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03
版次: 1
ISBN: 9787563068876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67页
分类: 工程技术
2人买过
  • 本书主要介绍“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主要涉及搭建一套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的必备技术。所搭建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集成了互(物)联网、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具体而言,硬件层面上集成了传感设备、自动采集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等,软件层面上联合使用LabVIEW(后台数据处理专用软件)+MySQL(数据库软件)+FineReport(前台网页专用软件),无需编写代码,操作简单,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工科人员。
        作为“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教材,本书以自行搭建一套可运行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为主旨,避开了信号处理、传输技术和存储技术等深奥的信号和计算机理论,注重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在本书的基础上,读者可根据各自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扩展,使岩土工程测试系统更具专业性、针对性、个性化和智能化,以满足不同场合和工作条件的需求。 第1章  绪论
      1.1  岩土工程在“新工科”建设下的挑战和机遇
      1.2  传统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内容
        1.2.1  室内测试
        1.2.2  现场测试
        1.2.3  现场监测
      1.3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意义
        1.3.1  室内测试的意义
        1.3.2  现场测试的意义
        1.3.3  现场监测的意义
      1.4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传感技术
        1.4.2  岩土工程数据分析技术
        1.4.3  实际应用
      1.5  本书的宗旨
    课后习题
    第2章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2.1  概念
      2.2  特点
        2.2.1  技术特点
        2.2.2  课程特点
      2.3  结构组成
    课后习题
    第3章  感知系统
      3.1  前言
      3.2  岩土工程传感器工作原理
        3.2.1  岩土体的变形和稳定传感器
        3.2.2  岩土体的渗流传感器
        3.2.3  建(构)筑物变形传感器
      3.3  传感器性能
        3.3.1  误差
        3.3.2  主要性能指标
        3.3.3  误差优化方案
    课后习题
    第4章  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4.1  前言
      4.2  传输信号
        4.2.1  模拟信号
        4.2.2  数字信号
      4.3  模拟信号调理技术
        4.3.1  运算放大器
        4.3.2  功能电路结构
        4.3.3  搭建技巧
      4.4  A/D转换技术
        4.4.1  采样和保持
        4.4.2  量化和编码
        4.4.3  性能指标
      4.5  终端设备
        4.5.1  存储设备
        4.5.2  显示设备
        4.5.3  智能终端
      4.6  搭建技巧
        4.6.1  模拟信号采集设备
        4.6.2  无纸记录仪
        4.6.3  示波器
    课后习题
    第5章  数据传输系统
      5.1  前言
      5.2  数据传输方式
        5.2.1  串行数据传输网络
        5.2.2  非串行数据传输网络
        5.2.3  搭建技巧
      5.3  网络管理
        5.3.1  集中式网络管理
        5.3.2  层次化网络管理
        5.3.3  分布式网络管理
      5.4  数据传输协议
        5.4.1  Modbus协议
        5.4.2  自定义通信协议
      5.5  数据加密技术
        5.5.1  古典加密技术
        5.5.2  对称加密技术
        5.5.3  非对称加密技术
      5.6  搭建技巧
        5.6.1  串口数据通信通信程序
        5.6.2  TCP/IP协议数据通信程序
        5.6.3  CRC计算程序
        5.6.4  加密技术程序
    课后习题
    第6章  数据处理系统
      6.1  前言
      6.2  数据解析
        6.2.1  注册包解析
        6.2.2  解密解析
        6.2.3  传输协议解析
      6.3  数据处理
        6.3.1  数据转化
        6.3.2  数据标定计算
      6.4  数据库存储技术
        6.4.1  数据库特点
        6.4.2  MySQL体系结构
        6.4.3  MySQL数据结构
        6.4.4  搭建技巧
      6.5  大数据技术
        6.5.1  大数据技术简介
        6.5.2  数据复制
        6.5.3  数据分片
        6.5.4  分布式数据库部署
      6.6  数据挖掘技术
        6.6.1  机器学习简介
        6.6.2  机器学习的原理
        6.6.3  岩土工程中机器学习的特点
        6.6.4  搭建技巧
    课后习题
    第7章  成果展现系统
      7.1  前言
      7.2  系统环境和搭建软件
        7.2.1  服务器操作系统
        7.2.2  网站设计软件
        7.2.3  Web应用服务器
      7.3  搭建技巧
