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

城乡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8-05
版次: 1
ISBN: 9787030532817
定价: 9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2人买过
  •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GIS已经全面融入城乡规划的全过程之中,成为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平台。《城乡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以ArcGIS为分析工具,详细阐述城乡规划主要的空间数据规整过程,重点介绍城乡规划编制阶段常用的地形分析、填挖分析、视域分析、水文分析、短路径分析、生态敏感性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矢量叠加分析、交通网络分析和CityEngine三维建模的实现过程,数据表达与成果输出方式,简要介绍几种城市遥感信息的提取方法和景观格局的初步应用。
      《城乡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适用于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数字规划、生态规划、数字景观等相关领域的读者阅读,可以供城乡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风景园林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也可以作为城乡规划设计单位规划师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GlS概述
    1.1 GIS的基本构成
    1.2 GIS的基本功能
    1.3 GIS处理的数据
    1.4 GIS的数据模型
    1.4.1 矢量数据模型
    1.4.2 栅格数据模型
    1.4.3 TIN数据模型
    1.5 GIS的空间参照系
    第2章 城乡规划与GIS
    2.1 城乡规划空间分析
    2.2 城乡规划与GIS
    2.3 地理设计
    第3章 规划数据来源与规整
    3.1 规划数据来源
    3.1.1 AutoCAD数据
    3.1.2 具有坐标信息的非空间数据的空间化
    3.1.3 空间图形数据与统计表格的连接
    3.1.4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国土、地质和矿产数据
    3.1.5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林业数据
    3.1.6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公路交通数据
    3.1.7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市政管线数据
    3.1.8 GPS数据的导入与转换
    3.1.9 遥感数据的收集
    3.1.10 中小比例尺高程数据的收集
    3.1.11 其他数据的收集
    3.2 数据输入与规整
    3.2.1 空间参照系的统一
    3.2.2 类型合并处理
    3.3 数据预处理
    3.3.1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3.3.2 矢量数据的几何特征量
    3.3.3 现状建筑整理
    3.3.4 用地指标计算与整理
    3.3.5 人口密度计算

    第二篇 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应用
    第4章 规划区地形分析
    4.1 获取高程表面的途径
    4.1.1 矢量点和线生成TIN高程表面
    4.1.2 利用TIN生成栅格高程表面
    4.1.3 矢量点、线和面通过水文学模型修正后内插得到栅格高程表面
    4.1.4 矢量点内插成栅格高程表面
    4.1.5 全球DEM数据
    4.2 坡度
    4.2.1 坡度提取
    4.2.2 坡度分级
    4.2.3 坡度应用
    4.3 坡向
    4.3.1 坡向提取
    4.3.2 坡向应用
    4.4 山体阴影
    4.4.1 山体阴影提取
    4.4.2 山体阴影的应用
    4.5 相对高差
    4.5.1 相对高差的计算
    4.5.2 相对高差的应用
    4.6 地形剖面线
    4.6.1 地形剖面线提取
    4.6.2 地形剖面线的应用
    4.7 计算表面长度和表面积
    4.8 山顶点提取
    4.8.1 山顶点提取
    4.8.2 山顶点的应用
    ……

    第三篇 基于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应用
    第四篇 数据表达与成果输出
    第五篇 相关技术及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GIS已经全面融入城乡规划的全过程之中,成为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平台。《城乡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以ArcGIS为分析工具,详细阐述城乡规划主要的空间数据规整过程,重点介绍城乡规划编制阶段常用的地形分析、填挖分析、视域分析、水文分析、短路径分析、生态敏感性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矢量叠加分析、交通网络分析和CityEngine三维建模的实现过程,数据表达与成果输出方式,简要介绍几种城市遥感信息的提取方法和景观格局的初步应用。
      《城乡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适用于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数字规划、生态规划、数字景观等相关领域的读者阅读,可以供城乡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风景园林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也可以作为城乡规划设计单位规划师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GlS概述
    1.1 GIS的基本构成
    1.2 GIS的基本功能
    1.3 GIS处理的数据
    1.4 GIS的数据模型
    1.4.1 矢量数据模型
    1.4.2 栅格数据模型
    1.4.3 TIN数据模型
    1.5 GIS的空间参照系
    第2章 城乡规划与GIS
    2.1 城乡规划空间分析
    2.2 城乡规划与GIS
    2.3 地理设计
    第3章 规划数据来源与规整
    3.1 规划数据来源
    3.1.1 AutoCAD数据
    3.1.2 具有坐标信息的非空间数据的空间化
    3.1.3 空间图形数据与统计表格的连接
    3.1.4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国土、地质和矿产数据
    3.1.5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林业数据
    3.1.6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公路交通数据
    3.1.7 专业部门数据的转换——市政管线数据
    3.1.8 GPS数据的导入与转换
    3.1.9 遥感数据的收集
    3.1.10 中小比例尺高程数据的收集
    3.1.11 其他数据的收集
    3.2 数据输入与规整
    3.2.1 空间参照系的统一
    3.2.2 类型合并处理
    3.3 数据预处理
    3.3.1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3.3.2 矢量数据的几何特征量
    3.3.3 现状建筑整理
    3.3.4 用地指标计算与整理
    3.3.5 人口密度计算

    第二篇 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应用
    第4章 规划区地形分析
    4.1 获取高程表面的途径
    4.1.1 矢量点和线生成TIN高程表面
    4.1.2 利用TIN生成栅格高程表面
    4.1.3 矢量点、线和面通过水文学模型修正后内插得到栅格高程表面
    4.1.4 矢量点内插成栅格高程表面
    4.1.5 全球DEM数据
    4.2 坡度
    4.2.1 坡度提取
    4.2.2 坡度分级
    4.2.3 坡度应用
    4.3 坡向
    4.3.1 坡向提取
    4.3.2 坡向应用
    4.4 山体阴影
    4.4.1 山体阴影提取
    4.4.2 山体阴影的应用
    4.5 相对高差
    4.5.1 相对高差的计算
    4.5.2 相对高差的应用
    4.6 地形剖面线
    4.6.1 地形剖面线提取
    4.6.2 地形剖面线的应用
    4.7 计算表面长度和表面积
    4.8 山顶点提取
    4.8.1 山顶点提取
    4.8.2 山顶点的应用
    ……

    第三篇 基于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应用
    第四篇 数据表达与成果输出
    第五篇 相关技术及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