斯民事司法改革中法治传统基因的现代演化与创变》《近代俄国历史法学流派对国家与法理论的方法论建构》等。

    邓继好,1974年生,安徽定远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学,主要作品有《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从检察监督的两重性看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的分离》《宗教裁判所与检察制度的萌芽》等。
  • 目录:
    导言 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苏联影响

    一、 苏联民事诉讼法制发挥影响的具体路径

    二、 对苏联民事诉讼法制影响的简要述评

    三、 结语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现代化

    支持起诉原则的法理及实践意义再认识

    一、 苏联民事诉讼法上的社会干预

    二、 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社会干预

    三、 社会干预的法理转型及新功能

    四、 结语

    法官独立原则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理之考察

    一、 社会主义国家法官独立原则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国家法官独立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落实

    三、 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瓶颈

    四、 社会主义法官独立原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系意识考察——以日本法为中心

    一、 日本法上诚实信义原则之语义

    二、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立法经纬

    三、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法理依据

    四、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适用范围

    五、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法律效果

    六、 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适用类型

    七、 日本法经验对我国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之适用的启迪——代结语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

    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完善与法系意识

    一、 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目的论与“鉴定乱”

    二、 “鉴定乱”给民事审判制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何种影响

    三、 建立凝聚共识型民事诉讼鉴定体制的意义——代结语

    苏联民事诉讼法上возражение制度研究

    一、 возражение概念之意义

    二、 возражение在苏联民事诉讼法上的意义

    三、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возражение制度的移植及评述

    四、 结语

    民事诉讼中抗辩与否认的界分——以民间借贷诉讼为例的论述

    一、 相关要件事实的梳理

    二、 实践中对要件事实的认定逻辑

    三、 苏联法的历史影响

    四、 抗辩和否认的法理辨析

    五、 被告之“提供证明”或“合理说明”应达到的标准

    确定判决的法律效力(既判力)制度与法系意识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法律效力概念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三、 苏联法上法律效力制度之考察

    四、 我国法律效力制度的立法经纬及法理

    五、 我国民事诉讼的法律效力制度及其理论的完善

    六、 结语

    上诉法院的审级功能与法系意识

    一、 司法便民和司法民主:四级两审制的生成及趣旨

    二、 审判监督:上下级人民法院审级关系之定位

    三、 蓝本:苏联民事上诉法院的审级职能

    四、 移植与创新:我国民事上诉法院审级职能再定位

    五、 结语

    第三部分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 辩论原则

    二、 直接审理原则

    三、 言词原则

    四、 处分原则

    五、 不间断审理原则

    六、 审判公开原则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程序

    一、 治安法院程序

    二、 简易诉讼程序

    三、 上诉审程序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一、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类型

    二、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审查制度

    三、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评价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

    一、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融合性

    二、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民族性

    三、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性

    结语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配套测试(第十一版)(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
教学辅导中心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实务手册(第二版)
马金风;郭帅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适用指引与典型案例
尚晓茜,刘衍 编著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范式
安秀伟 主编;王德新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保全措施的国际司法协助问题研究
贺万忠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指挥权研究 理查德·波斯纳 我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窦淑霞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主张责任研究
张润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实务评注手册
林剑锋,曹建军 编著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学
侯登华//张晓茹 编者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关联适用全书
法规应用研究中心 编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总第93辑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民事法律文件解读2023.5(总第221辑)
人民法院出版社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环境监测实验
陈刚;刘莹;台夕市;黎承波;赵银军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核法律
陈刚;刘久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学史力行开新局 深学笃行育新人 : 北京建筑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陈刚;王震远;高蕾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中国手工纸工艺与纤维分析图释
陈刚;赵汝轩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中国北方手工造纸工艺
陈刚;张学津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数字地形建模与地学分析
陈刚;张笑;薛梦姣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 (第4版/高职中医基础课/配增值)
陈刚;徐宜兵
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基于法系意识的探讨
超越营销:微博的数字商业逻辑
陈刚;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