        7.3.1  数据集调取和图表展现技术
        7.3.2  网页集成技术
        7.3.3  报表(或报告)自动化生成技术
        7.3.4  成果推送技术
    课后习题
    第8章  工程应用实例
      8.1  边坡工程稳定性自动化监测实例
        8.1.1  监测目的
        8.1.2  边坡监测的内容
        8.1.3  工程实例――南京青龙山泥岩边坡工程
      8.2  地(路)基自动化监测实例
        8.2.1  监测目的
        8.2.2  路基监测内容
        8.2.3  工程实例――温州万松东路延伸工程路基加固项目
      8.3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项目
        8.3.1  监测目的
        8.3.2  基坑工程监测内容
        8.3.3  工程实例――南京望远圆形基坑工程
      8.4  隧道安全性自动化监测项目
        8.4.1  监测目的
        8.4.2  隧道监测的内容
        8.4.3  工程实例――秋藤  山江电缆隧道工程盾构段监测工程
      8.5  垃圾填埋场覆盖系统自动化监测项目
        8.5.1  监测目的
        8.5.2  垃圾填埋场监测内容
        8.5.3  工程实例――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现场试验项目
    附件
    附件1  CRC验证码表
    附件2  ASCII码查询表
    附件3  DES的Matlab代码
    附件4  正则表达式中的特殊字符含义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主要涉及搭建一套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的必备技术。所搭建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集成了互(物)联网、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具体而言,硬件层面上集成了传感设备、自动采集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等,软件层面上联合使用LabVIEW(后台数据处理专用软件)+MySQL(数据库软件)+FineReport(前台网页专用软件),无需编写代码,操作简单,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工科人员。
        作为“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教材,本书以自行搭建一套可运行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为主旨,避开了信号处理、传输技术和存储技术等深奥的信号和计算机理论,注重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在本书的基础上,读者可根据各自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扩展,使岩土工程测试系统更具专业性、针对性、个性化和智能化,以满足不同场合和工作条件的需求。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岩土工程在“新工科”建设下的挑战和机遇
      1.2  传统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内容
        1.2.1  室内测试
        1.2.2  现场测试
        1.2.3  现场监测
      1.3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意义
        1.3.1  室内测试的意义
        1.3.2  现场测试的意义
        1.3.3  现场监测的意义
      1.4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传感技术
        1.4.2  岩土工程数据分析技术
        1.4.3  实际应用
      1.5  本书的宗旨
    课后习题
    第2章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2.1  概念
      2.2  特点
        2.2.1  技术特点
        2.2.2  课程特点
      2.3  结构组成
    课后习题
    第3章  感知系统
      3.1  前言
      3.2  岩土工程传感器工作原理
        3.2.1  岩土体的变形和稳定传感器
        3.2.2  岩土体的渗流传感器
        3.2.3  建(构)筑物变形传感器
      3.3  传感器性能
        3.3.1  误差
        3.3.2  主要性能指标
        3.3.3  误差优化方案
    课后习题
    第4章  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4.1  前言
      4.2  传输信号
        4.2.1  模拟信号
        4.2.2  数字信号
      4.3  模拟信号调理技术
        4.3.1  运算放大器
        4.3.2  功能电路结构
        4.3.3  搭建技巧
      4.4  A/D转换技术
        4.4.1  采样和保持
        4.4.2  量化和编码
        4.4.3  性能指标
      4.5  终端设备
        4.5.1  存储设备
        4.5.2  显示设备
        4.5.3  智能终端
      4.6  搭建技巧
        4.6.1  模拟信号采集设备
        4.6.2  无纸记录仪
        4.6.3  示波器
    课后习题
    第5章  数据传输系统
      5.1  前言
      5.2  数据传输方式
        5.2.1  串行数据传输网络
        5.2.2  非串行数据传输网络
        5.2.3  搭建技巧
      5.3  网络管理
        5.3.1  集中式网络管理
        5.3.2  层次化网络管理
        5.3.3  分布式网络管理
      5.4  数据传输协议
        5.4.1  Modbus协议
        5.4.2  自定义通信协议
      5.5  数据加密技术
        5.5.1  古典加密技术
        5.5.2  对称加密技术
        5.5.3  非对称加密技术
      5.6  搭建技巧
        5.6.1  串口数据通信通信程序
        5.6.2  TCP/IP协议数据通信程序
        5.6.3  CRC计算程序
        5.6.4  加密技术程序
    课后习题
    第6章  数据处理系统
      6.1  前言
      6.2  数据解析
        6.2.1  注册包解析
        6.2.2  解密解析
        6.2.3  传输协议解析
      6.3  数据处理
        6.3.1  数据转化
        6.3.2  数据标定计算
      6.4  数据库存储技术
        6.4.1  数据库特点
        6.4.2  MySQL体系结构
        6.4.3  MySQL数据结构
        6.4.4  搭建技巧
      6.5  大数据技术
        6.5.1  大数据技术简介
        6.5.2  数据复制
        6.5.3  数据分片
        6.5.4  分布式数据库部署
      6.6  数据挖掘技术
        6.6.1  机器学习简介
        6.6.2  机器学习的原理
        6.6.3  岩土工程中机器学习的特点
        6.6.4  搭建技巧
    课后习题
    第7章  成果展现系统
      7.1  前言
      7.2  系统环境和搭建软件
        7.2.1  服务器操作系统
        7.2.2  网站设计软件
        7.2.3  Web应用服务器
      7.3  搭建技巧
        7.3.1  数据集调取和图表展现技术
        7.3.2  网页集成技术
        7.3.3  报表(或报告)自动化生成技术
        7.3.4  成果推送技术
    课后习题
    第8章  工程应用实例
      8.1  边坡工程稳定性自动化监测实例
        8.1.1  监测目的
        8.1.2  边坡监测的内容
        8.1.3  工程实例――南京青龙山泥岩边坡工程
      8.2  地(路)基自动化监测实例
        8.2.1  监测目的
        8.2.2  路基监测内容
        8.2.3  工程实例――温州万松东路延伸工程路基加固项目
      8.3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项目
        8.3.1  监测目的
        8.3.2  基坑工程监测内容
        8.3.3  工程实例――南京望远圆形基坑工程
      8.4  隧道安全性自动化监测项目
        8.4.1  监测目的
        8.4.2  隧道监测的内容
        8.4.3  工程实例――秋藤  山江电缆隧道工程盾构段监测工程
      8.5  垃圾填埋场覆盖系统自动化监测项目
        8.5.1  监测目的
        8.5.2  垃圾填埋场监测内容
        8.5.3  工程实例――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现场试验项目
    附件
    附件1  CRC验证码表
    附件2  ASCII码查询表
    附件3  DES的Matlab代码
    附件4  正则表达式中的特殊字符含义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程制图英汉-汉英两用词典
马中骥;李占利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后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结构跃迁与升级路径
魏旭光;康凯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业革命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布局发展趋势研究
李晓华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工程训练3D教程
郑志军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人才能力素质培养:基于社会化视角的研究
林良盛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
马冬虹 著;赵昊楠 编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数学——线性代数
王振友、张丽丽、李锋 著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教育(2020)
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大学物理学教程
黄春晖、冯奎胜、张春玲、刘文武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制造与服务融合理论与技术
张卫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业国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郭铁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探究型教师的成长/新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
刘坚、蔡金法 著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金属切削与机床(第2版)/高职高专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规划教材
刘坚、陈立、张艳明、孙甲尧、陈胜迁 著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艺海撷英:桂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艺术学院教师作品集
刘坚、彭强 编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荷上锄头钓竿去旅行:台湾休闲农渔业掠影
刘坚、蒋亚杰 著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
刘坚、石磊 编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药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治
刘坚、吴新荣、蒋琳兰 编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
刘坚、蒋绍愚 编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
刘堅、蒋绍愚 著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
刘坚、蒋绍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